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霧化用藥新共識!這3大霧化禁用藥,90%家長都搞錯

2020-12-09 科學家庭育兒

11月我國新增新冠本土確診59例,之前也有專家說,入冬後新冠還會迎來大考。

在這種緊張的形勢下,寶寶們又該如何安穩過冬呢?

來源:網絡

冬季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寶寶一旦生病不敢去醫院咋辦?

這時,很多家長想起了在家霧化的方法。畢竟年初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在採訪中也表示:霧化在第5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被推薦!

來源:鳳凰周刊

有了專家的支持,家長們更是放心大膽地用了起來,但你真的會霧化嗎?知道哪些病、哪些藥可以用嗎?

快跟著科大大(IDkexueyuer2012)一起往下看吧!

1 霧化的副作用,沒你想像的大!

霧化吸入最開始是哮喘病人使用的,所以,家長聽到孩子要霧化,第一反應都是:孩子哪有這麼嚴重,還要做霧化?

其實,霧化和輸液、口服藥一樣都是給藥方式,它們起作用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可以看出,相比於口服和輸液,霧化療法可以通過呼吸讓藥物直接到達肺部,少了中間環節,所需藥物劑量更小,起效更快,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都大大降低。

科大大提醒媽媽們:霧化好處雖多,但不是所有藥都能霧化!

2 霧化吸入藥,90%醫生可能都錯了!

霧化是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治療手段,但不規範使用甚至會威脅寶寶生命!

下面這3類藥,《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指出,都不能用來霧化

➱ 抗生素:臨床應用的抗生素都沒有霧化劑型,比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妥布黴素、氨曲南、頭孢塔頂,黏菌素,兩性黴素等。

➱ 中成藥:比如喘可治、痰熱清、喜炎平、炎琥寧、熱毒寧,還有其他中成藥注射液。

➱ 其他:比如地塞米松、利巴韋林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幹擾素、a-糜蛋白酶注射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比如部分重症肺炎,可能需要超說明書用藥。這一般發生在急診或者住院部門,會有專業醫師說明情況,且需要家屬知情同意後,才能使用!

臨床上,常用霧化藥只有這三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僅如此,也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霧化。大家一起來說說看,下面這2種情況,需要霧化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想知道的家長,接著往下看吧!

3 一咳嗽就霧化?濫用!

其實,普通的咳嗽、鼻塞都不需要霧化!

但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咳嗽,比如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感染後咳嗽等,所對應的霧化藥也存在區別。

因此,用藥之前要先帶孩子去醫院,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是否需要霧化。

如果是已經反覆發作過多次的慢性病,如診斷明確的哮喘,有經驗的家長可以在第一時間使用霧化嘗試控制症狀,根據之後的症狀決定是否就診。

科大大也為大家總結了8類真正需要霧化的情況,快記在小本本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看到這,相信不少家長又要問了,既然只有這些情況可以霧化,為什麼不少醫生在娃鼻塞、咳嗽時給霧化生理鹽水呢?

這是因為,霧化生理鹽水能起到溼化鼻腔、緩解鼻塞、稀釋痰液等作用,如果孩子僅僅是咳嗽、鼻塞、咽痛難忍等,可以此緩解局部症狀。

但霧化用的生理鹽水,一定要去醫院和藥店買,不能自己配製!

而且,科大大也不推薦在家做霧化,但現在是特殊時期,頻繁帶娃去醫院,不僅孩子吃不消,就連科大大也很擔心交叉感染的問題。

但要提醒家長們的是,給娃做霧化前,下面這些,必須知道!

4 牢記霧化3大步,安全在家做霧化!

想要在家給孩子做霧化的家長們,一定要先解決這兩個問題:

① 挑選好的霧化機。

② 知道霧化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霧化機的選擇。不同的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情況,再選購機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霧化的接口方面,小於三歲用面罩,三歲以上用吸嘴即可,根據孩子的依從性可以靈活調整。

其次,霧化前中後的這些細節,1個都不能忽視!

❐ 霧

1. 不要給孩子塗抹油性面霜。

2. 進食一小時後,並在吸入前,讓寶寶漱漱口,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食物殘渣,避免誤吸。

3. 保持寶寶情緒穩定,儘量採取坐姿或半躺,一定不能躺著。這樣有利於藥物沉積到細支氣管及肺泡。

❐ 霧

1. 嚴格控制藥液量:一般霧化吸入液體量用 4 ~ 6 ml,最低不低於 4 ml,建議不超過 6 ml 為宜。

例如下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吸入方式正確:口呼氣,鼻吸氣;平靜呼吸,間斷深呼吸。

3. 整個霧化過程大概在10-15分鐘,這期間不要鬆開寶寶的面罩,儘可能密封、貼合面部。

4. 一旦寶寶出現臉紅、呼吸急促、頭暈、皮疹、心悸等過敏反應,一定要及時中止霧化,並送往醫院。

5. 保持與他人≥90cm的距離,避免交叉感染。

❐ 霧

1. 及時讓寶寶漱口和清洗臉部,避免藥物殘留。

2. 輔助拍背、適當咳嗽咳痰。

最後,科大大再提醒媽媽們:不要娃一咳嗽就霧化,一定要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選擇正確的藥物霧化!

