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積石山孩童上學變化大:識字為主,到興趣的「造夢工廠」

2020-09-10 中國光彩事業

吹麻灘小學複課後,在專業老師教授下,興趣小組也相繼「開課」。(資料圖) 吹麻灘小學供圖


  周末清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吹麻灘小學6年級學生陝子俊早早起床,踱步於房間,拿著寫有繞口令的紙條,琢磨著字詞發音和腔調。

  積石山縣是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也是國列、省列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還是中央統戰部定點幫扶縣。

圖為吹麻灘小學學生練習毛筆字。(資料圖) 吹麻灘小學供圖


  多年來,中央統戰部通過派駐幹部、企業捐贈、僑愛工程等多種形式支持和幫扶該縣脫貧攻堅。其中,作為改變教育落後境況的智力扶貧與項目扶持、資金援助、產業扶貧等同步推進。「通過教育走出大山」,也成為當地父母對孩子的寄望。

  陝子俊跟大多數中小學生一樣,也有周末作業,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還是會利用空閒時間,練習主持技巧。陝子俊告訴記者,興趣愛好來自於學校培養。

  坐落在高寒陰溼山區裡的吹麻灘小學位於積石山縣城,6年前,陝子俊剛入學時,該校還面臨著沒有教室上課的窘境。陝子俊回憶說,教室中桌椅板凳從講臺前擺到後黑板處,同時,因投影儀設備老舊,顯像泛黃,「如遇光照強,直接看不清。」

航拍下的積石山縣鄉村圖。(資料圖) 積石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中央統戰部定點扶貧積石山縣後,教育精準扶貧「拔窮根」便是其中一項工作。此前,中央統戰部曾聯繫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協調萬科等民營企業捐資1000萬元,用於新建吹麻灘小學教學樓及相關軟硬設施,選派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師生開展暑期支教活動,同時,聯繫當地政府,選派骨幹教師到暨南大學進行專題培訓等。

  如今,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在吹麻灘小學拔地而起,內設教學室、圖書室、科技活動室,以及音樂、美術、計算機等教室。

  在師生眼中,此前設備陳舊、教室數量不足、功能不全的吹麻灘小學,一夜之間成為「高大上」的學校。

  學校條件的改善,促使以陝子俊為代表的一批學生活躍在課堂內外。「光芒四射。」陝子俊的主持能力還給從教超20年的譚小花留下了深刻影響。

  「告別了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時代。」譚小花對比前後教學變化說,此前,課堂輔助工具稀缺,全憑老師口述教授;如今,藉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可展示課本延伸知識,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更助於學生「吸收」「消化」學科內容。

  在譚小花看來,此時的課堂已從教授識字的地方逐漸變遷至培養多種興趣的「造夢工廠」。

  「以前,老師除了教授本職課程外,還要兼職品德等課程老師。」吹麻灘小學副校長趙學紅,此前既是語文老師,也是品德老師,還是音樂老師。她告訴記者,如今,在小班教學的前提下,學校給興趣小組、社團活動招錄、配備專業老師,使其貧困地區學生也可享受「城區教學」紅利。

  趙學紅介紹說,近年來,該校學生綜合測評在積石山縣120多所小學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地「標杆學校」。

  「目前,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到95.92%,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對於2020年教育發展規劃,積石山縣縣長馬尚文表示,除投入超1.5億元實施幼兒園、中小學建設項目外,還將有序推進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城鄉教育均衡協調提質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艾慶龍)

