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上清華,單挑23人科學團被封鯤神!被科普書餵大的孩子不簡單

2020-12-16 老顧侃歷史無悔

「我的世界本來就是物理的。從小就接受邏輯訓練比其它方面的訓練多出不少,導致我的直覺並不會被物理學修正太多。」

上面這段話出自清華少年陳鯤羽,這是他對自己和物理之間關係的形容。

在央視舉辦的大型科普類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三季中,陳鯤羽奪得了冠軍,他一戰成名,登上了微博熱搜,還擁有了自己的超話。

陳鯤羽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16歲時,被保送清華,進入物理系學習,他一直被別人稱為「神一樣的存在」。

一路過關斬將,成功「單挑」23人科學團

參加《加油!向未來》的錄製,原本是陳鯤羽暑假中的一場放鬆之旅。

從第二期節目坐在鹽水池中觸摸閃電,用「等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前景星系」、「引力透鏡」等高能理論,到對生活類題目的解答證明了這位全能型選手知識儲備的龐大。

在談到「質數」時,他應用RSA加密法進行解釋,列舉出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內容,稱質數「太漂亮了」。

與第一次守擂成功時隔兩個月後,陳鯤羽在常規賽最後一期節目中第三次登上對戰臺,憑一題之差打敗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畢業生凌然,在第二輪答題環節力挫昔日對手趙晨羽,成功「單挑」23人科學團。

他一路過關斬將,讓觀眾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甚至會犯錯,卻從未放棄過尋找答案的陳鯤羽,這個少年被封「鯤神」。

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陳鯤羽到底是怎麼煉成學霸的?除了天賦,還有父母的引導和支持。

陳鯤羽是個典型的科幻迷,從3歲開始,就看科普書和科普雜誌,對科學的世界保持高度的興趣和求知慾,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愛好,就給予他各種各樣的科學啟蒙。

在長期積累中,陳鯤羽有了今天的成就,有網友評論道:看到他在臺上自信、無畏,甚至敢對節目組提出質疑的樣子,我仿佛看到了「同學少年,揮斥方遒」的中國少年模樣。

其實不止陳鯤羽的父母,就連《最強大腦》中的「水哥」王昱珩都為了女兒製作了水族箱,只為讓孩子儘可能的接觸大自然,做好科學啟蒙。

那什麼時候才是給予孩子科學啟蒙的關鍵時期呢?無非就是孩子追著你問「為什麼」的時候,家長千萬別嫌煩,說明孩子已經進入到了敏感時期。

這個時候,給予孩子科學啟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幾年,教育部也進行了改革,以前在初中、高中才會學到的知識現在已經體現出現在了小學課本上,足以見得國家對孩子科學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

所以說,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父母千萬要重視起來,及時補給孩子在科學上面的短板,加大科普知識的閱讀量。

要想補給短板,最要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避開索然無味、枯燥的大科普知識,從吸引人的趣味百科入手,強烈為3-8歲的孩子推薦這套《揭秘身邊小百科》。

全書30冊,6大類,包含180個孩子身邊最常見的冷知識:

有趣的動物知識:《蝸牛為什麼一直背著殼?》、《蝴蝶的味覺竟然在腳上》等5冊,讓孩子敬畏生命、了解動物。

好玩的植物知識:《植物也會犯困嗎?》、《最早的胡蘿蔔竟然 是紫色的》等5冊,幫助孩子了解神奇的自然現象。

有意思的歷史知識:《書香酒精是什麼香》等5冊,用孩子感興趣的故事形式講述典故。

有趣的人體知識:《我們的大腦有多大?》等5冊,讓孩子清楚人體結構,了解自己的身體。

令人著迷的人文知識:《愚人節是怎麼來的?》等4冊,能幫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超級好玩的百科知識:《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等4冊,從貼近生活的角度講述百科,讓孩子從身邊出發,培養探究精神。

它以整合方式打通了各學科的認為界限,用孩子最感興趣的漫畫形式展現科學內容,適應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探究能力,讓他們感受科學的本質。

書中每一冊的內容都是針對孩子們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從人體科學到植物百科,從生活技巧到節日、歷史的由來,範圍非常廣,針對生活中出現的奇妙現象用科學的角度闡釋。

