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與法律約束哪個更有效?別再天真的以為日本人素質高!

2020-12-25 木易先生看電影

道德綁架與法律約束哪個更有效?

網絡上有這麼一句話叫"法無禁止即可為」。違法違法,如果這件事法律沒有規定禁止,就稱不上違法,即便法律也沒有聲明這件事可以做。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能夠約束人們行為的,或許也只有道德了吧。

但是,當道德約束或者道德綁架不起作用的時候,會怎樣呢?這個問題,先不討論,先看看以下案例吧!

案例1:「男子地鐵當眾脫鞋 將襪子放在拉手上 把雙腳翹起蹬放在地鐵欄杆上」

案例2:"男子在高鐵吃泡麵 遭女子當面怒懟:高鐵規定不準吃"

以上兩個案例,或許各位能有所感悟。

當法律不禁止的時候,有些事情,只能用道德去約束。

公共場合脫鞋露腳,先不討論是否有異味,這樣的行為是否就合適呢?

各位網友在看待「男子地鐵當眾脫鞋 將襪子放在拉手上 把雙腳翹起蹬放在地鐵欄杆上」,這件事上是否帶有主觀上的偏見呢?比如,當事人是一個男的,但如果是一個美女呢?是否覺得一笑而過呢?

比如以下

或許有人會說,女的穿了絲襪,不會有異味。那麼肯定有人會說:「如果男的也穿了襪子,公共場合脫鞋是否合適呢」?

我想,這不是是否有異味的問題,而是,公共場合脫鞋這件事,無論男女,是否是合適的呢?

再來說是高鐵吃泡麵這件事

封閉空間吃泡麵,客觀來說,味道確實是大了些,也的確能夠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是,法律也沒有說高鐵不允許吃泡麵。因為高鐵本身還在出售泡麵(價格還不便宜呢!)。

再這樣的情況下,誰來約束?約束誰?

約束大家共同抵制在高鐵上吃泡麵?還是大家共同約束自己不吃泡麵?

法律上沒有約束,如果道德約束也不起作用了?怎麼辦?

我想這個時候,肯定有部分網友說,「中國人素質就是低下」,真的嗎?

日本法律:如何懲罰亂吐痰、計程車內嘔吐....

1、排隊插隊——100萬日元以下罰款 拘留24小時

2、計程車內嘔吐——違反民法 判處罰款

3、在公園吐痰——處以1000到10000日元罰款 犯罪前科記錄在案

4、不按規定的時間投放垃圾——處以5年以下監禁外加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

5、昧下多找的零錢——觸犯「欺詐罪」 判處罰款甚至監禁

6、勸酒——處以48小時以下監禁 1萬日元以內罰款

到過日本的人都會發現,日本人守秩序,彬彬有禮,日本優良的國民素質令人驚嘆。究其原因,除卻良好的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大環境的浸染,更重要的是日本擁有近乎嚴苛的法律來規範國民的行為,以及務實的執法能力。然而,日本的這些法律,在中國人看來,簡直是「刀山油鍋」,難以接受。

在這樣的高壓法律規定下,想不素質高,都難。或者說,這是「偽素質高」。真正的素質高,是當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到,那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怪不得,好多老外來了中國都說「自由」,其實,是他們國家的法律太過嚴苛而已。

