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綜合體,能成為文旅的未來嗎?

2021-01-08 空間秘探MeTime

一個藝術與財經並重的酒店/文旅/商業空間媒體平臺

欄目 | 評·論

話題 |文旅綜合體要不要「沉浸式」?

插圖|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媒體報導,由南京夫子廟文旅集團和上海夢加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沉浸式商旅文綜合體——南京秦淮-戲院裡將於下月正式亮相,項目理念出自明代古畫《上元燈彩圖》,涵蓋了實景娛樂、古風市集、主題街區等多種沉浸式業態。在「沉浸式體驗」概念被探討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沉浸式綜合體,似乎正在構築一個全新的文旅夢。

插圖 | 南京秦淮-戲院裡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若嚴格來說,沉浸式的體驗,並非新鮮事物,早在1955年,迪士尼將童話照進現實,按照電影中的虛擬世界打造的主題樂園,便可稱得上是最早的沉浸式體驗。而當代意義上的沉浸體驗,則被廣泛認為是發端於2011年3月7日在紐約公演的《不眠之夜》,並對後續的沉浸體驗項目開發帶來是啟發與影響。

根據《幻境-2020中國沉浸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國內的沉浸式體驗從2013年的沉浸式演藝《又見平遙》開始,真正進入大眾視野,則是在2017年。

經過連續7年的指數級增長,國內沉浸式體驗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及35類業態,成為全球沉浸產業最為發達的市場之一,沉浸式戲劇、沉浸式演藝、沉浸式新媒體藝術、沉浸式實景娛樂、虛擬實境主題樂園……無一不足。

2019年,國內沉浸產業總產值為48.2億元,而放眼全球,根據各公司公布的財務狀況及創作者調查結果,初步估計2019年全球沉浸式戲劇規模譽為2810萬美元。體驗式藝術博物館的總市場價值約為2800萬美元,並還在持續增長,儼然是一個千億市場。

而在宏觀政策層面,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政策中九條主要任務,三條與沉浸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使得沉浸產業獲得了進一波關注度,吸引了更多文旅商行業投資、開發、運營商入場。

如今的沉浸式產業的產業鏈條,已覆蓋極廣,其下遊產業主要由IP方、商業地產、文旅景區三方組成,與沉浸式產業的結合模式也不盡相同。作為沉浸式產業35類業態中的其中之一,沉浸式綜合體正在成為文旅的新風向,碰撞出不一樣的未來。

攝影 | @Cambridge, UK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綜合體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商場這樣的商業綜合體,也可以是涵蓋商業性質的文旅目的地,最終目的是要實現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我們的文旅目的地,從普通的文旅綜合體到如今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已經悄然實現了兩次場景提升。

最開始的文旅綜合體,滿足的是最基礎的出行需求,即購物+餐飲+娛樂的結合,所謂體驗,也不過是給遊客在簡單的場景下增加一些古裝攝影,除了千篇一律外,只剩格格不入的尷尬。

而到了第二階段,則是對場景形態進行變化。譬如與目的地相似的建築風格、將目的地文化融入到商品中,進一步增加遊客的沉浸感,更能加深對目的地的理解,如烏鎮、西塘等一系列古鎮,其實就可以被看做是一個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大綜合體,亦有水鄉文化,只是對於文化的挖掘仍過於淺層。

作為3.0模式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則較之前兩者更強調文化的主題性,不僅僅在整體風格上將視覺、觸覺、味覺融入其中,更是想方設法消除與遊客的距離感,增強參與感,藉助遊客著裝、環境調整、技術手段等,讓遊客成為「景中人」。文章開始所說的南京秦淮-戲院裡便是屬於此。

可見,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是一種對空間與環境要求更高的一種商業形式,僅從優勢來看,有足夠的沉浸感、亦更能滿足年輕人對於沉浸體驗的需求,數據顯示,與文旅景區的合作,相比單純與IP或商業地產來說,更能吸引消費者。但存在的種種困境亦不容小覷。

沒有現成的體系可循

儘管沉浸式產業擁有市場的認可與政策的推動,從業者更多的經驗,在於沉浸式演藝、甚至是沉浸式密室等更為寬泛且門檻相對較低的業態,但是作為沉浸式文旅綜合體來說,在開發上,並沒有現成可循的體系,技術、渠道、內容以及整個產業鏈,都需要逐一摸索。對於開發者來說,除了對目的地項目及文化的深刻理解外,還需找到與沉浸式體驗的連接點,才能打造出一個沉浸式文旅綜合體,這無疑是個大工程。

