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雪 本報通訊員 黃梅
溫馨舒適的環境、私密整潔的空間,育兒設施一應俱全……在相城區,公共場所母乳哺育室已成為城市標配和文明標籤。近年來,相城區積極實施公共場所母乳哺育室建設,連續四年列入區政府實事工程進行推進。截至目前,相城區已高標準建成公共場所母乳哺育室30個,讓「37℃母愛」不斷延伸。
一年五個母乳哺育室投用,城市公共服務配置再升級
「一座城市,不僅需要靚麗的建築、先進的基礎設施,更需要母嬰室這類城市配置,從細節服務中感受城市溫度。」在蘇州高鐵北站母乳哺育室內,從北京來蘇州出差的李女士說,「一下火車,我就從這間母嬰室,感受到蘇州相城的魅力。」
曾經,母嬰室是相城的「稀缺資源」,如今已成「城市標配」。今年以來,在相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蘇相合作區一站式服務中心、蘇州高鐵新城為民服務中心、黃埭鎮東橋衛生院、黃橋街道三角咀溼地公園等場所,5個配套完善、總面積約51平方米的公共場所母乳哺育室相繼投用。
截至目前,相城區已在醫療機構、商場超市、旅遊景區、公共衛生間、鄰裡中心等公共服務場所建成30個標準化母乳哺育室,實現鄉鎮街道板塊全覆蓋。市民只需手機點一點,通過「蘇州婦聯」微信公眾號中的「母愛地圖」,就能迅速找到最近距離的母乳哺育室,享受便捷、私密的母嬰設施服務。
多元化模式參與建設管理,更暖服務讓城市魅力再提升
促進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相城城市綜合服務保障水平,建設匹配相城人口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婦女權益保障體系,自2017年起,相城連續四年將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設施建設列為區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大力推進。
有便於哺乳的座椅或沙發,有帶布簾隔斷的相對私密空間,有茶几、嬰兒床或帶安全扣的嬰兒整理臺,有冷熱飲水機和配備洗手液的洗手臺,在出入口、指示牌、走道等顯眼處及母嬰室門前張貼母嬰室標識……相城區根據《蘇州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設施建設指南》,進一步規範母嬰設施的具體類別及分類標準,統一基礎設施配置,避免出現各自建設、無對應標準的現象。
接下來,相城區還將鼓勵企業、慈善機構、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力量參與公共場所哺乳設施建設,鼓勵非營業性場所母乳室管理與社會志願者服務相結合,確保母乳室日常運營維護管理,探索多元化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模式。同時,對高標準建設的哺乳室進行分級評定,進一步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通過數位化、網絡化、新媒體等新技術新方式,不斷豐富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設施建設的形式和內涵,讓小小母嬰室折射出「大文明」,助力提升城市引才競爭力。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