能提升科學素質,進行科學啟蒙,為未來學科學習打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清華學霸單挑23人科學團,撒貝寧: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真的牛
    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永遠都是別人家孩子,他們不僅優秀,還十分努力,反觀自己家的孩子,天賦差不說還不努力,但家長們不知道的事,優秀的孩子背後必定有一個有遠見的父母,正是父母正確的引導才讓他們有了今天的成就。
  • 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令撒貝寧震驚: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牛
    可能在大多數人眼裡,能被保送上清華的學生,要麼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少年,要麼父母是知識分子,從小就受家裡薰陶。但是有一個人的出現,向大家證明了,並不是只有天生聰明的人才可以當學霸。用對了方法培養,你的孩子也可以是學霸。
  • 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震驚撒貝寧,他成功的捷徑被很多父母忽視
    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震驚撒貝寧,他成功的捷徑被很多父母忽視陳鯤羽: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大二學生,剛剛28歲,曾經獲得2015年第32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遼寧省的一等獎,16歲的時候被保送清華,發表過37篇科幻小說,還曾經續寫過劉慈欣的《三體》,在答題環節,更是說話頭頭是道,單挑23人,成為了神話版的「鯤神」。
  • 【薦讀】鯤神!00後清華學霸單挑23人,說「北大還行」的撒貝寧坐不...
    導讀在近期播出的「加油向未來」節目中,清華00後學霸「鯤神」陳鯤羽單挑23人科學團的一段視頻刷屏!現場全程高能!00後清華學霸單挑23人科學團從等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到靜電屏蔽效率,從理論預言的天體黑洞到愛因斯坦透鏡,不同領域科學原理他都樣樣通曉。
  • 清華「鯤神」單挑23學霸 撒貝寧驚到長蹲不起
    清華「鯤神」單挑23學霸 撒貝寧驚到長蹲不起 2018-08-19當清華學子陳鯤羽遇見「高考工廠」衡水一中的才女趙晨羽,是被當場秒殺還是不相上下?炫酷特斯拉閃電之下,尼格買提當眾「泡澡」是否安全?「撒貝尼」兄弟手拉手上演空中雜技,又是什麼讓小撒直言胳膊要脫臼?  開弓射出「回頭箭」 科學實驗顛覆常識  小小弓弩背後蘊含了怎樣的科學道理,開弓究竟有沒有回頭箭?
  • 3歲讀科普16歲上清華,父母是普通人,對話央視網:我不是天才!
    可能在普通百姓(包括我)眼裡,能上清華的同學一定都是天才。要麼父母特別牛,不是中產階級也應該是高級知識分子。前幾天偶然看到央視網一段對話採訪,顛覆了我對天才的認知。採訪對象是網絡上很火很火,火得一塌糊塗的清華學霸——陳鯤羽。陳鯤羽,人送外號「鯤神」。
  • 他16歲保送清華,單挑23人科學團!網友:我和清華只差一個陳鯤羽
    陳鯤羽被大家稱為「神一樣的存在」,16歲就被保送進清華。在節目中他還一人單挑了由23人組成的科學團。面對這麼多人,陳鯤羽淡定自若,很輕鬆的就將科學團搞得無計可施。不管是說到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還是說到前景星系。不管是引力透鏡,還是RSA加密法。不管是哥德巴赫猜想,還是黎曼猜想。
  • 3歲讀科普書,16歲上清華,「學霸」陳鯤羽稱自己並不是天才
    他曾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後來因物理成績名列前茅,16歲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就讀物理系。而他最早被人熟知的是在參加《加油向未來》這個央視舉辦的科普節目中。在《加油向未來》中,陳鯤羽所展現的知識面讓人驚嘆,上到浩渺的宇宙,下到無垠的深海,沒有他不知道的。那些我們經常能聽到卻不懂的知識,比如等離子體、可控核突變和引力透鏡陳鯤羽都是信手拈來。
  • 他被稱作「鯤神」,高中時發表30多篇科幻小說,16歲被清華錄取
    2000年2月出生在遼寧撫順的陳鯤羽就是一位超級學霸,他16歲被保送清華,被譽為「全才」。他更是因為參加央視節目《加油,向未來第3季》中的出色表現,被媒體譽為「鯤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他的成功秘訣值得人們深思!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這位18歲的小夥子,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學霸媽媽言:不給孩子報課外班,不做10件事
