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有方」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二)

2020-09-16 喬治小王子FR

一個人有遠大的目標,要利益國家天下,首先下手處,還在革除自己的習性、欲望,假如我們自己脾氣大、很傲慢,連家裡的人我們都齊不了,連家裡的人都不認同我們,我們怎麼可能可以再去利益社會、國家、天下的人?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大學》裡面講不可能。但是他假如把家齊好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因為他的夫婦相處,他教出來的孩子都很優秀,夫婦和樂,他的家就變成天下人的樣板。就像周文王他跟他的太太,太姒,他們夫妻就是天下的樣板,他生的孩子幾個都是聖人。

所以齊家很重要。我記得有一個朋友,他就跟我講,人找對象不要找小學老師。我說,為什麼?他說,小學老師在學校這個班她最大,她像國王一樣號令天下,所以她在班裡面是小學老師,她回到家還是小學老師。她在學校是管理孩子,你給我站好,不要動。結果回到家對她先生,你給我站好,不要動。那她先生當然受不了。所以人在每一個經驗、每一個人生的過程當中,都有可能產生執著點,產生貪著,產生傲慢。比方諸位校長、諸位同道,今天早上的菜好不好吃?你們是用什麼心情吃的?感恩心不會有副作用。假如是用貪心吃會有副作用。因為貪了以後會生比較,假如明天少一道菜,就生煩惱了,昨天的比較好,今天的比較少。煩惱就來了,所以人一生貪著,就會有煩惱出現了。我們有多少煩惱是從比較來的?上一屆的學生多好,這一屆的學生太差了。就開始在那裡比,煩惱來了。自己煩惱一大堆,怎麼去愛別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應無所住就是格物的功夫,放下貪著,放下傲慢這些習氣,應無所住。這個「住」就是不貪著、不分別,生起慈悲的心、愛人的心。剛剛跟大家講到小學老師,她在學校的經歷,讓她產生一種執著點,她回到家還是小學老師,那她先生當然受不了。不只是老師這個身份會讓我們貪著,進而傲慢,當董事長會不會貪著、染著?我們曾經遇到一個東北的董事長,他賺了不少錢,而且他的兄弟姐妹很多跟著他幹,但是他有一年的除夕夜,請兄弟姐妹吃飯,沒有人願意來,因為他一講話就是罵人,很傲慢,人家受不了。那一年是他開始學傳統文化,結果他擺了一餐一萬塊錢的除夕夜年夜飯,沒有人要來。

他很感嘆說,以前自己不知道傲慢到什麼程度。他在餐廳打電話給他的弟弟,在電話當中給他弟弟道歉,說他以前太傲慢,結果他弟弟在電話那一頭流眼淚。所以人清清白白來,不應該因為這一生經歷的這些事物產生貪著,而汙染了自己的清淨心。這個企業家學了以後,東北人也是比較直,學了就幹,也不簡單。他就聽了要盡孝道,回到家端了一盆熱水,然後走到他媽媽面前:「媽,我給妳洗腳。」他媽媽嚇得趕快轉九十度,講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我不敢讓董事長洗腳。」這話很有味道,請問在她面前的人是誰?不是她兒子,是董事長。他在辦公室是董事長,回到家還是董事長。這個就有「住」了,住在自己的身分裡面,慢慢官架子就來了,就讓人家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於對自己的母親沒有念恩,反而心裡還想媽媽都是吃我的用我的,這些弟弟們都是靠我他才有今天的。人因為心裏面都覺得自己有什麼,自己做了很多的付出,都放在心上,之後就會產生要求、產生傲慢。其實坦白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做的,道義。其實這些心都是什麼?利害。付出都是有求回報的就是利害的心,付出心裏面連記都沒有記,道義的心。請問諸位當父母的人,你有沒有算過你煮幾次飯給孩子吃?你有沒有記過你幾次幫你的孩子蓋被子?都沒記?那請問你借給你朋友多少錢,你記不記得?記得。所以你看不一樣。有一個爸爸,他還沒結婚以前,剛好他們家來客人,他的朋友抱個小孩來,結果不小心小孩在他們家書房拉大便,剛好拉到地板上。朋友回去以後都擦乾淨了,他說每一次走到那個書房,就覺得好像有味道。後來他自己生小孩了,自己的小孩在家裡哪一個角落可能都拉過,他從來沒有覺得臭。突然有一天開悟了,都是自己的分別心造成的,哪有臭?別人的就會臭,自己的孩子就不會臭。那你把別人的全部當自己的,不就不臭了嗎?

