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咱家有錢嗎」,三種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2020-09-04 索菲是個寶媽

大家好,我是索菲,也是個寶媽!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部分家長在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時都會十分迷茫,也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說,直到自己家的寶寶突然有一天問到家裡有沒有錢的時候,家長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不同的解答方式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三個例子。



1、家長哭窮,容易讓孩子養成自卑的性格

年僅五歲的浩浩在看到幼兒園裡其他小朋友都拿著一塊能夠用來寫字畫畫的小平板,一打聽原來需要一千塊錢才能買到,本來就已經非常懂事的浩浩回家並沒有直接要求媽媽給自己買,而是先拐了個彎問家裡有沒有錢。



浩浩的媽媽心想如果能對浩浩說自己的家境貧寒也許能激勵浩浩努力學習,便對浩浩說家裡很窮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浩浩聽到了媽媽的話以後便再也不去奢望能買這塊平板了,不僅如此,在以後的日子裡他總像抬不起頭一樣,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非常自卑,明明能活潑開朗的他最後變得一個朋友都沒有。



其實浩浩媽媽本來也只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話讓孩子更加懂事節儉,結果弄巧成拙,讓孩子變得自卑摳門。因此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失去金錢帶來的自信感,也會影響人際交往,更有可能變得金錢至上,不懂感恩。



2、家長炫富,容易讓孩子養成虛榮浪費的性格

瑞瑞在幼兒園的時候總看見朋友們聚在一起談論身上鞋子和衣服的價格,便希望能夠融入其中。於是在媽媽來接他的時候,便詢問媽媽家裡有沒有錢,媽媽也不想孩子委屈著長大,便誇下海口說家裡有的是錢,想要什麼都可以。



瑞瑞便向媽媽提出了一雙非常想要的鞋子,拿到以後他也並不知道這雙鞋子花去了爸爸每個月四分之一的工資,瑞瑞也因為媽媽的話從此以後想要什麼都開口,爸爸媽媽也為了能滿足他的要求而非常吃力地生活著。



本來是好心好意不希望瑞瑞自卑,卻養成了他大手大腳愛慕虛榮的性格,這樣不僅不可取,還會讓孩子們變得不懂感恩,肆意浪費。



3、家長如實回答,養成孩子不卑不亢的性格

苗苗也在放學以後問過媽媽同樣的問題,但是媽媽卻告訴苗苗雖然家裡比不上富豪,但也是衣食無憂,不用過分擔心家裡的經濟問題,現在只需要你好好學習就行了。這番話讓苗苗底氣十足,不僅自信許多,在學習上也更加認真努力了。

苗苗媽媽的回答無非是其中最明智的,因為孩子需要家長給予一定的安全感,可是又不需要過分誇張,只要如實告知才能讓孩子不卑不亢地生活著。



那麼,在孩子對金錢還很懵懂時,家長要怎麼跟孩子談錢?

不能欺騙

善意的謊言有時候雖然能夠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不受到外界傷害,但也會讓他們永遠感到對不起父母,產生愧疚之心,一輩子也難以治癒,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親子關係。



