真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2021-02-06 淨行健康素食文化總部

有位福壽雙全的老先生,少年時極其貧困,常常幾天無米下鍋。考中解元那年,街上一位推理算命很準確的算命先生,告訴他說,白露節前,他要遭橫禍而死,當時少年心中十分憂鬱。試期將近,幾個同學來邀約他一起去趕考。由於算命者所說的話,他不想去,藉口沒有路費,加以拒絕。有位王生,家中富有而且很重義氣,和這個少年相處很好, 極力勸服他同去,並說:「算命先生的話,不足以信。如果擔心沒有路費,兄弟我承擔!」拿出十金送給少年說:「這作安家之用,路上所用行李等,由我來辦!仁兄不必擔憂!」少年感激他的慷慨大義,就一起結伴前往。當時立秋已經好幾天了。

來到金陵(江寧府),聽說承恩寺有位相士,談吉兇禍福,每每出奇準確,前來看相的人,擁擠如鬧市。少年就和住在同一旅館的同學六人,前去看相。那位相士看了他們六人,說出他們之中誰是廩生,誰是增補生,誰是附榜生,誰是監生,誰的父母雙全,誰的雙親俱歿,一一說得毫釐不差。

並說其中一人本次科考,可中副榜,其它人都不中。輪到少年時,先問了家住哪縣,離此多遠,然後屈指一算,說:「趕快回去,還來得及!」大家感到不解,就問相士為什麼。他才說:「你的面相枯槁,神精虛浮,天庭上已現晦紋,依法理,以後五日之內必死於非命。

應當趕快回家,但依相看,應當死在路上。即使馬上動身,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和眾人都感震駭, 說:「請先生再仔細審看一下,有沒有解救之法。」公眾號:道緣天下。相士說:「生死大數,如果沒有大陰德,是不足以回天的。現在日期已迫,能有什麼辦法!如果從現在起算,六天後,這位先生還在人世的話,我就絕不再為人談相!」大家都一路沉默,回到寓所。

少年對王生說:「先前兄長極力勸服我來。今天相士所說與以前算命先生的話,完全一樣,必當有所應驗。人生會有死,我並不怕死。但死在這裡,各位都會受累不淺。不如馬上趕回去,還有希望死在家裡。」同房人都同意。王生很憐憫他。替他僱了船,給了路費,又另外給他十金,說:「把這留下,以備急用。」少年知其意,笑著謝他說:「這是兄長給我的喪葬費,我不敢推辭。若死而有知,我必乞求冥司助兄高捷,以答謝你的厚誼!」於是辭別大家登船。

在長江上走了十多裡,風太大不能再走,就把船系在岸邊,死守在那裡。轉眼過了四天,風勢更猛,少年心想,快到五天期限了,船又不能走,「道斃」的預言,看來要應驗了。到了此刻,他一心等死,萬慮皆空,只是苦於寂寞無聊之感,無法排遣,就上岸閒逛,一人信步走去,大概有一裡多地,四周不見人跡。忽然看見一中年孕婦,帶著三個幼小孩子,左手抱一個,右手拉一個,身後還跟一個,邊走邊哭,十分悲苦,與少年擦肩而 過。已走過了幾步,少年忽然心想:「江岸空曠無人,四周又無住家戶,她要到哪裡去呢?情形很可疑。」急忙詢問。婦人不理會。少年便跟隨在後,婦人返身責罵他。

少年急切地追問道:「如果你真有急難,請千萬告訴我,也許能幫上點忙!」婦人不得已說:「我不幸嫁了一個屠夫,性情暴戾,常受打罵,體無完膚。今天他去市場,家裡有兩隻豬,臨走前對我說要賣十金。後來有人來買,果然得了十金,我怕是假銀子,就和他一起去銀店驗估,成色沒錯。回到家,那人忽然嫌價貴,把銀子要了回去。隔了一會又回來,又要拿原銀買豬。我看那銀子沒有什麼差錯,就沒有懷疑,把豬交給他了。

