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原著第六十三回中,描寫到孫悟空與二郎神聯手制服碧波潭的九頭蟲,兩人化幹戈為玉帛,稱兄道弟的,好不親熱。
為什麼這兩人的關係會發生這樣巨大的轉變呢?
當初孫悟空反叛天庭,自稱「齊天大聖」,佔山稱王,玉帝派了哪吒和李天王率領十萬天兵天將都不敵他,最後還是被觀音舉薦的二郎神被擒住,穿了琵琶骨,押上天庭。
孫悟空和二郎神是有仇的,有斷子絕孫之仇。二郎神在捕獲孫悟空之後,還讓手下的人對花果山上的猴子趕盡殺絕。等到孫悟空五百年後再回花果山,清點猴子猴孫的數量時,就發現二郎神幾乎滅殺了他百分之九十七的猴子猴孫。
按理說,兩人應該是老死不相往來,見面必當你死我話的。可是,他們卻在五百年後再見時,宛如親兄弟一般,勾肩搭背,親切極了。
我們都知道二郎神是玉帝的親外甥,而且玉帝和二郎神是相互不待見對方,二郎神對玉帝是「聽調不聽宣」,於都對二郎神就是暗地裡拼命的打壓。二郎神在天庭是無法出頭的,畢竟連他擒拿孫悟空這麼大功勞,玉帝都只是輕輕帶過,不提獎賞,相較於為如來準備的「安天大會」,實在是寒酸,親疏立判!
因此,二郎神想要在西遊世界裡撐起自己的一片天,除了靠自己非凡的實力外,面對玉帝的無情打壓,他還必須尋找到另外的靠山。既然道派這裡行不通,二郎神索性就直接投靠了佛派,投靠了觀音。
二郎神是觀音的人,這一點從觀音舉薦二郎神去擒拿孫悟空就可以看出,不僅是孫悟空,三界大部分的人都是知道這件事的。
二郎神雖然是觀音的人,但是他還不能真正算是佛派的人,他還沒有為佛派做過什麼有利的事。而二郎神千裡迢迢從灌江口趕到碧波潭來協助孫悟空制服九頭蟲,就是觀音要將他正式引入佛派。
孫悟空知道觀音有意提拔二郎神入佛派,所以當他看見遠處二郎神正帶著梅山兄弟和七十二草頭神駕雲而來,就馬上讓豬八戒前去留住,請二郎神幫助自己降妖。二郎神欣然應允,兩人一見面,互相吹捧客套了一番,在言語間都明白了對方的真正目的。
在之前的「真假美猴王」事件中,孫悟空成功的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佛位,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去南海找過觀音了,基本上算是暫時擺脫了觀音的轄制。觀音見孫悟空不再來,她就讓二郎神去,她知道孫悟空一定會明白她的用意,幫助二郎神順利加入佛派。
孫悟空就坡下驢,不僅在慶功宴上與二郎神義結了金蘭,還在拜別時,稱呼了二郎神一句「二郎菩薩」。由此可見,二郎神經碧波潭一戰之後,已經內定好了佛派的一個「菩薩」位置。
孫悟空不再是曾經那個不顧一切大鬧天宮的美猴王了,他成熟了。他明白自己與二郎神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觀音、如來、老君、玉帝等人之間博弈的棋子。
以上觀點是小編多年來的閱讀心得,喜歡《西遊記》的朋友歡迎關注「微微的寫」,與我一起分享你的心得體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