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課綱擬減少文言文爭議 4萬人聯署反對

2020-12-16 環球網

老師帶孩子讀文言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12年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引重大爭論,臺灣「中研院院士」王德威等人8月25日發起「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籲謹慎審議課綱」聯署,呼籲不要裂解限縮研修小組提出的草案,到9月5日下午4時止,共4萬4309人參與,創下文教議題聯署人數新紀錄,呈現強大民意。

王德威等人發起聯署指出,語文是我們的屋宇,是臺灣學子面對世界的基礎,此次課綱審議引發各種對立,甚至族群衝突的議題,都不是民眾樂見的。由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兩年來耗盡心力建構課綱,展現思想源流、文類比例的考量,不宜任意裂解限縮。

據報導,這項聯署進行了11天,就有4萬4309人參與,包括餘英時、許倬雲、李壬癸、胡佛及劉炯朗等17名「院士」,及余光中、白先勇、齊邦媛等文學巨擘,還有大學現任或前任校長劉維琪、周行一、黃文樞等人。

這項聯署授權「教改總體檢論壇」、「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昨天對外開記者會說明,「教改總體檢論壇」代表、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說,過去關於文教議題的聯署,最多是1萬多人,但這次聯署到現在就超過4萬人,「教育部」如果忽視這樣的民意,一定會自食惡果。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表示,今年9月起大陸小學語文教科書古文比例佔30%、初中佔50%,相較之下,臺灣語文課綱研修小組原來訂出高中語文科文言文佔45%到55%,但「課審會」普通高中小組又提案降到30%以下,難道臺灣高中生連大陸初中、小學生都不如?(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臺灣「98課綱」爭議多 教育部門擬微調後上路
    臺灣「98課綱」爭議多 教育部門擬微調後上路 2008年10月27日 14: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98課綱」,依舊備受學者和教育團體批評。臺教育部門將在今天開會,可望確定微調後的「98課綱」在2010年度上路。教育部門負責人鄭瑞城表示,「98課綱」只有兩三個科目有問題,明顯比「95暫綱」要好,只要針對爭議科目微調即可。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鄭瑞城上任後,除了宣布「98課綱」延後一年、在2010年度實施,並且針對漢語語文科調整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
  • 臺灣高中課綱減文言文?媒體呼籲「救救孩子」
    臺灣《聯合報》23日發表文章指出,臺灣「教育部」課綱審查會欲將高中語文課的文言文降為10篇,平均一學期只需念1至2篇,文言文僅有陶淵明《桃花源記》、蘇軾《赤壁賦》、司馬遷《鴻門宴》、範仲淹《嶽陽樓記》四篇入選,其餘均為臺灣古詩文,其中《七星墩山蹈雪記》是灣生(日據時代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寫的文言文。
  •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2017-08-29 21:43「教育部」主導的「課綱審議委員會」普通高中分組有委員建議,將文言文比例由草案的45%到55%,調降為上限30%,在島內引起廣泛關注。
  • BBC看臺灣課綱縮減文言文:「文白之爭」變「統獨之爭」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援引臺灣媒體人報導稱,臺灣教育部門課綱審查委員會的草案是計劃將文言文比例從目前的45%至65%降低到45%至55%,而推薦教學的文言文也從30篇減少到20篇,反對一方指臺當局將語文教學作為意識形態的工具,並且發動連署、召開記者會,呼籲當局拋開「文白比之爭」,並且強調文言文是「優美的」。
  • 臺灣高中學生串聯示威反「課綱微調」 反對修改親日去中國化教科書
    據臺媒7月5日報導,臺灣反對「課綱微調」的高中生在「教育部」前抗議,這些臺灣從南到北的高中生進行了串聯,並威脅若當局不撤回其行動將會升級。臺灣「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回應稱,尊重學生意見,重申將採用新舊教科書並行的方式,爭議內容不列入大考命題。 「教育部」在其外圍柵欄架上了鐵絲網,在大門口加裝鐵門,中學生在外集會抗議並威脅行動升級。
  • 警惕臺灣課綱爭議背後的操控勢力
    臺灣課綱修改時間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從2019學年度開始,韓愈《師說》、諸葛亮《出師表》、顧炎武《廉恥》等經典文章,恐怕將從臺灣高中語文課本裡銷聲匿跡;師道、忠君愛國、廉恥等義理,不再是選文的標準。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日臺灣高中語文領綱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爭議,領綱研修小組通過的草案是文言文選文佔45至55%、約20篇(含3篇臺灣古典選文)。但草案送進課審會高中分組時被砍成30%、10篇,臺灣古典選文佔6篇之多。  外行看熱鬧,只看到「文白比例」之爭;內行看門道,憂心一旦定案,臺灣「文化斷崖」危機四伏。
  • 抗議蔡當局篡改高中歷史課綱 臺灣學者連署發聲
    臺當局教育部門日前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島內二十多名大學教授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表示,這是一份捨本逐末、徹底「去中國化」且急就章的課綱,他們堅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 臺灣課綱文言文被壓縮 日本人寫的文言文成必修
    正當臺灣教材新課綱調整引發爭議之際,日前傳出臺灣高中新課綱中,文言文比例將大幅降低,並可能裁掉若干歷代名家的經典之作,而將日本人寫的文言文變成必修。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0日對此發表社評指出,此舉一旦付諸實施,不僅將使臺灣學生的語文程度越來越差,也會使年輕世代對於中華文化更加疏遠。臺灣現行高中中文課綱文言文佔四成五到六成五,推薦文言文選文30篇。
