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電影殺到廣東,不看敢說自己IN?

2020-12-22 騰訊大粵網

彈幕電影殺到廣東,不看敢說自己IN?

[第17期] 2014-08-08

  「天明眼戴胸罩」「求8排美女電話」……如果你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銀幕上不時飛出這些字幕是不是很好玩?沒錯,在二次元世界風行的「彈幕」已經高調進入電影院了,更一舉登上網絡搜索熱榜。本期FUN攻略,大粵娛樂送上新鮮熱辣的《秦時明月》廣州彈幕觀影體驗報告,告訴你這個「全球首創」的最潮觀影方式到底有多好玩!你有興趣去玩一把?廣州深圳的朋友有福啦,《秦時明月》將於8月8日-10日在廣州、深圳開設彈幕專場,不去體驗一下你還敢說自己IN嗎?

什麼是彈幕電影?「就是邊看電影邊吐槽」

彈(痰)幕?錯!正音應該叫「蛋」幕!它起源於日本,是視頻網站用於互動的字幕技術,大家可以邊看視頻邊吐槽,用戶的發言打成字幕飛在視頻上。國內以ACfun(A站)和「嗶哩嗶哩」(B站)這兩家彈幕視頻分享網站人氣最旺,它們背後是二次元世界的幾千萬註冊用戶。而「彈幕電影」就是把這種互動字幕技術帶進影院,你可以邊看電影邊吐槽,還可以與現場其他觀眾實時互動。

彈幕電影好玩麼?大粵獨家體驗:很過癮

8月6日晚,《秦時明月》在廣州進行彈幕試片,小編率先親身體驗了一把,且看我對彈幕電影的全方法測評報告。

●呈現方式:打牆上不影響觀影

區別於《小時代3》把彈幕投射到大銀幕,高度還原A、B站效果的做法,《秦時明月》選擇把彈幕打在銀幕兩側的牆壁上,文字可呈現不同大小,但不能像A、B站那樣出現各種字體色彩。小編體驗後發現,上牆式的彈幕最大好處是不會遮擋銀幕,不影響觀影。如果像《小時代3》那樣,對那些沒看過電影的觀眾來說,看電影過程就會受到各種幹擾,除了銀幕被飛出的字幕遮擋,還有彈幕會出現劇透等。

●座位選擇:坐山頂位最舒服

不過,也有觀眾認為上牆式的彈幕看評論會很累。小編的體驗是,坐前排靠中間確實會感覺辛苦,因為前排觀眾需要抬頭觀看銀幕,視野基本被大銀幕覆蓋,要看評論得抬頭左右調整。如果坐靠後排,甚至山頂位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因為這些位置視野比較大,無論看銀幕還是牆幕都比較舒服。

●互動效果:泡妞、吐槽……玩得很HIGH很過癮

當晚來參加彈幕觀影的觀眾不少是該動畫的忠實觀眾,現場還因為有動畫人物cosplay,使得氣氛十分活躍,還有幾位身著古裝的美女坐在觀眾當中,在電影還沒開始放映,彈幕就已經先HIGH,「求8排美女電話!」「8排的MM可以加我的微信嗎?我的微信號是XXXX。」影片放映過程,針對電影人物和劇情的各種歡樂吐槽更是不斷飛出來,「小咻咻的配音怎麼配得像AV女優似的。」「臥槽!雅典娜出場!」「天明眼戴胸罩。」「金龍魚花沙油?好強大的植入。」觀眾們的「槽功」還是有一定水準,與全場觀眾一起吐槽的感覺很歡樂。

●存在問題:「吐槽要收費」、非實時、活躍度一般

1、在影片放映前測試時,有一句彈幕飛上牆:「吐槽居然要收費!」沒錯,此為該彈幕場第一個「槽點」,每發一條彈幕,盛惠1毛錢。

2、彈幕發送和顯示也存在一定「時差」,小編自己嘗試發送了一條內容,發送成功到顯示在牆上約有十幾秒的延時。

3、彈幕活躍度一般,沒有出現滿屏吐槽的狀況,期間還有工作人員自己發彈幕交流,還有一些零質量的內容,諸如「祝票房大賣」就出現過幾次。

●現場觀眾反饋:新鮮,特好玩

@Angle(《秦時明月》粉絲): 大家可以一邊看一遍交流,尤其你發現還有很多和你一樣喜歡這部電影的粉絲交流起來特好玩,比在電腦屏幕前自己發爽。

@木木三(媒體人):儘管個人還是偏向直接彈銀幕的惡趣味,不過內斂的彈兩邊可能更適合做普及。發簡訊的做法對片方來講也是比較方便。

@許嘉(南方都市報記者):電影看了這麼多年,頭一次在電影院裡知道「坐在身邊的陌生人到底愛不愛男主角」。雖然一邊看電影一邊看彈幕,著實有些傻傻分不清,但是,這個另類體驗偶爾為之,還是有點小興奮呢!

