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要點 這6點必知!

2020-12-25 房天下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下面介紹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要點,不了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要點

1 引言

19世紀下半期開始,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材料在工業文明的潮流下廣泛得到應用,由於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比其他結構材料更優越,因此在房屋建築和土木工程中得到了空前的應用和發展,然後相繼在材料、設計方法、製作工藝以及施工技術等方面也大顯身手。因此,建築結構設計逐漸成為結構工程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本文從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要求進行了探討。

2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結構設計的目的是要保證結構的安全適用、經濟合理,具體要求有下面3個方面:

(1)安全性。指結構要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時可能出現的各種荷載。在出現預定的偶然荷載時,主體結構要保持穩定、堅固。例如:直接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以及溫度的變化、支座沉陷、撞擊、地震擊等偶然事件,當發生這些作用時,以及在發生之後,建築結構要保持整體的穩定性。

(2)適用性。指結構在正常作用時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發生過大的變形和過寬的裂縫而影響正常使用。裂縫的寬度不能超過允許值。

(3)耐久性。指結構在正常維護下要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必須滿足結構的使用時間。

安全性、適用性及耐久性,被統稱為結構的可靠性,也稱為結構基本的功能要求。在結構設計中,一定要學會正確處理結構的可靠性和經濟性之間的矛盾,使結構設計既安全可靠又經濟合理。

3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裂紋問題

固體材料中的某種不連續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裂紋,這種現象在固體材料中是普遍存在的。有關混凝土的實驗也證實了在沒有受荷載的混凝土以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會存在一些微裂紋,包括骨料裂紋、骨料與水泥石粘結面上的粘結裂紋以及水泥漿中的裂紋等等[5]。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紋控制方法主要是基於「抗」的思想,可以分別應用傳統力學和斷裂力學來分析傳統裂紋控制方法。

從傳統力學觀點來看,由於預先給混凝土梁施加了預壓應力,使混凝土梁受到外部荷載,拉應力全部(或部分)被抵消,所以可以避免(或者推遲)混凝土出現裂紋,這其實相當於改善了梁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以此達到充分利用高強材料的目的。

從斷裂力學的觀點來看,混凝土材料內部存在許多微缺陷和微裂紋,而且這些微缺陷和微裂紋會在外部荷載作用下不斷演化、發展,終形成宏觀裂紋。如果在混凝土梁兩端預先施加一對軸向壓力,可以認為裂紋端部的應力強度因子為負值。如果外部荷載在裂紋端部產生的應力強度因子與非均布壓應力產生的應力強度因子大小相等時,裂紋端部的應力強度因子就為零。這時裂紋就不會失穩擴展。也就是說,由於預先對混凝土梁施加了預壓應力,從而減小了外部荷載作用下裂紋端部的應力強度因子,從而避免或是推遲了混凝土出現裂紋。

4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變形縫問題

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變形縫間距的問題,施工過程中一般都很難把握。結構設計規範規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伸縮縫大間距是55m,如果採取後澆帶段分段施工、專門的預加應力措施,或者是採取能減小混凝土溫度變化以及收縮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據的,這時,可以適當增大變形縫的間距。

由於各地區的溫差以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縮應力出現裂紋狀況的概率不相同,要求我們在結構設計中必須對梁柱配筋進行調整。比如:長向板鋼筋,需要雙層設置,還要加強中部區域的梁板配筋;對於兩側的梁柱,特別要加強邊跨的柱配筋,以此抵抗溫度引起的應力,超長結構在角部很容易產生扭轉效應,所以在設計中,要加強角部結構。如果不能有效分析清楚受力的情況,必須按建議規範要求設置變形縫,除非採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設置伸縮縫。

5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抗震問題

地震和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由地球內部引起的地表震動。世界上多國頻發地震,我國近幾年也是地震災害頻發,汶川、青海發生的地震警告我們,建築物的抗震性能是我國建房的必須考慮的因素。抗震結構也已經列入世界建築結構設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列。

鋼筋混凝土建築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承載力、質量、剛度在結構上,而且在平面內和沿高度應對稱、均勻且連續分布,還要注意應力鋼筋的厚度,因地制宜,應力集中要避免。

(2)儘可能設置多道抗震防線。布置超靜定結構以及延性較高的耗能構件,對於靜定結構部位、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需要加強。

(3)在結構中要做到連接整體性,牢固連接各個結構單元,不同的結構單元要徹底分開。

(4)構件和節點連接的承載力和剛度要與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相適應,節點連接的承載力不能低於構件的承載力。