各位網友,看到這,關於道德約束或者道德綁架這件事。您怎麼看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同時歡迎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道德綁架,傷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別再讓它泛濫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種專有名詞:道德綁架。這樣的綁架太為可怕,傷害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有時更傷害自己最親密的人,也助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每個人都有合理享受自己利益的資格。我們秉持著與人為善的良知, 但它從來都不應該成為一種負擔。別再用所謂的道德綁架社會的愛心。02莫用愛綁架親情不想結婚生子就是大錯嗎?不不不!
  • 日本人的廉潔,來自於制度的約束,還是人的思想素質好?
    有的人說是因為日本人思想素質高,日本人太要臉,把名譽看得比命都重;也有的人說是因為日本的高薪養廉制度,還有的人說是因為日本的法制健全。說到思想素質,通常都是高居臺上的整天喊著思想素質的人的思想素質應該更純淨堅強,因為他們受到的廉政教育應該更多,可是他們事實上比誰都貪,可以說是貪得無厭。
  • 別讓「道德綁架」,毀滅了你的善良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教育弟子說:「子貢,你這麼做就錯了,向國家領取獎勵,不會對你的人品有任何損失;但如果不領取獎勵,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的同胞了。」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說呢?因為子貢的做法,無形中已造成「道德綁架」。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認清道德和道德綁架的本質——道德是一種修養,它是對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不同於並高於法律,它本身不具備「責任」「義務」的屬性,它只是一種評價標準,更多用來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樣具有審判功能和強制性質。在不違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義務」,不用擔負任何「責任」,妄圖用道德要求對方做點什麼,犯了邏輯錯誤:道德是評判的,不是用來做點什麼的。道德綁架的幾種混亂邏輯——1,強制一種因果關係,即道德就是義務,你就應該去做,去執行。
  • 中青報:「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這幾天,題為《阿姨,對不起,我不能給你讓座》的視頻火了,這段視頻由幾個小片段串聯起來,喊出了「拒絕道德綁架」的口號。視頻中「最煩非讓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著我讓座的阿姨」「最怕不管熊孩子的家長」等橋段,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親身經歷,所以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   很多人對「道德綁架」深惡痛絕,但是,究竟什麼是「道德綁架」呢?
  • 被道德綁架,我到底該怎麼辦?
    老王問他為什麼要發給這樣的連結,他說,一、老王是公眾人物,就應該帶頭捐錢;二、老王有錢,就要把錢捐給大家……這不是道德綁架,那什麼算道德綁架?老王只想說,老王的同情心不會泛濫,更不會被你們這些人脅迫就掏出去。昨天,老王和一位朋友Ada一起坐下來喝咖啡談事情,之後就聊到道德綁架的事情。
  • 別讓你的善良,再被所謂的道德綁架了
    比如:在坐公交的時候,沒有給身邊的老大爺讓座,然後就被指指點點,被罵沒教養在等外賣的時候,因為外賣晚點,打個電話催一下,結果卻換來身邊人的一句,人家也不容易多體諒體諒,在醫院看病的時候,一個婦女抱著個孩子,插隊到你前面,你剛想說話,人家卻回你一句
  • 請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與被道德綁架。人生短暫,活好自己!
    中國是個講道德的國家,然而現在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喜歡用道德綁架別人的惡劣現象。道德綁架道德實質是以道德為籌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出某件事情,約束別人的行為,左右別人的選擇。在電影《驢得水》中有句話說的很多道理: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 素質和道德很重要,可是請不要道德綁架!
    而在孟子裡曾說過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俗簡單點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要尊老愛幼。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教育的建設也越來越規範,現在隨處可見的懂文明講禮貌都普及在社會生活中,像在地鐵上公交上等公共出行工具上,很多年輕人都懂得讓座,幫扶。很多人其實都不是貪圖那些座椅,而是不好意思起身讓座而已,大部分的年輕人,特別是年紀小的女性。
  • 真正的教養,是自我約束,而非綁架他人
    在這場有關「教養」的罵戰背後,是一個更為現實的真相: 「教養不像法律一樣,有明文規定,它只是一種道德上的約束。 由此可見,有沒有教養這個問題常常會陷入一種死循環: 這次我插隊你罵我沒有教養,為了反擊你,下次你闖紅燈我也要罵你沒有教養…… 到最後大家爭論的不再是有沒有教養,而是誰更有資格來談論教養,誰更能在道德上佔領制高點,如果你也犯過錯,你就沒有資格批評別人沒教養。
