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些幼兒教育的書和文章中多次提到「留白」一詞,百度百科中解釋「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留白一詞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留白」,指的是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多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的成長。
我本人很認同「留白」的教育理念,我覺得當下課外班盛行的現象和「留白」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每天放學,在等待接孩子的時間,總能看到各種課外班的廣告,有樂高機器人、英語課、象棋課、籃球課等等各種課程,琳琅滿目,整天活躍在你的眼前,充斥在幼兒園家長們的交談中。
圖為石頭創作的作品:小牛插座
小石頭的幼兒園同班同學裡,有報了好幾種課外班的小朋友,每天晚上放學後都要趕著去上各種課。有時和家長聊天的時候,也會聽有的家長說課排的太滿了,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覺得失去了玩的時間,而且報班的時候孩子只是當時很感興趣,可是並不知道要長期上下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上了幾次就不想去了。有的課外班就是家長主張給孩子報的,並沒有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只能被動接受。
記得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在孩子五歲的時候給孩子報了八個班,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要報那麼多,他的回答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多試試,然後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可是,有的課孩子可能只上了幾次,就不喜歡了,結果就不去了,好幾千塊錢就這樣砸進去,連點迴響都沒聽到。
一個5、 6歲的孩子可能只有三分鐘的熱情,如果想把一個課外班長期堅持上下來需要更大的毅力和耐心,其實更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如果總是在不同的課外班之間遊走,今天學兩天鋼琴覺得不行,明天又去學兩天輪滑,又覺得輪滑太累,最後孩子可能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
圖為石頭創作的繪畫作品:開關的世界
其實當看到別的孩子在上課外班的時候,我也會有點擔心,有時也會有點焦慮,也曾想過給石頭報幾個,可是無奈石頭是個特別擰的孩子,非常有自己的主見,只是有一次在我的誘惑下去上了一次英語的試聽課,因為是試聽,所以家長也可以坐在後面聽。
在試聽課上那個不知道哪裡請來的英語老師,在孩子面前想要充分展示他的親和力,就和第一次見面的孩子做特別誇張的表情和搞笑的動作,還讓孩子和他互動,結果可想而知,石頭並不買帳,表現的極端不配合。再說說教學內容,原以為試聽課會準備的格外好,可是他準備了太多的內容,把整首的26個字母的英文歌全都拋給孩子,讓孩子指認每一個字母,這對於零基礎的孩子自然是很難的。
所以當時看到這樣的試聽課,我果斷的拒絕了這樣的英語班。當然我們也試聽過別的英語課,那種十分昂貴的課,根本就不允許家長旁聽的,我覺得就更無法保證教學質量了。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就釋懷了。
圖為小石頭塗鴉作品:紅色忍者
漫漫人生路,上課的時間還有那麼多,為什麼不給孩子的童年留出更多的玩耍的時間呢。所以,我認為孩子的課外班選擇一兩個孩子感興趣的堅持下來就好了,其實要發現興趣並幫助孩子培養成一種特長,需要父母花費大量的心思,所以石頭到目前為止在上課的課外班有且僅有一個就是畫畫班。
在石頭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對畫畫特別感興趣,所以我在家裡給他準備了一面塗鴉牆,而且我認真的閱讀了《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那本書,了解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繪畫特點,知道了如何在家裡為孩子創造寬鬆的繪畫氛圍。等到他上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給他選擇一個個畫畫班,請專業的老師來進行指導,孩子的進步會更大一些。
圖為小石頭塗鴉作品:紅色忍者
但是萬事開頭難,石頭雖然喜歡畫畫,但是一提到去上課他就特別牴觸。即使是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一樣,他更喜歡自己在家裡隨便畫,不喜歡太多的束縛。所以,去上了一次課之後,他就和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了,為什麼每周都要去那畫呢,我不用學,我自己會畫啊。我就跟他講,媽媽覺得你喜歡畫畫,而且希望你能畫得更好。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周一次的課媽媽會陪著你一起上下來,相信一學期下來你會有更大的進步。石頭似乎聽懂了,(也可能是因為他實在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於是每周五晚上我們都風雨無阻的從幼兒園放學就直接去畫畫課,就這樣已經堅持了近一年的時間。
