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童年留白:媽媽,我不上課外班

2020-08-28 雲星學堂

最近看的一些幼兒教育的書和文章中多次提到「留白」一詞,百度百科中解釋「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留白一詞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留白」,指的是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多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的成長。

我本人很認同「留白」的教育理念,我覺得當下課外班盛行的現象和「留白」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每天放學,在等待接孩子的時間,總能看到各種課外班的廣告,有樂高機器人、英語課、象棋課、籃球課等等各種課程,琳琅滿目,整天活躍在你的眼前,充斥在幼兒園家長們的交談中。

圖為石頭創作的作品:小牛插座

小石頭的幼兒園同班同學裡,有報了好幾種課外班的小朋友,每天晚上放學後都要趕著去上各種課。有時和家長聊天的時候,也會聽有的家長說課排的太滿了,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覺得失去了玩的時間,而且報班的時候孩子只是當時很感興趣,可是並不知道要長期上下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上了幾次就不想去了。有的課外班就是家長主張給孩子報的,並沒有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只能被動接受。

記得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在孩子五歲的時候給孩子報了八個班,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要報那麼多,他的回答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多試試,然後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可是,有的課孩子可能只上了幾次,就不喜歡了,結果就不去了,好幾千塊錢就這樣砸進去,連點迴響都沒聽到。

一個5、 6歲的孩子可能只有三分鐘的熱情,如果想把一個課外班長期堅持上下來需要更大的毅力和耐心,其實更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如果總是在不同的課外班之間遊走,今天學兩天鋼琴覺得不行,明天又去學兩天輪滑,又覺得輪滑太累,最後孩子可能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

圖為石頭創作的繪畫作品:開關的世界

其實當看到別的孩子在上課外班的時候,我也會有點擔心,有時也會有點焦慮,也曾想過給石頭報幾個,可是無奈石頭是個特別擰的孩子,非常有自己的主見,只是有一次在我的誘惑下去上了一次英語的試聽課,因為是試聽,所以家長也可以坐在後面聽。

在試聽課上那個不知道哪裡請來的英語老師,在孩子面前想要充分展示他的親和力,就和第一次見面的孩子做特別誇張的表情和搞笑的動作,還讓孩子和他互動,結果可想而知,石頭並不買帳,表現的極端不配合。再說說教學內容,原以為試聽課會準備的格外好,可是他準備了太多的內容,把整首的26個字母的英文歌全都拋給孩子,讓孩子指認每一個字母,這對於零基礎的孩子自然是很難的。

所以當時看到這樣的試聽課,我果斷的拒絕了這樣的英語班。當然我們也試聽過別的英語課,那種十分昂貴的課,根本就不允許家長旁聽的,我覺得就更無法保證教學質量了。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就釋懷了。

圖為小石頭塗鴉作品:紅色忍者

漫漫人生路,上課的時間還有那麼多,為什麼不給孩子的童年留出更多的玩耍的時間呢。所以,我認為孩子的課外班選擇一兩個孩子感興趣的堅持下來就好了,其實要發現興趣並幫助孩子培養成一種特長,需要父母花費大量的心思,所以石頭到目前為止在上課的課外班有且僅有一個就是畫畫班。

在石頭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對畫畫特別感興趣,所以我在家裡給他準備了一面塗鴉牆,而且我認真的閱讀了《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那本書,了解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繪畫特點,知道了如何在家裡為孩子創造寬鬆的繪畫氛圍。等到他上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給他選擇一個個畫畫班,請專業的老師來進行指導,孩子的進步會更大一些。

圖為小石頭塗鴉作品:紅色忍者

但是萬事開頭難,石頭雖然喜歡畫畫,但是一提到去上課他就特別牴觸。即使是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一樣,他更喜歡自己在家裡隨便畫,不喜歡太多的束縛。所以,去上了一次課之後,他就和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了,為什麼每周都要去那畫呢,我不用學,我自己會畫啊。我就跟他講,媽媽覺得你喜歡畫畫,而且希望你能畫得更好。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周一次的課媽媽會陪著你一起上下來,相信一學期下來你會有更大的進步。石頭似乎聽懂了,(也可能是因為他實在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於是每周五晚上我們都風雨無阻的從幼兒園放學就直接去畫畫課,就這樣已經堅持了近一年的時間。

