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2020-12-19 騰訊網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前一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每天都想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樣的舉動讓我想到了之前為了讓孩子上學搶校區房的場景,每天熬夜排隊,最後還沒有搶到。

看到評論有媽媽說自己工資是5000元,拋去自己的生活成本,其餘的都為孩子報班,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可取嗎?一個孩子能學了10個不同的興趣班?或許你家的孩子是個「超人」吧!

現在真的是「再窮也不要窮教育」的時代,家長辛苦賺錢就是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給孩子報十幾個早教班,想方設法讓孩子成為十全十美的人。

家長們不妨想想,你將孩子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全都安排在了培訓班,整天讓孩子學習,即使孩子喜歡上,但他們的身體和大腦也接受不了。

父母花大價錢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不如做好這4件事

當孩子到了3歲時,他們的各項能力都到了發展的關鍵期,這時候家長不應該將時間都花在報班上,而是正確地培養孩子各項能力。

根據孩子的心理成長角度來看,孩子小時候接觸學會的東西越多,那麼他們未來不感興趣的機率也會變大,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坦言: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1、提高孩子身體素質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好處,每天運動能夠保證孩子的身體處於靈活的狀態,相當於進行「持續工作」,而且鍛鍊還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讓他們有個健康的身體。

家長跟孩子進行親子運動,還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在3歲左右時,他們還不能保持住自己狀態,隨著年齡增加,專注力就越集中,所以,早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未來的學習有不少的幫助,家長平時不要偷懶,每天挑選時間跟孩子一起運動遊玩,

2、挫折教育

根據兒童心理學來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離不開挫折教育的,如果你對孩子百依百順,時間長了就會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到時候家長想改都困難了。

家長要明白,人是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風順,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就退縮,不敢積極地去面對,那麼孩子註定幹不成大事,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可以安排一些事情交給孩子,只有從小讓孩子去經歷,他們將來才能變得更沉穩冷靜。

3、幫孩子做好情商啟蒙

情商是孩子必不可少的能力,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得好壞,情商的影響是智商的2倍!智商更多是來源父母的遺傳,而情商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

家長千萬不要只顧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了情商的培養,很多的成功人士都很看重這項能力,情商主要包括了人的情緒管理能力、社交能力、逆商、行為習慣等等,而3-6歲的孩子正好是認知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利用書籍培養孩子高情商。

4、對孩子大腦進行"訓練"

孩子到了3歲的年紀之後,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自我思考了,這時候正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家長要藉此機會進行「腦力」的訓練。

針對孩子的大腦訓練,我們最好選擇益智類的遊戲,因為遊戲是孩子很容易接受的,這要比強迫孩子學習好用的多效果十分好,通過開發左右腦的遊戲,孩子的思維會得到充分的鍛鍊,刺激大腦發展。