彈幕電影怎麼玩?「發條簡訊就搞掂」

從《秦時明月》和《小時代3》的「彈幕專場」來看,觀眾要在電影院玩彈幕一點都不難,過程就跟發送手機簡訊一樣,再複雜也只是多了手機連接wifi登陸網址的步驟,簡單到連不熟手機操作的大媽大叔也能輕鬆應付。

《秦時明月之龍騰萬裡》彈幕場匯總

城市 廣州
影院 廣州中華廣場電影城
日期 8月10日
場次

10:40、12:30

14:20、16:10

備註 164座,7號廳
城市 廣州
影院 廣州UME國際影城
日期 8月9日
場次 全天
備註 193座,3號廳
城市 廣州
影院 中影火山湖電影城
(番禺哈街)
日期 8月8日
場次 下午到晚上
備註 165座
城市 深圳
影院 深圳嘉禾影城
日期 8月8日
場次 晚上

彈幕電影會成為趨勢?業內人士:噱頭而已

反方:未來不會成為趨勢

@金逸珠江院線謝世明:這是年輕人時髦新鮮的玩法,現在年輕觀眾不僅僅把電影院當成看電影地方,也是社交活動場所,比如有些人會包小場看電影求婚或相親播放自己的VCR,彈幕則實現了影院社交化。但是這種彈幕未必會成為主流,如果片方只是包一兩場應該會有觀眾群,至於彈幕廳,要看這個東西會不會一下子推出流行。這些噱頭的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

@金逸影城盧經理:彈幕這東西主要還是噱頭。至於說專門拿一個廳來全天放映彈幕場次就得看時間段。如果是些早場,經常是些退休的老人帶著小孩來看,互動肯定有限,如果是傍晚或者晚上,那可能年輕人多些,互動會好些。

正方:換個思路看待電影

@冷斯基:彈幕版電影以後一定是大趨勢,但是不適合廣泛應用。適合吐槽的片子,值得吐槽的片子,其實一年也沒幾部。而且彈幕版放映時間一定要滯後於正常版,真粉絲和圍觀觀眾估計才會有那個閒情逸緻去有志於二擼。

@多洛蕾絲(知乎網友):照國產電影這個發展趨勢,我估計彈幕電影肯定會出現。我覺得大家完全可以換個思路去看待電影,沒有必要糾結于欣賞故事。

附錄:看彈幕電影小貼士

彈幕電影僅適合看過一遍電影再來刷彈幕的人,and本身對電影沒興趣單純衝著玩彈幕而來的人,其餘人士慎入。
手機電源要充足!帶多塊電池,或帶上充電寶,小編在現場只發了一條吐槽,為啥?因為沒帶充電寶!T T
了解電影劇情,最好看過一遍正常版本,然後才能盡情和大家一起吐槽。
除了吐槽,還可以實時留意現場,「第6排的MM,我好想約你(pao)喔。我的微信是YYYY」「坐前面的哥你別抖腳行不,後面都感覺到!」「旁邊的情侶,你們「打車輪」打夠沒?」小編已經在腦補各種畫面!

