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孩子 9歲的「閱讀之壁」?看完影響孩子一生閱讀習慣.

2021-02-19 QTV6優夢卡通

                                                                                   

不八卦,不盲從,有見解,有適宜的溫度……

只需真正愛孩子、愛閱讀的人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

為什麼孩子到小學中年級,突然不愛看書?多數孩子不是不愛書,而是他正處於「學習閱讀」跨到「透過閱讀學習」的轉換期。

 

羅巧雲(化名)在女兒上小一那年成為學校故事媽媽,羅巧雲說故事,女兒就聽故事,她從不擔心女兒有閱讀的困難。一直到女兒升小四才發現她不愛看書,功課也慢慢吃力:「仔細回想好像從小三就開始,為什麼她一、二年級時我都沒感覺?」

 

國內外閱讀研究都指出,孩子在九歲(小學三年級)之前,都在「學習如何閱讀」,之後才有辦法「透過閱讀學習」,這也是國際閱讀能力評比以四年級小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原因。

孩子低年級時接觸的是文字量少的文章及繪本,閱讀能力不足的情況在低年級還不明顯。但若不及時補救,沒有好的引導,當他跨到高年級,就只能停留在讀漫畫、短文及繪本。學業成就也將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學習的差距將在日後愈拉愈大。

 

研究領域為閱讀心理學的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明蕾指出,孩子要能獨立閱讀至少要一千五百字的識字量,若能達兩千五百字,閱讀速度會比較快。

 

「認得字」並不表示「看得懂」。在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李俊仁為「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編制的測驗中,「識字量」與「流暢性」都納為孩子是否達到獨立閱讀能力的指標。

 

但是這個測驗是研發給國小老師檢測學生能力用,家長要了解孩子是否達獨立閱讀能力有更簡單的指標:觀察孩子識字是不是已經自動化?遇到生字會不會以上下文來猜字?讀完文章能否說出大意?

 

四個方法,幫孩子克服閱讀之壁

 

閱讀是終生的事,就算孩子九歲之後還沒發展出獨立閱讀能力,仍可以透過以下四個方法,協助他跨越閱讀之壁。

 

方法1 . 從橋梁書或短文下手

 

橋梁書是協助孩子由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必讀好物,文字量比繪本高,但字彙量和語句結構經過設計,讓孩子讀起來有一點挑戰性卻不覺得吃力。童書創作者方素珍則是每天與兒子分享三百字的短文,讓對文字敬而遠之的兩個男孩也有基本的閱讀能力。

 

方法2 . 說故事給孩子

 

聽林子彤(化名)的兒子有學習障礙,但他從兒子一歲起就念故事給他聽,兒子上小一時,老師很訝異這個學習緩慢的孩子卻擁有這麼多知識。

 

糖果媽讀小三的兒子小瞱每天晚上都會有一小時的自由閱讀時間,他現在已經開始看歷史科學類的書。糖果媽從小瞱幼兒時期開始,每天至少為他說半小時故事。二年級某一天,糖果媽連續幫小瞱講了好幾段《張曼娟成語學堂》裡的故事,之後幾天便推說沒空幫他講故事,小瞱好奇故事後續發展,用了幾個晚上將整套書看完。

 

方法3 . 足夠的閱讀量

 

獨立閱讀需要的識字量、詞彙量和流暢度,都無法靠小學課本每課二十個生字滿足,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有足夠的閱讀量,在閱讀中,孩子才會真正理解字的用法、學會更多字、認識字的組成規則、培養語感。

 

方法4 . 請孩子朗讀文章

 

因為孩子先會說話才會閱讀,「會說的」語彙遠大於「會讀的」,所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請他朗讀內容,會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語言化,幫助他理解。

 

父母適當的引導,並且提供適合的書,會讓孩子從「學習如何閱讀」走向享受「透過閱讀學習新知」的樂趣。當然,更好的方法是,你常常在他面前展現「透過閱讀學習新知」的喜悅。

 

親子10招,培養愛閱讀小孩

 