  •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架構已定 不再單列中國史
    《中時電子報》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教育部門課審大會今(13日)審議歷史課綱,無委員有異議,高中歷史分成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三個分域的架構確定。島內教師憂心:中華文化將在臺斷根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極力推動 「文化臺獨」,去年(2017年)曾因刪減文言文比例引發強烈爭議,如今高中歷史課綱又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島內教師憂心:新課綱上路「將是衰敗的起點」,中華文化將在臺斷根。
  • 臺當局拍板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下調10%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當局「教育部課程審議大會」24日經過2輪投票,決議普通高中語文科文言文比例為35%到45%,較臺灣「教育研究院課程發展委員會(簡稱「課發會」)研修小組草案下修10個百分點;「推薦選文」則由草案的20篇,下修為15篇。
  • 臺課綱文言文比例降低10% 「藍委」:「去中」魔咒不除 什麼都是徒勞
    課審大會【環球網綜合報導】臺課綱文白比例調整昨天翻盤,確定文言文比例調降35~45%。且依據課綱審議程序規定,研修小組提出草案是審議的基礎,在場表決時委員都沒意見,等同對結果表示同意,何來不符程序之問題?且「國教署長」之前重申,維持課發會的原案沒有程序不符的問題,但為什麼「教育部」到23日還要再重審呢?顯然,只要反對勢力發起一波波政治攻擊,「教育部就棄械投降、不敢堅持到底。」
  • 臺課綱擬減古文 媒體:使年輕世代疏遠中華文化
    圖:民進黨上臺一年多來,頻頻修改課綱,推行「去中國化」教育。圖為島內教科書 網上圖片  大公網8月22日訊 正當臺灣教材新課綱調整引發爭議之際,日前又傳出臺灣高中新課綱中文言文比例將大幅降低,並經過網絡票選,可能去掉若干歷代名家的經典之作,而將日本人寫的文言文變成必修。臺媒指出,此舉一旦付諸實施,不僅將使臺灣學生的語文程度越來越差,也會使年輕世代對於中華文化更加疏遠。
  • 文言文比例55%降至30%?課綱改革惹爭議
    華夏經緯網8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12年公教課綱普通高中小組最近在網絡票選10篇高中生必讀的文言文,引發軒然大波。臺「教育部」昨召開課程審議會,但未討論到文言文比例問題,「公教署長」邱幹國說,那10篇網友選出來的文言文,未必會成為高中生必讀古文。
  • 臺灣課綱刪減中國古文加入日本古文
    據海外網8月24日報導,臺灣「教育部」的「課程審議會」8月20日召開「課審大會」,提議島內普通高中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降至30%。此前,「課審會」還通過網絡投票選出10篇推薦文言文,其中僅4篇是傳統經典,其他都是迎合所謂「臺灣主體意識」的冷僻古怪之作,甚至還有一篇是日本人所寫。島內教育界驚呼,這些方案若通過,臺灣將迎來「國文浩劫」。
  • 臺灣課綱刪減中國古文加入日本古文 被批「文化自宮」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臺灣「教育部」的「課程審議會」8月20日召開「課審大會」,提議島內普通高中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降至30%。此前,「課審會」還通過網絡投票選出10篇推薦文言文,其中僅4篇是傳統經典,其他都是迎合所謂「臺灣主體意識」的冷僻古怪之作,甚至還有一篇是日本人所寫。島內教育界驚呼,這些方案若通過,臺灣將迎來「國文浩劫」。詭異篇目民進黨上臺之初,就忙著安排反「課綱微調」有功的學生代表加入「課審會」。現在,這個貫徹民進黨意志的「課審會」終於「發威」了。
  • 張良樺:民進黨鼓動臺灣學生反對課綱微調意欲何為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7月5日一早的臉書上煽動說,孩子們勇敢站出來,任何人都不該用政治角度看待這件事,並強調,課綱制定需要客觀專業,「如果政府不願意改正,明年就讓我們扛起這個責任。」民進黨籍臺南市長賴清德表態說,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在民進黨的大力鼓動下,臺灣一些學生對反對課綱微調產生了激情。
  • 壓縮國學經典 臺課綱「去中」被批「文化自宮」
    壓縮國學經典 臺課綱「去中」被批「文化自宮」 2017年08月24日 07:51: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文言文、夏商周統統被刪,蔡英文修改課綱力求讓臺灣下一代失憶
    「根本是在胡搞,實在太荒謬」,對此,臺灣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怒斥,這樣的歷史課綱就是為了「去中國化」,他擔憂此舉會導致島內下一代「沒有歷史觀」。上臺兩年多,蔡英文的「去中國化」舉動不止於此,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其自嗨的幾齣戲。
  • 臺當局課改,欲大幅刪減文言文,增加日本人作品…意欲何為?
    然而,「12年國教課綱」普通高中小組20日在「課審大會」提案,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由原先的45%至55%降到30%,必讀古文從20篇降為10或15篇。根據網絡票選結果,在得票最高的10篇古文中,只有4篇是之前「國語文領綱小組」的選文,包括《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和《嶽陽樓記》,其他6篇都是新增、與臺灣相關的文言文,其中不僅有日本人的作品,甚至有的作品中還出現歧視臺灣少數民族的言論。
  • 臺灣學者教師反對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呼籲挽救下一代
    臺灣學者教師反對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呼籲挽救下一代 2018-08-」日前通過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