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數控加工中,有的零件受各種因素制約,用毛坯面作為定位基準,而加工部位與毛坯非定位面有位置要求,尺寸難以保證,本文舉例闡述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零件結構
在數控臥式加工中心上加工液壓閥體,直徑20mm的孔是毛坯鑄造孔,如圖1所示。用成形刀加工一個同圓心的O形圈密封槽,槽的較小直徑是20mm,與毛坯孔之間的單邊壁厚是1.7mm。此工序以毛坯表面定位,定位精度差,20mm毛坯孔位置鑄造公差是2mm,在加工過程中,1.7mm的壁厚無法控制,甚至經常豁口。
圖1 毛坯鑄造孔
問題分析
O形圈密封槽的加工,實質上是以φ20mm的毛坯孔為基準。因為採用毛坯面定位,所以零件安裝後,每個零件作為基準孔的φ20mm毛坯孔在工具機上的位置不同。同時加工部位壁厚太薄,導致不合格件甚至廢品頻頻出現。
問題解決
工件安裝後,每個零件在加工前要建立新的加工元件。
如果工具機有探針自動測量功能,可以調用自動定心的測量程序,確定φ20mm孔的位置後,通過程序的變量計算將工件原點偏移到如圖2所示的原點位置,並用G10指令寫入G54.1P1坐標系。
如果工具機沒有探針自動測量功能,可以採用尋邊器手動找正與變量編程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工件坐標系。
手動找正建立工件坐標系
零件坐標原點位置如圖2所示,編程如下:
N100
#500= -910.(工作檯迴轉中心到主軸端面的Z軸機械坐標值)
M01
G90G54.1P1G0X42.5Y0. (主軸快速移動至φ20mm孔位置)
G43Z50.H17
M00
圖2 原點位置
主軸安裝尋邊器,運行以上程序,當前位置大致在φ20mm毛坯孔位置,用尋邊器手動找正φ20mm毛坯孔中心,尋邊器停留在毛坯孔中心,此時不要移動X、Y軸,接著按下循環啟動鍵執行下列程序,將當前X、Y機械坐標值寫入#501和#502:
G0G90Z50.
G31
#501=#5021(當前主軸位置X坐標寫入#501)
#502=#5022(當前主軸位置Y坐標寫入#502)
#503=[ABS[#501]]+42.5(工件原點X坐標寫入#503)
G90G10L20P1X-#503Y#502Z[#500+25.](G54.1P1的坐標原點寫入工件坐標系)
探針自動找正建立工件坐標系
具備探針自動測量功能的工具機找正時與手動找正原理相同,只需把手動找正的操作更改為探針程序的運行。
結語
經過幾批零件加工驗證,此方法很好地滿足了零件加工要求,加工處壁厚基本均勻,沒有出現豁口情況。
本文發表於《金屬加工(冷加工)》2020年第5期73-74頁,作者: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楊軍華、張萍,原標題:《數控工具機變量參數在工件找正中的應用》。
-End-
來源:金屬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