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遭遇債務危機 同胞公司曾參與新光圓成重組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豐盛控股(HK.00607)開盤大跌17.87%,盤中臨時停牌。旗下控股的中國高速傳動(HK.00658)下跌近11%。

造成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是: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對外簡稱「豐盛集團」或「南京豐盛控股」,為明顯區分,本文簡稱「豐盛產業」)被曝近13億債務逾期。

豐盛產業和豐盛控股兩公司股權看似相互獨立,實際是聯繫緊密的兄弟公司,外界常將之統一視為由季昌群掌管的「豐盛集團」。此外,本次豐盛產業債務危機牽涉到浙江名企新光控股集團。此前,豐盛控股曾計劃將自身旗下的中國高速傳動大部分資產以百億現金出售給新光控股旗下A股公司新光圓成(002147)。新光集團目前也深陷債務危機,新光圓成亦因之戴帽成「ST新光」。

十億違約牽出百億負債

12月25日開始,市場開始流傳「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逾10億債務未及時清償,成為繼雨潤、三胞集團後南京第三家陷入流動性危機的百億民企」的消息。隨后豐盛產業承認流動性緊張,並表態「正在積極回收一些項目的回收款、處置資產以加快資金回籠」,當地政府已經介入。

豐盛產業主要針對城鎮化建設等綜合開發型項目進行投資,在南京及周邊城市投資保障房、基礎設施、能源站等項目的建設,以BT、BOT、PPP模式為主。

資料顯示,豐盛產業及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在內的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累計12.80億元未及時清償,其中247萬元已支付,剩餘未償還債務合計12.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豐盛產業在上交所、深交所還發行了包括18豐盛01、G17豐盛、16豐盛01等11隻私募債和一般公司債,這些債券剩餘期限在8個月到2年半不等。其中,合計45億元的債券附有「提前到期條款」:出現付款違約,無鬚髮行人同意,債券投資者可單方面宣布債券立即到期,且經債券持有人會議規則通過的債券的償還之日即為債務的提前到期日。

這意味著豐盛產業需要警惕45億債券提前兌付的風險。另一方面,結合公司近年披露的數據看,截至2018年6月底,豐盛產業總資產達到631.7億元,但持有貨幣資金只有26.85億元,淨資產不到197億元,總債務435億元,相比上年末增加14.18%,上半年淨利潤只有2.61億元。

作為豐盛產業的評級單位,聯合評級今年6月的跟蹤評級稱: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一般,長期償債能力一般。但考慮到公司是南京市知名民營建築企業,在區域建設投資與綜合開發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在手項目規模較大,公司整體償債能力很強。

微妙的是,在危機爆發前夜,12月24日聯合評級首次調減豐盛產業的投資評級,從AA降至AA-,展望「穩定」。

兄弟聯手的複雜資本局

在8月發布的債券半年報裡,豐盛產業開篇即稱,「沒有跡象表明本公司已發行債券未來按期兌付兌息存在重大風險」。在對外擔保欄顯示,被擔保單位中顯示包括浙江新光控股集團,有2億元擔保在不久前的12月26日到期。

比起豐盛產業,浙江知名企業新光控股的流動性危機在今年9月先暴露。從今年1月起,新光控股旗下的新光圓成就停牌籌劃資產重組,到7月,新光圓成公告與豐盛控股方面的協議,以163億-184億元現金,收購豐盛控股旗下專業生產高速重載齒輪為主營業務的中國高速傳動。

由於名稱的相似和密不可分的關係,豐盛控股12月27日在香港市場開盤大跌近20%,9點33分盤中臨時停牌,表示將在澄清後復牌。該公司通過媒體表示,與豐盛產業沒有股權關係,是完全獨立的、不同的經營主體,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資料顯示,季昌群是港股公司豐盛控股的實際控制人,說兩家公司沒有股權關係看似合理。

去年10月,季昌群先將自己個人持有的28.49%豐盛產業股權轉讓給了季昌榮。2018年4月,季昌群又將持有的南京新盟99.90%股權轉讓給季昌榮。

顯然兩者仍有密切關係。此前聯合評級在2018年6月發布的報告中曾明確,季昌榮雖成為豐盛產業第一大股東,但豐盛產業實際控制人未變更,仍為季昌群。季昌群是豐盛控股的主席兼執行長,也是豐盛產業的董事長。

綜合各公開資料,季家共三子,長子季昌斌、次子季昌群、三子季昌榮。長子季昌斌「歷盡艱辛,創建了南京嘉盛集團和建工集團」。

長袖善舞的次子季昌群,1993-2011年就職嘉盛集團,2003年開始擔任「豐盛產業」董事長,2013年通過反向收購拿下港股公司「豐盛控股」的控制權,發展商用及住宅物業。2016年,豐盛控股通過旗下基金購買了中國高速傳動的股權,把這家在南京當地久負盛名的「南高齒」收入囊中,使得豐盛控股成為涉及新能源、旅遊、健康、物業及投資的綜合性企業。