西面的鄰居來我家,見了銀子,驚訝說是銅,我急忙追出去找那買主,已不見人影。趕快去銀店估驗,說是銅,一連走了幾家,都說是銅。心想,受了這場大騙,丈夫回來非被打死不可。公眾號:道緣天下。反正是死,死於鞭下,不如死在水中。三個孩子都是我生的,母子同死,免得讓他們去受那惡父的凌辱。」少年聽後很難受,要過銀子一看,果然是銅。

這時王生所送的銀子正好揣在袖子裡,心想自己都快死了,要這錢有何用。就把袖中的銀子悄悄調換了,對婦人說:「你真是差點鑄成大錯!這是真銀,怎麼是銅呢!」婦人生氣地說:「好幾家銀店都說是銅,先生為啥要哄我!」少年說:「不對!那些銀店欺你是個女人!你和我一塊去,他們就不敢這麼說。果真是銅,再死也不遲麼!」婦人聽了他的話,一起走了三四裡路,才到了一家銀店,把錢交去驗證,說是真銀,去了幾家,都說是銀。婦人大喜說:「幸虧遇到先生,不然幾乎犯下大錯!」拿了錢叩謝而去。

   

少年立即急急往回趕。當時已近黃昏,暮色蒼茫,走了不到一裡,迷失了路,又無處打聽,正猶豫間,見近處隱約 有幾間房屋。走近一看,都是敗壁禿垣,知道是座破廟。不得已只好在廊簷下蹲上一宿。心想,空曠黑夜,又無人跡,倘若有狐精野鬼來吃,就該是我的死地吧!跑了一整天,疲累已極,坐定以後就沉沉的睡著了。朦朧中,聽到有衙役吆喝之聲傳出來。。少年伸頭一看,見大殿上燈火通明,兩旁侍從兵勇森然而立,中間有一王者模樣的人坐在堂案之後,似乎像是關帝。

忽然聽到關帝說:「今天江邊有一人救了五條性命,應當查清此人,給以福報。」當下,有一位紫衣吏,手拿文卷,啟稟說:「剛才得土地神申報,是某縣一讀書人。」帝君下令檢看祿籍簿,再查一下,看他這次秋榜是否得中。就有一位繡衣吏,手捧一文簿,上前說:「這人的官祿和性命都已盡了。應在今夜子時,在本廟廊下被牆塌壓斃。」帝君說:「如果這樣的話,怎能勸人為善?!應該改注祿籍。昨天得文昌宮通知,本次秋試中江南解元一名,因為淫汙婢女而被除名,就讓此人補缺。」旁有人說:「他的錢是王生所贈,王生輕財尚義,才使此人得成善果。

追流溯源,王生也應登名祿籍。」帝君說:「 好!」並命檢看祿籍,回報說:「王生應在下次科考中五十三名。」繡衣吏上前請示:「本次科考第五十三名,以犯口過,罰停一科。由誰取代,文昌宮還未定奪。請示,是否讓王生替此缺?」帝君說:「可以!」少年正在專心聽殿上的對答,忽然耳旁似乎有人大呼:「快出!快出!」大驚而醒,身體依舊蜷縮在廟簷下,四周 一片漆黑,看不見任何東西,只聽牆土簌簌往下掉,連忙爬起來,摸黑跌跌撞撞往外跑,剛走出幾步,牆便轟然倒下,正壓在原來所坐之處。便只好站在那裡等待天亮。 

天明以後,便到殿裡瞻仰,果然是關帝廟。整衣肅拜之後,返身走出廟院,找路回到船上。心中默想神所說話,一 定應驗。就和船家商量返回金陵去。一路揚帆順風,不久就到。等少年來到客店,大家感到驚訝。少年只說風大受阻,不能前行,又想五日之期已過,所以就回來了。眾人問:「五日之中是否真遇到危難?」少年藉口說:「事情說來也不無原因。昨天我偶而去到江邊閒眺江景,走得離船遠了些。公眾號:道緣天下。到我返回時,已經黃昏。江邊 蘆葦叢雜,絆倒了好幾次,幾乎掉進江裡。幸虧船主打著燈籠來找,才得安然歸來。但袖筒裡的銀包已經化作青蚨飛走了(意謂失落了)!」王生笑著說:「大難不死,必有大福。江邊迷路,大概就是秀才中試的先兆!」