親愛的家長朋友,今天的內容就先分享到這裡,完整的學習資料會陸續更新在本公眾號,記得關注轉發本文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在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的現場有一段話,相信對於很多父母來講都受益匪淺。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四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因此,許多家長都想給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在學齡前掌握&34;的竅門,然而實際上,比起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有個辦法可以讓家長真正掌握勝利的竅門,只要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做好這&34;就可以。那麼,到底是哪四件事可以幫助到孩子
  • 3歲開始,父母花大價錢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不如做好這3件事
    很多爸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徹夜排隊給孩子報班。這不僅又讓我們想起來了前幾年給孩子搶學區房的場景,也是徹夜排隊,最終還沒有搶到。真的是競爭激烈呀。看到後臺有位媽媽留言說自己一月工資大約5000,除去家裡的吃喝成本,剩下的錢全都給孩子報班了。這真的是很拼,那麼我們這麼做到底有必要嗎?一個孩子能學得了10個興趣嗎?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你們還記得有一個新聞"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父母從3歲起就開始給孩子報興趣班,一直到7歲報了14個興趣班,花了近20萬,可是到最後孩子堅持學的就2、3個興趣班。
  • 李玫瑾: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
  • 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堅持做這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不要小瞧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要再說等孩子長大一些再學習了,培養好了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自會樂在其中,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方法。著名影星吳京的兒子,從三歲開始自主閱讀,四歲的時候已經閱讀了500多本書,到五歲的時候,閱讀量已經過了百萬,被著名的雙語國際學校錄取。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最低的費用就需要4萬塊,而這也是所有東西在最低標準的情況下。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這是很多家長都疑惑的一個問題。 在如今這個拼教育、拼知識、拼孩子的年代,父母對於孩子的期待也是越來越高,為了孩子以後能夠更有出息,幾乎將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孩子身上。 從有了寶寶之後,內心中的喜悅和幸福感過去了之後,家長也開始著手準備寶寶的各種用品,想讓寶寶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秉承的育兒思想。有不少心急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早早地給他們找好了早教班,希望他們起步能比同齡人早一些。而等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寶爸寶媽也總想著技多不壓身,於是就開始給小傢伙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試圖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一點。
  • 李玫瑾: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一點用沒有還浪費錢
    當寶媽們聚到一起的時候,最愛聊的話題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只要孩子3歲開始,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開始給孩子選擇一門興趣班,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鍛鍊。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不同,也根據家長的培養路線和理念不同,家長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個數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只給孩子報一門課,有的家長則給孩子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興趣班。隨著家長的觀念提升,興趣班的項目也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樂器舞蹈之外,現在還有像幼兒編程、樂高課程等興趣班。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必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李玫瑾教授就給孩子報興趣班這件事也說了自己的看法,李教授認為,以下的這三種興趣班,父母沒有必要給孩子報,沒多大用,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必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一:離居住地太遠的補課班大多數父母給孩子報補課班的時候,都會看重師資看重學費,但是唯獨沒有考慮到距離,這一點其實也是父母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一個很大的誤區,給孩子選擇離家太遠的補課班,不僅父母接送孩子去補課班就是個問題,而且來回途中花費的時間過多,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狀態,浪費孩子的時間。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而絕大多數的家長本想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但看到孩子身邊的同學都報了興趣班,就開始坐不住了,猶豫著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呢?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給孩子報讀興趣班是很有必要的,既能讓孩子獲得加分項,又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有這兩種興趣班就一定要給孩子報讀。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情,勝過給娃報那些沒用的興趣班
    歲左右就送去各種補課的地方,讓孩子學這學那,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但其實在孩子3-6歲的階段做這幾件事比去任何補習班都要有用孩子身體健壯也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發育,協調的四肢、靈活的身體都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腦的發育。3、給孩子做好情商的啟蒙孩子在3-6歲的階段裡,不僅是身體快速發展的時候,也是在為他上學做準備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會有許多情緒,正是開發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 李玫瑾:孩子6歲前,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別再交智商稅
    雖然小海綿才3歲,上的興趣班可不少。除了幼兒園外,還要上:英語課、鋼琴課、畫畫、輪滑、滑雪等功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直是諸多父母奉行的理念,AngelaBaby也不例外。可是3歲的孩子,正是活潑愛玩的年紀,學習那麼多興趣班真的有必要嗎?
  • 李玫瑾建議家長: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作用還浪費錢
    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20%以上的家庭在不同收入階層均有相當之多,尤其是3.6萬至12萬年收入的家庭,也就是通俗所謂的市民階級,大部分人對孩子的教育支出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但李玫瑾教授卻提醒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固然值得讚揚,但切記不可以亂投入,在孩子6歲之前有3類興趣班千萬別報,完全沒作用不說還浪費錢.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4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
    「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3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01陪孩子聊一聊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Miriam Chachamu認為:父母的關注,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緩解孩子的焦慮。,想一下第二天要做什麼,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這個思考的過程可以幫孩子鍛鍊思維能力和記憶力。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能不報就不報,對孩子沒有好處
    在知道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時候,寶媽們都是極其緊張的,等到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少寶媽就開始做起了打算,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是什麼樣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到孩子出生,學會走路和說話以後,寶媽就為孩子的將來做好了打算,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給孩子報興趣班。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上,費時費錢還沒用
    當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發重視,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佔了教育支出的大頭。有數據調查如今的教育支出佔了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大多數家長都被「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影響,給孩子報的興趣班越來越多。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李玫瑾:父母們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沒用還瞎花錢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場講座中建議,這"3種興趣班"父母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沒用還瞎花錢1、宣傳誇張的興趣班在市場上經常會見到某某天才興趣班。類似於天才這樣的字眼就是用來抓住家長急切希望孩子成才心理的套路。這一類的興趣班把功夫都下在了宣傳上,可是等孩子真正去學習之後,他們卻不會花精力去認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