看完今天的科普,是不是又進步了一點呢?養娃路上是不是又自信了一點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相關焦點

  • 霧化比吃藥、輸液危害都大?最新《共識》:娃能用的藥只有3種
    「霧化治療是個啥?」「有副作用嗎?」「能長期做嗎?」……霧化治療,一直是很多寶爸媽頂頂關心的問題之一。巧了,就在今年,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正式發布了專家共識——《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貼心如科大大,今天就結合這個共識,帶大家好好聊聊霧化那些事兒!
  • 新!寶寶霧化用藥終於有了國家臨床共識,能用的只有這4種!
    前幾天科大大給大家推送了關於輸液的乾貨知識,有的媽媽諮詢關於寶寶霧化的問題,那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霧化的知識。 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大部分中招的娃,都免不了霧化,變身鋼鐵俠
  • 霧化有毒危害大?關於霧化的 3 個真相,家長一定要知道
    霧化都是激素藥,那麼大家最關心的霧化用藥,真如謠言中那般可怕嗎?,讓家長們格外恐慌。從給藥方式上看,打針,孩子痛得撕心裂肺;吃藥,家長餵得狼狽又心疼。霧化就是把藥吸進去,孩子只需要用嘴含住或者戴上面罩就行,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配合度更高。
  • 這三種藥不適合用於霧化 千萬別再弄錯
    霧化吸入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因其臨床應用優勢被國內外廣泛使用。但在我國很多基層醫院甚至大型綜合醫院由於醫務人員對霧化吸入療法及其藥物應用認識不足,臨床常存在不合理用藥現象。關於霧化合理用藥,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學界仍然無法達到統一,如通常被稱為「呼三聯」的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這三種藥物能否用於霧化吸入,一直都存在爭議。
  • 糜蛋白酶能不能霧化吸入?一場「說明書」和「專家共識」的辯論賽...
    反方1辯《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2012年)》α-糜蛋白酶:多肽酶,沒有證據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氣道產生治療作用,此外也沒有配伍相關的藥理學研究數據,禁用超聲方式進行霧化治療。反方3辯《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不推薦傳統「呼三聯」方案(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呼三聯」藥物無相應霧化吸入製劑,無充分安全性證據,且劑量、療程及療效均無統一規範。
  • 霧化吸入藥物使用,90% 的醫生都用錯了
    臨床上常用氨溴索、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慶大黴素、溴己新、喜炎平等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本文對常見霧化藥物治療的超說明書用藥進行了合理性分析。 氨溴索注射液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2012 版)》指出:氨溴索說明書未推薦霧化吸入使用,但我國臨床多用靜脈製劑進行霧化治療[1-3]。目前國外已有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鑑於超聲霧化可使霧化液體加熱至蛋白酶變性,因此不推薦用超聲霧化給藥方式[4]。
  • 5歲娃輸錯藥致死!打針、霧化、口服,這些用藥禁忌不能犯
    最近,有一則新聞是科大大持續關注的,相信很多家長也有耳聞:10月15日,宜興市人民醫院一位5歲的男寶因為護士輸錯藥而導致其死亡。看到這條新聞的科大大,心太痛了。要知道,這可是世界衛生組織大力提倡的哦!口服用藥的給藥方式是通過腸胃吸收進血來發揮作用,但是藥三分毒,正確口服用藥的姿勢是什麼呢? 沒病用藥預防——沒必要!
  • 幹擾素霧化治療新冠肺炎,如何遵循規範正確使用?
    光明網訊 在國家衛健委連續下發的多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試用α-幹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500萬U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霧化吸入)」。我國目前上市的α-幹擾素具有多品種、多劑型的特點。如何安全合理地進行α-幹擾素霧化治療,這是醫生和藥師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 地塞米松、氨溴索、慶大黴素霧化吸入效果好?超說明書用藥需謹慎
    秋冬季節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而霧化吸入療法是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臨床霧化給藥在選藥上非常混亂,給臨床安全用藥留下隱患。霧化給藥治療必須規範!     這種任意改變藥物製劑給藥途經的用藥方法屬嚴重不合理用藥。因為每一種給藥途徑對藥物製劑都有一定的質量要求,任意改變藥物的經藥途徑必然會影響藥物的臨床療效,並給病人帶來安全隱患!
  • 霧化吸入治療我們不得不知道的真相