相關焦點

  • 彈幕牆上,寫滿社恐不敢說的話
    JRS在虎撲尋到直男的一片天,聊球聊車聊漂亮妹子,懟天懟地懟死敵球迷。據聞人家最近還上線了一個模型APP,號稱要讓男人做回男孩。 大神們在起點中文網筆耕不輟,書粉催更的催更,建群的建群,有人和你解構劇情,有人為自己嗑的CP寫同人,有人相約一起給拖更的作者寄刀片。
  • 「彈幕電影」來襲 不會吐槽怎好意思進影院?
    《秦時明月》導演沈樂平透露:「觀眾發手機簡訊到簡訊平臺,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收集、審核彈幕並將它們投於銀幕兩邊。簡訊也是按資費標準收取一條一角。之所以不投射在銀幕正方,因為一般看彈幕視頻的人都會看兩遍,第二次就是看網絡刷屏效果,但你不可能要求所有觀眾都先看了一遍普通場,然後再到彈幕場吐槽。彈幕不在銀幕上,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幹擾,你想看電影就看中間,想看彈幕就看兩邊,互不幹擾。」
  • 廣東人為什麼不敢輕易說廣東話?
    廣東人就必須承傳廣東話嗎?Why not?方言也算是本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活在語言和民俗中,講方言也算是傳承,值得發揚啊。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朋友的朋友圈說他是廣東人,但卻不敢輕易說粵語。因為在廣州工作的時候,因為說粵語,帶有自己家鄉的口音,然後他一說就立馬被別人聽出來不是廣州本地人,導致他很尷尬。為什麼會尷尬呢?其實這個事情我真的能感同身受啊。我是從茂名出來的女孩子,常年來回於廣州、深圳和香港,然後過年還回老家。所以有時候我說的粵語我自己都會有點混亂了!比如倒垃圾,腦子裡經常會在」dun左巨「?」
  • 給我一部電影,我能用臺詞刷屏直播間:盤點各種彈幕梗的萬惡之源
    然而小GO手頭最清晰的截圖字幕又被改了,難受啊……劇中貢獻的另一個相關的梗就是釣魚,很多小夥伴可能以為釣魚是和FG的外號有關,或者是喝茶的代稱,其實這也是有出處的:電影中阿樂當選話事人之後約大D釣魚,隨後趁大D不備將他殺掉。所以除了「沉江」以外,大家還會在彈幕裡刷「XX,FG約你明天去釣魚」,意思就是FG想「做掉你」,和沉江本質上是一個意思。
  • 有網友說王源是活體彈幕,不知道你們大家認同嗎?
    有網友說王源是活體彈幕,不知道你們大家認同嗎?相信喜歡關注娛樂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娛樂圈裡的tfboys的組合吧!可以說tfboys的三小隻都是十分可愛的,特別是王源,很多網友都表示王源的長相十分的可愛,而且王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喜歡賣萌的。
  • B站2020年度彈幕公布,第一名的彈幕我個人不太服氣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B站都會公開自己的年度彈幕,今年的年度彈幕前五分別是:爺青回、武漢加油、有內味了、雙廚狂喜、禁止套娃。 有內味了現在不知道為啥聽起來感覺有點像嘲諷,特別是B站黨妹講話的時候說的那啥「哩味」更是讓人吐槽。 但是我覺得這個爺青回當選第一我個人是覺得有點不太服氣。
  • 《看電影》幕後大佬,終於下海陪你們看片了?!
    《看電影》幕後大佬要怎麼下海,先賣個關子。先從《追光吧!哥哥》說起。《追光吧!哥哥》,說是「哥哥」的節目,可還是小姐姐們好看。因為,以鄭爽為代表的小姐姐,把自己活成了「活體彈幕」。
  • 一起看同一部電影發彈幕,專業影評人全程「拉片」
    25萬網友在線觀影,邊看邊在彈幕交流,還有專業影評人全程解說。在「雲綜藝」、在線演出之後, 「雲觀影」能否異軍突起?但目前影院尚未復工,更多人一起「雲觀影」,還能邊看邊聊,聽專業人士點評,這樣的「觀影姿勢」,讓不少年輕人很受落:「很感動,大家陪我一起看,少了最近的孤單感。」、「現在的確還不適合出門,宅家和大家一起看電影,挺好的。」、「超棒!」、「形式很新穎,刷新了我對看電影的新認知,原來看電影還能這麼玩。」
  • 冰糖燉雪梨:黎語冰說分手時,注意看彈幕說啥,太心疼綠冰!
    冰糖燉雪梨這部電視劇對於很多小夥伴們來說非常熟悉,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們最近也在看這部電視劇,隨著大結局的臨近,電視劇的節奏也加快了很多,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們對於最近的劇情是非常的揪心,大家非常熟悉的冰糖夫婦在前面的劇情中說出了分手,雖然說目前已經和好但畢竟經歷了這樣一段劇情後,內心還是有點不甘的
  • 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牛歡喜」,到底味道怎麼樣?你敢吃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廣東人愛吃牛歡喜」成了網上一個普遍的說法,牛歡喜也成了網紅食品之一。我在粵西湛江生活了三十多了,也只是近幾年才知道牛歡喜是什麼——母牛身上的一個部位,也就是母牛的外生殖器。為什麼說廣東人愛吃,我想來源可能是鄭中基在港片《低俗喜劇》中的情節,他說了一句話很經典:「我殺了多少頭牛才能給你炒一道牛歡喜啊!」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康有為對日本謊稱這次來到日本是拿著光緒皇帝的「衣帶詔」來的,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光緒皇帝從始至終是和慈禧站在一邊的,光緒不可能殺了慈禧,不是不敢殺,也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為何要說光緒不能殺慈禧呢?我們先看一下光緒是怎麼坐上龍椅的。