對技術與人才要求頗高

要將「沉浸式」概念落地,就不可避免地要與數字媒體、藝術、建築等大領域的新興行業進行融合與應用,因此,這對於打造團隊的複合型人才與技術儲備都有一定要求。此外,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所面對的消費者,往往是對那些土俗的初代文旅體驗嗤之以鼻的旅行者,因此,在技術素養之外,高水準美學素養亦不可或缺。

IP引入問題重重

對於以「主題化」作為主要賣點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來說,需要相對更高的資金投入,以獲得IP加持。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引入IP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並不是景區運營者最在意的,重要的還是IP內容產品的質量,以及是否適合自己的項目。另外,引入的IP內容是否具有獨有性和差異性,也是景區運營者很看重的一點。因此,不少文旅目的地,對於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的打造,會保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插圖 | Dreamed Gardens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作為沉浸式體驗乃至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的主要受眾,在新時代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真實需求,成為了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打造的首要考慮。而從漢服、劇本殺、主題樂園等業態中,我們不難根據當代年輕人的沉浸式渴望,再勾勒出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的理想模樣。

/換裝遊戲/下的旅遊熱潮

近兩年,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熱門事物,漢服算得上一個,劇本殺也能算一個,而若究其根本,兩者都有借街拍、反串、變裝等劇情,使年輕人獲得沉浸快感,同時也帶動了線下的旅遊熱潮。

隨著漢服熱潮興起,越來越多具備歷史感的旅遊城市,譬如杭州、西安、南京等,形成了獨有的「漢服文化」,穿漢服在街上走已是司空見慣,甚至有了專門的「漢服一條街」,遊客可以租借漢服,由店家幫忙化妝做髮型,便可以自己去旅遊景點拍照留念,感受古典與現代在個體的交融。因為這些特有服務,不少年輕人專門為了穿一次漢服,而去一座城市旅遊。與過去在景區套上戲服當場拍照的尷尬感不同,在這些城市裡,在一套穿搭換裝的體驗流程下來,年輕人真的能夠沉浸其中。

而劇本殺亦與漢服類似,在4-7小時小時的遊戲時長裡,線下門店提供諸如古風、民國、和風等與劇本匹配的裝修和服裝,使玩家更容易進入角色,沉浸在推理遊戲之中。而劇本殺的經營者顯然不僅僅滿足於此,在重慶、湖南等地,已經出現了兩天一夜的沉浸式劇本殺,玩家的衣食住行一家全包,獨特的體驗與沉浸感,使這些城市成為了不少年輕人旅遊的目的地。

正如前文提到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秦淮-戲院裡,為了讓遊客零距離穿越進《上元燈彩圖》的世界,推出的國內首部大型原創沉浸式戲劇《上元燈彩圖》,可以讓遊客參與其中,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色,比如書生、俠客、錦衣衛等等,然後換上不同的服裝,跟隨演員在裡面邊走邊看,遊客的參與甚至會影響劇情的發生。

插圖 | 奧蘭多環球影城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真實感催動下的/無形消費/

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終究仍是商業形態,其目的仍是要消費者進行消費,但在沉浸式體驗中,消費亦要沉浸才不出戲,首先要將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建成消費者願意來的地方,然後再玩的過程中順便買一些東西回家。

以經久不衰的橫店影視城為例,其沉浸式的場景體驗,本就是吸引諸多遊客前來的重要因素,而在橫店,遊客只需付出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就可以讓導演、劇本、場景為自己服務,擁有自己的微電影,消費成為了一種理所當然。而在橫店故宮的「延禧宮」,遊客也可以獲得趣味體驗,不僅設有「繡坊」「辛者庫」等劇中場景,而且有禮儀公公教導宮中禮儀。

幻想照進現實的體驗經濟

被諸多年輕人所青睞的主題樂園,亦是沉浸式產業的頭號玩家,而其殺手鐧便是將幻想照進現實,為體驗經濟添磚加瓦。

以奧蘭多環球影城為例,2010年,奧蘭多主題樂園遊客量增加了10%以上,這歸功於奧蘭多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項目的開業,為奧蘭多環球影城兩個樂園當年增加了170多萬人次的遊客,亦為環球影城找到了與迪士尼分庭抗禮的武器。

