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社會,金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俗話說&34;,就算沒這麼誇張,但擁有更多的財富,還是可以讓人底氣大增的。這種底氣,對於孩子來說,則更加重要。因為孩子的金錢觀念還不成熟,一旦知道自己家很窮,就很可能養成自卑內向的性格,這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社交,則是很不利的。
老家有個遠房姑姑,據親戚裡的知情人講,身價至少在三千萬以上。可奇怪的是,姑姑的獨子卻打小穿得很差,衣服以地攤貨為主,還比不上親戚裡的工薪家庭。不僅如此,姑姑還經常在兒子面前哭窮,有一次兒子問她&34;,姑姑就告訴他不但沒錢,而且還欠了一屁股債。知道情況後,兒子沉默寡言了好長一段時間,整個人都變得自卑起來了。
一直到孩子讀了大學,姑姑才告訴他家裡的真實情況,並且直接給他買了一輛三十萬的車。姑姑的本意是叫兒子放心大膽地去追女孩,以便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然而結果卻是,姑姑的兒子突然知道自己是富二代後,不但不高興,反而還恨起了父母。大學四年間,他的學業幾乎完全荒廢,成天只知道向父母要錢,因為他覺得父母以前對他太虧欠了。
兒子在大學裡的表現,姑姑兩口子當然也很著急,可孩子已經長大,他們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了。後來兒子大學畢業,連學位證也沒拿到,只得在老家給他安排了個穩當的差事,以求兒子不要胡來。然而未來是否真能如兩老所願,恐怕是沒人敢打包票的了。
有錢卻哭窮,小心毀了孩子
有句話叫做&34;,很多有錢人就是這種思路,覺得女兒可以富養,兒子卻一定要窮養,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堅毅的品質,以便在日後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可真是這樣嗎?上面案例中姑姑的兒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事實上,有錢卻對孩子哭窮,多半會毀掉他,因為一旦孩子得知真相,心理衝擊將會很大,不但不會感激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還會報復性消費,甚至喪失鬥志。
沒錢卻裝富,一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有錢哭窮固然不對,可家裡明明不富裕,卻對著孩子裝富,也是會出問題的。記得曾聽過這麼一個案例:有對996的夫婦,為了彌補不能多陪兒子的遺憾,就在物質上補償他,於是兒子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名牌,吃的都是最貴的零食,玩的都是最新款的玩具。有時兒子問他們,咱家很有錢嗎,夫婦都回答說是,而且還把資產誇張了幾十倍。結果兒子覺得既然家裡這麼有錢,自己也就不用努力了,以後大不了回來繼承家業嘛。得知兒子有這個想法後,夫妻倆才後悔起來,可兒子已經奢侈慣了,想編回來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小孩子的金錢觀念遠沒有大人那麼成熟,但金錢對他們的影響,卻又非常深遠。所以面對孩子的這類問題,家長一定要認真思考後再作回答,甚至可以早早準備,或者主動對孩子進行金錢觀念的引導和教育。
如實交待,不要有誇大
當孩子向你問起&34;時,父母最好是如實交待,但不論實情如何,都應該避免孩子陷入自卑或者自大。比如家裡相對貧窮,父母就可以對他說&34;,如果家裡相對富裕,父母則應該提醒:&34;這樣的回答,既可以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又可以避免他變得驕奢淫逸,比起有錢卻哭窮,沒錢卻裝富的&34;模式,要正確有效多了。
引導孩子理解金錢的意義
金錢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腐蝕一個人的心靈,又可以為幸福提供保障,所以只有正確理解金錢,才能讓他發揮出更大的正面作用。當孩子向你提出家庭經濟方面的問題時,父母可以藉此機會來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讓他理解金錢的作用和危害,明白要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上。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金錢觀念,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駕馭金錢,而非被金錢所駕馭。
&34;這個問題,雖然只有短短五個字,卻是非常不好回答的。如果寶媽們貿然回答,則有可能影響孩子終生,這一點,希望每一位寶媽都能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