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有蠶絲中間放纖維
□ 黃 帥
氣溫驟降,素有「人體第二皮膚」美譽的蠶絲被成了不少市民選購的熱門商品。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蠶絲被,價格貴的要上千元,便宜的僅二三百元,為什麼同樣是蠶絲被,價格卻如此懸殊呢?這裡面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貓膩呢?
近日,筆者走訪了湖南長沙最大的日常用品批發市場——長沙高橋大市場。在床上用品批發區,筆者看到,外包裝上標明蠶絲被的冬被價格相差懸殊。其中在一家批發床上用品的店面,筆者表示需要購買一床蠶絲被送人。這位店主馬上向筆者了推薦了兩款價格在200元~300元左右的蠶絲被,被子重量是4公斤,而店主十分鎮定地打開被子一個檢測角給筆者看,自稱這是真正的蠶絲被,而筆者之前也向業內人士請教過,普通的蠶絲也要200多塊錢1公斤,那麼4公斤的蠶絲被只要二三百元錢,究竟裡面裝著什麼東西不得而知。
筆者在調查中也留意到,在這些蠶絲被的填充物標註欄上,標明的蠶絲含量從10%到100%不等,價格高低不同。隨後,筆者又走訪了幾家床上用品批發店,發現真正100%蠶絲被寥寥無幾。一位姓李的店主向筆者透露,在整個長沙高橋大市場內,幾乎沒有100%的的蠶絲被,原因就是因為真正的蠶絲被進價太貴,很難賣出去。
而對於市場上標明不同含量蠶絲的冬被,一位姓陳的老闆告訴筆者,市場上銷售的蠶絲被上標明的蠶絲含量與實際含量相差很大,比如蠶絲被上標明含20%的蠶絲,很有可能裡面一點蠶絲也沒有,如果標明含80%或者100%的蠶絲,很可能裡面只有50%的蠶絲,這是業內的一個慣用手法。
對於店主敢於將蠶絲被給顧客檢測一事,陳老闆很肯定地告訴筆者,一床被子好比一張長方形的紙,被子的四個角處都可以放置一小部分的蠶絲,但是在被子的中間一部分可能就是其他纖維填充物了,很容易矇騙消費者。
隨後,筆者又走訪了長沙多家大型商場發現,一條兩公斤重、蠶絲含量標註為「100%桑蠶絲」的蠶絲被售價為2400多元,打折後也要700元左右。
據了解,根據蠶絲被行業標準要求,蠶絲被填充物中的蠶絲含量必須不低於50%,低於50%的被類產品不能稱為蠶絲被。
筆者事後採訪了不少消費者發現,大家對如何鑑別100%純蠶絲被沒有經驗,對此,筆者向業內人士了解到,鑑別是否是真正的蠶絲可以通過燃燒蠶絲等方法來鑑別,因為蠶絲在燃燒的時候會散發出一種像我們頭髮燒焦的氣味,蠶絲在燒完之後會有一層炭灰,而如果蠶絲裡面摻了其他的東西,燃燒之後會打結。而且現在普通的蠶絲價格每公斤在400元左右,做一個五六公斤的被子最低也要2000多元錢,100~200元的蠶絲被只能是假冒蠶絲被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