除了任職上的重疊外,豐盛控股此前購買了南京建工在澳洲的資產;2017年4月,美國沽空機構格勞克斯發布針對豐盛控股的沽空報告,直指豐盛控股向嘉盛集團出售豐盛綠建德等子公司涉嫌隱瞞關聯關係及輸送利益,參與方包括南京建工。2017年8月,豐盛產業又宣布收購及增資持有南京建工51.21%股權,控股了南京建工。

三兄弟掌管的豐盛系企業內部有著錯綜複雜的交易。對外的資本動作上,豐盛系企業互相牽連。今年2月,豐盛控股宣布與知名旅遊網站「驢媽媽」母公司景域文化達成戰略合作,並通過基金形式持有上海景域26.33%權益,這被稱為景域文化「新一輪約為26.33億人民幣的投資」。稍早前的2016年,豐盛產業就投資了景域文化。

如今,回首新光圓成宣布擬收購豐盛控股旗下的中國高速傳動的計劃,這筆交易以新光集團暴露流動性危機告終,而新光圓成又因為違規向大股東新光集團提供擔保而被戴帽,成為「ST新光」。

而在新光圓成的註冊地——安徽馬鞍山,去年該市政府與豐盛產業、三胞集團籤訂關於養老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在今年11月底的發布會上,馬鞍山市還表示,「正積極協調三胞集團、豐盛集團參與城市主城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會化運營」。

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前,豐盛控股尚未發布相應澄清公告,停牌前大跌17.87%至1.7港元/股。和豐盛控股相關的公司中,參股的卓爾智聯公司經營跌逾7%,中國高速傳動跌10.96%。