相關焦點

  • 「造夢工廠」飛出小小金鳳凰!
    中央統戰部幫扶甘肅積石山 ,「造夢工廠」飛出小小金鳳凰!陝子俊告訴記者,興趣愛好來自於學校培養。  坐落在高寒陰溼山區裡的吹麻灘小學位於積石山縣城,6年前,陝子俊剛入學時,該校還面臨著沒有教室上課的窘境。陝子俊回憶說,教室中桌椅板凳從講臺前擺到後黑板處,同時,因投影儀設備老舊,顯像泛黃,「如遇光照強,直接看不清。」航拍下的積石山縣鄉村圖。
  • 甘肅積石山的「幸福密碼」:「僑」接世界,向陽而生
    中新社甘肅積石山11月8日電 題:甘肅積石山的「幸福密碼」:「僑」接世界,向陽而生作者 丁思 艾慶龍若是天氣晴好,甘肅藏族教師方小雄會走進校園溜達,這是她的母校,也是她工作的地方。嶄新的塑膠跑道、溫馨的學習園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宣洩室……這裡新近發生的一切,都讓方小雄感嘆「如今的積石山孩子,太幸福了」。11月7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左三)一行赴甘肅積石山縣調研考察吹麻灘小學。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甘肅積石山縣,是國列省列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國國務院僑辦自1998年起定點幫扶。
  • 蘭大關鍵詞NO.10積石堂
    積石堂為蘭州大學本部圖書館,其歷史可追溯到1909年,1946年以後修建二層獨立館舍一座,名曰「積石堂」,之後辛樹幟校長請顧頡剛先生為新落成的圖書館作的題記,於是有了《積石堂記》。
  • 一縣一品公益助農,群山疊翠大墩峽,甘肅積石山大河家雞蛋皮核桃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隸屬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地處臨夏州西北角小積石山東麓,位於甘肅省西南部。縣境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既含山地、高山綜合氣候特徵,受地勢影響,全縣氣候差異很大,又具有小區域性氣候特徵。冬春季乾燥,夏秋季溼潤。
  • 讓興趣突破識字的障礙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語文識字興趣的培養探究
    該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的語文識字興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重點研究工作。本文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識字教學現狀為出發點,並對識字興趣的培養措施作出了相關探究。他們大多數選擇留在當地,到現在這部分人已經成為父母,從小到大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一直都是他們的母語,因此即便是現在,國家提出要全面使用統一使用漢語,在他們的意識中依舊無法認識到對小孩開展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生大多缺乏家教,教師識字教學的開展自然也就不容易。
  • 奈雪夢工廠:燒錢造夢的商業邏輯
    花了這麼大代價,問及開設奈雪夢工廠的戰略意義,兩個創始人回答,一為造夢,把他們認為最美好的東西都放在店裡;二為激活創新,把研發中心搬到這個1000平米的大店裡,前店後廠,烘培師、牛扒師、調酒師和周邊產品同臺競技,賣得最好的產品最快將在一周內全國上線。
  • 娃不認字,每天哭著上學!教娃識字≠強迫識字,2招解決!
    對此,「過來人」都各執一詞,主要分兩個陣營:①孩子還小,認字會限制想像力;②孩子認字過晚,上學有壓力,一定要打提前量。科大大這裡說句公道話,孩子識字過晚,初上小學的確可能會面臨壓力。但過早被迫認字,也並非好事!有可能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學習興趣。那這麼說是不是前期啥都不用做了呢?
  • 農村教學中,如何激發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效果
    而在農村校父母都在上班早起晚歸,對於孩子的學習過問的很少,家裡的爺爺奶奶歲數大了看不清可能也不識字。這就把識字的重任都放在了老師身上。所以教師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也要逐步養成學生獨立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果。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一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哎呀,還記得你的造夢工廠嗎?
    哎呀,還記得你的造夢工廠嗎?《大鬧天宮》 (中國/1961年)《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至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前後歷時4年創作。
  • 真棒識字 有質有量有興趣
    所以在入學前3-6歲這段時期科學識字、儘早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彌補上學後因沒有時間而造成的閱讀缺位。因而也才具有「增加識字量」的迫切需要。但如果單純追求識字量的增加,遲誤閱讀訓練,那麼識字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 扔掉識字卡吧,快速識字的前提是讓孩子愛上漢字
    這本書對於孩子來說,故事淺顯易懂,書法插畫妙趣橫生,充滿了很多趣味性,所以能讓孩子第一時間對漢字產生興趣。每一個漢字,都包括田字格的楷體字、新編故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書體的演變、漢字小學堂、造字本義等文學內容,以及書法家陳世憲先生的意象書法創作。以開篇水字為例:
  • 洪恩識字、悟空識字、麥田認字多款識字APP合集!真的識字3000+?
    很多家長聽到到誰家孩子一年識字幾千個就焦慮不安,深怕孩子落後了別人,各種方法都給孩子嘗試,不少家長也會選擇識字類的APP,但現在識字類的APP這麼多,你真的能全部嘗試一遍嗎?這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很有可能還會消耗掉孩子的興趣。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為上萬貧困女孩點燃亮光的「造夢工廠」
    可僅僅讀了一年,家中便無力繼續供她上學,沒跟她商量,就決定送她到海口一位表姐家當保姆,邊做家務邊上學。  「那年我不到15歲,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離開鄉村到陌生的城市,每天以淚洗面,甚至對父母心生怨恨,但更多的是想念。」回憶過去,朱曉瑩又無聲地落下兩滴清淚,「想家卻不能回,因為父母覺得路費貴」。  海口距離樂東300公裡,來回一趟需要一百多元,媽媽總對她說沒事兒少回去。
  •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今年數學教材與往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但大多數小學的語文教材卻是大變樣。新語文教材比過去「胖」了一圈,大約A4紙大小,跟數學教材一樣大,教材內容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識字量減少了,而且目錄順序也變了,還新增了「快樂閱讀吧」和「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欄目。
  • 甘肅平涼蘋果「出走記」:孩童零食漸成熱銷商品
    艾慶龍 攝中新網甘肅平涼9月10日電 (艾慶龍)初秋時節,行走在甘肅省平涼市的川原梁峁,目光所到之處果園遍地,果香四溢。數日來,杜桂梅和村民們在果園中忙碌採收著蘋果,在她身邊,紅彤彤的蘋果早已堆積如山,在上百畝果樹映照下,仿佛一座「紅色小島」。分類、套袋、裝箱。
  • 陳鶴琴:幼兒園應該進行識字教育嗎?
    她說:「幼兒園的教育不是正式的學前教育,而是以教養為主的學前教育。識字教育乃是小學的任務,幼兒園不應該勉強去做。因為字是抽象的符號,對實際知識很少的幼兒,先讓他認識符號,非常困難而且是非常有害的,」這裡有幾個問題值得討論的。幼兒園不是小學,這是對的,但我們不能說幼兒園不是正式的教育機關。我想我們可以這樣說:幼兒園是以教養為主的正式的學前教育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