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數學子的高考成績已經水落石出,有人歡喜有人憂。伴隨高考分數的出爐,很多中學都紛紛發布喜報。這一切,我認為都可以理解,高考成績,一方面是學生的十年寒窗苦讀成果,同樣,也是學校和老師努力的結果,對社會有個總結,做個匯報,鼓舞一下士氣,也是很有意義的。
雖然,我們不應該大張旗鼓,大肆渲染「高分成績」或「狀元」,但並不意味著將這些說出來就是惡炒。任何競爭都有先後,爭上遊也是一種積極心態,取得成績也是一種應該有的榮耀。我個人認為,將自己成績說出來,不能算是惡炒。
但是,個別輿論總是對此有一定的「獨到看法」,或曰過分敏感,太矯情,思想太狹隘,抑或有其他或該有或不該有的目的。
邯鄲一中「喜報」被質疑「狀元秀」,「喜報」本就應該「報喜」,有錯嗎?
近日,筆者就看到一篇相關的自媒體文章,文章開篇以教育部禁止各地中學拿狀元炒作為「靠山」,舉旗稱邯鄲市第一中學把高考喜報變成了一場狀元秀。而且還質問當地教育局不管,並針對性表示:「該校一貫仗勢欺人」,不僅如此,文章作者還信誓旦旦地聲稱:「本人誓與這個惡勢力抗爭到底」。
為什麼這位自媒體發此感慨,我們不得而知,也不知道「邯鄲一中」如何「仗勢欺人」了,怎麼發個「喜報」就成「惡勢力」了?只是在改自媒體文章後,還擇抄人家的「喜報」內容。所摘抄的內容中,也僅僅是人家公布了學校囊括了當地「文理科狀元」、各科「狀元」而已。話說,這就「大逆不道」了?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但高考是很多人的重要出路之一
話說,雖然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但不可否認,高考作為學子和家庭命運的分界線,在很大意義上決定著期待和未來。如此重要的成績,自然會被全社會關注。人們應該嚮往能者,崇尚英雄,我認為這沒什麼錯,也是客觀的自發行為。即便是學校不公布「狀元」,狀元和所畢業學校、錄取學校也會被瞬間宣傳於坊間。
那麼民間宣傳就可以,官方公布就大逆不道?掩蓋這些,或閉口不談,其實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即便制約不讓宣傳,有很多學校也會用非官方「民間形式」做群眾輿論宣傳形式。所以,閉口不談「狀元」,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可能的。
公眾和輿論同樣需要心態平和,向優秀學習
網絡信息和自媒體時代,人人可以監督。輿論監督可以,但沒必要去黑誰,不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自媒體人也不要以為自己有個自媒體號就可以「興風作浪」,就可以掀起輿論,因為更多網民還是理智的,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況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校都會有「喜報」,「喜報」並不是不可觸碰的東西。無論市場還是社會,組織還有機構,都有成績回報或榮譽,什麼十強、百強、先進工作者,都是為了鼓勵先進,激勵後進,並不是都有什麼壞的初衷。
我們應該樂見所有取得成績的人擁有榮耀,一個崇尚先進,崇尚英雄的文化才是優秀的文化。有時候,階段性總結,吆喝幾聲也不是不可以,一方面可以外樹形象。產生優秀,另一方面激勵內部、增強自信。
狀元在人家學校,人家為什麼不可以說,即便是自己不說,別人也知道,所以,這不算惡炒,最多算「不低調」。贊成不贊成無所謂,但咱沒必要去蓄意製造些什麼輿論氛圍。
優勝劣汰是自然客觀規律,高中孩子已經逐步成年,應該接受「能者上,庸者下」顯示競爭,這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不一樣,逐漸長大,就應該逐漸適應,並接受現實。任何人,包括教育機構和學子、和媒體,都有不要自己覺得考不好,就去撕別人答題卡的錯誤心態。
不管你吃到吃不到葡萄,好葡萄都不是酸的。誰好也是好,向優秀學習,不酸不黑不鼓吹,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