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訪華,11月8日下午,兩國元首夫婦共同參觀故宮。在參觀完故宮前三殿後,習近平向川普介紹說,中國文化有5000年歷史,文化沒有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我們這些人也延續著黑頭髮、黃皮膚,我們叫龍的傳人。
中國文化能夠綿延不絕地傳承下來,最主要得益於漢字的發明。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漢字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象形字,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目前我們常用字體是簡體楷書,和最初造字時的象形文字已有很大變化,以至於現在學習漢字時往往不能直接地感受到漢字的意義和其背後的文化內涵。
這也造成了孩子們在初學漢字時的困難。其實漢字不僅是寫出來的,更是畫出來的。漢字的筆畫構成以及結構關係,體現了漢字書寫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創作。而書法,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展現了漢字之美。
臺灣作家、創意語文名師高詩佳聯手意象書法家陳世憲推出的《漢字小學堂》,從文學、藝術和書法美學的滲透陶染中,解鎖漢字的密碼,讓讀者對漢字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入淺出的理解與學習。這本書對於孩子來說,故事淺顯易懂,書法插畫妙趣橫生,充滿了很多趣味性,所以能讓孩子第一時間對漢字產生興趣。
《漢字小學堂》共有一百個漢字,分為天地篇、植物篇、動物篇、人類篇、奇幻篇五個部分。每一個漢字,都包括田字格的楷體字、新編故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書體的演變、漢字小學堂、造字本義等文學內容,以及書法家陳世憲先生的意象書法創作。
以開篇水字為例:
水,田字格的楷體書寫,讓讀者看到漢字的每一筆都有相應的位置,直觀看到字的結構。在田字格中規範漢字書寫,才能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字體演變,結合「漢字小學堂」和「造字本義」,了解了「水」這個字的「前世今生」,原來水最初的字形是「河道和濺起的水花」。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將萬事萬物化作一筆一畫,穿越千年熠熠生輝。
新編故事的部分,用比較簡短的一則小故事講明了水的一生。《小水滴的旅行》標題會促使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旅行」本來就和新鮮、好奇緊密相關,而故事中的大海、雲、雨、森林等元素又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所以孩子們閱讀起來會更有趣味性。
書法創作,看起來天馬行空,實則緊扣每個漢字的故事,線條粗獷而肆意,顏色大膽奔放,看起來頗似孩童的稚拙。作者陳世憲說:「人生就是要過得自由自在。」 揚雄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作品中也有一種自由自在的風格,頗具趣味。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急於讓孩子識字,拿著一張張毫無生命力的識字卡,讓孩子反覆死記硬背。相比較,《漢字小學堂》的一百個字,在兩位作者為其創作的豐富情景中,訴說自己的故事,展示獨特而有魅力的形象,生動起來。
通觀全書,作者高詩佳的新編故事以傳統文化為主,作者陳世憲「以每一篇文章的內容,發展出以色彩、空間和線條粗細快慢所形成的書法插畫」,兩位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著強烈的喜愛及傳承之情。《漢字小學堂》既是一本讓人耳目一新的華語識字教材,也是一本獨具匠心的傳統文化教材,從文學性和藝術性給予讀者審美情趣的提升。
如果你想讓孩子對漢字產生興趣,從而更快識字;如果你想讓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從而提升文學素養和藝術審美,那麼請你為孩子選擇這本《漢字小學堂》。另外,這本書老少皆宜,不僅適合孩子,同樣適合作為家長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