禪宗有一個公案很好。剛好一群修行人在那裡論道,突然風吹幡動。第一個人說,幡動了。第二個人說,不是幡動,風動了。第三個人六祖大師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自己的心動了。所以境緣沒有好醜,好醜在哪?自己的心。因為有了分別、有了執著、有了喜歡不喜歡,痛苦就來了。 「煩惱起於愛憎」,格物就要從去愛憎的心下手。而且這個愛憎,真的他去愛了,也叫貪愛,因為愛了而有求,求不到的時候就變憎、就變恨。我們心裡想想,人的一生,會恨的人,都是曾經愛過的人。有沒有道理?對!今天一個陌生人,你走在路旁,他罵你兩句話,你心裡想,算了算了,可能他今天股票輸了不少,心情不好,算了,不要跟他計較,沒事。你回到家裡,另外一半罵你兩句話,我這一輩子跟你沒完。明明都是兩句話,怎麼差這麼多?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的心動了,起了分別、執著、愛憎。所以痛苦都不是別人給我們的,自己造成的。老祖宗在成語當中,就要讓我們開悟人生的道理。 「自討苦吃、自作自受、自掘墳墓、自甘墮落、自暴自棄」,好了,接下來大家自己想。都講了這麼多了,都是要從自身開始轉念,你的人生命運才會轉,這麼多成語我們還不開悟,不是糟蹋了老祖宗一片苦心嗎?列了這麼多讓我們醒悟了。一轉念,「自求多福、自強不息」,不都是一念之間嗎?那我們今天來思考這些道理,就是要把我們真正煩惱痛苦的根要找到,心產生貪著、產生傲慢了,才會痛苦。 「愛憎起於分別」。 「至道無難」,要契入聖賢之道不是很複雜,「唯嫌揀擇」,最難的在常常起了揀擇就是喜歡不喜歡,這個好,那個不好,對人對事都起了這個愛憎的心。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大學》有一句話,對這個詮釋很好。 「好而知其惡」,你喜歡他,卻很冷靜看到他的不足;「惡而知其美」,你很討厭他,卻能平心靜氣客觀的去看一個人,而能看到他的長處優點。 「天下鮮矣」,要做到這一點就很困難。而且人的心,比方你對他有貪愛,會愈來愈嚴重;你對他有討厭,也會發生作用,一討厭他,慢慢愈來愈討厭,慢慢覺得沒有任何優點,一無是處,就會變這樣。所以人心一偏,心不正,愈看愈不清楚。比方一個母親溺愛孩子,好而知其惡,溺愛孩子,小學、幼兒園老師提醒,媽媽都不在乎,覺得我的孩子最好,看不到他的問題,最後孩子出大錯,很多父母是到了孩子犯法了,警察局通知了,不可能是我的孩子,她都不覺得這麼嚴重。好而知其惡。討厭,比方我曾經在珠海,剛好當時談到夫妻相處之道,說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是夫妻白頭偕老的一句真言。這句真言大家要記住,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保證你夫妻白頭偕老。好不好?還有孔子說舉一反反三。所以這句話不是夫妻相處之道而已,所有五倫關係的相處,都要守這個原則。父子之間,看他的優點,鼓勵他;朋友之間也是這樣;當領導的人,看他的優點鼓勵他,包容他的缺點,這樣相處就非常融洽。

