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哲理,讀一遍,思索一遍,體悟大有不同

2020-12-17 詩詞茶座

為什麼要讀點詩詞?

簡單來說,詩詞中有唯美的意境,還有豐厚的人生哲理。

古人常用詩詞來寄寓理想,表達哲理。

許多哲理詩詞,別開生面,既充滿哲理,又飽含趣味。

哲理之一:站得高,看得遠

01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賞析】此詩作為唐詩中的經典五絕,是被譽為「五絕第一」的神作。《增訂唐詩摘鈔》云:兩對工整,卻又流動,五言絕,允推此為第一首。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在表達哲理的同時,還蘊含了積極的探索精神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

0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賞析】這首詩可與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結合起來讀,二者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渙說:「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說:「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卻是登上之感。可是兩詩的藝術情趣是不同的,《登鸛雀樓》給人以力量的奮發,鼓舞人們積極向上,而《登飛來峰》卻給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們對登臨觀景的無窮品味。

哲理之二:角度不同,看問題的觀點也不同

03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這是蘇軾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寫下的詩。詩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角度、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哲理之三:哪怕深處逆境,也要保持樂觀心態

0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賞析】不要為一時的困難險阻和挫折所嚇倒,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勝利總是會和勇敢者在一起。

哲理之四:人生需要磨礪

05上堂開示頌(唐)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賞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風雨,怎能見到彩虹。這些經典詞句告訴我們:磨礪,是人生的導師。

哲理之五:人生需要慧眼

06城東早春(唐)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此詩抒寫作者對早春的熱愛之情。此詩雖只有第二句實寫春色,而描寫春色又只以柳芽一處,卻概括了早春全景。後半段雖寫仲春觀花的慣常盛況,實際卻更加反襯出早春的獨特與詩人的慧眼。詩篇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銳敏,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複那些已經熟濫的舊套。

哲理之六:讀書是獲取知識的源泉

07觀書有感(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賞析】全詩以池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中之水之所以清澈如此,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所謂「源頭活水」,即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此詩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乃至學習生活的本質。

哲理之七:物各有長與詩人雅趣

08雪梅(宋)盧梅坡其一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其二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賞析】這兩首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係,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賞雪、賞梅、吟詩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哲理之八:人生如山區行路,上山不易,下山亦難

09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楊萬裡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賞析】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

哲理之九:實踐出真知

10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賞析】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此詩道出了「學以致用」的道理。