(5)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混凝土過早的剪切破壞,以及混凝土壓碎和鋼筋錨固滑移等脆性破壞。

(6)不要盲目地增加鋼筋,因為某個部分結構設計承載力超強或者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結構的相對薄弱,對於梁端、柱端以及抗震牆的加強部位,應當減少配置鋼筋,當然前提是受彎配筋要滿足承載力和抗震構造的要求。

6 結論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質量關係到整個工程的終質量,關係到人民財產的安全,所以對於結構設計人員,責任重大。因此,在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時,一定要根據相關的制度、法規,並根據實際工程,做出科學的合適的設計,這樣才能提高建築質量,造福人民。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相關焦點

  •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一、少筋混凝土的概況  少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配筋率低於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最小配筋率、介於素混凝土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之間的一種少量配筋的結構,簡稱少筋混凝土結構,也稱為弱筋混凝土結構。  這類結構在水利工程設計中是難於避免的,有時,它在某些水工混凝土工程結構中處於制約設計的重要地位。
  • 混凝土平板無梁樓蓋體系設計及施工要點
    ,因此更經濟),因此在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及地區,尤其是北美地區,這一體系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混凝土平板無梁樓蓋體系是北美地區混凝土建築結構樓蓋體系中的絕對主流且設計及施工非常成熟的樓蓋結構體系。
  • 18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總結,知識質變只需這篇文章
    4、層高超過 4m 時,搭架子進行綁紮,並採取措施固定鋼筋,防止柱鋼筋骨架不垂直。5、鋼筋的隱蔽驗收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等相關要求。6、柱筋定位卡加工尺寸必須嚴格按照柱主筋間距及柱主筋直徑加工,主筋允許偏差±5mm。
  • 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思路的理解
    摘要: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工業與民用建築中最常見的結構。正確掌握現在抗震設計方法還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來,不僅要進行抗震理論計算,更要重視抗震的構造要求,採取適當的抗震技術措施確保結構安全。這是因為:首先,通過人為措施可以使結構具有一定的延性,即結構在外部作用下,可以發生足夠的非線性變形,而又維持承載力不會下降的屬性。這樣就可以保證結構在進入較大非線性變形時,不會出現因強度急劇下降而導致的嚴重破壞和倒塌,從而使結構在非線性變形狀態下耗能成為可能。其次,作為非線彈性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結構將從彈性進入非彈性狀態。
  • 鋼筋混凝土電桿設計需要知曉的幾個問題以及設計模型
    鋼筋混凝土電桿的設計首先對《環形混凝土電桿標準》要了解,知道每一梢徑、每一長短、每一型號的基本參數、標準承載能力、檢驗要求等等;其次要知道混凝土電桿設計的一些基本要求;第三是混凝土電桿所使用材料的的性能參數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力學計算模型或方法。
  •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檢測與安全性評價研究
    2.國內鋼筋混凝土結構檢測方法  2.1混凝土結構檢測常用方法的分類和特點  1)檢測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值;  2)檢測結構構件混凝土內部缺陷如混凝土裂縫、不密實區和孔洞、混凝土結合面質量、混凝土損傷層等;  3)檢測幾何尺寸如鋼筋位置、鋼筋保護層厚度、板面、道面、牆面厚度等;
  • 廠房工程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範本
    編制依據  (1) 發酵間和糖化間的廠房工程招標文件、業主的答疑文件  (2) 中國輕工業廣州設計院設計的施工圖紙及相關標準圖集  (3) 《工程測量規範》(GB50026-93)  (4)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範》(JGJ18-96)
  •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住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工程概況  建設開發概況  工程名稱:_GCMC  工程地點:××  建築面積:28496.90平方米  建築設計概況  _GCMC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  所有磚牆端部厚度僅200而無轉角時,均需加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斷面為200×200 4×φ14,φ6@200.  凡門窗洞頂無鋼筋混凝土過梁時,均應做鋼筋混凝土過梁200×200 4×φ12,φ6@200,兩端超出門寬300.  凡是統長的窗下牆應每隔3-4米設置窗臺下構造柱200×200配4φ12,φ6@200.
  • 要看懂鋼筋混凝土結構圖紙,如何理解構造措施
    建築結構設計內容包括受力計算和構造措施,構造措施是由於實際工程施工過程與設計理論的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需要通過工程實踐中的經驗進行修正,而作出的強制性規定。建築結構施工圖紙的構造措施和構造詳圖一般都是依據現行的16G101圖集進行設置。構造措施主要體現鋼筋工程的細部構造上,從而保證鋼筋和混凝土能夠共同作用。
  • 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結構設計規定