古人這些做人的教誨,放諸四海皆準。為什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學聖教跟學知識不一樣。知識是你記一個才能寫一個,聖教是你可以觸類旁通,所以強調悟性。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溫故,以前讀過的經典,因為他心境提升了,他悟得更深,悟得更廣。這個就是他的智慧、悟性不斷在提升。所以聖人教我們的目標是怎麼樣開悟,怎麼樣成為高度智慧的人,不是成為會考試的人。所以這個我們都要慢慢去能了解。當然有智慧了,考試一定考得更好,但我們所著眼的是孩子一生都受用的做人做事的態度,這會伴隨他一輩子。當時在珠海,我分享了這句真言,突然底下有一個太太很激動,站起來,回答我說沒有優點,我說只看對方優點,她說沒有優點。結果我就走到她的面前,對這位女士肅然起敬,告訴她,我說這位女士,妳先生沒有優點,妳還敢嫁給他,妳真是革命烈士。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所以不可能沒有優點嫁給他了。當時在談感情的​時候,都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為什麼情人眼裡出西施,最後變沒有優點?有沒有看到,人他產生討厭的時候,會不會起化學作用?會,一直擴展一直擴展,到最後什麼都不好。那不是別人有問題,誰有問題?自己有問題。當時我講這個例子,在我們中心講的時候,有一個大連的女士,她聽我講這個例子,一句真言講完,她內心裏面也冒出了,沒有優點。我又講了那個珠海的例子,她自己也笑了,她當天回去拿了一張紙,優點、缺點,開始列她先生的優點跟缺點。結果優點她靜下來以後列了不少,缺點主要列了一條,哪一條?錢賺得太少。這個不算缺點。所以你看人那個攀比虛榮的心,反而變得都是挑先生的毛病,都看不到他的好。所以「惡而知其美」,人能真正很心平氣和去看人事物才好,不然就被整個憎愛給障礙住了。都把憎愛放下了,很多事情你都愈看愈清楚。而且首先你是先自知,你就能夠知人。

有一個老師,他教學也遇到很大的瓶頸,他自己真的看著一個學生實在教不下去了,愛心提不起來,真的想放棄了。突然他轉了個念頭,他說假如前面這個學生,就是我的兒子,我還教不教?這麼一想,他的教育的使命愛心又回來了,又繼續很有耐心的教孩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慢慢那個孩子就轉過來了。本來要放棄的,好像是學生的問題,事實上還是自己的心的問題。所以人能沒有這些憎愛,都是真誠,至誠就能感通,慢慢的整個你的人事環境就開始轉變,正己就能感化身邊的人。剛剛跟大家談到我慢,怎麼調伏我慢?首先學習的態度,「述而不作」,學習孔子。從今天開始,很誠敬的向古聖先賢學習,以前錯誤的思想觀念要放下,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了。要放得下才提得起,不然那些錯誤的思想觀念,還繼續在障礙我們的人生。能這樣,就不傲慢,會謙虛了。其實可能這麼一講,很多人就會覺得,為什麼我都要聽聖賢人的?其實聖賢人的教誨幾千年了,它為什麼能傳幾千年?它是真理,而你自己去做了以後你才知道,那是我們本有的性德,而不是聖賢人牽著我們的鼻子走。真正去做了就很清楚了。 「為善最樂,助人為樂」,你真正去做了,自己就明白了,就體悟到了。包含孟子說的,人生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那種天倫之樂比世間任何欲望的刺激快樂太多了。包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二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枉於人」,這個也是人生的快樂,這三樂。俯仰無愧,良心不安,躺下去一、二分鐘就睡著了。我有一個朋友功力真的很厲害,他大我五歲,我們兩個大男人,有一天躺在床上談心裡話,結果講啊講,他說禮旭,我要睡了,我說好,我這麼一回答,差不多十秒之內,他就鼾聲大作,就睡著了。心裡都沒事,真好。有福報的人是什麼?不是很有錢的人,現在人錢愈多煩惱愈多,因為不知道要放哪一家銀行利息比較高,還要選哪一支股票,累都累死了。他很放得下,又好睡,又好吃,吃什麼都香。人心事很多,吃那個最好的菜還在那裡想,根本就嘗不到那個味道。這個是有一次躺在一起。還有一次跟他打電話,講啊講,他突然在電話那一頭睡著了,鼾聲都傳過來了。結果我隔天跟他說,你昨天睡著了。他說有嗎?都忘了。

所以心上無事是人間的樂事。好像有一首歌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我們能夠隨順聖賢教誨,就能夠很受益,馬上就能明白個中的喜悅,原來就是順著自己本有的良知、良能在經營人生。一開始是聖賢人帶著我們走,慢慢你契入了,就是自己的真心、性德在帶著自己走。而現在的人都比較傲慢,他不見得願意接受這些真理,而很多的人現在的想法都跟經典不相應,但是卻還編在教科書裡面。所以現在人的浩劫,就是聖人的教誨沒有人聽,愚昧的思想反而很多人都接受,天下之不吉祥。