  • 不怪李誠儒,聽不懂粵語的人看周星馳電影確實吃虧
    彈幕也紛紛發表觀點:看不上無釐頭=看不上周星馳。於是,一場聲討浩浩蕩蕩地開始了,蔓延至今。在很多觀眾心中,周星馳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李誠儒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無異於「褻瀆神靈」。很多人也是從那時才意識到:周星馳的電影不光搞笑,還有道理、人性,還有百態人生。但是對於廣東這一片的觀眾來說,周星馳除了是喜劇大師還是「博物館」。現在廣東這邊很多年輕人都被家庭、學校要求說普通話,但19聲母56韻母九聲六調的粵語除了發音複雜,很多詞彙的含義也很包羅萬象。
  • 9部看了要絕望到崩潰的電影 直抵人性深淵敢挑戰嗎?
    有一類電影,要不探討社會灰色地帶,要不直抵人性的深淵。看過之後可能會對你的三觀產生一些衝擊。有人將其定義為「負能量」電影。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幾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你敢挑戰嗎?《狗鎮》  豆瓣評分8.4
  • 幽默笑話:我姐連魚都不敢殺,現在居然敢殺羊了
    1、昨天姐夫叫我們一家人全部上他家吃飯,姐夫說我姐殺了一隻羊,我說:怪哉怪哉!我姐連魚都不敢殺,現在居然敢殺羊了?姐夫說:這不前幾天剛拿到了駕駛證嘛,工具改進了,回家的路上用新車殺的!2、教授給學生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見聞。
  • 《殺不了的他和死不了的她》:又一部被名字耽誤的日本青春電影
    不知曾幾何時,日本影視劇就走上了不認真取名字的不歸路。一開始我看到讓人想死的片名是《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總共十七個字。這名字喪心病狂到日本同行都看不下去,趕緊簡稱為「那朵花」。中國發行方掉光頭髮想到了《未聞花名》這樣信達雅的譯名也很是讓人佩服。
  • 《延禧攻略》的彈幕承包我一年的笑點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通常是女生用來diss男生變心、說話不算數的網絡用語。比如吐槽男人在追求女孩的時候很殷勤,結果追到手後態度立馬大轉變、追求的時候恨不得天天粘著女孩子,追到手後卻嫌女孩煩,也可以用來吐槽男生不解風情、鋼鐵直男、以前看月亮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可以說是個萬能吐槽詞。
  • 萬聖節快到了,這些電影不敢一個人看
    萬聖節的由來和典故有多種不同版本的故事,而關於萬聖節的電影作品也不少。萬聖節快到了,這些萬聖節電影是我不敢一個人看的。這部1978年的作品獲得當時最恐怖電影第一名,也側面反映了它在恐怖電影世界中的泰山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月》裡面的情節相對簡單,很多恐怖情節已經在其他恐怖電影相當常見。尤其要留意欣賞開頭的主5分鐘的主觀長鏡頭,通過鏡頭觀眾能切身感受。從第三者的視覺,轉變成第一視覺也令這部影片增添了神秘和刺激感。
  • B站A站網絡視頻彈幕滿天飛 不明白其中意思的已經out了
    徐業良今年20歲,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看彈幕,在他看來,看不看彈幕,是人與人之間分界線:「這分界不是說80後、90後這種年齡上的,而是人的類型,說白了就是上B站的,和不上B站的。」這樣具有濃重亞文化圈氣息的觀點,在彈幕愛好者中並不鮮見。乃至於B站註冊會員的條件便是,需要用戶回答20道「彈幕禮儀題」,再挑選三個領域--如動漫、影視、科技乃至鬼畜……進行「自選題」考試。
  • [學子論文]彈幕網站受眾的參與度及「彈幕」信息傳播的特點
    (2)意見表達的新領域 從早期的qq、微博、微信到彈幕網站,網絡的變革與發展都曾經引起了一波又一波強烈的意見表達場景。網絡傳播時代,彈幕網站讓人們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也可以發表評論,進行信息傳播。不得不說,彈幕網站迎合了更多年輕人的表達訴求,使意見表達的範圍更具寬度,為網民們的意見表達行為開闢了新的領域。
  • 彈幕文化註定只適合東方,西方人看彈幕很痛苦?英文彈幕很難用
    從網絡上經常在群裡使用表情包到各種網絡流行語的崛起,中國的網絡環境已經從貼吧時代過渡到彈幕時代。但是彈幕跟留言不同,留言可以保持在評論區很長時間不消失,及時過後我們也可以仔細回看,但是彈幕不一樣,我們發送的彈幕在一定的時間內就會流逝,觀眾在彈幕上看到的信息往往只有幾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