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2020-07-28 芬媽育兒經

今天這個社會,金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俗話說&34;,就算沒這麼誇張,但擁有更多的財富,還是可以讓人底氣大增的。這種底氣,對於孩子來說,則更加重要。因為孩子的金錢觀念還不成熟,一旦知道自己家很窮,就很可能養成自卑內向的性格,這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社交,則是很不利的。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千萬富豪對孩子哭窮,結果卻&34;出敗兒

老家有個遠房姑姑,據親戚裡的知情人講,身價至少在三千萬以上。可奇怪的是,姑姑的獨子卻打小穿得很差,衣服以地攤貨為主,還比不上親戚裡的工薪家庭。不僅如此,姑姑還經常在兒子面前哭窮,有一次兒子問她&34;,姑姑就告訴他不但沒錢,而且還欠了一屁股債。知道情況後,兒子沉默寡言了好長一段時間,整個人都變得自卑起來了。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一直到孩子讀了大學,姑姑才告訴他家裡的真實情況,並且直接給他買了一輛三十萬的車。姑姑的本意是叫兒子放心大膽地去追女孩,以便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然而結果卻是,姑姑的兒子突然知道自己是富二代後,不但不高興,反而還恨起了父母。大學四年間,他的學業幾乎完全荒廢,成天只知道向父母要錢,因為他覺得父母以前對他太虧欠了。

兒子在大學裡的表現,姑姑兩口子當然也很著急,可孩子已經長大,他們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了。後來兒子大學畢業,連學位證也沒拿到,只得在老家給他安排了個穩當的差事,以求兒子不要胡來。然而未來是否真能如兩老所願,恐怕是沒人敢打包票的了。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當孩子問你&34;,一定要慎重回答

有錢卻哭窮,小心毀了孩子

有句話叫做&34;,很多有錢人就是這種思路,覺得女兒可以富養,兒子卻一定要窮養,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堅毅的品質,以便在日後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可真是這樣嗎?上面案例中姑姑的兒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事實上,有錢卻對孩子哭窮,多半會毀掉他,因為一旦孩子得知真相,心理衝擊將會很大,不但不會感激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還會報復性消費,甚至喪失鬥志。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沒錢卻裝富,一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有錢哭窮固然不對,可家裡明明不富裕,卻對著孩子裝富,也是會出問題的。記得曾聽過這麼一個案例:有對996的夫婦,為了彌補不能多陪兒子的遺憾,就在物質上補償他,於是兒子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名牌,吃的都是最貴的零食,玩的都是最新款的玩具。有時兒子問他們,咱家很有錢嗎,夫婦都回答說是,而且還把資產誇張了幾十倍。結果兒子覺得既然家裡這麼有錢,自己也就不用努力了,以後大不了回來繼承家業嘛。得知兒子有這個想法後,夫妻倆才後悔起來,可兒子已經奢侈慣了,想編回來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小孩子的金錢觀念遠沒有大人那麼成熟,但金錢對他們的影響,卻又非常深遠。所以面對孩子的這類問題,家長一定要認真思考後再作回答,甚至可以早早準備,或者主動對孩子進行金錢觀念的引導和教育。

家裡的經濟狀況,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34;

如實交待,不要有誇大

當孩子向你問起&34;時,父母最好是如實交待,但不論實情如何,都應該避免孩子陷入自卑或者自大。比如家裡相對貧窮,父母就可以對他說&34;,如果家裡相對富裕,父母則應該提醒:&34;這樣的回答,既可以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又可以避免他變得驕奢淫逸,比起有錢卻哭窮,沒錢卻裝富的&34;模式,要正確有效多了。

孩子問:"咱家有錢嗎",媽媽的不同答案,指引娃走上了不同人生

引導孩子理解金錢的意義

金錢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腐蝕一個人的心靈,又可以為幸福提供保障,所以只有正確理解金錢,才能讓他發揮出更大的正面作用。當孩子向你提出家庭經濟方面的問題時,父母可以藉此機會來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讓他理解金錢的作用和危害,明白要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上。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金錢觀念,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駕馭金錢,而非被金錢所駕馭。

