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淼(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爸爸媽媽們轉發分享)
在美國,曾經有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是跟人類的關鍵期有關。在實驗中,對象選擇的是剛出生的小猴子,而它的母親有兩個,但兩個都是假的,一個是用鋼鐵打造的,一個是用柔軟的帶有毛的布做的。這個柔軟的「母親」沒有奶水,強硬的「母親」則是有奶水的,由此觀察,到底什麼對小猴子來說是更重要的。
本來大家都以為,小猴子一定會更喜歡那個有奶水的,畢竟這能讓小猴子吃飽,也更有媽媽的感覺。可是沒想到,小猴子並不喜歡那個有奶水的,它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去吃奶,吃完之後,馬上跑到另一個「媽媽」那裡,依偎在它的身邊,就像依偎著媽媽一樣。這個小猴子長大後,非常的內向,總是躲在角落,也經常挨欺負。
另一個小猴子,只給了它一個鋼鐵的有奶水的「媽媽」,這個小猴子也會依偎在它的身邊,但是長大後,性格同樣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它暴躁、易怒、甚至會去攻擊人類。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奶水的供給,並不是很重要的,只有母親的溫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母親溫柔和藹,能夠給予孩子很多溫馨的母愛,孩子以後多半就會非常樂觀積極,而那些母親比較強硬或者冷漠的孩子,多半就會比較消極或者暴力。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當然,即使是做了媽媽也不例外,那麼如此多類型的媽媽中,擁有什麼樣性格特點的媽媽,是孩子最「怕」的,最不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呢?
性格好的媽媽,是孩子的港灣,是孩子的陽光,能促進孩子的成功。而性格不好的媽媽,則是孩子的攔路虎,是孩子的絆腳石,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極為的不利。
1、 脾氣急躁、暴躁的媽媽
每個人都有脾氣,有的人脾氣就會差一些,這樣的人即使是做了媽媽,也依然收不住自己的脾氣。就像是《虎媽貓爸》中的趙薇,她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在學校的時候就成績優異,參加了工作之後,也是箇中翹楚。
如此優秀的她,對待唯一的女兒,自然也傾盡了所有的能力,賣了大房子給孩子換一個又小又破的學區房。可是,她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孩子成績卻依然不是很理想,這讓她很失望,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變得非常暴躁,對孩子喊,訓斥孩子,甚至是體罰孩子。因為這一系列操作,她被稱為「虎媽」,可是即使成了「虎媽」,她的女兒依然沒有達到她想要的效果,反而變得很膽小怕事,甚至和爸爸一起撒謊寫假的日記騙媽媽。
脾氣很大的媽媽,固然會讓孩子害怕,暫時達到了媽媽想要的結果,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孩子要麼會像媽媽一樣暴躁,要麼就會唯唯諾諾,一點都沒有主意,得不償失。
2、 溺愛孩子的媽媽
沒有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所有媽媽都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可是這樣對待孩子就真的好嗎?周國平曾經說過:「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得孩子離開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的好。」
然而,有的父母卻並不認為這是對的,她們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孩子,只要孩子提出來,她們都會盡全力去滿足,若是不能,也要想辦法滿足,他們認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可是這樣的愛,就像是一把枷鎖,把孩子的所有劣習都牢牢的系在孩子的身上,日後,這都會化成一把把利刃,襲向媽媽的世界。
3、 太過強勢
有的媽媽性格十分強勢,她們在家裡就說一不二,不管大事還是小情,都由她們說的算,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是一樣,孩子的一切都會被包辦,大到學習,小到穿著,都要聽從她們的,如果被拒絕,她們就會大發雷霆。
《少年派》裡的王勝男就是這樣,她對林妙妙就很強勢,在學校幹什麼她要知道,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朋友,甚至就連林妙妙的生理期她都要參與一下,這一切都壓得林妙妙喘不過氣來,甚至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環境。
從王勝男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這種強勢是沒有惡意的,是母親的愛,可是從女兒的角度來看,這種愛就像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天性都是被壓抑的,一旦他們承受不了的時候,那麼就一定會反抗起來,輕點可能會和父母頂嘴,重點甚至可能會離家出走或者走上極端。
所以,作為母親,我們應該把愛給予自己的孩子,這會讓他們在社會上獨立行走的時候,不畏懼艱難險阻,但是如果太過了,或者給予他們一些畸形的愛,就會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