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二)試題
課程代碼:0165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免疫應答過程分為( )
A.識別階段、活化階段、效應階段 B.識別階段、活化階段、細胞階段
C.識別階段、活化階段、抗體階段 D.識別階段、抗體階段、效應階段
2.抗原抗體結合力中作用力最大的是( )
A.庫倫引力(Coulombic forces) B.範登華引力(Vonder Waals forces)
C.氫鍵結合力 D.疏水作用力
3.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正確的說法是( )
A.抗原抗體結合牢固不易受環境影響 B.解離後的抗體結構活性改變
C.解離後抗體不能再與抗原結合 D.解離後抗體的活性和特異性不變
4.以下對聚乙二醇沉澱法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樣品分子量越大,在一定PEG濃度下的溶解度越高,越不容易被沉澱出來
B.樣品濃度高易於沉澱,但過高會使分子在不同PEG濃度下出現沉澱的分段作用減弱
C.溶液pH越接近被分離成分的等電點,所需PEG濃度越低
D.PEG聚合度越高,沉澱樣品所需PEG的濃度越低
5.顆粒性抗原免疫接種的方法通常採用( )
A.皮下注射 B.淋巴結注射
C.肌內注射 D.靜脈注射
6.雜交瘤細胞保存最好在( )
A.室溫 B.-4℃
C.-20℃ D.液氮
7.關於單克隆抗體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生物活性專一 B.純度高
C.特異性高 D.可識別多個表位
8.雙向免疫擴散試驗中沉澱線彎向抗原一方是因為( )
A.抗原分子量大 B.抗體分子量大
C.抗原抗體分子量大致相等 D.抗原擴散快
9.單向免疫擴散試驗中,大分子抗原和長時間擴散(>48h)的結果處理宜用( )
A.Mancini曲線 B.Fahey曲線
C.海德堡曲線 D.直線
10.雙向擴散試驗不能分析( )
A.抗原或抗體是否存在 B.抗原或抗體的相對含量
C.抗原或抗體的相對分子量 D.抗體的性質
11.間接Coombs試驗檢測何種抗體( )
A.結合在紅細胞表面的IgG B.游離的IgG
C.結合在紅細胞表面的IgM D.游離的IgM
12.關於凝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IgM類抗體的作用比IgG類抗體要強
B.IgM類抗體常出現不完全反應
C.IgG類抗體不易出現不完全反應
D.反應的發生可分為四個階段
13.在CH50試驗中,溶血程度與補體含量的關係為( )
A.直線 B.雙曲線
C.拋物線 D.S形曲線
14.關於免疫溶血法測量補體活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常用於替代途徑各成分的測定 B.抗原為SRBC
C.不以50%作為溶血指標終點 D.檢測補體的蛋白含量
15.HRP的酶活性基團是( )
A.糖蛋白 B.亞鐵血紅素
C.白蛋白 D.球蛋白
16.臨床藥物濃度檢測的首選方法是( )
A.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 B.螢光偏振免疫測定
C.螢光抗體技術 D.底物標記螢光免疫測定
17.關於放射免疫分析實驗,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
A.平衡法使抗原抗體反應充分,有利於提高靈敏度
B.順序加樣法可提高檢測靈敏度
C.標記物的化學量,可從自身置換曲線上查得
D.選用Kd值大的抗血清,可提高方法靈敏度
18.膠體金標記蛋白時,待標記蛋白的實際用量是穩定1mL膠體金所需蛋白基礎上再增加多少( )
A.5%~10% B.10%~20%
C.20%~30% D.30%~40%
19.化學發光與螢光的區別是( )
A.化學發光時間長,螢光的發光時間短
B.使形成激發態分子的激發能不同
C.化學發光需要酶進行催化,而螢光不需要
D.螢光物質能直接標記抗原或抗體,而化學發光劑不能
20.Hank's液密度梯度離心後外周血細胞分布由上至下依次為( )
A.單個核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粒細胞、紅細胞
B.血小板和血漿、粒細胞、單個核細胞、紅細胞
C.血小板和血漿、單個核細胞、粒細胞、紅細胞
D.血小板和血漿、單個核細胞、紅細胞、粒細胞
21.PHA皮膚試驗常用於( )
A.T細胞體內功能試驗 B.細胞體內功能試驗
C.NK細胞體內功能試驗 D.中性粒細胞體內功能試驗
22.以下哪項不是細胞因子的特點( )
A.大都是小分子、分泌性蛋白質 B.各有特定的生物學活性
C.其作用受MHC限制 D.可自分泌性
23.關於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關係,以下哪一項說法是正確的( )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體
B.抗體不等於免疫球蛋白
C.抗體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體
D.所有的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體
24.屬於Ⅳ型超敏反應的是( )
A.過敏性哮喘 B.Arthus反應
C.剝脫性皮炎 D.過敏性鼻炎
25.室內質量控制( )
A.可以用來監測方法或者檢測系統的準確性
B.可以評價檢測結果的精密度
C.可以用來比較某一實驗室的測定結果與靶值差異
D.可以提高實驗室常規工作中批內、批間樣本檢驗的一致性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免疫系統的組成包括免疫器官、______和免疫分子。
2.離心分離是以離心力加速不同物質沉降分離的過程,主要方法有差速離心、______和等密度離心等。
3.免疫小鼠採血通常採用摘除眼球或______。
4.協同凝集試驗的致敏顆粒為______。
5.ELISA中的雙位點一步法試驗時,造成抗原測定值低於實際含量或假陰性的常見原因是______。
6.螢光免疫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元素為______。
7.用尼龍毛柱分離T、B細胞時,不易黏附尼龍毛纖維而被洗脫的細胞是______。
8.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______病毒引起的,也稱雞瘟。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免疫
2.凝膠層析
3.免疫電泳技術
4.螢光壽命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免疫應答的過程。
2.簡述凝膠層析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3.凝集反應與沉澱反應有何異同?
4.簡述螢光抗體技術的基本原理。
5.簡述巨噬細胞功能檢測在衛生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