第二天,同寓諸人都說:「今天已是第七天,你安然無恙。咱們都去找那位相士,嘲弄 他一番,真是胡說八道!」少年不願去,大家硬拉著他一起去到那裡。仍是擁擠不堪,就擠開眾人,把少年推到相士面前。相士正在和別人談話,抬頭見了少年,很驚訝,說:「你不是我說五天之內當死的那位嗎?!」眾異口同聲應說:「對啊!今天都七天了,怎麼樣呢!」相士說:「現在不會死了。數日不見,他骨相大異從 前,氣色也一下子好了。先生一定做了非同尋常的大善事,救了數條人命,所以才能挽回造化之力。」少年笑著說:「先生的話可真是不著邊際!我窮到這步田地,有什麼力量去救人呢!」相士說:「先生不要騙我!以前我曾說過,沒有大陰德,是不能回天的。

今天你滿面陰騭(陰德福相),今科考試,必定中頭榜!明年聯捷入翰林,官登一品,壽數增到八十!」又笑著說:「這件事並非偶然!半月前我曾為一秀才看相,他眉宇明堂光採非同一般,肯定是今科解元。昨天他又來看相,但額上卻有懸針之紋(即破敗紋),失去了以前的光採,他必然有大隱慝(見不得人的惡事),祿籍被削除了。沒有想到,取代他的是你。」他又指著王生說:「先生臉上也有陰騭,一定會和這位先生一同考中。」公眾號:道緣天下。王生笑說:「我的朋友怎麼樣,我不知道。至於說我本人,哪裡做了什麼善事!」相士說:「正是無所為而為,才叫陰騭!」眾人一哄而起,譏誚相士找辭躲避搪塞。

少年笑著說:「妄言妄聽!諸位何必認真!不如回去吧!」回到客棧,少年悄悄對王生說:「那人可真是位神相。他的話一點不假!你恩兄該中第五十三名!」王生起初見少年回來時,神採煥發,心裡本就感到奇異,待聽了相者的話,也曾疑想是自己所贈的錢救了人命,而好友託詞說丟失了。。就向少年仔細詢 問事情的始末。少年全部告訴了他,並且說:「如果沒有恩兄所贈之金,我只有眼睜睜看著人家去死!今天幸蒙神佑,都是仁兄的恩惠呀!」王生詫異地說:「你老兄才有如此大量!真要如此,我卻應該感謝你才對哩!那位相士可真夠神的!」這年科試,少年果然中了解元,王生也考中了。第二年,兩人同入了翰林。

   

坐花主人說:「我的好友蔣一亭為我講這件事時,感嘆道:人每每說富貴貧窮長壽短命,都是命運的安排,又哪裡知道造物主的感應,全都在於人們自作自受呢?以區區十兩銀子這點錢來行布施,而神明都要溯本窮源,賜予福報,而行邪淫的人,即便有當官的福報,也很快就被削掉了,行善的人雖說很快就會死去,但行善之後就立即增長他的祿和壽,福壽變化就是這樣迅速。而疏財仗義的好友,也蒙受了樂善好施的善報,真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對此更應深信,難道不值得努力,不值得警惕嗎?」