到了2016年,藉助哈利波特對角巷項目中的餐飲、紀念品等產品,佛羅裡達的環球影城遊客量增長4.3%,而州內華特迪士尼世界的4個主題樂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0.7%、0.5%、0.5%和0.7%)。

插圖 | 奧蘭多環球影城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作為文旅目的地的一種展現形態,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有其獨特之處,而這些特色,將進一步對整個文旅行業產生深刻影響。

賦能文旅新場景

沉浸式項目的先鋒性,使得文旅場景擁有了更多美學與功能上的可能,更在文化上實現了多功能、多維度展現。

仍是以秦淮-戲院裡為例,項目從畫中提取出燈彩、商賈、民俗演藝等一系列秦淮文化,打造了一場永不落幕的繁華燈會。而古裝的小商小販、隨機出現的街頭表演與古風市集,則增加了項目的趣味性與沉浸感。從具體業態來看,秦淮-戲院裡地上部分1層到5層為沉浸式主題街區,引入零售、文創、餐飲、娛樂等業態;負1層為沉浸式古風市集,還原《上元燈彩圖》中的市井繁華,包含非遺、美食、文創等內容。

沉浸式IP打造

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在引入IP的同時,也要將IP進行沉浸化打造,使得IP在移植到文旅目的地後,不止是簡單粗暴的生搬硬套,而是進行沉浸化演繹,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多維度來打動消費者。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趁著美劇《西部世界》大熱, HBO打造了一個為期5天的《西部世界》快閃主題樂園,將劇中的虛擬小鎮「甜水鎮(Sweetwater)」搬進現實,讓觀眾作為角色活在劇集裡,伴隨著「做出你的選擇」的遊戲提示,給觀眾自主權,帶來無與倫比的體驗感,更是對IP的一次沉浸式再塑,反響驚人。

插圖 | 虛擬互動的新花園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擺脫文旅景區的門票束縛

不少文旅景區如今仍停留在賣門票的初級階段,而將來,伴隨著遊客對旅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休閒度假遊市場越來越熱,必將從「賣門票」升級到「賣場景」,而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可被視作是擺脫「門票經濟」束縛的一條路徑。

正如前文所示,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的理想模樣,是讓消費者能夠在無形中消費,在整個沉浸場景中,除門票外,其他吃穿住行消費變得自然而然,甚至由於創意內容的植入和空間場景的打造,使得復遊與消費鏈延展亦成為可能。

助力下沉文旅目的地/上浮/

在當前,不少沉浸式業態開始從一線城市下沉至二三線城市,甚至有了進一步下沉的趨勢,這為處於下沉市場的文旅帶來了新風,這些文旅目的地可以藉助沉浸式文旅綜合體的打造,觸達更多年輕消費者,吸引他們的遊覽與體驗,實現信息上的「上浮」。

從最普通的文旅綜合體,到如今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沉浸式產業為文旅目的地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可能,其未來,不一定在技術上多麼先進,在設計上多麼精巧,但必將在體驗上,佔據高地,在文化上,經得起錘鍊。

