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286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免疫功能對機體( )
A.是有害的 B.是有利的
C.具有兩重性 D.是無害的
2.抗原的特異性取決於( )
A.抗原分子質量的大小 B.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狀
C.抗原分子內部結構的複雜程度 D.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學基團
3.存在於不同種系生物間的共同抗原稱為( )
A.交叉抗原 B.異嗜性抗原
C.超抗原 D.異種抗原
4.具有特異性殺傷作用的細胞是( )
A.中性粒細胞 B.巨噬細胞
C.NK細胞 D.Tc細胞
5.鑑別B細胞的主要細胞分子是( )
A.CD34 B.CD3
C.CD14 D.CD19
6.NK細胞的功能中包括( )
A.不可以非抗體依賴 B.需抗原致敏
C.可以抗體依賴 D.無需抗原致敏
7.極易與肥大細胞結合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D B.IgE
C.IgG1 D.IgA
8.具有補體C1q結合位點的Ig是( )
A.IgG和IgM B.IgG和IgA
C.IgG和IgE D.IgG和IgD
9.具有調理作用的補體組分是( )
A.C3a B.C3b
C.C5a D.C5b
10.IL-1主要是由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成纖維細胞和( )
A.T細胞分泌 B.NK細胞分泌
C.B細胞分泌 D.巨噬細胞分泌
11.屬於Ⅱ型超敏反應性疾病的是( )
A.接觸性皮炎 B.血管性水腫
C.新生兒溶血病 D.類風溼性關節炎
12.再次抗體應答的特徵是( )
A.抗體以IgM為主,可產生免疫記憶 B.抗體以IgE為主
C.抗體親和力高 D.受細胞因子種類限制
13.分泌I型超敏反應的IgE抗體的漿細胞主要存在的部位是( )
A.外周血 B.淋巴結
C.黏膜下固有層 D.脾
14.生長需要X因子和V因子的細菌是( )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流感桿菌
C.放線菌 D.變形桿菌
15.卡介苗用於預防( )
A.結核病 B.麻風病
C.白喉 D.破傷風
16.紫外線殺菌的作用機制是( )
A.改變蛋白的分子構型 B.改變DNA分子構型
C.改變細胞壁結構 D.改變細胞膜通透性
17.構成細菌毒力的物質基礎是( )
A.侵襲力和毒素 B.噬菌體
C.病毒 D.類毒素
18.需要採用抗酸染色法染色的細菌是( )
A.白喉桿菌 B.傷寒桿菌
C.軍團菌 D.麻風桿菌
19.抵抗力最強的球菌是( )
A.腦膜炎球菌 B.淋球菌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肺炎球菌
20.霍亂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是( )
A.內毒素 B.外毒素
C.莢膜 D.芽胞
21.炭疽桿菌抵抗力強是因為該菌存在( )
A.質粒 B.溶原狀態
C.芽胞 D.莢膜
22.測量病毒大小的單位是( )
A.釐米 B.毫米
C.微米 D.納米
23.屬於有包膜病毒的是( )
A.HIV B.HAV
C.脊髓灰質炎病毒 D.輪狀病毒
24.感染後易發生潛伏感染的是( )
A.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B.流行性感冒病毒
C.脊髓灰質炎病毒 D.乙型腦炎病毒
25.對病毒無抑制作用的是( )
A.過氧乙酸 B.輻射
C.幹擾素 D.抗生素
26.常可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是( )
A.HBV、HCV B.HSV、HAV
C.CMV、HAV D.EBV、HEV
27.與B細胞淋巴瘤相關的病毒是( )
A.HBV B.EBV
C.HSV D.CMV
28.在腎症候群出血熱的流行環節中的主要宿主和傳染源是( )
A.跳蚤 B.鼠
C.蜱 D.蚊
29.溶脲脲原體傳播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眼-眼 D.性接觸
30.引起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微生物是( )
A.普氏立克次氏體 B.摩氏立克次氏體
C.Q熱立克次氏體 D.恙蟲熱立克次氏體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31.免疫分子、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構成人體的________。
32.免疫防禦功能過低將引起________缺陷病。
33.構成抗原免疫原性的首要條件是________。
34.需要巨噬細胞及T細胞輔助才能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稱為________抗原。
35.人B細胞在________中起源並發育成熟。
36.B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受體的化學成分是________。
37.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主要是由________細胞介導的。
38.補體活化替代途徑中C5轉化酶是________。
39.細菌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有質粒和________。
40.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稱為________。
41.以溫和噬菌體為載體,將供菌的部分遺傳物質轉移給受菌,並使其獲得新性狀的過程被稱為________。
42.破傷風桿菌的致病物質有破傷風溶血毒素和________。
43.病毒結構形成了________對稱型、螺旋對稱型和複合對稱型。
44.幹擾素的抗病毒機理是________。
45.病毒嚴格寄居在________的敏感宿主細胞內。
46.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疫苗的預防方法屬________。
47.HBV的傳染源是患者或________。
48.狂犬病毒屬於彈狀病毒科,是一種嗜________病毒。
49.從流行病角度看,鉤端螺旋體病為________疾病。
50.真菌的繁殖體是________。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51.類毒素
52.免疫細胞
53.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54.免疫複合物病
55.醫院感染
56.莢膜
57.SPA
58.核衣殼
59.HIV
60.Dane顆粒
四、問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61.試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功能。
62.試述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63.溼熱滅菌法有哪些主要優點?
64.何謂條件致病菌?其引起疾病的條件通常有哪些?
65.為什麼流行性感冒總是相隔數年就會發生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