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開始,父母花大價錢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不如做好這3件事

2020-08-27 家有二寶育兒經

前幾天看到人民日報的微博上爆出的一條新聞。很多爸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徹夜排隊給孩子報班。這不僅又讓我們想起來了前幾年給孩子搶學區房的場景,也是徹夜排隊,最終還沒有搶到。真的是競爭激烈呀。

看到後臺有位媽媽留言說自己一月工資大約5000,除去家裡的吃喝成本,剩下的錢全都給孩子報班了。這真的是很拼,那麼我們這麼做到底有必要嗎?一個孩子能學得了10個興趣嗎?或許我們的孩子真的是&34;

父母花大價錢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不如做好這3件事

孩子從三歲起,是他們認知能力和其它各項能力都高度發展的一個時期。此時我們家長著重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確實是正確的。

但是實際上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也許孩子學習這麼多興趣,他們以後都沒有興趣了。我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給孩子做好這幾件事。只要我們給孩子把這三件事做踏實了,那麼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一、閱讀教育

孩子從小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開拓眼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因此一個閱讀的孩子和那些不閱讀的孩子,他們從小的氣質其實就已經有所不同。我們知道清華才女武亦姝,她能夠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其實與她從小的閱讀教育是分不開的。從小就開始學習和閱讀詩詞。

即便孩子此時看不懂作者到底說的啥,但他們通過閱讀可以體會到作者的大概意思,而且最關鍵的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識字量。讓孩子上識字強化課不如讓他們讀。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可以隨時查,而且這些字不是單獨被拎出來的,而是放到作品語境中的。這對孩子早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藝術感教育

亞里斯多德曾說:&34;其實孩子從小的時候,他們的藝術能力是非常強的。此時他們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他們喜歡創造也喜歡想像、那麼我們不妨先把他們的藝術感覺給完全開發出來,再進行專門的培養。

1、閱讀藝術繪本

我們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藝術繪本。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藝術的感受是全面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繪本的配圖都是非常精美的,但孩子們一定是可以看懂的

如果此時孩子們對繪本上面的繪畫感興趣,那麼我們可以早早地培養他們的繪畫天賦。孩子們在看的過程中,這些情感是交融在一起的。來自視覺和聽覺的或者是觸覺的。給孩子選一些好的經典的繪本,對孩子藝術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2、帶孩子看藝術歌舞劇

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些藝術類歌舞劇,比如《天鵝湖》,在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解釋。或者是純粹讓孩子看,其實他們是能夠自己理解一些東西。看完後我們可以問孩子有沒有啥感想或者別的思考。這對孩子早期藝術感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

3、大自然教育

羅素曾說:&34;

&34;所以我們平時要多帶孩子出去,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孩子可以感受得更多,這對他們早期藝術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感恩教育

我們都知道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們的運氣一向不會差。所以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進行感恩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他們才懂得自己去爭取一些東西。這樣我們也才可以培養出一個完整的人。雖然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們或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們的心靈始終是不完整的。我們也或許不會忘懷。

孩子在三歲以後,我們要關注的事情很多,但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或許並不是花大價錢就可以換取一些東西的。我們最重要的還是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認真做好以上三種教育,孩子的未來也一定是光明的。