相關焦點

  • 債務危機中浙江女首富要賣啥 新光圓成董秘:「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9月27日,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光圓成,002147.SZ),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光集團或新光控股)針對債務違約風險的解決措施等一系列問題。而事情則要倒推到9月26日,新光圓成發布公告稱,近日,新光圓成收到控股股東新光集團通知,獲悉新光集團30億元債券未按期兌付。
  • 新光圓成控股股東債務危機升級
    隨著再增5隻債券未按期兌付,浙江民企巨頭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債券違約事件進一步升級。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002147)亦因此在11月27日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在控股股東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新光集團對新光圓成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件如何解決,無疑成為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而在11月27日晚間,新光圓成再披露公告稱,控股股東新增股權輪候凍結。據了解,新光圓成在11月26日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債券未按期兌付的公告。根據公告可知,公司控股股東再添多隻違約債券。
  • 獨家丨誰拖累了豐盛集團?債務危機牽出三胞、新光等豪華「朋友圈」
    然而,即便擁有如此超豪華朋友圈的民企巨頭,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也未能「倖免於難」,反而可能拖累自己掉進泥潭。故事的主角,就是剛剛爆出巨額債務違約的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豐盛集團」)。12月26日,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確認已到期債務12.8億元違約的消息。
  • 新光債務危機爆發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要成往事?
    而她執掌的浙江大型民企新光控股集團正陷入流動性風波。9月25日晚間,新光集團債務危機正式爆發。聯合信用評級公告稱,鑑於新光控股目前公司資金非常緊張,到期兌付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聯合評級決定下調公司主體和「15新光01」和「15新光02」信用等級由AA+至CC,並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
  • 直擊新光集團債務溝通現場:債權人直呼「沒信心」
    與會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危機主因首先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遭遇普遍困難;其次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再有,前不久突然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等意外因素,一定程度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進展。實際上,新光集團的債務危機,早已有跡可循。
  • 勵志女首富的危機時刻:新光集團陷債務危機申請重組
    自去年 9 月發生債務危機以來,公司創始人周曉光夫婦雖通過各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故申請重整。從光芒萬丈到深陷危機,浙江女首富周曉光跌落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昔日,她被譽為『中國最勵志的女企業家』,創業故事改編成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一度成為許多中國女孩夢想的榜樣。
  • 新光圓成面臨易主 周曉光469億負債壓頂被迫重整
    上市更名新光圓成後,周曉光輾轉騰挪,備受質疑地勉強實現了業績承諾。然而,隨著一筆17億元債券兌付違約,新光圓成控股股東新光集團財務告急、周曉光財務危機顯露冰山一角,資產受限、股權質押、凍結接連爆出。出售資產、收縮戰線、擬引進戰投,半年來,周曉光使出渾身解數四處找錢,仍未能度過469億元負債壓頂危機。
  • 周曉光該不該學學「老乾媽」 新光集團申請破產重組
    近日新光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一經發布,引起眾多媒體關注。上市公司新光圓成收到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通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3家子公司分別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2018年9月底,新光集團發生債務危機,多隻債券違約。此後,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被ST,股價暴跌超80%。新光集團所持ST新光股份,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
  • 債務陰雲籠罩 新光集團遭遇「至暗時刻」
    公司面臨易主、債權人蜂擁而至、訴訟或仲裁纏身……知名企業新光控股集團從爆發債務危機,到近期集團及其下屬3家公司分別向法院申請重整,僅僅過去了半年多時間。負債纍纍的新光集團「星光黯淡」,一度光環加身的「飾品女王」周曉光恐將退出資本市場舞臺。法律界、金融界人士認為,這或將成為近年來浙江省最大的非金融類破產企業。
  • 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8年年報問詢函...
    因此我們無法確定壞帳準備的計提是否充足,及其對新光圓成公司2018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和2018年度經營成果的具體影響。  (2)重大資產重組誠意金的可收回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光圓成公司未能按協議約定期限收回豐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盛控股」)100,000.00萬元重大資產重組誠意金,亦未計提壞帳準備。
  • 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於近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對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報的問詢函》(中小板年報問詢函【2020】第 41號),現對問詢函中相關事項匯總回復如下:  事項一:年報顯示,你公司本期針對對外提供擔保事項計提預計負債41.30億元。
  • 負債469億元申請重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入下半場
    ST新光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新光集團2018年9月發生債務危機以來,新光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債務危機前,上市公司資金被新光集團佔用如今回溯新光集團的資金危機,其並非沒有苗頭。新京報記者梳理新光控股集團發行文件發現,其在2017年以來密集甩賣資產。
  • 新光控股債務危機 華融浙商銀行第一創業證券等百餘家機構踩雷
    在新光控股債務危機中,大量金融機構以貸款、擔保、股權質押、債券等方式涉身其中。新光控股債務危機只是浙江地區諸多債務危機中的一家,盾安、銀億等債務情況也是觸目驚心。目前,新光控股的債務重組工作正在推進,金華市中院受理新光控股破產重整一案,新光控股和管理人已初步完成重組專項基金的組建方案,確定以「共益債投資」的方式新增借款,以首先解決上市公司的違規佔用資金問題,確保上市公司不退市並儘可能提升市值。
  • 深交所:高度關注新光圓成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債務違約
    深交所今日對新光圓成下發關注函,對新光圓成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債券違約高度關注,要求新光圓成說明控股股東新光集團針對債務違約風險的解決措施,自查是否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其為新光集團提供的融資擔保的風險及公司擬採取的保障措施,並及時提示風險;新光集團持有公司股權的質押情況,是否存在平倉風險,清償債務過程中是否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等。
  • 新光圓成豪賭40億業績「知易行難」
    長江商報消息高層「換血」或因新老東家不和,質押11%上市公司股權減緩資金壓力  □本報記者 劉濤 實習生 宋佳麗  努力多年,浙商新光控股集團最終成功借殼安徽方圓支承,更名新光圓成(002147.SZ)實現上市。然而,剛剛重組成功的上市公司近期卻動作頻頻,或遭遇被老東家看衰的危機。
  • 新光債務危機42天,91套房被查封,女首富曾為衝業績全家買房
    文 | AI財經社 仉澤翔編 | 鹿鳴新光控股集團債務危機持續發酵至第42天,11月3日,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發布公告稱,因借貸糾紛訴訟,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浙江萬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被凍結
  • 浙江女首富危機42天,200億債務30億已違約,稱在做需要面對的事
    10月31日晚間,停牌了9個多月的新光控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發布公告稱,因重組雙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決定中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股票從11月1日起復牌。復牌首日即告跌停,報13.28元。
  • 長城資產參與化解債務危機 中國鐵物一攬子重組圓滿收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上證報記者獲悉,1月8日,代碼為000927的上市公司「*ST夏利」正式更名為「中國鐵物」,標誌著中國長城資產重點參與的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物)一攬子重組圓滿收官,也標誌著這一曾引起社會巨大影響的首例央企私募債風險事件,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上級部門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中國長城資產歷時
  •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周曉光背負巨額債務
    說起珠寶,很多人會想起施華洛世奇這種高檔首飾品牌,然而在中國,也有一家可以與其相媲美的公司,它就是新光飾品,創辦人周曉光。這個女人可謂是經歷了大起大伏,她16歲闖蕩社會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是白手起家的典範,然而世事難料,2018年,這個曾經杭州的女首富卻成了「女首負」。
  • 新光集團違約債務滾至84億,昔日浙江女首富「步步驚心」
    【財聯社】(記者 王海春)12月4日,新光圓成(002147.SZ)戴上了ST的帽子,股票簡稱變更為「ST新光」。此前一日,該公司涉嫌信批違規收到安徽證監局行政整改書。在未履行內部相應審批決策程序的前提下,其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就以上市公司名義對外展開擔保、借款並被其佔用,卻未告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