不能虛榮

也有些家長本就貪慕虛榮死要面子,為了讓自己孩子能夠抬起頭做人硬裝自己非常有錢,這樣有朝一日被孩子識破後,孩子就會加倍自卑,無法自拔。



最後,如果孩子詢問到了有關家庭經濟狀況的問題時,家長也不要過分在意,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孩子單純的提問,實話實說比任何謊言都好。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3種回答會更好,答錯了影響孩子性格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新聞,內容很有趣,我是中國第一個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他回答記者,我16歲的時候知道了家裡這麼有錢,到現在為止,完全不知道家裡真正的經濟條件,富二代的回答和普通人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個詞,包括女兒在內,有時會對我說:「媽媽,我們有錢嗎?」
  • 「媽媽,咱家有錢沒?」3位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今後不同格局
    不過對天真的孩子來說,物質一詞是虛幻的,他們還不能分得清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只是會好奇家裡到底有沒有錢,有錢和沒錢都應該是什麼樣的。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給他們灌輸金錢和物質的意義,而是要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關於這一問題,家長你怎麼回答,就會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
  • 「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我在評論裡看到一個粉絲留言問:孩子問「家裡有錢嗎?」我該怎麼回答?我一下就想起來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據她說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帶了一個最新款的玩具,還在班級說他家很有錢,孩子才想知道自己家有沒有錢。
  • 「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暗示了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
    不少媽媽會聽到孩子這個問題「媽媽,為啥咱家窮?」面對孩子的突然發問,不同媽媽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產生不同影響,引人深思小雨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就問,「媽媽,為什麼咱家這麼窮?」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
    導讀:「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01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媽媽,為什麼咱家窮?",面對孩子這樣的疑問,父母的言行都可能對孩子人生觀的樹立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是面對孩子這樣的提問,作為媽媽的小麗和小趙的回答確實截然不同的。"孩子,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怎麼會這麼問媽媽呀?",小麗先是這樣反問了孩子。我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同學說必須要有錢,但是我沒有錢"。"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尤其是對於自家孩子,父母們更是傾其所有滿足一切。可金錢觀念的不同會影響著孩子之後的成長,因此,父母應該正確的引導,尤其是當孩子們提出一些關於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在網上看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三個孩子分別回家問自己的媽媽"咱們家有沒有錢?
  • 「媽,我把錢弄丟了」,兩種媽媽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
    孩子把錢弄丟後,兩種媽媽的不同回答:咱家啥條件,你不是不知道,你怎麼就這麼不知道仔細呢?5塊錢啊!媽媽要撿多少個瓶子,才能賣5塊錢給你用!」女兒見媽媽很難過,她也抹眼淚,跟媽媽解釋說:「媽,我把錢弄丟了,我對不起你。我省著點吃飯,行嗎?您別說了!」說完,女兒大哭起來,越哭越委屈。事情發生時,周圍有三五個看客,有位媽媽也來接女兒放學,恰巧看見這一幕。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具備正確的三觀,才更容易獲得成功。而孩子的人生觀,更多來源於父母,可能表現在日常的一些小舉動或是小問題上,父母可千萬不要忽視了,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作用。「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 孩子:咱家有錢嗎?這三種回答方式供你參考,讓孩子更好的了解
    孩子出生後會慢慢的長大,這時孩子懂得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各種事物的定義並不是很清晰,其中也包括金錢,孩子會漸漸的意識金錢對於我們生活有多麼的重要。可能也有很多人經歷過,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曾問過爸媽,咱家有錢嗎?這時,作為爸媽的你們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
  • 「媽媽,你為什麼不化妝」,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總是對很多事情充滿疑問,他們的思維也是天馬行空的,有時候提一個問題,大人都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問。有的孩子注意到別人的媽媽都化妝,而自己的媽媽不化妝,他們就會問為什麼,那麼媽媽應該怎樣回答孩子呢?
  •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這種底氣,對於孩子來說,則更加重要。因為孩子的金錢觀念還不成熟,一旦知道自己家很窮,就很可能養成自卑內向的性格,這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社交,則是很不利的。可真是這樣嗎?上面案例中姑姑的兒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事實上,有錢卻對孩子哭窮,多半會毀掉他,因為一旦孩子得知真相,心理衝擊將會很大,不但不會感激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還會報復性消費,甚至喪失鬥志。
  • 媽媽,為什麼咱家沒錢?寶媽不同回答,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和格局
    吃飯的時候,媽媽看到小明嘴角下沉,便知肯定是碰到不開心的事情了,正想著開口,小明卻一臉沮喪地向媽媽問道:媽媽,為什麼咱家沒錢。媽媽也陷入和沉默,他向小明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小時候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並不是深刻,而對於如何賺錢,孩子可是一點也不考慮,他們只知道用錢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錢越多越好。可是不少孩子在家長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時,會給他們一種是家裡沒有錢的錯覺,於是他們會向自己的媽媽詢問,為什麼咱家沒錢。
  • 爸爸咱家有錢嗎?父親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前行,越努力越幸運,不要成為將來的啃老族。有這樣兩個例子:小紅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小明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 「媽媽咱家很有錢嗎」,巧妙回答,別讓不良金錢觀影響到孩子
    "媽媽,我們家很有錢嗎?"網上有一個小男孩向媽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媽媽的回答讓人忍不住拍手稱讚,她回答說:"是啊,這些錢都是媽媽自己掙的。你以後要像媽媽一樣努力,也會有很多錢。"小男孩點頭說道:"知道了,媽媽。"有網友評論說,細心合格的媽媽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教育著孩子。
  • 「媽媽,為什麼我們要租房子」,三種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不同格局
    時,不同的回答,會成就娃不同格局。回答一:因為我們家沒錢當孩子問到為什麼我們要租房住時,有些寶媽可能會覺得非常的煩,認為孩子這是在明知故問。因此有些寶爸寶媽喜歡把「沒錢」掛在嘴邊。父母的這些話也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可不是一點點,當聽到父母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從心裡認為自己是窮人,就會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消費觀以及生活觀,讓孩子很難獲得幸福感。回答二:忽略或者隨意找個理由!「天塌下來,有我頂著!」
  •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兩個媽媽的回答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不同
    ,特別是媽媽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對孩子影響不同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過丟錢的經歷,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孩子其實都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諒解。但是,由於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特別是媽媽,所以會對孩子造成很多不一樣的影響。喜喜和媽媽說,學校需要交校服的費用,而且要求交現金,所以喜喜媽便一大早把錢給了喜喜。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1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呀?」你家的孩子會問你這些問題嗎?前幾天,我就措不及防地遭遇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有點尷尬,於是給孩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另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影響娃的未來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金錢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錢了,他們的父母就會吵架,自己也買不上喜歡的玩具了。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聽孩子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吧:「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的工資是多少呀?」不知道,各位家長又是如何回答的呢?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在這裡給各位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案例一:小A問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們家很有錢嗎?」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語:現在一般的孩子對金錢的概念還是挺模糊的,因為他們幾乎沒有用錢的時候,吃的穿的父母都給準備好了,他們不知道金錢對他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但是父母還是要給孩子灌輸一些正確的金錢觀,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影響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