圖為小石頭的畫:瓶子裡的小怪獸

在這一年時間裡,我覺得石頭通過畫畫課學到的東西遠比畫畫的技法要重要的多。比如堅持的力量——畫畫真的是個苦差事,每一幅畫至少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而對於他一個不滿六歲的孩子(和他一同上課的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每一次他都能堅持完成,我覺得這本身已經是一種極大的鍛鍊。再比如想像力——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而畫畫這件事情會讓想像力發揮到極致,每一幅作品裡都是孩子的無限聯想和天馬行空的結合體,每一次看到孩子們創作的作品,我都會由衷的感嘆。

孩子的童年時光那麼寶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選擇優質的課外班,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總結選擇課外班的幾點經驗

1. 一定要做減法。

如果能不報班的儘量不報,比如石頭對樂高也非常感興趣,我也曾經提議給他報個樂高的班,但是石頭堅決不同意,後來我了解了一下樂高的課程之後,覺得他自己在家玩也能玩的很好,就索性不去報班,省下的錢可以做別的,而且更多的時間可以留給孩子自己。好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放學以後的時間應該儘量被佔滿,否則這孩子無事可做,別人都在學東西,自己的孩子在家閒著,就好像被落下了。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中寫到「家長需要給孩子留空,孩子需要的是時間、空間不加阻止。」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有著大把的空閒時間,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是坐著發呆呢。我特別希望給石頭留出大量的時間,而不是被課外班給佔滿了,如果孩子的時間過早得被各種灌輸知識的課外班佔據了,孩子的想像力可能早早的就被磨滅了,這恰恰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

2. 當你給孩子報班的時候,請問問自己的初心是什麼?

我常問我自己,我要給孩子選擇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網上經常有各種活動,千萬別只看宣傳。現在的商家都很會營銷,動不動就在群裡宣傳,然後不知道群裡潛伏著哪些人是託,別人一忽悠,你就上套了。

一定好好想想你給孩子報班的目的是什麼?是想找個地方暫時寄養,然後你在外面刷手機?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看看別人家孩子都在上課外班,我們家孩子也沒閒著?

圖為小石頭參加 和平區比賽的作品:夢想之樹

3. 選擇一個你和孩子都感興趣的,甚至你自己更感興趣的課外班,堅持下來的機率會更大。

每次上畫畫課之前我覺得我會比石頭更加期盼,因為我的心中懷揣著一個繪畫的夢想,所以我也買了很多成人的繪畫書,想在孩子學畫的同時自學,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石頭到目前為止上了一年的畫畫班,而這一年裡不敢說他繪畫的水平有著多麼大的進步,但是至少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而且深切的感受到了如果真的要把某種興趣愛好發展成一種特長,那真是需要家長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也是鐵了心要將這一件事情死磕到底。所以在石頭堅持了一學期的畫畫之後,那個寒假我就給他報了10天的畫畫冬令營,雖然他當時是那個班裡最小的學員,但是我想既然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幫助孩子儘可能的營造這樣的氛圍。然後那10天裡,他每天就在冬令營裡體驗著不同的繪畫形式和內容,學習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相處之道。

在學習畫畫的第一年裡的下半年,石頭有機會參加了一次和平區組織的繪畫比賽,比賽當天需要一名家長陪同,幫忙扶著畫板,我就扶了一個多小時的畫板,當時的感覺就是太累了。那麼如果真的要要培養一名畫家需要家長付出多麼大的努力啊!

所以在你給孩子報班之前一定先想想你自己對這個課外班是不是感興趣,你是不是能堅持下來。

圖為石頭的作品——玩具的世界,有幸參加了一次畫展,在畫展上石頭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

4. 當你給孩子選擇一個課外班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一定要考慮的,就是師資問題。

如果你給孩子報了班,結果三天兩頭的換老師,孩子剛和老師熟悉了,結果老師又換了,你覺得這樣的課外班會好嗎?對孩子的發展會好嗎?新來的老師要重新熟悉孩子的水平,孩子要重新熟悉老師。孩子只有接納了老師,才能有可能接納他的授課內容,如果要是碰上一個孩子不喜歡的老師,那可就尷尬了。所以請報班之前,一定慎重的了解一下師資,老師雖然是軟性條件,但是我覺得這比課外班的硬體條件更重要。

現在的課外班硬體條件一個比一個好,動不動就在大的寫字樓裡,每年花著大量的廣告費用來宣傳,吸引著有著強烈的報班需求的家長們,而且很多加盟連鎖機構每年有著高昂的加盟費,每節課的定價都特別高,所以,請你在報班之前一定慎之又慎。你也可以在回家之後認真考慮,列出你必須報的理由,同時也寫出你可以不報這個班的原因,然後和孩子好好商量,謹慎的做決定。