相關焦點

  • 「養兒有方」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一)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很天真無邪的,孩子一生出來,個個都很可愛。你們有沒有去過嬰兒房?有吧?諸位校長你們怎麼沒反應?你們當爸爸不合格,孩子生出來你們連嬰兒房都沒去過嗎?人家我當舅舅都有去過。我當時到嬰兒房去,印象非常深,當時開放時間都有限制的。然後看到小孩,當然一般都是先看自己的孩子的,自己的晚輩。看著看著也會不自主的被旁邊天真的臉龐所吸引。性本善,在剛出生孩子的臉龐上看得到。
  • 「養兒方知父母恩」,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當媽後都這樣做!
    自從有了孩子我對錢的價值有了巨大的改觀沒娃前我會想買一件東西會給我多少用處?有娃後我會想買一件東西會給娃少了多少用處?畢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只能咬牙摳自己!於是——老話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父母曾經的艱辛。尤其對於女性來講,做媽媽幾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之一。生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做媽媽的意義又是什麼?也許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但重要的是如何成為媽媽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 生命靈數/2021年「貴人運排行榜」
    福星圍繞的一年,但別忘了關注你身旁的親密愛人和親朋好友喔2021年迎接萌芽期的你,身邊的貴人運像是填滿空格般,陸續補齊到位,在你陸續將大環境、風險以及能力都完成整合後,你冀望的機運就會默默地出現在你面前,你會彷彿有種只是在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但卻出現讓你充滿驚喜的成就感,溫蒂姐要跟你說聲恭喜並請好好享受這樣的氛圍,因為這樣超乎你預期的好結果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強烈喔。
  • 「英文不好,你還是別出國吧」──謝謝說這種話的「貴人」們
    正面的建議,會鼓勵那位還未踏出新手村(中國)、窩在電腦前擔心自己「一見老外就昏倒」的病症,該如何一步步透過心理建設克服,並分享自己的經歷;而反面的建議,通常就有一點「下猛藥」的感覺,最後經常變成:「如果覺得自己沒準備好,或成天擔心英文能力不好,就不要浪費一張籤證的機會,讓真正想去英國的人利用這個機會。」
  • 有這幾種手相的人一生有貴人相助,事業有成
    從相學角度看,一生有貴人相助的人手相通常有哪些特徵呢?大拇指有痣或者有紋眼如果一個人的大拇指上有痣,則說明其父母就是此人的貴人。有這種手相的人往往能夠繼承家產,衣食無憂,他們的父母年輕的時候為了孩子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條件而努力打拼,在孩子長大後也能夠在生活或者事業上提供支持和幫助。
  • (3)老陳說:最好的幹預,莫過於從「認識孩子」開始
    所有為人父母的喜悅,似乎都在孩子確診孤獨症的時候煙消雲散了。迷茫、絕望、無助、焦慮……甚至覺得「孩子一生已經毀了」。」?只要幹預得當,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大放異彩,活出自己的人生。只要有一刻閒暇,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關於孩子的各種擔心,對孩子將來那種未知的恐懼。」
  • 貴人手有貴人運!看手相可知你有沒有貴人?
    ,就說明在你的生命中,容易得到某些來自於外在的幫扶,即命裡有貴人相助。,遇事會有貴人相助,其實,也要注意手背是否一樣有肉。 請前往「吉祥天地」全國各專賣店正規渠道結緣請購,並現場為您答疑解惑鼠年運程。
  • 同樣表示「理由」,「から」「ので」「て(で)」有什麼區別?
    「から」「ので」「て(で)」同樣表「原因,理由」,用法究竟有何不同?什麼語境下用三者中的哪個更為合適?今天就其基本用法做一下簡單的梳理。當後項是推量,意志等主觀表達時,我們一般使用「から」,但當後項為命令、禁止表達時,只能用「から」,而後項表達為願望、請求時,用「ので」比「から」更為禮貌,比如:●遅いから、速く走ろ。 /要遲到了,快跑!「から」√「ので」×「て(で)」×●熱があったので、早く帰ってもいいですか。
  • 「漫畫」最早做世界大學排名的是中國人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THE(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ARWU世界大學排名」作為享譽業界的四朵金花,各賽事今年的發布時間也與往常不一般。按春夏秋冬依次如下:U.S.於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大牛×4。不過也有不換車道,一條道跑到黑的。到今年為止,麻省理工學院在QS排名裡已經連莊9年。在探討「誰是天下第一」的問題上,人們打小就很認真。
  • 爸媽都愛做的這些事,可能導致孩子腳部「畸形」,影響孩子一生
    」,身材魁梧、體育全能,自從兒子出生,他就一直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和兒子一起跑馬拉松、騎行、踢足球……這天,「壯漢」爸爸沮喪地向我諮詢:「我這剛打算跟兒子玩沙灘排球,突然看到他的腳丫兒,扁扁的、平平的,是扁平足嗎?