&34;這個問題,雖然只有短短五個字,卻是非常不好回答的。如果寶媽們貿然回答,則有可能影響孩子終生,這一點,希望每一位寶媽都能謹記在心。

相關焦點

  • 「媽媽,咱家有錢沒?」3位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今後不同格局
    不過對天真的孩子來說,物質一詞是虛幻的,他們還不能分得清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只是會好奇家裡到底有沒有錢,有錢和沒錢都應該是什麼樣的。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給他們灌輸金錢和物質的意義,而是要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關於這一問題,家長你怎麼回答,就會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
  • 「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暗示了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
    不少媽媽會聽到孩子這個問題「媽媽,為啥咱家窮?」面對孩子的突然發問,不同媽媽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產生不同影響,引人深思小雨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就問,「媽媽,為什麼咱家這麼窮?」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尤其是對於自家孩子,父母們更是傾其所有滿足一切。可金錢觀念的不同會影響著孩子之後的成長,因此,父母應該正確的引導,尤其是當孩子們提出一些關於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在網上看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三個孩子分別回家問自己的媽媽"咱們家有沒有錢?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
    導讀:「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01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媽媽,為什麼咱家窮?",面對孩子這樣的疑問,父母的言行都可能對孩子人生觀的樹立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是面對孩子這樣的提問,作為媽媽的小麗和小趙的回答確實截然不同的。"孩子,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怎麼會這麼問媽媽呀?",小麗先是這樣反問了孩子。我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同學說必須要有錢,但是我沒有錢"。"
  • 「媽媽,咱家有錢嗎」,三種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部分家長在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時都會十分迷茫,也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說,直到自己家的寶寶突然有一天問到家裡有沒有錢的時候,家長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不同的解答方式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三個例子。
  • 當孩子問「咱家有錢嗎?」父母這樣回答,娃長大能掙大錢
    「咱家有錢嗎」,家長可以正面回答有的父母聽見孩子問,家裡有沒有錢?內心戲太多,擔心如果告訴孩子家裡有錢,孩子以後花錢會不會大手大腳;如果告訴孩子家裡沒錢,孩子會不會變得自卑,影響性格和社交?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父母完全不用太糾結,正面回答孩子就好。父母可以坦白告訴孩子:「我們家現在有錢/沒錢」。但是,同時也要注意說話的技巧。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具備正確的三觀,才更容易獲得成功。而孩子的人生觀,更多來源於父母,可能表現在日常的一些小舉動或是小問題上,父母可千萬不要忽視了,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作用。「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 「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我在評論裡看到一個粉絲留言問:孩子問「家裡有錢嗎?」我該怎麼回答?我一下就想起來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據她說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帶了一個最新款的玩具,還在班級說他家很有錢,孩子才想知道自己家有沒有錢。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3種回答會更好,答錯了影響孩子性格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新聞,內容很有趣,我是中國第一個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他回答記者,我16歲的時候知道了家裡這麼有錢,到現在為止,完全不知道家裡真正的經濟條件,富二代的回答和普通人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個詞,包括女兒在內,有時會對我說:「媽媽,我們有錢嗎?」
  • 爸爸咱家有錢嗎?父親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前行,越努力越幸運,不要成為將來的啃老族。有這樣兩個例子:小紅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小明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 孩子:咱家有錢嗎?這三種回答方式供你參考,讓孩子更好的了解
    孩子出生後會慢慢的長大,這時孩子懂得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各種事物的定義並不是很清晰,其中也包括金錢,孩子會漸漸的意識金錢對於我們生活有多麼的重要。可能也有很多人經歷過,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曾問過爸媽,咱家有錢嗎?這時,作為爸媽的你們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影響娃的未來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金錢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錢了,他們的父母就會吵架,自己也買不上喜歡的玩具了。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聽孩子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吧:「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的工資是多少呀?」不知道,各位家長又是如何回答的呢?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在這裡給各位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案例一:小A問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們家很有錢嗎?」
  • 「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們家有多少錢」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從培養孩子的角度而言,要使他們具有正確的三觀,長大才更有可能成功。孩子的人生觀更多地來自父母,這可能表現在一些日常瑣事或小問題上。作為父母,一定不能忽視了,這對孩子的醫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媽媽,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一家人是不是很窮?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1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呀?」你家的孩子會問你這些問題嗎?前幾天,我就措不及防地遭遇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有點尷尬,於是給孩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另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我們家有錢嗎?」這樣說才是正確答案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如果孩子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點讚最高的答案是:哭窮。「咱家很窮,別總想買這買那;我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就是為了供你讀書。」
  • 「媽,我們家有錢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幾乎絕大多數的孩子,對金錢的概念和認識都是比較模糊的,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又避免不了與金錢打交道,偶爾看見父母或他人在使用金錢時,孩子難免也會對金錢產生疑問。而當孩子對家長提出一些關於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家長們的回答,會影響和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 高考剛放榜,就談畢業走向,有錢和沒錢的孩子人生走向有何不同?
    有寶媽在後臺提問:孩子上小學,班裡有不少同學穿名牌運動鞋,孩子也想要,如果買了擔心孩子學著跟風,如果不買又怕孩子自卑,問應該怎麼辦?但是如果孩子又提出了想要其他更昂貴的東西,也需要咬牙給孩子配置嗎?顯然不行,如果父母在最初的時候能夠做到態度明朗、坦誠,也許就能避免這未來的糟心。《不吼不叫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一書中提到,媽媽對金錢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 面對孩子的問題,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格局,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回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孩子問到這樣一些問題:「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能不能不上班陪我?」「媽媽,為什麼別人都開車接送而我是電動車?」「媽媽,同學XX都穿名牌鞋子,我也想要,可以給我買嗎?」「媽媽,別人家都住大房子,為什麼我們家是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