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學習《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應當注意的問題。
答:(1)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組成的複合材料,是非均勻、非連續、非彈性的材料。力學關係是在試驗的基礎上,通過幾何、物理和平衡關係建立的。
(2)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兩種材料在強度和數量上存在一個合理的配比範圍。如果鋼筋和混凝土在面積上的比例及材料強度的搭配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會引起構件受力性能的改變,從而引起構件截面設計方法的改變,這是學習時必須注意的一個方面。
(3)由於混凝土材料的複雜性、離散性,混凝土材料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試驗的基礎上的。許多假定依賴與試驗結果,許多公式來源於試驗驗證,許多因素無法控制,仍需通過構造措施加以解決,許多理論尚需不斷發展與完善,具有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尚需不斷挖掘。
(4)本課程主要講解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應當了解每一種構件在結構體系的作用、受力情況。例如梁、柱是受彎構件,主要受彎、受剪;柱、牆、受壓弦杆是受壓構件,主要受壓、彎,受壓、剪,雙向受壓彎;雨蓬梁、柱是受扭構件,主要受扭,受彎、剪、扭,受壓、彎、剪、扭;受拉弦杆是受拉構件,主要受拉、彎。
(5)本課程所要解決的不僅是構件的承載力和變形計算等問題,還包括構件的截面形式、材料選用及配筋構造等。結構構件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學習本課程時要注意學會對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培養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6)混凝土設計與施工工作必須按照規範進行,各種規範是長期理論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的總結。不但要熟練掌握基本要求、使用範圍,還要深入了解每一條文的理論依據,做到深入理論,靈活運用。同時,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實踐的要求,許多新成果會不斷的湧現,規範會及時修訂,一般我國混凝土規範10年左右修訂一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規範的修訂速度會加快,因此,具體工作時應當及時掌握最新的規範。
(7)混凝土設計與施工是一種社會實踐行為,不能離開社會的制約因素進行,應當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
(8)混凝土設計與施工是一種法律責任行為,工程技術人員一定要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粥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