    尤其最近網上還流傳著一些關於「霧化」的說法,如:霧化裡的成分都很可怕,霧化對寶寶的傷害比輸液還大……一時間讓很多給孩子做過或正在做霧化的家長,變得心神不寧,惶恐不安。霧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給大家說說關於霧化的真相。霧化吸入該如何用藥?我的孩子咳嗽,霧化該用什麼藥?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 為什麼會產生霧化謠言?到底還敢不敢給寶寶做霧化了
    前3種方式,藥物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病灶位置的同時,也會到達全身各處,屬於全身用藥。而霧化則屬於精確打擊,不經任何過濾直接吸入呼吸系統,屬於局部用藥,不但起效快,用藥量也只有全身用藥的1/5,副作用自然也少得多得多。OK,現在菌菌可以大聲說出我的立場了:霧化是一種又好、又快、又安全的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方式!媽媽們放心,別被謠言忽悠,也別當了這條謠言的快遞員。
  • 藥娃說防疫|「狙擊」新冠病毒——釐清幹擾素霧化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推薦α-幹擾素霧化吸入,而不是肌注或皮下注射?這可能與幹擾素的機制有關。α-幹擾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可以增強適應性免疫細胞的病毒清除能力。但在急性感染中,免疫增強也可能啟動炎性反應和組織損傷,加重病情進展。
  • 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入冬開始,咳嗽的寶寶就多了起來,在治療過程中,有些寶寶因為病情需要,得做霧化,這不免讓爸媽們擔心起來: 聽說霧化比輸液還可怕? 霧化藥物是激素,不能給娃用? 是不是咳嗽都能做霧化呢?
  • 兒童常用霧化藥物盤點,需要警惕這些不規範用藥
    霧化吸入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給藥方式,在兒科也非常常見,但在臨床應用中,常見一些不規範用藥的情況。 在此對兒科常見霧化用藥進行一些盤點,希望能引起各位同行,對兒科規範用藥的重視。
  • 孩子咳嗽、肺炎能不能做霧化?不是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可用霧化
    最近嬰幼兒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尤其是關於流感的事件傳的沸沸揚揚,搞的家長們都人心惶惶的。當寶寶出現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腫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時,醫生常常會要求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有的家長會心存疑問:為什麼不打針而選霧化?吸入的什麼藥?是不是有激素?對孩子有傷害嗎?
  • 一咳嗽就霧化?停!濫用危害大,認準8種情況3種藥!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霧化這一給藥方式可說是刷足了存在感!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在採訪中表示:霧化在第5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被推薦!科大大曾經科普過:霧化是一種安全的給藥方式,並不存在「比吃藥、輸液副作用大」的說法!但是,沒有任何一種醫療手段是絕對安全無副作用的,任何治療方法和藥物都不能隨意濫用。
  • 霧化全給孩子用激素藥?副作用大於吃藥?你怕是有什麼誤解
    天一轉涼,兒科門診又開始擁堵,其中出現咳嗽症狀的孩子,都佔了一大半。孩子在門診此起彼伏咳嗽,一聲比一聲更響,家長心也揪緊了,希望醫生趕緊能把這咳嗽治好。 治療歸治療,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醫生能簡單開點藥,孩子吃了就能好。
  • 霧化吸入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原創 朝陽藥師 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霧化吸入療法是治療呼吸道疾病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與口服、注射和靜脈給藥等方式相比,霧化吸入因藥物直接作用於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療效可靠、全身不良反應較少和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優勢
  • 霧化比輸液更可怕?霧化有抗生素?真相來了......
    ,僅為全身用藥的幾十分之一;③ 比起口服、靜脈、肌肉注射給藥來說,寶寶配合度更高。霧化一般用於急性哮喘發作或支氣管炎伴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哮喘的控制用藥、喉梗阻等疾病。加上霧化使用的藥物都是處方藥,所以是需要醫生來判斷是否適合霧化,並要在指導下治療,不建議家長自行霧化。
  • 霧化or輸液?激素和抗生素選哪個,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回答
    進入冬季開始,嬰幼兒呼吸道疾病可謂到了高發期,交流群中經常能看到孩子感冒咳嗽發燒了,很多家長常常會為孩子打針吃藥如何護理等問題一籌莫展。最近有位寶媽對於孩子霧化用藥規範提出了疑問:「鹽酸氨溴索不適用霧化真的嗎?」。小編也曾在小區裡聽到過家長為了究竟是給孩子霧化還是輸液進行過一番辯論。其實任何治療方式都有其利弊,如何根據病情用藥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