  • 孩子陰曆出生月決定一生運勢?是幾月出生,就是什麼命!
    一月、五月上個月出生的人,非貴即富,一生追求多,受人愛戴,愛好廣泛,早年有可靠的才藝發財,中、晚期則不必擔心金錢,後半生可以安享清福,四處旅遊、享福。她們掙錢越來越多,還不忘初心,一生為人品高尚,常常資助所有山區貧苦的孩子,喜歡做慈善。
  • 拿「一塊布」做衣服,三宅一生真的是很low的牌子嗎?
    「建築界的女魔頭」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就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總設計師,生前也最愛他家的衣服。還有一位大眾最為熟悉的三宅一生死忠粉——蘋果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七八十年代,他開創性地只用「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完成一件貼合身形的衣服。不同於傳統的量體裁衣,直接從一個平面到三維立體,而且要兼具實用、美觀和舒適。看似異想天開,卻真的由三宅一生先生實現了。
  • 教孩子「好好吵架」之二孩子吵架,爸媽真的不需要介入?
    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真正讓父母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堅持度,而是堅持度高的孩子,常常自己有想法想要達成,卻完全忽略別人的想法,當孩子一定要其他人都照著他的意思做,便會勉強別人、侵犯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重要!先區辨「孩子是否真的侵犯到他人」年幼的孩子在發展上,對於「從別人的觀點來想事情」的能力才正在成形。黃錦敦心理師從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以下想法。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思維)
    這說明小紅的思維具有( )。A.具體形象性 B.抽象邏輯性 C.直觀動作性 D.不可逆性「答案」:A「解析」:依靠具體事物的表象以及對具體形象的聯想而進行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思維的典型特點,題幹中小紅依靠事物形象時可以做思維判斷,但涉及到抽象的數時無法進行判斷,體現了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
  • 如何破除孩子 9歲的「閱讀之壁」?看完影響孩子一生閱讀習慣.
    羅巧雲(化名)在女兒上小一那年成為學校故事媽媽,羅巧雲說故事,女兒就聽故事,她從不擔心女兒有閱讀的困難。一直到女兒升小四才發現她不愛看書,功課也慢慢吃力:「仔細回想好像從小三就開始,為什麼她一、二年級時我都沒感覺?」
  • 「9」の読み方
    今天,教研君想跟大家聊一聊數字「9」的讀法。大家在平時在讀「9」這個數字時,有感到疑惑過嘛?比如,下面這個問題,請大家先思考一下~「2019年」是讀作(     )。A「ニセンジューキューネン」B「ニセンジュークネン」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嘛?
  • 「2級」日語語法總結(第 4 期)
    要是能做的話,就試試看。暑いものだから表示「因為....的原因」,一般是用來對前面所說的話做解釋。知らなかった(んだ)もの表示一種強調,類似於中文中「...的嘛」,例如「你怎麼才來?」「我不知道今天要上班的嘛」。相當於在強調自己的理由。
  • 「養兒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才懂,父母恩情難報,心裡無比惆悵!
    「養兒方知父母恩」,婚後遠嫁的姑娘該如何兩全?心裡無比惆悵! 「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是自己成家立業後,才知道生活艱辛的滋味,自己有了兒女後才明白父母養育子女們的不容易,從而感知、回報父母的恩情!以前常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年輕的時候並未仔細想過,直到自己結婚有了孩子才真正感同身受。
  • (國語版)紐約豐收靈糧堂,鄭立新牧師回顧母親滿有「信、望、愛」的一生
    1月     思念母親的一生,我想到《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3節:「記念你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
  • 「養兒有三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知道,孩子以後能少走些彎路
    其實家長在養育兒女的時候有一些忌諱的事情,一般都是「養兒有三忌,養女有四忌」,父母如果早知道,孩子以後也能少走些彎路。1.忌兒子不上進眾所周知,一個人如果有上進心,他才能不斷的去追求進步和成功,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若是沒有上進心,哪怕再聰明也不會取得多好的成績,他的一生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所以在養兒子方面,父母一定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定一些小目標,當孩子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不斷地去追求進步,從而一步一步的邁向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