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他塗上紅色,他就變得明朗;你為他多抹一些灰色,他就會多一些憂鬱……家長的思維觀念,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整個人生。
有一位傳奇的母親叫陳美玲,是一名教育學博士,憑藉自己一己之力將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今天,我們來看一位媽媽,在她的教育下,3個兒子都相繼考入美國史丹福大學。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神奇的教育秘笈嗎?
一起來看看,來自學霸的媽媽分享的: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①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②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③不要制定時刻表
④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⑤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⑥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
⑦不要打罵孩子
⑧不要對孩子撒謊
⑨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
⑩孩子提問時,永遠不要讓他「等一等」
讓我震驚的還有一位,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也震驚了撒貝寧: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牛
這個人就是在《加油向未來》節目中一戰「封神」的清華學霸陳鯤羽。陳鯤羽1人挑戰23人科學團大獲全勝,成為該節目本季第一位守擂成功選手。
這位00後學霸是怎樣練成的?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舞臺上不斷拋出知識點的陳鯤羽,從三、四歲時就開始看科普類書和雜誌了,從而拓寬了知識面,積攢了知識的廣度。這源自於他一直對科學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和超強的求知慾。16歲時,他被保送清華,主攻等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
對話央視:父母都是普通人,我也不是天才
央視曾經採訪陳鯤羽時問他,覺得自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和父母從小到大的培養有關係嗎?
陳鯤羽說:「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工程師。小時候他們更多培養的是讓我讀了許多詩詞歌賦,文學作品,但是我對那些興趣都不大。但他們教會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我一直看科普讀物到現在。多讀書,這個是很重要的。」
該以什麼方式邊玩邊學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以及專注力呢?
3-7歲是腦力開發的黃金階段,也正是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的開創者讓·皮亞傑告訴我們:「兒童的學習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孩子在玩的時候專注力是最集中的,所以不妨和孩子在做遊戲中,輕輕鬆鬆訓練專注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我家孩子在玩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全書》,一共4冊,包含400多個不同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力越來越好。
為什麼推薦這套書?
1、權威。它是英國Parragon公司出品的,這套書裡的遊戲是歐洲教育專家多年和孩子互動研究的成果。這家公司出品過很多迪士尼、漫威的兒童繪本,品質非常高。
2、包括《迷宮大冒險》、《圖形大猜想》、《數字大爆炸》、《綜合訓練營》四冊,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放幾張內頁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迷宮大冒險》
這一冊主要是強化孩子的空間感知、觀察記憶和推理判斷能力。
各種各樣的迷宮遊戲對孩子的觀察記憶能力,推理判斷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處。
《圖形大猜想》
這一冊主要是強化孩子數數能力。
這冊書的遊戲就是連線成一幅簡筆畫,每一頁上面都有這樣的序號,最多是1~80,最少是1~20,將這些數字從小到大連起來,就能看到一種事物的輪廓,孩子做完會很有成就感。
《數字大爆炸》
這冊書主要培養孩子數學和邏輯思維力!
這本書和數字有關,是孩子很好的數學啟蒙遊戲書。119頁的遊戲,不是枯燥的讓娃數數字、辯顏色。
而是讓孩子根據劇情算加減法、找規律、解密碼,充分調動孩子的思維能力。
對於好奇年齡段的他們對這一本書簡直愛不釋手!很多家長都向我們反映:「孩子拿起這套書根本停不下來!」
《綜合訓練營》
這冊書題型是前三冊書的綜合,融入了思維、想像、動手、推理和專注力的訓練。
內容涵蓋單詞認知、數字認知、色彩認知,圖形連線、找不同、闖迷宮等環節,但是難度要比前三本略微難一點。
這些場景和題目,順應了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能夠全面提升孩子各項能力,特別全面和實用。
這套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領銜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科學、嚴謹、有效地對左右腦進行全面開發,權威性非常高。
從視覺、邏輯、推理、數獨,齒輪,圖形,迷宮,統計,數字運算,天平等,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打破以往密密麻麻全是字的枯燥乏味閱讀模式,孩子本來就不太識字,磕磕絆絆讀完,精力和耐心都沒了,只會抗拒讀書。
不推薦
圖片為主,能激發孩子學習和探索的興趣,這類小繪本就很合適,薄薄的一本,色彩鮮豔就像在看動畫片一樣,關鍵是還不傷眼睛。睡前花10分鐘陪孩子讀,還能增進感情。
這套書性價比真的沒話說,厚厚的四本16開大書,畫面夠大、內容超豐富,400多個遊戲,夠孩子做好久了。
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
還在等什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