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方的冷空氣持續蔓延,科大大真想吐槽一句:
這!天!也!太!冷!了!吧!
與此同時,因季節變化招惹的「神秘咳嗽」也在接連不斷找上娃。
究竟是何方神聖?竟讓寶爸媽們如此費心?
噹噹噹噹!它就是——「過敏性咳嗽」,本期節目,科大大就來帶大家揭秘它的罪行!
目前臨床對於過敏性咳嗽的定義尚不統一,但專家普遍認為:過敏性咳嗽主要因吸入某些過敏原或刺激性氣體後出現的急性發作或反覆的咳嗽症狀。
它與支氣管炎、肺炎,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兩者的病因不同。
過敏性咳嗽是因接觸過敏原導致的免疫相關的氣道高反應,咳嗽突發突止;
而支氣管炎or肺炎是因感染導致的氣道或肺實質的炎症損傷,由於感染的病原、程度不同,咳嗽的症狀也會隨之變化。
咳嗽變異性哮喘屬於哮喘的一種。
而過敏性咳嗽包含了:上氣道咳嗽症候群、花粉刺激引起的季節性咳嗽、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等......
某種意義上來說,過敏性咳嗽的範圍涵蓋了咳嗽變異性哮喘,但兩者在治療、預防和護理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規避並切斷一切過敏原。
科大大傾情奉獻一張過敏原大集合圖,可供寶爸媽們參考:
幾種常見規避過敏原的應對措施:
塵蟎過敏:
經常晾曬靠墊、沙發墊、床墊、枕頭等物品;
儘量減少填充玩具、毛絨玩具,同樣每周清洗;
儘量不使用毛毯。
真菌/黴菌過敏:
及時清理室內積水,臥室內不養綠植;
家中注意除溼除潮,溼度保持在50%以下;
定期清潔加溼器、更換空氣過濾器的濾網。
動物皮屑過敏:
家裡不養寵物,外出避開寵物。
花粉過敏
花粉季節減少外出,外出帶隔離功能較強的口罩。
2歲半以上的寶寶可以做過敏原檢測。
但由於引起寶寶過敏的種類很多,過敏原檢測的種類也有限,不一定囊括在內,而且一次過敏原的檢查結果也並不能作為蓋棺定論的依據。
只要症狀可控,沒有嚴重併發症,不用特意檢測。
尋找過敏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生活日記」,通過記錄寶寶的飲食和接觸過的物品,同時觀察季節變化來排查過敏原。
可以用藥緩解,緩解過敏性咳嗽最有效的是:抗組胺藥物。
目前兒童一線用藥為二代抗組胺藥物,包括:開瑞坦、仙特明。
此外,三代抗組胺藥物: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以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類藥物孟魯司特鈉(順爾寧),在兒童用藥中也比較多見。
一般輕症的過敏性咳嗽用藥時間控制在5-10天左右,病情反覆的寶寶往往需要延長療程,具體用法用量要根據寶寶症狀,遵循醫囑使用哦!
過敏性咳嗽的急性期發作很多都包含炎症因素,所以也可以進行霧化治療。
常見治療過敏咳的霧化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懸液)、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抗膽鹼能藥物(溴化異丙託品),這些均能緩解過敏性咳嗽症狀。
糖皮質激素藥物(布地奈德)雖屬於激素,但在霧化使用的劑量很小,所以極少出現全身副作用。
短期、小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也是安全有效的,如需長期使用,需遵醫囑。
另外,由於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呼吸道抵抗力偏低,很容易合併感染。
寶爸媽在治療期間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家庭成員的健康以及寶寶的生活環境,避免接觸患病人群而導致交叉感染。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呼吸道發育逐漸成熟、免疫力不斷提升),再加上及早發現並規避過敏原,可以達到緩解過敏性咳嗽的效果。
但規避過敏原或使用抗過敏藥物,都不能改變其過敏體質。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是脫敏治療。
脫敏治療主要針對持續性存在中重度過敏反應以及特異性抗體較高的寶寶。
將過敏原製成提取液,通過皮下注射、舌下含服等途徑讓寶寶反覆接觸過敏原,達到逐漸適應過敏原的目的。
這種治療時間通常需要2-3年及以上,治療效果也因人而異,不適合5歲以下寶寶。
不適合5歲以下寶寶,不適合5歲以下寶寶,不適合5歲以下寶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急性發作期不建議接種疫苗,但如果症狀有所緩解,只是輕微咳嗽、流涕,不影響接種。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
科大大還有哪些沒說到的知識點,歡迎媽媽們踴躍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