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周一,A股高開低走,三大股指集體收跌,說好的大漲沒了,某券商首席調侃,估計策略分析師要集體撕報告了...
再看社融數據
上周五,央行發布金融數據,3月新增社融2.86萬億,同比增近1.3萬億。一季度社融累計增8.18萬億,同比增2.34萬億。3月末社融規模存量208.41萬億,同比增長10.7%。
消息一出,市場立刻沸騰,今天一盆冷水後,「反方」的聲音受到了關注。
恆大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質問「大水漫灌了嗎?」他認為是寬信用政策見效的結果,而3月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整體緊平衡。未來的重心是寬貨幣到寬信用,宏觀政策既要防止對衝不及時、力度不夠,也要防止力度過大、重走老路。未來降準更多是置換MLF,穩定銀行負債、降低成本。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張夏直接認為,一季度社融數據改善並超預期,但中長期信貸增速並沒有出現大幅改善。房地產銷售恢復式增長但全局銷量增速還在回落,基建投資3月再次回落,百城工業用地面積仍為負增長,意味著目前的投資需求和中長期融資需求仍較為一般,經濟是否能如此前幾輪社融增速大幅改善之後經濟企穩回升還有待觀察。
方正證券的觀點是,本輪政策寬鬆周期將至少持續到今年7月,後續需要關注4月份開始的二季度經濟狀況,將決定上半年經濟走勢和7月底政治局會議對經濟的再評估。
市場何去何從?
社融看上去那麼美,為什麼市場這麼走,後市何去何從,慧眼君連線了多位券商大咖。
山西證券首席策略麻文宇認為,經濟數據向好有利於降低宏觀風險、並提升對企業盈利的預期;但由於融資端和經濟預期的超前恢復,貨幣政策總量寬鬆(全面降準、降息)的必要性降低,也徹底打消市場上對「大水漫灌」和「水牛」行情的期待,市場對政策寬鬆的博弈熱情迅速冷卻,流動性敏感的板塊(中小創、題材股)率先承壓調整,賺錢效應和市場情緒都顯著回落,預計伴隨調整過程,基本面修復將成為主導市場風格走向的新邏輯。
新時代證券首席策略樊繼拓同樣提到了未來的貨幣政策,他告訴慧眼君,雖然說三月份的社融數據超預期,但本來大家就覺得三月份數據會不錯,因為三月份超預期之後,其實後續能不能超預期市場會越來越擔心,這是社融數據帶來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本身市場是處在從之前抬估值的階段往未來去驗證業績的階段,這個驗證的過程一般來說會相對偏謹慎。
提出「2019年熊牛轉折、一波三折、全年N型走勢」的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張憶東指出,市場顛簸是好事,有助於吸引場外資金,戰略性看多,趁短期調整,精挑細選基本面的好機會。雖然過快上漲之後會出現震蕩,但透支基本面後才會有像樣調整,提防5、6月的調整風險。
最神的當屬中泰證券王仕進,建議高開就階段性高拋等市場自然調整到位。不過整體看,股票資產仍將是中長期最優資產,只是近期有調整壓力,最主要理由是漲多了,歷史上牛市第一波行情,一旦步入縮量上漲階段,指數都沒太多空間。
另外,4月是年報、一季報業績的驗證階段,機構在這個階段選擇調倉的概率比較高,從近期跟蹤的指標來看,基金重倉股跌幅已經連續兩天低於市場主要風格指數,這顯示不少機構近期是降倉位的,所以目前是社融數據利好疊加技術性調整壓力,中長期值得樂觀,但短期節奏比較難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