這是臥榻先總結的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哲理,讀一遍,思索一遍,體悟大有不同。

相關焦點

  • 有一種詩詞,讀一遍,就淚流滿面
    在這些動人的詩詞裡,有的藏著詩人最無奈的愛戀,有的藏著詩人最動人的思念……不論是哪一種,每每讀起這些動人的句子,就讓人淚流滿面。白居易與青梅竹馬的鄰居湘靈相愛,卻為母親所阻攔,兩個有情人無法相守。一個深沉的雨夜,白居易又想起了湘靈,想起那個魂牽夢縈的女子,她離我千裡萬裡,縱使相愛,卻無法在一起。你有沒有這樣的一段經歷,深深愛著的人,卻無法相守在一起。
  • 詩詞丨50句冷門詩詞,說盡人生百態,讀一遍就愛上了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的心中,領略他觀看過的風光,感受他體悟過的情感,人生海海,相遇即是緣分,能夠感同身受,更是難得,惟願君珍重。——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不管是「乘歌夜還」,亦或是「臨風聽禪」,唯有心無旁騖,才能如此豁達的感受生活,體悟人生。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李商隱《落花》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優秀古典詩詞,誦讀一遍是不夠的
    講授歷代散文、唐詩、宋詞、金庸武俠小說研究、舊體詩詞寫作、經典詩詞與人生等課程。這個系列講座的主題是「思想點亮未來」,按我的理解是,未來要光明亮麗,得有思想準備,得有思想武器,得有思想指引。寬泛點說,思想這個詞的內涵,有抽象與具體兩個不同的層面。
  • 蘇東坡在不得志時寫的一首詩,處在低谷的人,都應該讀一遍
    舉例來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闡述了看問題角度的不同帶來的不同感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則教育人們在書本學習之外還要重視實踐。除了直接講述道理外,文人們在詩詞創作時往往還會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些文字在抒發感情的同時,也時常寄託了創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 十首唯美詩詞,讀一遍都覺得好美
    詩詞有一種典雅的美,有些詩詞中的語句,典雅空靈,讓人回味。有的不加雕飾,也極美。今天,詩詞君分享十首唯美詩詞,這些詩詞,讀一遍都好美。要說天公不愛惜花兒,那花兒卻有千百種姿態,風流靈巧。早上還看見枝頭上花朵繁盛,晚上枝頭上就所剩不多了。要說那天公果然愛惜花,風雨將花兒全吹落(枝頭)。
  • 《當幸福來敲門》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值得去看10遍的電影,因為你每去看一遍都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是什麼都沒有看懂的,之後就感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這到底是一部什麼劇呢?克裡斯決心轉行為有機會獲得高收入的證券經紀人,他的努力和智慧打動了證券公司的經理傑·特維斯圖(布萊恩·霍維飾),他通過了初試。而在複試中,儘管出師不利,克裡斯不得不穿著粉刷工的衣服來到面試現場,但只讀過高中的他決心極大,最終,公司的幾位合伙人還是覺得給他一個機會為好,於是,他成為20個實習生之一。
  • 被詩詞「養」大的人,到底有多厲害?
    讀詩歌向來是高雅的,通往心靈深處的幽徑,我們也願意在這條路上徘徊,遇見另一個自己。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詩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感悟,曾幾何時,我們抱怨為什麼要學詩讀詩,而今我們終於看清詩詞裡的人生,竟也如我們自己的人生,變化無窮。
  • 20句令人驚豔的詩詞,讀一遍,就再也忘不掉
    說到驚豔的詩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答案。——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每每讀到這一句,都覺得夏天的荷,太過美好。4.——陳草庵《中呂·山坡羊》人到中年,越喜歡讀這首元曲。16.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 這是最喜歡的一首唐詩七絕,抒情意味濃厚,讀一遍就會印象深刻
    中國古典文學向來有詩緣情的文藝傳統,相比西方大段的敘事史詩,中國的古典詩詞更注重其中的抒情意味。無論是唐詩宋詞元曲,還是寫景描物,其中都蘊含著濃濃的情感意味。比如今天我們所聊到的這首古詩,是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其中有著濃厚的抒情意味,讀一遍就會印象深刻。
  • 詩詞丨七首經典詩詞,每讀一遍都是一次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註定會經歷千迴百轉,學會承受,懂得淡定,明白人生的真諦。每一首詩詞,都是跨越千年來自詩人的修行,總有那麼一句詩,會讓你讀後醍醐灌頂,領悟生活的意義。可即使平凡,生活中也充滿了平凡人的快樂。走投無路時轉個身,也許就會有柳暗花明。如果你現在正經歷苦難,別灰心,別放棄,總有比你幸福的人,也總有比你辛苦的人,度過這一程,總也能守得雲開見月明!都說人生苦短,一生不過三萬個日夜,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卻經常覺得不快樂。