    【學員問題】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結構設計規定?  【解答】1、預製剪力牆的牆肢截面設計及構造要求,除本章特別規定外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及《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的相關要求。
  • 混凝土框架結構行政樓設計任務書
    工作內容包括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布置草圖須經指導教師審核同意)、結構分析與計算、繪製施工圖。結構計算以手算完成主承重結構一個計算單元的設計計算、以電算覆核手算結果或完成另一個計算單元的設計計算。手算完成樓梯的設計計算,指導教師可視情況有針對地布置其它構件的設計計算。設計計算必須符合現行規範並以通用的計算方法進行。
  • 學習《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應當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簡述學習《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應當注意的問題。  答:(1)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組成的複合材料,是非均勻、非連續、非彈性的材料。力學關係是在試驗的基礎上,通過幾何、物理和平衡關係建立的。
  • 框架、剪力牆等結構設計常見要點問題歸納總結
    是不是新規範取消了這條規定?同事也說送審的短肢剪力牆計算數據中沒有提高抗震等級,送審回復也沒要求改。7.2.25 剪力牆結構連梁中,非抗震設計時,應.....; 7.1.6......非抗震設計時暗柱、扶壁柱的縱筋配筋率≧0.5%;規範沒有要求軸壓比,也沒有要求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總之7.1及7.2節裡還有非抗震設計的要求內容,屆於你的房屋高92m接近超高,也不知屬A級、B級高度,建議你比照四級抗震結構構造為好。
  • 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建築工程;鋼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  21世紀的今天,隨著我國鋼材量的不斷提高,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在建築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隨著建築造型和建築功能要求日趨多樣化,無論是工業建築還是民用建築,在結構設計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日益增多,因而需要在遵循各種規範下大膽靈活地解決一些結構方上的難點、重點。
  • 京訊原創:鋼筋與混凝土的配合基礎
    這一原理,即建築塔吊橫臂的長度比例原理:塔吊橫臂長的一端長而不重,目的是利用其長度實現作業範圍;短的一端因為有配重水泥塊則短而不輕,長短兩端的總質量是相差無幾的。二者的質量之差,即起重質量。總之,到目前為止,所有建築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仍限於經典力學的平衡原理範圍內。
  • 混凝土內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1.0.1 為加強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統一本省混凝土內部鋼筋位置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方法,提高各檢測單位檢測精度,制定本檢測規程,混凝土內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依據標準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1.0.2 本規程適用於建築工程混凝土結構內部鋼筋位置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 二次結構的施工流程及控制要點
    1、基層驗收牆體放線控制要點:砌築基層的樓地面浮漿、殘渣清理乾淨並彈線。填充牆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應準確,偏差控制在規範允許範圍內。2、植筋控制控制要點:砌體與柱或剪力牆間的拉結筋,過梁、圈梁、現澆板帶鋼筋與結構連接及構造柱立筋與上下層連接採用植筋方法,結構膠採用合格的結構膠,植入深度不小於12d(Ф6拉結筋按80mm施工),間距500mm。鑽孔應用吹風機清理乾淨,保證鑽孔深度,植筋必須經過拉拔試驗,合格後方可進行後續施工,所需的植筋膠要提前選好廠家,保證性能合格、操作簡單。
  • 結構設計資料:帶肋鋼筋套筒擠壓接頭的性能等級與應用
    2.A級、B級擠壓接頭的性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一通用規定》規定。3.A級、B級擠壓接頭的應用範圍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的規定。4.擠壓接頭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宜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受力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於15mm。連接套筒之間的橫向淨距不宜小於25mm。
  • 鋼筋混凝土電桿焊接工藝及驗收規程
    前 言本規範是依據國內現行混凝土電桿的實際生產和使用現狀,參照國家標準GB 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和JGJ 18《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範》,進行整合修訂而成。4 焊 接4.1 環形混凝土電桿鋼筋骨架4.1.1 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利用手工電弧焊焊接環形混凝土電桿鋼筋骨架。
  • 建築結構設計九大要點
    答:1 鋼筋錨固;2 鋼筋數量與直徑;3 鋼筋間距;4 鋼筋保護層;5 箍筋彎鉤;6 後澆帶鋼筋;7 拉結筋;8 鋼筋搭接長度及接頭率;9 鋼筋接頭部位;10 鋼筋合格證及試驗報告。3 、驗槽到底該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