    ⑨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⑩孩子提問時,永遠不要讓他「等一等」讓我震驚的還有一位,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也震驚了撒貝寧: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牛這個人就是在陳鯤羽1人挑戰23人科學團大獲全勝,成為該節目本季第一位守擂成功選手。這位00後學霸是怎樣練成的?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舞臺上不斷拋出知識點的陳鯤羽,從三、四歲時就開始看科普類書和雜誌了,從而拓寬了知識面,積攢了知識的廣度。
  • 「鯤神」如何看網友好奇的這事,不是天才,卻比想像中更傲嬌
    央視大型科普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三季決出18歲總冠軍陳鯤羽。這位清華大學物理系大二學生早在今年8月底第二期節目播出後就迅速走紅網絡,被譽為「鯤神」,成為公認的學霸偶像。節目中,觀眾已經處處窺見這位小學霸的年輕氣盛,而在賽後的採訪問答中,只能說,「鯤神」比你能想到的更「傲嬌」。今年8月底,隨著《加油!向未來3》第二期節目的播出,來自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大二學生陳鯤羽以「鯤神」之名迅速走紅,不少網友調侃「自己和清華之間只差一個陳鯤羽」的同時,更有一群粉絲將他的頭像作為「考試吉祥物」瘋狂轉發。
  • 黃聖依上節目被嫌棄,兒子卻被網友誇:被科普書餵大的孩子就是牛
    如何教養孩子,讓孩子能夠在德智體方面上全面發展,讓孩子的教育不僅僅被限制於課本,同時也在實踐和動手能力方面表現出極強的吸收效果。以前,科學這門課程常常被作為不重要學科而不被重視,所設置的課程常常也會因為各種理由被其他學科佔用。孩子也沒有比較系統地做過科學實驗,所以孩子的實踐經驗缺乏們,往往只停留在課本的理論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東西的認知都很片面。
  • 叮噹3歲最愛的科普書、邏輯思維書
    我這些天也是絞殺腦細胞,仔細回憶這一年看過的書,初略算下來 ,沒有2000也至少有1000本了,照例我把叮噹這一年愛看的書,陸陸續續差不多半個月時間,最後碼出1萬8千字了,寫完感覺人已廢因為叮噹閱讀量算比較大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書單4-5歲、閱讀量一般的孩子看,也完全沒問題的。
  • 高考705分的清華學霸:我從小就有這4個習慣!條條戳中父母痛處
    一個教書20幾年的班主任,他教出了無數學霸,其中有一個去年以705高分考上了清華,從他教的孩子來看,凡是學霸,在生活習慣上、學習方法上,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學霸的很多習慣都是驚人的一致。在節目中1人霸氣單挑23人的科學團,憑藉著強大的知識儲備量,最終贏得年度總冠軍。這段視頻在當時刷爆了社交網絡。陳鯤羽說:「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工程師。小時候他們更多培養的是讓我讀了許多詩詞歌賦,文學作品,但是我對那些興趣都不大。但他們教會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我一直看科普讀物到現在。多讀書,這個是很重要的。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的回懟,建議父母看一看
    這位寶媽先是呵呵一笑,然後表示現在很多家長表面上講究科學育兒,但實際呢?也不過是人云亦云,根本不探究本質。她表示過早教孩子識字,會破壞想像力是不假,尤其孩子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於抽象的數字、字母直接讓他們死記硬背是不科學。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的回懟,值得父母一看
    原因是幼兒園教會孩子認識了字母「o」,而這位母親也勝訴了,具體事件看下圖。很多家長都表示非常驚訝,但更讓人驚訝的是從事教育工作這位寶媽的回懟,可謂是旁徵博引,讓我們看得是目瞪口呆。這位寶媽先是呵呵一笑,然後表示現在很多家長表面上講究科學育兒,但實際呢?
  • 推薦| 《環球科學》編輯部的這份科普童書
    《超級地圖書:我的世界大不一樣》出品:天域北鬥適合年齡: 3-9歲科學領域:地理一句話點評:帶孩子漫遊全球!2.《地球通史》(牆書系列)出品:耕林童書適合年齡: 7-10歲科學領域:百科一句話點評:帶孩子漫遊地球137億年的歷史!長按二維碼查看購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