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
前一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每天都想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樣的舉動讓我想到了之前為了讓孩子上學搶校區房的場景,每天熬夜排隊,最後還沒有搶到。
看到評論有媽媽說自己工資是5000元,拋去自己的生活成本,其餘的都為孩子報班,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可取嗎?一個孩子能學了10個不同的興趣班?或許你家的孩子是個「超人」吧!
現在真的是「再窮也不要窮教育」的時代,家長辛苦賺錢就是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給孩子報十幾個早教班,想方設法讓孩子成為十全十美的人。
家長們不妨想想,你將孩子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全都安排在了培訓班,整天讓孩子學習,即使孩子喜歡上,但他們的身體和大腦也接受不了。
父母花大價錢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不如做好這4件事
當孩子到了3歲時,他們的各項能力都到了發展的關鍵期,這時候家長不應該將時間都花在報班上,而是正確地培養孩子各項能力。
根據孩子的心理成長角度來看,孩子小時候接觸學會的東西越多,那麼他們未來不感興趣的機率也會變大,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坦言: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1、提高孩子身體素質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好處,每天運動能夠保證孩子的身體處於靈活的狀態,相當於進行「持續工作」,而且鍛鍊還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讓他們有個健康的身體。
家長跟孩子進行親子運動,還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在3歲左右時,他們還不能保持住自己狀態,隨著年齡增加,專注力就越集中,所以,早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未來的學習有不少的幫助,家長平時不要偷懶,每天挑選時間跟孩子一起運動遊玩,
2、挫折教育
根據兒童心理學來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離不開挫折教育的,如果你對孩子百依百順,時間長了就會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到時候家長想改都困難了。
家長要明白,人是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風順,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就退縮,不敢積極地去面對,那麼孩子註定幹不成大事,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可以安排一些事情交給孩子,只有從小讓孩子去經歷,他們將來才能變得更沉穩冷靜。
3、幫孩子做好情商啟蒙
情商是孩子必不可少的能力,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得好壞,情商的影響是智商的2倍!智商更多是來源父母的遺傳,而情商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
家長千萬不要只顧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了情商的培養,很多的成功人士都很看重這項能力,情商主要包括了人的情緒管理能力、社交能力、逆商、行為習慣等等,而3-6歲的孩子正好是認知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利用書籍培養孩子高情商。
4、對孩子大腦進行"訓練"
孩子到了3歲的年紀之後,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自我思考了,這時候正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家長要藉此機會進行「腦力」的訓練。
針對孩子的大腦訓練,我們最好選擇益智類的遊戲,因為遊戲是孩子很容易接受的,這要比強迫孩子學習好用的多效果十分好,通過開發左右腦的遊戲,孩子的思維會得到充分的鍛鍊,刺激大腦發展。
親愛的家長朋友,今天的內容就先分享到這裡,完整的學習資料會陸續更新在本公眾號,記得關注轉發本文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