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母親咄咄逼人的態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為和自以為是的判斷,對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傷害遠遠大於應試教育。
而對於孩子來說,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永恆不變的。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但胡母的和善並不代表無原則地縱容寵溺孩子,恰恰相反,胡母管束胡適最嚴。
胡適在文中寫道: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一則關於男性與女性腦部研究的報告,從科學的角度顯示出了母親對於家庭的影響:
從人類演化角度來看,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
母親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所以,當你教育一個女童,你教育的其實是整個家庭。
那麼,如何才能做個合格的好媽媽呢?
首先,要從每天回家進門前開始,忘記自己的不愉快。
媽媽在進家門之前,務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不愉快的事情,現在開始承擔的是母親的角色了。
孩子需要母親很快樂,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一個喜怒無常的媽媽,養育不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當孩子興致衝衝地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得了一顆五角星或是小紅花的時候,千萬不要表現出厭煩或者不屑一顧,一定要和孩子一樣高興地表揚他。
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媽媽最好不要馬上就回答他,而最差的回答就是「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
媽媽最好看了一眼後,說,哎呀,我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幾次之後媽媽就教會了孩子如何使用字典。
同時,孩子查完字典後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後就會養成查閱資料不依賴媽媽的習慣了。
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媽媽的臉色呢。
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有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
要是孩子已經明白了錯在哪兒,媽媽也不必再糾纏。但最後要鼓勵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
母親的情緒平和,即便物質不那麼富裕,孩子也是快樂的。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這篇文章裡充滿情感地敘述了母親的一生,他說母親給他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寫道:「母親這點軟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採取和平的態度。」
另外,當孩子在考試前或做什麼比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現出膽怯時,媽媽千萬不能不以為然或訓斥他膽小,或者甚至表現得比他還緊張,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導致孩子無法正常的發揮。
這時,媽媽最好很輕鬆地對孩子說,不管你做得怎麼樣,爸爸媽媽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所以不要擔心。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一生。
千萬不要在孩子還沒有認為要放棄時,媽媽首先就表現得沒有什麼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性格都是取決於你平時對他的態度,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