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典詩詞品詩詞意境悟人生哲理 傳文化精神

2020-12-15 泊青國學在線

2020年11月16日上午,濱州實驗學校五年級一班家長進課堂活動如期而至,本次活動的主講老師是王露媛的媽媽。一首配樂開場詩—《春曉》彰顯了露媛媽媽不俗的文化底蘊與文學修養,抑揚頓挫的語音,仄平平仄的語調,瞬間徵服了學生們的耳朵,直擊內心,圈粉無數。

本次課堂的主講老師分別從詩歌的朗讀技巧、詩歌學習的方法、詩歌創作背景、古詩與現代詩的對比等幾個方面著手,向孩子們介紹詩歌的學習方法;通過對詩詞中所運用的引用、對比、誇張、借景抒情等寫作方法向學生展示詩歌能夠沁人心脾,浸透心靈的技巧,學生們受益匪淺。

最後,藉助《沁園春·長沙》這首詞,讓學生進一步通過誦讀去融會貫通本節課的知識,通過誦讀去品悟朗誦的技巧,通過誦讀去體會詩詞表達的情感,通過誦讀去傳承詩詞的精髓。

短暫40分鐘的講述與示範將詩詞所浸染的情感與智慧,用語言的表達展現出來,激發了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喚醒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嚮往;短暫40分鐘的講述與示範將詩詞所反映的歷史背景,用語言的表達展現出來,讓家國情懷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萌發。短暫40分鐘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完美融合,創新性的搭建起家校共育的平臺。

