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上封條的這個大信封,裡面記錄了你的個人經歷,這份東西要一直跟隨你到老,但你本人不允許看……這就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個人檔案。而檔案到底有什麼用?不少畢業進入私企工作的大學生,不要求調檔案,那他們的檔案該怎麼管理?
記者從廣州市人事部門獲悉,對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的員工來說,檔案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檔案的人無法入職公務員,而對於在私企工作的人員來說,檔案的作用則弱化。但有關人士提醒,這也不代表完全沒用,在辦理退休審核、視同繳費年限以及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情況下,均需要用到檔案。
2013年的畢業生剛剛走出校門,不少剛入職的畢業生正在糾結自己的檔案到底要不要?應屆畢業生小吳在廣州一家私企找了一份編導的工作,「公司招聘的時候就看了簡歷、學位證和畢業證,接著就籤約上崗了」。小吳說,學校又一直在說檔案要遷出去,否則要交2年的保管費。小吳告訴記者,有些同學進了國企、事業單位或是考了公務員,戶籍和檔案就從學校遷到了工作所在地,而像他這樣在小私營企業工作的,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記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就業市場,大多數崗位都是由私營企業提供的,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的崗位佔不到總數的一成,也就是說大多數求職者最終還是被「體制外」的企業所吸收,這類企業大多數在與應聘人員籤約上崗的時候一般不會問及或調動檔案。
在南方人才市場,記者隨機採訪了一名正在諮詢如何辦理檔案和戶籍遷入的應屆生。這名來自湖南一高校的畢業生何同學告訴記者,7月已經入職一家外資企業,公司並沒有說要調檔案。「事實上我也不知道檔案到底有什麼作用,但老師也說很重要,我就先到人才市場諮詢一下該如何處理。」他告訴記者,他們班上很多同學不重視檔案,「找到工作才是王道」。
今年已經工作了9年的黃小姐是在自己辦理遷移戶口時才驚覺檔案不知在何處。從江西某高校畢業的她第一份工作在廣州,隨後去了珠海的一家外企。「畢業時檔案和戶籍暫時都保留在江西的高校,當時繳納了幾百塊錢,學校提供2年的保留期,這之後我就沒管了」。黃小姐說,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壓根就用不著檔案,後來她跳槽到珠海的一家外企,也沒有要求提供檔案。今年,她準備辦理珠海戶籍,回母校尋找檔案和戶籍,結果檔案找不到了,戶籍被打回了原籍。黃小姐通過公司辦理了戶口遷移,但不知道要不要補辦檔案,「我一直都是在外企或是私企工作,又不當公務員,檔案對我也沒什麼用處吧,我也懶得補辦了」。
肖小姐也是在企業工作,「我是跳槽到另一家企業的時候才發現我的檔案也找不到了,雖然當時應聘的企業提過要調檔,但是後來我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到底『淪落』到哪裡去了,最後企業也和我籤約,我也正常工作了。」因此,在肖小姐的眼中,她認為檔案就是「無用」的。
「我的檔案放在南方人才市場10多年了,年年都貢獻幾百塊錢給這個單位」。在廣州已經定居多年的陳女士說,她給南方人才市場繳納保管費至少有四五千元了,「但是這檔案不管又不行,就只好先交著吧」。
同樣抱怨給南方人才市場繳納了五六千元費用的趙女士,則乾脆選擇將檔案調出來自己拿在手。「南方人才市場前幾年都是500元一年,我年年交,但我覺得他們就是用那一個小柜子存放而已。」趙女士感覺檔案存在那裡根本沒有作用,於是讓單位發了一個調檔函後,就把檔案拿出來存放在家裡,「這樣又不用交錢了,平時也沒用,但關鍵的時候需要的話,我也能拿出來」。
記者採訪南方人才市場人事代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坦誠每年繳納費用後他們提供的服務的確只有保管和偶爾開具一些第三方證明。對於為何員工一定要將檔案進行保管,他則用「很重要」三個字進行形容。
神奇的檔案裡到底存放了一些什麼?廣州市一名從事體制內人事工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進入的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那檔案內的信息較為豐富,從學校檔案到工作經歷均會有。「尤其是任職大領導,每年的經歷、變化均有詳細記錄」。
「有意思的是,我在2000年前後看到過一個體制內的職工檔案,裡面竟然有一張『確定戀愛關係審批表』。」他告訴記者,對於體制內的人員來說,檔案內的信息豐富,檔案使用的機率也就更高,「一些職務在進行競爭上崗之前,單位還要查競爭人員的檔案,要考證其到底有無資格競爭。」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