  • 苦苦思索了一個星期,決定調整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才華橫溢,有想法有膽識但卻常常碰壁,創業道路不順屢屢失敗,或許你選錯了行業,也或許你沒有抓住機遇,創業者光有激情和創新是不夠的,也必須得有自己的人脈,有自己的圈子,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事業出現「騎驢找馬」的情況,那就關注我吧!我是一名大四學生,學的是交通運輸管理專業。
  • 對活著最有用的古詩,寫出人生最高生活境界,一生至少讀一遍
    在筆者看來,應該是那些談到人生態度的詩歌。雖然這些詩歌離我們太過久遠,詩人在詩歌當中的環境我們也未必親身經歷,但他們對於獨特人生的感悟,卻能夠和今天的我們產生共鳴。不管古人還是今人,對於豁達、從容人生的追求從來沒有變。這種觀念通常在詩詞中展現出來,這也是中國古代為何把詩詞的地位如此推高的原因之一。
  • 學習《傷寒》就只讀黃師,堅持讀,反覆的讀,每一遍都有新學,
    學中醫,讀《傷寒論》,是反覆的讀,一遍一遍的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理解,學到不同的新知識,這就是傷寒的魔力。自學中醫,與其去讀一大堆的書,不如專門研究仲景,研究黃師《傷寒懸解與金匱懸解》不然你讀了一大堆的書,也學不到真正系統的中醫理論知識。反覆的讀一本書,是區別於讀一大堆的書。今天幾乎所有的人,學習中醫的方法,都是讀了一大堆書,反而沒有去認真反覆的去研讀讀一本書。恰恰是這種方法,導致很多人,學中醫幾年下來,碌碌無為,浪費了大把的時間與精力。我的經驗,就想告訴大家,最直接有效的學醫方法。
  • 40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說盡人生哲理,總有一句觸動你!
    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有一些詩詞富有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杜甫《戲為六絕句》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5、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寫懷》6、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蘇軾《西江月·平山堂》7、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 5大令人驚豔的詩詞,讀一遍,就再也忘不掉(必背)
    在燦若星河的古詩詞中,總有一些作品不會被時光磨滅,反而隨著代代相傳而歷久彌新,攝人心魄,奪人眼目,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它們或豪放,或婉約,或憂國憂民,或閒情逸緻,或壯志豪情,或柔美含蓄。風格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令人百讀不厭,每次細細品味,都會不禁讚嘆古人遣詞造句的精準,將語言的魅力發揮到極致。你又被哪一句詩詞驚豔了呢?
  • 品好酒好菜好風光 品七律佳作 思索人生哲理
    涓涓在這裡想說的是,趙恆的詩中有黃金美女,南宋有一位詩人的詩中不僅有好酒好菜美味佳餚、田園風光,還有人生哲理。在現實生活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很難達到同時滿足,這首詩卻能給大家帶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享受。這首詩就是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遊的七律佳作《遊山西村》。下面就請大家和涓涓一同來欣賞這首佳作。
  • 人生哲理經典簡短語錄,句句良言,看了一遍又一遍
    2、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這世界願意傾聽,習慣沉默的人,難得幾個。我再也不想對別人提起自己的過往,那些掙扎在夢魘中的寂寞,荒蕪,還是交給時間,慢慢淡漠。3、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似乎固執的過分了,甚至是有些變態了。
  • 孩子重複犯錯是在提醒我們看清自己——讀繪本《一遍又一遍》
    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說了一遍又一遍的事情,他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忘掉」。我想,這也一定是讓很多父母抓狂的問題。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似乎也用這份「天賦秉異」的瞬間遺忘一次又一次的試驗著,直到他/她明白了,父母親是真的看到了他/她,並且真正地愛他/她,他/她也就真正長大了。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麗的詞藻,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慢慢的就會很喜歡詩詞。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這首詩詞不僅體現了蘇軾樂觀豁達的精神,同時還表現出了內心掙扎的過程,正是因為有痛苦有掙扎,才使得蘇軾體現出了豁達精神更加的難得可貴。在這首《定風波》中蘇軾一共四次掙扎與選擇。
  • 函數圖像蘊含人生哲理
    函數圖像蘊含人生哲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3.09 星期四     王淑茂,全國優秀教師,58中數學老師。在辦公室採訪,靦腆的他憋了半天也不知從何說起。課間時分,有學生跑到辦公室裡問問題,一紮到學生堆裡,王淑茂突然像換了一個人,自信、幽默、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