相關焦點

  • 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
    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大多數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都會在學校教育之外再報幾個課外班——  當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你給孩子報了幾個班?」無論何時何地,一拋出這個問題,都能激發小學生父母的巨大討論熱情。
  • 焦慮媽媽:孩子的很多幼兒園同學報英語課外班,該給孩子報班嗎?
    ,但是我了解到他的同學都開始報英語課外班了,孩子這麼小我不想讓孩子丟掉童年,但是不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的話,又怕他跟不上別的孩子而輸在起跑線上。相信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寶媽跟這位媽媽一樣,為該不該給孩子報培訓班的問題而焦慮和糾結。不過我的想法跟這位媽媽一樣,我感覺孩子的童年快樂比什麼都重要,而且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個,錯過了就沒有了。寶寶這麼小,不需要把那麼重的學習任務強加孩子的身上,別人報英語班就讓別人報吧,自己平常心態對待就好。
  • 當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找回快樂童年真的無解嗎?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如今,隨便問一個小學生有沒有上課外班,沒上的恐怕寥寥無幾。北京海澱區的「牛娃」最多,寧寧剛上一年級,媽媽就給她報了新東方英語班。「減負以後,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教材太簡單了,不記字母,就是日常對話和英文歌。有高年級孩子家長說,三年級時英語一下子就上難度了,如果不早點上培優班,到時適應起來會有困難。
  • 不上課外班,孩子也可以學好英語!
    01孩子學英語,是不是非要花錢上課外班?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最近都在熱衷給孩子報班學英語,因為大家的孩子們都是在學前班到三年級學段。由於疫情影響,現在也只能報線上課了,我才知道,現在各種各樣的英語班真是多如牛毛。媽媽們平時都不捨得給自己花錢,但給孩子報班花錢是真捨得,幾千上萬的眼都不眨就划過去了。這個時代,果真是家長的錢最好掙了。
  • 一年級女童上13個課外班!媽媽:「我覺得還是不夠!」引人深思
    老人還說其實孩子已經出現了強烈的抵抗情緒,可是她媽媽覺得英語很重要,依然逼著孩子去學習。說實話,聽完老人的這些講述,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孩子在學校還未開設英語課程之前,估計就早已排斥英語了。談到課外班的問題,讓我不得不想到了那個曾經上過《老師請問答》節目的七歲小女孩大奇。
  • 上課外班真能提高學習成績?
    苗苗身體羸弱,經常請病假,上課時目光有些呆滯,經常犯困、打哈欠,學習中等,但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你們不理解我這個數學學渣的痛苦,也不理解奧數班上別人都能回答對問題而我回答不上來的尷尬。」班主任王老師問:「如果周末沒有課外班,你最想幹什麼?」苗苗說:「我最想睡覺,睡醒了看一會兒電視,然後再睡覺。」「如果還有時間,你想做什麼呢?」
  • 不上英語課外班,活該輸在起跑線?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要不要讓孩子上課外班學英語?這位家長的思路值得借鑑。兒子5歲半,幼兒園大班。該不該讓他上課外班學英文,我很困惑。網絡上專家的說法似乎一邊倒地認為,兒童英文學習越早越好,不能錯過3-6歲的語言學習敏感期。
  • 孩子的同學都在「超前」學習,我要不要也給孩子多報一些課外班?
    中國父母的焦慮,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在孩子沒上學前,父母和孩子之間母慈子孝,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切幸福都是從孩子上小學的那一天起戛然而止。每一個父母心裡都住了個「別人家的孩子」。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敵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就知道學習。九門功課同步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他的學習了。
  • 擺脫不了的課外班
    上課外班,對於當前中國的學生來說根本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早在4年前,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就披露,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
  • 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留白」
    逼迫孩子吃營養食品;為孩子買成套的名著;……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每次逼著女兒喬英子喝她煲的湯,女兒不想喝,卻為了照顧媽媽情緒硬著頭皮喝,都喝得反胃了。當我們不厭其煩地向孩子灌輸我們的價值觀,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選擇我們認為正確的道路,孜孜不倦地說教孩子「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我們難道不需要反思一下:你是唯一正確的嗎?或許,一切無關對錯。只是忽略了一點:孩子的心理需求。你報的興趣班,孩子有興趣嗎?你做的營養食品,孩子喜歡吃嗎?
