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建議家長: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作用還浪費錢

2021-01-11 欣欣寶貝的媽媽

在中國一直有句古話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國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投入一直是十分捨得的,根據統計結果,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與收入的平均佔比位居世界第一,並遙遙領先第2名的日本17個百分點,可以說是非常值得家長的驕傲的。

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20%以上的家庭在不同收入階層均有相當之多,尤其是3.6萬至12萬年收入的家庭,也就是通俗所謂的市民階級,大部分人對孩子的教育支出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但李玫瑾教授卻提醒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固然值得讚揚,但切記不可以亂投入,在孩子6歲之前有3類興趣班千萬別報,完全沒作用不說還浪費錢.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

一、智力開發

家長總希望孩子是更聰明的,而這一心態也被很多投機取巧的人注意到了,於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為噱頭,開發出了許許多多「大坑」。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雖然再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一個笑料,但從視頻中的場景來看,卻依然有相當多家長上當受騙。

家長們應該意識到,智力開發這件事不是不可行,但卻不可能以報班的形式。完成智力的開發要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從生活的角度全方位進行,不是每天上幾個小時的補習班就能完成的,智力的開發是營養、生活和教育的綜合結果,孩子最好的智力開發人員就是孩子的父母,而最好的智力開發班也就是家庭。

二、外語興趣班

首先我們要說明英語興趣班不用並不等於英語無用,對於孩子來說英語依然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功課,甚至從孩子整個人生的道路來講,英語甚至是影響孩子收入程度最高的一門功課,但家長卻需要知道,語言的學習來自於語言環境,需要全時段的培養才有效。

而大部分的所謂英語興趣班,也無非是讓孩子早一點學習小學的英語課程,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教學意義,家長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從小就擁有第二母語,那麼真正應該做的是,選擇雙語幼兒園,或者直接將孩子送出國外度過童年階段。

三、奧數珠心算

奧數班和珠心算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無用其原因不言而喻——6歲之前孩子的智力尚未發育成熟,思維結構都沒完善,又哪裡能搞得懂邏輯嚴密的奧數呢?而珠心算這項技能早已被計算機時代淘汰,只能作為一種興趣和愛好來進行,並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十足的作用,因此也是沒有必要報。

教育這件事,強扭的瓜不甜也不解渴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而對於教育來說,強扭的瓜不但不甜,甚至還不解渴。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的成長出發,在不同年齡段做該做的事情。超前學習只能讓孩子浪費時間在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情上,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需要培養的無非是2個方面.

一、保護學習興趣,培養自律習慣

6歲的孩子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學習階段,如果過分地逼迫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那麼很可能讓孩子產生學習難的刻板印象,在未來該學習的時候,對學習充滿了畏懼,沒有動力乃至厭學。因此家長在這一階段真正應該做的是培養好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養成自律自覺的習慣。

二、注重性格品質、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成長應該是全面而立體的,學習只是一個方面,情商和智商相輔相成才能讓一個孩子真正茁壯的成長。0~6歲是孩子性格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如果錯過了這一階段,讓孩子養成了什麼惡劣性格,那麼過後再想改就難上加難了。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說:「有些家長在該管孩子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他開始管了」指責的就是這件事。因此在孩子性格上的養成的0~6歲階段,就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好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家長們一定要做的事情。

關於情商,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相信可以幫上各位家長的忙,這套注音讀本共計8冊,分別從孩子的性格教育,行為習慣,情緒管理,品格教育,財商教育,社會交往,逆商教育和性教育8個方向來對孩子進行全面的情商培養。

書中使用歪歪兔及其小夥伴們故事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將僵硬刻板的知識融匯在溫馨可愛的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當中,非常適合不喜歡「大部頭」的孩子進行閱讀。書本中使用的插畫畫風溫馨可愛,全彩的注音讀本搭配上音標和文字,既可以用來給三歲以下的孩子做睡前故事讀本,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共讀,也可以讓三歲以上學習了一定拼音的孩子來獨立閱讀。

而關於孩子社會能力的培養,我相對更推薦這套《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這套圖書全套共計6冊,從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交往能力,親社會行為和積極主動性這6個方向出發,對孩子在情商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方面可能有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解析解答。

這套圖書的內容部分所採用的形式十分新穎,使用是兒童和親子共讀的形式,孩子用跨頁彩圖中所發生的情景故事來學習面對不同的情況應該如何做,而家長則可以根據左側的文字說明教孩子如何在不同的情景下做出正確的反應。

