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和一個老師聊,他說有的孩子學習態度不好,學習成績不佳,寫字又潦草,這種孩子我該怎麼辦?
我回,這樣的孩子你千萬不要責罵他,打擊他。一旦你用學霸的標準去衡量一個學渣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會掛掉。
我打了個比喻,我說這樣的孩子就好比是一顆小火苗,生命力極其微弱的火苗。任何外界的打擊批評,都可能成為撲滅這團小火苗的原因。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標準,用鼓勵認同的方式和他交流,告訴他說,老師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好自己,你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其實關於人生的標準,每個人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不同的衡量標準,可能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衡量標準,讓我們有迥然不同的感受,下面我試著闡述這一方面的想法。
1,學習的標準。
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在我看來,過於注重孩子的成績排名。反而不注重孩子的天賦性格感受。因為成績排名分數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容易衡量的。
和孩子的天賦、性格、感受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特別是孩子的感覺,這個是屬於無法明確衡量的標準。
可是正是這些無法明確的標準,決定了孩子能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什麼的效率去學習體會。
一味的只看到、只用外在的分數排名來衡量孩子的話,或者說用學霸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可能會扼殺大部分孩子的天性。
就像前面說的,用學霸的那種衡量一個學渣,那麼很容易就就會扼殺這個學渣的學習熱情,讓他就此放棄。
即便是學霸,我們也看到很多讀得特別辛苦,被父母親一直鞭策著前進的學霸,其實,他的內心傷痕累累,甚至考上了名牌大學之後,和自己的家裡斷絕關係。為什麼?
因為只用唯一的一個標準。去衡量孩子。最終這個孩子要麼受傷累累,要麼叛逆,要麼從此沉淪。
可是,因材施教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為這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所以,尋求這個標準也是一個為人師表應該去動心去做的。也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可是,現實是,分數排名卻經常成為學校家長的唯一的衡量的標準。這也是屬於正常,有價值的總是稀少的。
2,成功的標準。
成年人來說,現在流行的標準就是誰掙的錢比較多,或者誰擁有的話語權比較大,誰做的官比較大,那麼誰就說話比較大聲,似乎他就比較成功。
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標準未免太過膚淺,總是用外在的錢權來衡量成人的成功,那麼最終這個成人也會被錢權所困惑。
畢竟能夠獲得要掙多少錢,或者住多大的房子。要做到多大的官才算是成功,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追求。
你可能羨慕鄰居給你買了一套更大的房子,而他可能在羨慕別人住了豪宅。而那些更大的富翁可能在羨慕為什麼不能成為首富。
同樣當官更是如此,科長想要處長,處長想要廳長,廳長想要省長,這樣的階梯遊戲也是競爭激烈的,活在這樣激烈競爭的進程中,每個人都難免感到焦慮,困惑,失敗。
當然,我一點都不否認說,權錢方面的勝利和進步不是一件好事,我想說的是,只是把錢和權當成唯一的成功的標準,那麼你的人生註定要過得比較的辛苦焦慮。
因為你永遠處在和別人的比較之中,永遠都有人比你強。這是最痛苦的地方,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超越所有人,所有的痛苦都由此而發。
而換一個角度說,當我們獲得了基本的生活物質方面的滿足之後,我們是否也可以有自己的心理的一些標準,我們是在和自己的內在做比較。
我們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因為只有我們這裡才知道我的方向在哪裡,我想要得到什麼,並且我根據我想要得到的去制定我的標準。
這樣制定出來的才是合乎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望,真正想要的標準,並且這樣的成功也無需得到別人的肯定,只要你內在足夠強大,你自己肯定自己就足夠了。
當然這也不容易。同樣的道理,有價值的東西都是稀缺的。
3,幸福的標準
人的一生就只有短短的幾十年,那麼這一生。你是否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幸福呢,而幸福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呢?
幸福這個標準,可能大家的感受就更不一致了。因為沒有不像學業有分數可以參考,成功有金錢可以衡量。幸福,那就是內心的感受,這確實很難用哪一種標準去衡量。
有的人可能覺得,能夠當一個大官,就算是幸福了,還有的人以為掙到更多的錢就是一種幸福,而有的人只要身體健康,就算是幸福了。所以幸福的標準可能更加的難確定。
在我看來,幸福的標準也很簡單。當你按照自己的方式,或者說你實現了自己設定的人生價值和自己的人生意義之後,那麼你自己就會感覺到幸福了。
比如說,我給自己的墓志銘是:活過,愛過,寫過。此心光明,此生無憾。
活過就是,我是為自己而活。記得以前陷入抑鬱自卑的時候,我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裡,隨著別人的喜怒而改變。而現在當我有了自信之後,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不需要為別人而活。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業自己幹。
所謂愛過就是。我給予我的家庭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我愛我的孩子,我的父母老婆,不求回報的那種付出的愛。
寫過就更簡單了,我現在每天寫一篇文章,日更545天,寫到現在已經接近100萬字了(加上博客)。我覺得我為家庭教育也做出了一點自己小小的貢獻。
此心光明是,因為我有自己的道德標準,我是按照自己的道德標準衡量和約束著自己。當我按照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衡量自己的時候,我活得特別的充實、乾淨。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過的一生。
所以像王陽明說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當你活得坦坦蕩蕩明明白白的時候,這輩子就沒有什麼遺憾。
是的沒有遺憾,我覺得適合作為我們所有的標準。比如在學習的時候,你努力的求學,發揮自己的潛力。
至於考試成績和排名是否上名校,那其實是另當別論的,努力歸我,成功不歸我。
當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努力求學,去努力工作,去努力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活得明白坦蕩。才能夠不困惑,不憂慮不焦慮,因為我們知道此生無憾。
此生無憾,就是幸福的一種標準。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45篇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