圖為小石頭的畫:瓶子裡的小怪獸
在這一年時間裡,我覺得石頭通過畫畫課學到的東西遠比畫畫的技法要重要的多。比如堅持的力量——畫畫真的是個苦差事,每一幅畫至少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而對於他一個不滿六歲的孩子(和他一同上課的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每一次他都能堅持完成,我覺得這本身已經是一種極大的鍛鍊。再比如想像力——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而畫畫這件事情會讓想像力發揮到極致,每一幅作品裡都是孩子的無限聯想和天馬行空的結合體,每一次看到孩子們創作的作品,我都會由衷的感嘆。
孩子的童年時光那麼寶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選擇優質的課外班,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總結選擇課外班的幾點經驗:
1. 一定要做減法。
如果能不報班的儘量不報,比如石頭對樂高也非常感興趣,我也曾經提議給他報個樂高的班,但是石頭堅決不同意,後來我了解了一下樂高的課程之後,覺得他自己在家玩也能玩的很好,就索性不去報班,省下的錢可以做別的,而且更多的時間可以留給孩子自己。好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放學以後的時間應該儘量被佔滿,否則這孩子無事可做,別人都在學東西,自己的孩子在家閒著,就好像被落下了。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中寫到「家長需要給孩子留空,孩子需要的是時間、空間不加阻止。」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有著大把的空閒時間,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是坐著發呆呢。我特別希望給石頭留出大量的時間,而不是被課外班給佔滿了,如果孩子的時間過早得被各種灌輸知識的課外班佔據了,孩子的想像力可能早早的就被磨滅了,這恰恰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
2. 當你給孩子報班的時候,請問問自己的初心是什麼?
我常問我自己,我要給孩子選擇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網上經常有各種活動,千萬別只看宣傳。現在的商家都很會營銷,動不動就在群裡宣傳,然後不知道群裡潛伏著哪些人是託,別人一忽悠,你就上套了。
一定好好想想你給孩子報班的目的是什麼?是想找個地方暫時寄養,然後你在外面刷手機?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看看別人家孩子都在上課外班,我們家孩子也沒閒著?
圖為小石頭參加 和平區比賽的作品:夢想之樹
3. 選擇一個你和孩子都感興趣的,甚至你自己更感興趣的課外班,堅持下來的機率會更大。
每次上畫畫課之前我覺得我會比石頭更加期盼,因為我的心中懷揣著一個繪畫的夢想,所以我也買了很多成人的繪畫書,想在孩子學畫的同時自學,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石頭到目前為止上了一年的畫畫班,而這一年裡不敢說他繪畫的水平有著多麼大的進步,但是至少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而且深切的感受到了如果真的要把某種興趣愛好發展成一種特長,那真是需要家長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也是鐵了心要將這一件事情死磕到底。所以在石頭堅持了一學期的畫畫之後,那個寒假我就給他報了10天的畫畫冬令營,雖然他當時是那個班裡最小的學員,但是我想既然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幫助孩子儘可能的營造這樣的氛圍。然後那10天裡,他每天就在冬令營裡體驗著不同的繪畫形式和內容,學習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相處之道。
在學習畫畫的第一年裡的下半年,石頭有機會參加了一次和平區組織的繪畫比賽,比賽當天需要一名家長陪同,幫忙扶著畫板,我就扶了一個多小時的畫板,當時的感覺就是太累了。那麼如果真的要要培養一名畫家需要家長付出多麼大的努力啊!
所以在你給孩子報班之前一定先想想你自己對這個課外班是不是感興趣,你是不是能堅持下來。
圖為石頭的作品——玩具的世界,有幸參加了一次畫展,在畫展上石頭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
4. 當你給孩子選擇一個課外班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一定要考慮的,就是師資問題。
如果你給孩子報了班,結果三天兩頭的換老師,孩子剛和老師熟悉了,結果老師又換了,你覺得這樣的課外班會好嗎?對孩子的發展會好嗎?新來的老師要重新熟悉孩子的水平,孩子要重新熟悉老師。孩子只有接納了老師,才能有可能接納他的授課內容,如果要是碰上一個孩子不喜歡的老師,那可就尷尬了。所以請報班之前,一定慎重的了解一下師資,老師雖然是軟性條件,但是我覺得這比課外班的硬體條件更重要。
現在的課外班硬體條件一個比一個好,動不動就在大的寫字樓裡,每年花著大量的廣告費用來宣傳,吸引著有著強烈的報班需求的家長們,而且很多加盟連鎖機構每年有著高昂的加盟費,每節課的定價都特別高,所以,請你在報班之前一定慎之又慎。你也可以在回家之後認真考慮,列出你必須報的理由,同時也寫出你可以不報這個班的原因,然後和孩子好好商量,謹慎的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