  • 關於道德綁架,90%的深圳人都經歷過……
    以上這樣道德綁架的事件,你遭遇過幾個?季裡不敢說全都經歷過,但是也會遇到過部分,因為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進行道德綁架。在深圳,你遇到過哪些類似的事情?當時我不舒服反應也比較慢,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坐我後面的人已經讓了座,車上其他人看我的眼神瞬間都冷冷地充滿了不屑,仿佛我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而那位老人在我後面坐下後,一直在冷嘲熱諷的說,有的小姑娘沒素質,沒有教養,不懂得尊重老人。
  • 「別再道德綁架了,是你的孩子給別人帶來麻煩,你跪著也得哄好」
    然後還有人指責這個男乘客」和嬰兒一般見識「,不是漢子。這件事在網上曝光以後,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有些已經是家長網友就說:「沒有孩子的沒有資格評論」、「罵那父親的,都是單身狗。一輩子的loser」。但也有些網友有不同的意見。「我有了小孩我也不會認為全世界欠我的,因為那是我的孩子,不是別人的。
  • 不要再被道德綁架,你需要學會反擊,人生短暫,別委屈了自己
    電影《驢得水》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道德從古至今都是拿來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會用道德律人。真相,必須讓更多人知道!」等等消息。這些標題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你不得不去按照他們的方式去做,用道德綁架你。還有類似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等等中國式常見道德綁架讓人很是無奈。
  • 聽律法律解讀:如何解決孕婦道德綁架?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被辦公室一位孕婦多次找茬,領導考慮到她是孕婦,都站在她那一邊,能否通過法律保護我?既然是道德綁架,那就是存在道德層面的,不涉及法律層面。道德綁架違法嗎?道德綁架並不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只是對他人進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希望他人做出與施壓人希望的行為的一種行為。
  • 不要打感情牌,實施道德綁架,我們要遵守規則,敬畏法律
    電動車方聽完交警的解釋,依然認為自己有理:「那計程車他畢竟撞到了人呀,什麼責任都不用負嗎?」聽到電動車主這樣的話,我已經對他們不再同情,而是有些憤怒了。社會是有法律規定和道德約束的,這是對所有人最公平的保護,我們只有遵守它,才能更好地彰顯法律的威嚴和道德的約束力。
  • 法律和道德誰管得多,法律和道德哪個更重要
    法律:是享有立法權的權力機關依據一定程序和方法制定的一系列有強制措施的條文。道德: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約定俗成內化出來的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種行為規範,而道德更多的是一種靠自覺自醒以及社會輿論來運行的行為規範。那法律和道德兩者哪個管得多呢?①法律更偏向於行為結果,不論行為人思想多麼邪惡,只要不實施出來,便不進行追究,即不懲罰思想。②道德更多關注於思想層面的,相對來說道德的要求更高,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算不算道德綁架?
    不過從個人發展角度,能力大的人會承擔更多責任,不是為了道德,是為了利益。社會中這樣的例子可謂屢見不鮮,最常被時人拿來討論的就是有錢人要不要捐款的問題。當你知道哪個富豪或者明星沒有出來捐款或者做慈善時,會立刻衝上去指責甚至謾罵。這種做法不就是道德綁架嗎?有誰規定有錢了必須要做慈善、要捐錢呢?那些人不捐錢自然是不覺得能力越大就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的。
  • 你不曾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就別隨便對人道德綁架
    仔細一想也是,在公開場合要求別人犧牲排練時間來幫忙,不就是道德綁架嗎?礙於面子,別人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絕,這就是將別人陷入兩難之地,不答應顯得不近人情,答應了自己更累。公演臨近,時間緊迫,每個團的排練壓力都很大,而節目的本質就是比賽,輸掉的一隊會有人直接被淘汰。
  • 當道德綁架成了白手起家最廉價的武器,善良該如何存在?
    有這樣一說,道德綁架是白手起家最廉價的武器。為什麼這樣說呢?道德本是一個人的底線,也是衡量人的標尺,不管出身是白手起家還是金湯裡泡著,又或者是無業游民,每個人都應具備最基本的道德!而現在,道德卻是變成了一個用來綁架他人的善良的工具。有的人明明是做了一件好事,卻被有心人借用輿論手段對自身進行精神意志層面的施壓,逼迫好心人來達到自己獲取利益的目的。公交車上的強迫讓座行為,本來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卻變成了讓座是應該,不讓座就是十惡不赦的人,這樣的轉變,未免讓人太心寒!好像形成了一條規則:年輕人必須給比自己年齡大的人讓座。
  • Te Amo 劇場|如何避免被道德綁架
    3 你如何看待道德綁架 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多麼的重要,更要學會思考,不能用同一套標準要求每個人,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合情合理享有一定的自由。 馮唐說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