  • 暑假課外班,到底給誰上的?
    可在兩周前,孩子鄭重地跟我和她媽媽談了一次,說自己對上課外班已經非常不耐煩了,坐在教室裡聽不進去多少。而且每天下課回家,被父母催著寫作業,心裡也很煩躁。孩子還反問我們:「如果我從心裡不想學習,就是每天不睡覺地去上課,也學不進去多少,對吧?」聽孩子這麼一說,張先生兩口子再回顧家裡因為孩子學習引起的「戰爭」,開始有些理解孩子的想法了。
  • 適當給孩子「留白」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全部塞滿
    我在學生時代也遇到過這樣的同學,他們無時不刻都在看書學習上輔導課,但成績卻始終在中等盤桓,一直上不去。正如葉媛最後滿含倦怠的說: 「努力學習和學習的結果,是兩回事。」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為全部的時間用來學習課本、學習知識才叫做「學習」,卻不知道留白時間的重要性。 這就跟你希望孩子多吃長個一樣,並不是坐在飯桌上往嘴裡放東西才是「吃」。 整個過程除了往嘴裡放食物,還包括吃飯前的運動,吃完飯之後的消化,這些是一整套體系,綜合配套才會達成「長個」的結果。 學習也是如此。
  • 五歲女孩患上抑鬱症:課外輔導班下被壓垮的童年
    她本來與大多數孩子一樣天真爛漫,活潑開朗,可是在父母幫她報了4個課外班後,甜甜的性格便逐漸變得鬱鬱寡歡,敏感暴躁,甚至充滿攻擊性。 後來經醫生鑑定,甜甜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2教育部說要減負說了20多年,也沒見中小學生的童年真正輕鬆起來。詭異的是,課外輔導班的數量反而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 如何對待課外班,我和那位學霸媽媽發生了碰撞
    之前咱分享過一個學霸媽媽的經驗《這位媽媽做到了這4點,讓孩子從普娃成長為小學霸》,因為那位媽媽真實、誠懇,所以和她交談的三個多小時,我特別受益,回來後就把對我很有啟發的點分享給了大家。在聊天的幾個小時,我們還就課外班問題聊了好久,在大方向上,我們是一致的,比如課外班要因孩子的個人特點去選擇,而非人云亦云;但在一些選擇細節上,我們也會有碰撞。
  • 念國際學校的孩子,英語水平也不差,為什麼還要上英語課外班?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既然孩子上了國際學校,學校有沉浸式的語言學習環境,孩子的英文能力也不差,那爸媽們給孩子報的課外班名單上,就不必再有英語這一項了吧?這可不一定。Thomas 今年7歲,在上海協和雙語學校念一年級。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凸顯雙語教學,比如每天都有外教課,每周分別有一堂音樂、美術、體育課用英語進行教學等。
  • 4歲小米粒要上6個課外班,伊能靜態度值得點讚
    我相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代人的核心思想,畢竟作為父母,誰不希望子女能夠出人頭地,甚至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呢。常人家庭都是卯足勁要讓孩子去學習各種興趣班,而資金富裕的明星,她們更是直接斥巨資培養孩子,就比如李湘和王詩齡,別看王詩齡年紀小,可其實吧,她多才多藝,而且還經常去國外旅遊見識世面呢。
  • 在線課外班,上還是不上?
    雖然頻頻要求減負,但課外補習市場卻持續火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教育更是逆風而上。通過在線教育,孩子可獲得優質教師授課,某種程度上推動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和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教育有其優勢。與此同時,一些課外輔導機構良莠不齊,問題頻出,屢被監管部門約談。在線課外班,上還是不上?面對良莠不齊的輔導機構,如何選擇?
  • 課外班,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說起課外班,不禁想到自家孩子。妞妞今年11歲,回想起來,我們上的課外班是非常有限的。孩子一直感嘆,有一個好媽媽,當別的同學補課涮題的時候,我經常帶著她去看展,運動。但,現在我也經常反思,面對小升初的壓力和焦慮,我當初的做法是對還是錯?3歲之前,我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由於工作關係,我的時間相對比較自由。
  • 孩子周末上課外班,家長陪著在外面刷劇玩手機,可取嗎?
    如今社會,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學習,幾乎已常態化。可以問問任一有孩子的父母,多少都會給孩子報些課外班,或科目輔導相關的,或課外興趣相關的。孩子從小就應該儘可能多的接受新鮮事物,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試著給他報些課外班學習,我認可這個做法。但是,在陪孩子課外班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人的態度,以及對孩子學習狀態的整體認知把握很重要。
  • 孩子報七八個課外班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錢琨)課程同步輔導班、新概念英語班、外教口語班、作文班、樂器班、舞蹈班、畫畫班、體育班……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各式各樣的課外班,有的孩子甚至要在七八個課外班之間奔波,周末時間全部被佔用。「課外班真的多多益善嗎?不給孩子報課外班孩子是不是就會落後了?」近日,市民王女士向記者道出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