相關焦點

  • 李玫瑾: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看到評論有媽媽說自己工資是5000元,拋去自己的生活成本,其餘的都為孩子報班,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可取嗎?一個孩子能學了10個不同的興趣班?或許你家的孩子是個「超人」吧!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直到我為人母以後,才了解到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3-6歲對於人生來講是多麼重要的階段,所以從3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些功夫對孩子進行教育!
  • 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四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因此,許多家長都想給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在學齡前掌握&34;的竅門,然而實際上,比起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有個辦法可以讓家長真正掌握勝利的竅門,只要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做好這&34;就可以。那麼,到底是哪四件事可以幫助到孩子
  • 孩子3-6歲時,家長將"這4件事"做好,好過費錢給娃報興趣班
    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很多父母從小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孩子,期望他們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甚至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都會給他們報上幾個興趣班。但實際上,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父母沒必要急於給孩子報興趣班補習班。
  • 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堅持做這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不要小瞧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要再說等孩子長大一些再學習了,培養好了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自會樂在其中,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方法。著名影星吳京的兒子,從三歲開始自主閱讀,四歲的時候已經閱讀了500多本書,到五歲的時候,閱讀量已經過了百萬,被著名的雙語國際學校錄取。
  • 別給孩子盲目報興趣班 3歲的時候做好這4件事 就足夠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孩子的培養,通過對教育的投入,全方位提高孩子的能力。比如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讓他掌握更多的技能,不僅將來可以成為高技術人才,還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父母也是盲目的追隨者。他們大多盲目跟隨。他們似乎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總覺得自己在為孩子做好事,實際上卻在傷害孩子其實,培養優秀的孩子並不難。有研究表明,兒童7歲時大腦發育完成率超過80%。3-7歲是兒童大腦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高速期。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你們還記得有一個新聞"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父母從3歲起就開始給孩子報興趣班,一直到7歲報了14個興趣班,花了近20萬,可是到最後孩子堅持學的就2、3個興趣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作用還浪費錢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作用還浪費錢雖說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有些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卻只是盲目的跟風,一點都不在乎自家孩子是否有天賦,對於自己所選擇的才藝是否有興趣。於是就開始給孩子報考各種珠算、心算班級,等到上了小學沒有徵求女兒同意又報了奧數班。對於安排的滿滿當當的課程,小欣的女兒開始表現出了抵抗的情緒,並且直接告訴媽媽自己不想上奧數班。可是小欣卻一再要求女兒堅持,畢竟這個班她花了大價錢,託關係才報進來的。可是學了幾個月之後,小欣發現女兒一點進步都沒有,每次下課都無精打採的。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度成為很多父母封為教育孩子的口頭禪。要想不輸,就要跑贏別人。為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傾向於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或輔導班。對於孩子的興趣與天賦,很多家長都抱著「有棗沒棗,先打三竿子」的態度。只要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家長們也都願意義無反顧的傾盡所有。寶媽4年給娃報了14個興趣班,花費20萬凱凱媽,就是「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踐行者。
  • 幼兒園孩子們的暑假開始了,你給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如果家裡有孩子上幼兒園了,還沒給他報過幾個興趣班的,簡直是家長圈裡的「異類」了。我家小萌寶今年是幼兒園小班,目前為止,我也還沒有給他報什麼興趣班,這個暑假,也是有想法給孩子報個興趣班,但是,還不確定給孩子報哪一類的興趣班。要不要報畫畫班呢?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能不報就不報,對孩子沒有好處
    在知道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時候,寶媽們都是極其緊張的,等到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少寶媽就開始做起了打算,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是什麼樣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到孩子出生,學會走路和說話以後,寶媽就為孩子的將來做好了打算,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給孩子報興趣班。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4件事情,勝過給娃報那些沒用的興趣班
    歲左右就送去各種補課的地方,讓孩子學這學那,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但其實在孩子3-6歲的階段做這幾件事比去任何補習班都要有用孩子身體健壯也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發育,協調的四肢、靈活的身體都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腦的發育。3、給孩子做好情商的啟蒙孩子在3-6歲的階段裡,不僅是身體快速發展的時候,也是在為他上學做準備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會有許多情緒,正是開發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 李玫瑾: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沒好處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句話,家長們想盡辦法幫助打基礎。甚至有家長還覺得:「沒給孩子報過幾個早教班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過娃!」菌嫂也是,早早地就開始給小小菌規劃興趣班了。但!!!硬生生被本菌給叫停了。原因就是,有些興趣班,真的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啊。興趣班不合適 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 寒假急著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想清楚這3個問題,報班只是浪費錢
    家長:寒假報興趣班,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周末帶著兒子出門散步,跟鄰居楊姐聊到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楊姐問我:"你給你家兒子報興趣班了嗎?""沒有,他還小,不著急。""不小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楊姐跟我說:她給正在上幼兒園小班的兒子報了2個興趣班,"一個是早教英語班,一個是平衡車培訓班,花了快兩萬元。"楊姐既希望兒子能夠早些接觸到英語,培養語感。也想讓孩子能多運動,增強體質。
  • 3歲女娃哭著接球似福原愛:花錢報了興趣班,娃不肯堅持了,咋辦
    3歲女娃成翻版福原愛,哭著精準接球走紅,萌翻網友最近網絡上一位3歲小姑娘火了!起因是孩子在上桌球興趣班,大概是累了,被爸爸要求繼續練球。於是她一邊叉著腰仰天閉眼哭泣,一邊揮拍精準回球。這一幕簡直是萌娃屆最高能的小可愛了。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秉承的育兒思想。有不少心急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早早地給他們找好了早教班,希望他們起步能比同齡人早一些。而等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寶爸寶媽也總想著技多不壓身,於是就開始給小傢伙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試圖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一點。
  • 李玫瑾: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一點用沒有還浪費錢
    當寶媽們聚到一起的時候,最愛聊的話題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只要孩子3歲開始,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開始給孩子選擇一門興趣班,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鍛鍊。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不同,也根據家長的培養路線和理念不同,家長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個數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只給孩子報一門課,有的家長則給孩子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興趣班。隨著家長的觀念提升,興趣班的項目也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樂器舞蹈之外,現在還有像幼兒編程、樂高課程等興趣班。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這是很多家長都疑惑的一個問題。在如今這個拼教育、拼知識、拼孩子的年代,父母對於孩子的期待也是越來越高,為了孩子以後能夠更有出息,幾乎將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孩子身上。從有了寶寶之後,內心中的喜悅和幸福感過去了之後,家長也開始著手準備寶寶的各種用品,想讓寶寶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