相關焦點

  •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 老祖宗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這三大喜是不祥之兆,要警惕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卷首語古人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走正道的一夜暴富,絕不是什麼真正的大喜事,而是一種不祥之兆,我們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啊。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興旺發達的家族,如果常常有怪客盈門吃喝玩樂,送禮送物,那很有可能就是一種不祥之兆,我們一定要警惕啊。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三種人,註定福緣淺薄,希望沒有你!
    古人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意思是說,福禍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人們自己招致的。的確,一個人可能改變不了自己先天的出身,不過,他卻可以通過後天的修行,改善自己的運氣,使得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有福氣的人。然而,有三種人,無論如何努力,都註定了福緣淺薄,那麼,這三種人究竟是什麼人呢?
  • 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話有何深意?想表達的就是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自己招來的,善報和惡報就好像影子會一直跟著一個人。第一件喜事:一夜暴富易經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額外的收入,是很難富裕起來的,如果馬沒有在夜裡吃草,是沒辦法肥壯起來的。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一天,他鍍進一家相命館,相命先生告訴他說:「你的命運很坎坷,不但命中無子,而且今年10月還有大難,恐怕很難躲過!」因為這個相命先生的名氣很大,王志仁十分相信他的話。王志仁想,蘇州那邊幾個客戶的欠帳還沒有收回來,得趕在十月之前把帳收回,於是急急忙忙收拾了行李上路。到了蘇州,收好了帳,就在客棧住下。傍晚,他閒極無聊,一個人到河邊去散步。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什麼樣的心性感召來什麼樣的人生
    看到自己女兒在婆家受這樣的苦,外婆當時真是心都碎了。我媽媽當時無論做什麼都能得到別人的誇讚,村裡人都說我爸那副德行怎麼娶了這樣一個能幹的媳婦。當我外婆第二次去看我媽媽時,正值豐收季節,外婆家地方好,家裡承包了果園,還殺了一頭牛,所以給我媽帶去了好多東西。但是就在外婆走後,她帶來的所有東西都被我奶奶搶走並鎖在自己箱子裡了,一口都沒給我媽留。
  • 禍福由天定,善惡在人為!
    曾國藩說:「禍福由天定,善惡人主之。」禍福由天定,人力無可奈何,只得聽之任之;善惡在人為,人自當盡力而為。能做到一分是一分,能堅持一天是一天。善惡無門,惟人自召;禍福無定,皆自己求。曾國藩對郭嵩燾說: 「君子立身行己,但求寸心之安。成與毀聽諸天,愛與憎聽諸人。有非我所得主者,公道自在天壤,亦無久而不明之理。」人活一世別想太多,做事只求問心無愧。不管世事紛紜、人情順逆,專注做好你該做的。禍福憑天、毀譽由人,公道自有後人評說。
  • 禍福不可算盡
    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領導者如果覺得把社會治理抓得死死,是福那對不起,你們的禍要來了領導者如果「無為而治」大家都不再圍繞著他們阿諛奉承看上去不熱鬧了,但這才是真正的福(注意這裡不要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思路理解禍福,因為老子後面說:孰知其極?其無正!)
  •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杭州殺妻案提醒我們所謂初戀並不可信
    有句話叫做「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人只有守住自己的清淨,不為外欲,也不為內心的騷動所迷惑,堅持一片清明,只有這樣,才能收穫生命真正的愛情與婚姻,才能得到自己應有的一片祥和世界。追逐外界的迷亂,最終誤人誤己,一場悲劇。
  • 老祖宗說:這三個身體部位,是我們的「福禍之門」,請小心呵護
    作者:琢磨君《左傳》有云:「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太上感應篇》也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兩句話都是在告訴人們:人生之福與禍,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人自身招引的,正如佛教所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也!
  •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賈迎春真的是自作自受嗎?
    《太上感應篇》開篇第一句即云:「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天地之間有司過之神,有三臺北鬥神君,有三屍神,還有灶神。舉頭三尺有神明,神明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記錄著每個人的善惡,並且還會根據世人的所作所為,給予相應的獎懲。人算不如天算,好自為之吧。整日奔波忙碌,斤斤計較,有什麼用呢?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詳解
  • 為何「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這三句話,讓你心開意解!
    既然「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麼為何會有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的情況發生呢?實際上,出自《涅槃經》的「善惡有報」,其後還有兩句經文,用以說明佛門中所講的因果,並非機械的因果論,而是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一旦眾生造作身口意三業,只要機緣成熟,果報就會現前。下面三句話,會解開你對「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的疑惑。
  • 地獄之門,第十殿,踏上奈何橋,隨業流轉
    最後根據陰司的刑律,按受報者的者情況,分為:溼生、化生、卵生、胎生、無足、四足、多足等類投生。經鬼王核對名冊,竟是畜生、餓鬼多,得人身者鳳毛麟角,足見得人身之難。若人一生中,能矜貧恤獨,遵守倫理道德、慈心不殺,就能得到善終,命中之後或升天,或者再投人身。造惡業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隨惡業流轉,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人不施恩何來福報?人常行善何來災殃?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著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著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