通訊員:閆淑婧

相關焦點

  • 誦詩詞 傳詩韻 展風採——金河鎮中小學第三屆詩詞大會記
    2020年的夏季,雖有炎炎烈日,但抵不過同學們誦讀詩詞的熱情。為響應淅川縣教體局所倡議的傳承中華優秀詩詞的號召,金河鎮第一初級中學的學子們飽含熱情的為淅川縣第三屆詩詞大會緊張而忙碌的準備著,參與著,努力著。
  • 誦詩詞 傳詩韻 展風採——金河初中第三屆詩詞大會記
    2020年的夏季,雖有炎炎烈日,但抵不過同學們誦讀詩詞的熱情。為響應淅川縣教體局所倡議的傳承中華優秀詩詞的號召,金河鎮第一初級中學的學子們飽含熱情的為淅川縣第三屆詩詞大會緊張而忙碌的準備著,參與著,努力著。
  • 優米教育大語文丨秀出風採 「 傳經典詩詞,誦千古美文 」
    大賽前,在輕鬆愉快的的遊戲《瘋狂猜成語》中,「傳經典詩詞,誦千古美文」的詩歌朗誦競賽正式拉開帷幕。「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明日歌》,《長歌行》《我長大了》為本次詩歌朗誦的古典文化打開了悠悠長卷。
  • 掌握誦背古詩的技巧,積澱文化功底,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寫作水平
    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特色代表,是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的體現,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對於促進孩子人文素養和寫作提高具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而顯得誦背古詩的技巧尤為主要。一、背古詩的技巧要了解內涵與意境,才能培養愛國情懷。
  • 涼州區第一幼兒園:誦唱經典詩詞,感受涼州文化
    為營造濃鬱的讀書氛圍,激發幼兒對文學誦讀的興趣,讓幼兒感受經典詩詞之美,感受涼州文化的魅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涼州區第一幼兒園舉辦了「誦唱經典詩詞,感受涼州文化」中班百名幼兒誦讀《涼州詞》活動。從「黃河遠上白雲間」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從「九曲黃河今歸漢」到「雄心一片在西涼」,孩子們在和詩人的對話中感受到了大漠風光的悲壯和豪情,也加深了對涼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認知。
  • 【新時代文明實踐】誦經典、傳文明,做文明好少年
    誦經典、傳文明,做文明好少年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民族文化生存的根基,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開展誦經典活動是傳承和發揚民族精神,也是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通過誦讀、熟讀經典、唐詩宋詞,以達到文化薰陶,智能鍛鍊與人格培養的目的。讓青少年更多了解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在青少年的心靈中不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提升人文素養。教育青少年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自信自強、和善誠信的品格。讓青少年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哲理,讀一遍,思索一遍,體悟大有不同
    為什麼要讀點詩詞?簡單來說,詩詞中有唯美的意境,還有豐厚的人生哲理。古人常用詩詞來寄寓理想,表達哲理。許多哲理詩詞,別開生面,既充滿哲理,又飽含趣味。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在表達哲理的同時,還蘊含了積極的探索精神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0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 蘇軾離世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道盡人生哲理
    蘇軾本人精通儒、釋、道,很多具有人生哲理的詩詞都是出自蘇軾筆下,而這首《廬山煙雨》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這是蘇軾離世前寫給自己小兒子蘇過的一首道盡人生哲理的詩。這時候的蘇軾結束了多年的海南貶謫,進而走上了回京的道路。
  • 江蘇教育頻道推出詩詞公開課《清明·風雅誦》
    踏青、蹴鞠、鞦韆、風箏,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和經典故事嗎?那就和小夥伴們一起關注江蘇教育頻道大型詩詞公開課《清明·風雅誦》吧!《清明·風雅誦》作為江蘇教育頻道大型詩詞公開課《風雅誦》的首期節目將在清明節當天和大家見面!《風雅誦》將以清明詩會開篇,圍繞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四個傳統節日,將傳統節日與古典詩詞相關聯,打造江蘇教育頻道品牌系列電視欄目。讓現代人在傳統節日中多一份對古典文化的了解,也讓全世界的人領略到東方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感情世界。
  • 字字珠璣,句句鏗鏘,中華經典詩詞書法鑑賞
    經典詩詞可謂字字珠璣、句句鏗鏘,踐行著中華兒女對「詩」的理解。無論是《尚書》中的「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還是陸賈《新語·慎微》中的「詩在心為志,出口為辭」,抑或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詩道志,故長於質」,都傳遞著詩詞的精神蘊涵、文化價值和思想意義。
  • 能唱能誦還能演!湖北8000名中小學生用音樂唱誦經典
    今天下午,湖北省2020年「唱誦中國·送經典下基層」閉幕式暨成果展演在武漢音樂學院舉行,活動現場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的方式,與蘄春、孝昌、巴東、監利、丹江口、隨州、江夏的7所「結對子」幫扶學校進行了線上觀摩活動。「用音樂將詩詞唱出來,我慢慢體會到了音樂的旋律美和古詩的文字美,我們還把沙畫融入了表演,感覺特別有意境,還很有趣!」
  • 「誦中華經典,做博學少年」
    為全面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不斷深化學校文化建設內涵;積極打造書香校園,使「取法乎上」、閱讀經典成為學生自然的生活狀態,五月十五日下午西城小學三四年級的師生和家長歡聚一堂,舉行「誦中華經典,做博學少年」親子誦讀比賽。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中國詩詞大會》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從題目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詞。錢穆是詞人的一個朋友,"父"則是對當時德才兼備的男子的美稱。從意境上來講,很清麗淡雅,全篇無一個愁字,卻寫盡離別與不舍之情。特別是最後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為點睛之筆。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在第一季不俗戰績的基礎上,第二季節目延續「和詩以歌」的形式,將更多的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
  • 萊西市第四屆中小學生「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活動成功舉行
    在這個詩意盎然的季節,萊西市第四屆中小學生「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國學知識競賽活動在萊西國開實驗學校成功舉行。  本次比賽分為三個環節,分別為「成語之星」、「詩詞達人」、「同心協力」。成語之星詩詞達人
  • 灌南縣開展誦唐詩宋詞品古今文化活動
    藝術辣評原創文章出自連雲港市婦聯,歡迎您的品讀:為了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近日灌南縣開展誦唐詩宋詞、品古今文化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小朋友前來觀看。活動現場,由縣朗誦家協會成偉、縣音樂家協會劉曉雯、縣書法家協會朱亞群老師們選取了《春曉》、《江南》、《採蓮曲》等課本裡的詩詞,用朗誦、音樂和書法的形式帶現場的市民和孩子們學習唐詩宋詞,老師們誦讀的經典詩文內涵豐富、意境優美,將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配上典雅的音樂、揮毫的書法,給在場的觀眾奉上了一臺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現場還邀請了小朋友進行了唐詩宋詞朗誦。
  • 膠州市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知識競賽完美收官
    8月20日,膠州市第五屆中小學生「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知識競賽初賽在第六實驗小學舉行。天氣陰雨連綿,但小選手們激揚文字、唇槍舌劍,火花迸濺,點燃賽場上的詩意青春。
  • 40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說盡人生哲理,總有一句觸動你!
    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有一些詩詞富有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3、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杜甫《戲為六絕句》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5、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寫懷》6、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 武漢小學生「花式」誦經典|武漢小學|危志芳|弟子規|詩詞|華中
    華中裡小學經典誦讀活動中,學生們打著快板背《弟子規》。通訊員危志芳 攝長江日報訊(通訊員危志芳)打著快板背《弟子規》、邊舞邊吟誦詩詞、為經典篇章配上音樂……近日,江漢區華中裡小學開展了以「經典中的真味」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決賽環節上,小學生們創意無限,「花式」誦經典讓傳統文化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