相關焦點

  • 李玫瑾: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度成為很多父母封為教育孩子的口頭禪。要想不輸,就要跑贏別人。為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傾向於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或輔導班。對於孩子的興趣與天賦,很多家長都抱著「有棗沒棗,先打三竿子」的態度。只要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家長們也都願意義無反顧的傾盡所有。寶媽4年給娃報了14個興趣班,花費20萬凱凱媽,就是「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踐行者。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作用還浪費錢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作用還浪費錢給孩子報興趣班是否有必要,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她認為,報興趣班可以,但是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幾乎沒啥效果還浪費錢,都是哪3種?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你們還記得有一個新聞"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父母從3歲起就開始給孩子報興趣班,一直到7歲報了14個興趣班,花了近20萬,可是到最後孩子堅持學的就2、3個興趣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陳女士家中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眼看跟孩子同個年紀的小朋友都報名了一些興趣班,這下陳女士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和丈夫一陣商談之後,她便為孩子報名了兩個興趣班,分別是鋼琴和聲樂,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三、離家太遠的興趣班不要報還有離家太遠的興趣班,去一次要提前四十分以上時間出門的,來回浪費在路上的時間都快趕上上課時間了。把孩子送去之後,家長還要在興趣班周圍等著。孩子也累、大人也累,實在是不值當!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 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李玫瑾: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一點用沒有還浪費錢
    當寶媽們聚到一起的時候,最愛聊的話題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只要孩子3歲開始,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開始給孩子選擇一門興趣班,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鍛鍊。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不同,也根據家長的培養路線和理念不同,家長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個數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只給孩子報一門課,有的家長則給孩子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興趣班。隨著家長的觀念提升,興趣班的項目也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樂器舞蹈之外,現在還有像幼兒編程、樂高課程等興趣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浪費錢還沒啥效果
    調查表明,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非理性因素佔了上風,七成以上的父母會出於自身的擔憂給孩子報興趣班,六成以上父母把給孩子報興趣班看作自己的責任,近四成父母怕自己孩子落後於人而選擇了興趣班。在這種大環境下,興趣班就並非出自興趣而報了,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出於各種目的而報,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有多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上興趣班就是浪費時間和經歷,並不會有多顯著的效果。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秉承的育兒思想。有不少心急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早早地給他們找好了早教班,希望他們起步能比同齡人早一些。而等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寶爸寶媽也總想著技多不壓身,於是就開始給小傢伙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試圖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一點。
  • 李玫瑾教授坦言:沒必要給孩子報的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意義
    沒必要給孩子報的3種興趣班放眼望去,當下的教育市場,魚龍混雜,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也讓家長們非常的慌張,生怕因為自己耽誤了孩子的未來,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味道,對此,李玫瑾教授坦言,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這3種興趣班沒有選擇的必要性。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必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李玫瑾教授就給孩子報興趣班這件事也說了自己的看法,李教授認為,以下的這三種興趣班,父母沒有必要給孩子報,沒多大用,還浪費錢。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必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就一定要注意認真挑選,一定不要選擇那些孩子完全沒興趣的興趣班,這類興趣班不僅孩子難堅持,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也都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說,父母只是在白浪費錢。
  • 李玫瑾教授坦言:沒必要給孩子報3種「興趣班」,沒效果還浪費錢
    但是在一些家長中就存在著孩子之間的成績對比,看到別的孩子成績比較好就跟風報興趣班,這種盲目跟風的行為是不利於孩子全面發展的。因為興趣班一旦報了,很多時候都會佔用孩子大量的時間,如果這個興趣班沒有明顯的實際效果,不僅浪費錢還浪費時間。
  • 李玫瑾教授坦言:沒必要給孩子報的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意義
    如今這個社會,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層出不窮,大多數的家長都盲目的跟從,看到周圍的人報了哪個興趣班就跟著一起報。這種行為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坑了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真的是怕耽誤孩子,所以只要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幾乎任何培訓班都想要給孩子報。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況且,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就連明星的媽媽也不例外。 易烊千璽在2歲時就報了興趣班,5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舞蹈,這才成就了他的未來。 不過,她懷了二胎,再加上興趣班離家太遠,孩子堅持1年沒放棄,她卻放棄了,實在折騰不起! 3.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全面」發展,給孩子報了很多個興趣班,將孩子周末的空餘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的。但是興趣班有這麼多,並不是每個興趣班都適合孩子。李玫瑾教授坦言:這三種興趣班,最好不要給孩子報第一種:宣傳過於誇張的興趣班現在市面上的興趣班可謂是魚龍混雜,常常會有一些宣傳誇張的興趣班出現,這些興趣班總會打著幫助孩子「快速記憶」,幫助孩子短時間成長的標語吸引父母報班
  • 李玫瑾教授坦言: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幾乎沒用還浪費錢
    寫在前面: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感驅使下,在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的感召下,很多家長趨之若鶩的報各種興趣班。甚至不學對的,只學貴的。只要身邊小朋友有會的,就必須立馬去學習,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了後面。其實,再盼望兒女成才,再給孩子報興趣班這類事情上,還是要考量好以後再去報。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沒幫助浪費錢,還會害了孩子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沒幫助浪費錢,還會害了孩子面對層出不窮的興趣班、培訓班,和家長們始終高漲不下的報班熱情,教育專家李玫瑾指出:家長在報班時需有選擇地進行甄別,尤其是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對孩子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對孩子起到消極影響。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上,費時費錢還沒用
    其中大多數要麼學不會,要麼是根本沒興趣。她家女兒從6歲開始學排球,大約一年半的時間,家長和老師想盡辦法都沒能讓孩子感興趣,還讓孩子落下了一身傷。孩子爸爸看不下去了,指責道:「你這麼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絲毫不了解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孩子不想學的你還在堅持,浪費錢還浪費時間。」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能更優秀,但盲目地報興趣班真沒什麼用,反而耽誤了孩子真正學習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