插圖 | 現實版「霍格沃茨」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

相關焦點

  • 成都、重慶兩地文旅城相繼開業 8K LED球幕帶來沉浸式「飛越」體驗
    一周後,重慶融創文旅城開業,堪稱「成渝CP」的兩大融創文旅城,共同拓寬了融創文旅「西南歡樂版圖」,以全域文旅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融創文旅集團副總裁王煒在開業慶典的致辭中表示,成渝兩座文旅城「將攜手共進,為西南文旅的發展樹立新地標。」
  • 沉浸式體驗:網際網路+文旅的新動能
    如今,隨著技術大幅進步,沉浸式體驗已成為文旅演藝、實景娛樂等行業的發展熱點,為遊客和觀眾帶來全新體驗,也成為廣大群眾戰「疫」時期的精神食糧。2020年9月25日,「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老家在重慶的趙先生一家今年打算就地過年,但心情也需要「放飛」。
  • 孵化亞洲首個沉浸式音樂節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放大招
    孵化亞洲首個沉浸式音樂節近幾年,音樂節已經發展成為90後、00後潮人必備的打卡項目,而作為當下國內的一項熱門產業,模式同質化、風格單一化是現下市場所面臨的增長瓶頸。業內普遍認為,音樂節不能只局限於「樂隊+美食+市集」的標配,要做到獨樹一幟,必須從差異化體驗入手,用全新玩法打造個性化的綜合產物。
  • 重慶將迎來「王炸」文旅商度假綜合體 背景和規劃一看就不簡單!
    且受疫情影響,大眾消費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將對密閉空間都有一定牴觸心理,雖然身處盒子形態的商場內,也能感受到與場外新鮮空氣的相連,但是相較於兼具開放舒適遊玩環境和商業屬性的文旅商度假綜合體而言,無疑後者在心理安慰和舒適度上更勝一籌。因此疫情後,文旅商度假綜合體將迎來更為快速的增長。儘管近年來因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走紅,重慶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
  • 發展趨勢如火如荼 文旅綜合體如何迎風而上健康發展
    未來我國旅遊度假產業規模將達10萬億級,成為支柱產業,文旅產業依然是最值得投資的產業之一。尤其是進入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後,各路資本對文旅產業競相追捧,市場蘊藏的巨大投資空間和潛力進一步被激發。  面對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文旅產業未來如何健康發展是從業者應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的問題。
  •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牽手摩登天空,亞洲首個沉浸式音樂節明年秋天落地...
    雙方合作首個項目是共同孵化一個中國原創沉浸式音樂節,同時也是亞洲首個沉浸式音樂節,計劃明年秋天落地上海。 當下音樂節同質化,成為市場增長瓶頸。業內人士表示,音樂節不能只局限於「樂隊+美食+市集」的標配,要做到獨樹一幟,必須從差異化體驗入手,用全新玩法打造個性化的綜合產物。
  • 「知音號」,真的玩轉了沉浸式演藝嗎?
    ,將傳統文化演出與目的地的文化旅遊緊密的結合起來,將旅遊業遊客流量、服務配套與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傳承保護、文化創意發展等多環節資源重新整合,實現了文旅產業價值的新增長。旅遊演藝也從傳統的鏡框式、實景式邁入到更加強調體驗性、科技性、互動性、延展性的沉浸式階段。
  • 沉浸式商業革新
    關注文旅實戰觀察,獲得更多資訊如今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主題公園、體驗營銷、虛擬實境、密室逃脫、沉浸式戲劇、沉浸式藝術展等等體驗和產業,這些內容定義出國內越來越興盛的主題街區、沉浸式購物空間等商業空間的設計邏輯,現在的商業空間項目並不僅僅滿足於裝飾性,注重故事性的設計越來越多,以更多層面引起觀者共鳴。
  • 黃石又迎來一大型文旅綜合體
    ,助力跨境電商產業集聚, 將項目建設成為媲美「德國魯爾」的世界工業遺址和標杆景區。 黃石東鋼新時代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概念規劃圖 根據規劃圖 東鋼新時代文化旅遊綜合體 按歷史結構打造「兩街三區」 1890漢冶萍時期風情街
  • 文旅探訪報告|長沙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臭豆腐也能沉浸式體驗?
    新旅網探訪員:張婧馳長沙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坐落於長沙市著名旅遊景區太平老街,該館不僅將長沙文和友臭豆腐這一品牌做成了好玩好看的博物館,還利用文化與科技的聯姻將該博物館打造為了沉浸式體驗的場所文創產品的售賣區域,首先是現場油炸臭豆腐的售賣,以及創意豆漿,有芒果、抹茶和蜜桃味的;其次是相關湖南特產,比如速食臭豆腐、醬板鴨、花生酥、辣椒、臘肉等,其中還推出了噗噗罐,裝入臭豆腐的氣味使之成為趣味玩具;再者還會進行品牌的聯動,如文和友曾和喜茶進行聯動,推出了聯名款喜茶;最後則是對于吉祥物臭仔的開發,除了常規的冰箱貼、小掛件、玩偶以及包的開發外
  • 文旅產業如何在億萬級市場中抓住商機?
    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文旅產業的發展是躍遷式的。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能用40年的時間,學會了歐美人200年積累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還要超越他們的生活方式。當下我們相比於歐美而言更加發達和便利的數位化體驗方式,其實就是躍遷式發展的一個結論,或者說是必然結果。回到國內的投資角度來看, 2019年全年文旅項目總投資逾1.6萬億元,其中文旅綜合體受捧,佔比最大。
  • 打造文旅標杆,賦能文旅融合!濟南華僑城驚豔亮相首屆中國國際文
    多年來,華僑城堅持積極踐行「文旅融合」的國家戰略,依靠創新驅動、科技助力,以文旅融合持續為多元旅遊業態賦能,為國人提供更美好的文旅體驗。山東作為齊魯大地,文化底蘊深厚,是文旅資源大省,也是華僑城集團重點深耕區域。
  • 文旅綜合體:大雜燴必死,有賣點才能活
    文旅綜合體是指以文化和旅遊資源作為吸引物,具有功能聚合、業態多樣、容納力強特徵的大型複合型旅遊度假項目。文旅綜合體的項目形態或名稱不一,包括但不限於文旅城、度假區、酒店、小鎮等。無論是何種形態的文旅綜合體,都忌諱「大而全」卻沒有特色,項目成功的第一步是吸引人來,這就要求文旅綜合體在眾多要素中提煉出核心賣點。
  • 旅行新時代:大型原創沉浸式文旅活動NODE星球發布會隆重舉行
    (發布會現場)NODE星球活動集戶外、文化、藝術、科技和環保為一體,致力於打造國內首個大型沉浸式原創文旅活動。活動大膽打破以往的文、旅分離模式,在融合戶外運動、文化表演、科技環保等多種文體娛樂方式的基礎上,打造開放式、多功能主題營地,以此打破空間界限,使各項活動內容充分融合,極速碰撞,呈現多樣包容的文化景觀,這也使活動參與者能最大限度地跟隨自我意願浸身於活動當中。
  • ETERNAL NATURE:韓國沉浸式新媒體藝術作品展
    隨著文旅產業快速更新迭代及消費人群的變化,傳統景區、新文旅、商業街區、都市文旅等不同類型的項目均更新升級,力爭通過輕資產投入產出更好的效益。隨著「夜遊經濟」「沉浸式體驗」帶來的高效收益逐漸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 崇義陽明心城文旅綜合體項目開建
    崇義陽明心城文旅綜合體項目開建彭業明出席並下達開工令12月19日,崇義縣江西客天下陽明心城文旅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贛州市政協主席彭業明下達開工令,市領導華旭明參加活動。陽明心城文旅綜合體項目是崇義建設精緻旅遊縣城、樹立全域旅遊新標杆的標誌性工程。該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佔地面積2076畝,主要包括陽明文化旅遊、運動康養、教育研學三大板塊,按「政府服務、企業運營、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模式建設,由崇義引進中國文旅20強客天下共同投資。
  • 正佳謝萌:城市文旅綜合體如何脫穎而出
    【環球旅訊】如今的文旅產業投資已經進入了運營深耕期,文旅開發正朝著專業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如何結合自身優勢與當地特色,將決定文旅項目的成敗。
  • 沉浸式產業迎爆發式增長,藉助XR打造虛實結合體驗是下一個發展點?
    史詩沉浸創始人&CEO Steve M.Boyle在主題演講《國際交流碰撞出未來沉浸產業的火花》中說到。同時他也指出,沉浸式體驗因為華麗、壯觀、具有故事性的特性,讓他相信這將在本世紀成為一種突出的,甚至可以主導娛樂的形式。
  • 「臺灣農文旅綜合體」項目投資協議書籤了
    「臺灣農文旅綜合體」項目投資協議書籤了 2020年03月20日 10:10:00來源:縉雲新聞網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3月1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施瑾 陶旭錢) 3月19日,縉雲縣溶江鄉通過浙江省臺辦扶貧對接與臺資企業上海意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籤署關於「臺灣農文旅綜合體」項目投資協議書
  • 農業旅綜合體_2020年農業旅綜合體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那麼問題來了,田園綜合體到底是什麼?怎麼搞呢?  近年來,休閒農業的理念開始盛行,並逐漸向產業化邁進,毋庸置疑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助劑,成為新農業的「新寵」。  1.田園綜合體是什麼?  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表述,田園綜合體要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