1.父母是愛閱讀的人

2.從嬰幼兒時期就抱著孩子看書,並為他說故事到12歲

3.家裡充滿了書

4.每周帶孩子去圖書館或書局

5.和孩子分享你看的書,或討論他看的書

6.不要吝嗇買書的錢

7.和孩子一起唱歌、念詩

8.把書當禮物送孩子

9.讓孩子自己挑書

10.留出家庭閱讀時間,全家一起閱讀

 

 

童書作家方素珍:

每天三百字短文,兒子不再怕作文

 

方素珍,十八歲開始創作兒童文學,至今出版童話、童詩、圖畫書、翻譯改寫等作品超過八十冊。脫下「童書創作者」與「資深閱讀推廣者」的光環,她只是個育有兩子的平凡媽媽。和多數媽媽一樣,也曾為了家中不愛閱讀、不善考試的男孩煩惱,但是後來她發展出一個簡單方法:從男孩小三起帶著他們做短文朗讀、首段抄寫,透過這個好操作的方法,讓已經入職場的大兒子和剛上大學的小兒子受益,雖稱不上喜愛閱讀,卻都可以享受到閱讀的好處。

 

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雖然是一個資深的閱讀推廣者,卻不是超級媽媽,兩個兒子和他們爸爸一樣,沒辦法靜下來享受閱讀的樂趣。做為一個媽媽,我看見別人家小孩又愛讀書又會考試不羨慕嗎?我羨慕死了。但是後來我想通了,我先生平時也不看書,但是他做高爾夫球的進出口貿易,他的英文好,他可以輕易讀懂高爾夫球相關文章,你能說他閱讀能力不佳嗎?對某些人來說,閱讀是很功能性的,他只要具備基本閱讀能力,有需求的時候看懂需要的書,足以應付生活,也就夠了。

從小,我們家的兩個男孩不愛閱讀也痛恨寫作,每次寫作文望著那一格格的稿子,都會哭喪著臉跟我說:「媽,我好像在填字的屍體呀!」於是我從他們小三要寫作文開始,每周有四天晚上要求他們讀我剪下的文章,挑選《國語日報》同年級的學生投稿文章,文長三百到四百字,我要他朗讀整篇文章,朗讀完抄下標題和第一段。每天就抄這二、三十個字。

 

朗圖、抄短文,熟悉題型就不怕寫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

 

第一,他閱讀了我替他挑選的文章。閱讀是為了什麼?無非是要從中學得作者的人生智慧,我了解我的小孩,丟一張報紙或一本書給他,他是不會看的,不如我挑文章,跟他分享。我選的文章裡面傳達了我對人情事理的價值,也是一種家庭教育。

 

第二,練作文。小學會遇到的作文題目就那些,他每周四篇,一年兩百多篇,他往後會遇到的作文題目幾乎都朗讀過、抄過第一段了,遇到什麼題目都不怕。例如作文「我的爺爺」,有的人就會寫:「高高的、圓圓的、白白的,你猜在說的是什麼?那是我爺爺的個子高高的,臉圓圓的,鬍子白白的。」他就知道,原來人也可以這樣寫。讀久了他也發現,議論文最重要的就是舉例,舉名人的例子會很有說服力。

 

一開始我這樣要求時小胖子(小兒子),他會翹著嘴不甘願,反正我就是堅持做,到了國中雖然不用抄寫第一段,但還是要閱讀和朗讀。後來他不怕寫作,他在國中被老師瞧不起、最難熬的那段日子,仍寫出一篇篇的好周記與好作文,都是拜這個習慣所賜。

 

這個閱讀習慣一直到小胖子今年念大學了還維持著。昨天他讀了一篇四百字的文章〈微笑〉,你說都念大學了還讀字數那麼少的文章?但是今天一本四萬字的書談〈微笑〉又如何?重點是我們會討論文章中的價值,有分享。閱讀不用想得那麼嚴重,我沒有要養一個博覽群書的小孩,只要他能夠透過閱讀面對生活,解決生活問題,就很足夠。(採訪整理│張瀞文)

 

來源:親子天下雜誌

相關焦點

  • 大腦與閱讀: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喜歡閱讀
    孩子可能會在反覆練習後仍然無法把字寫好、孩子考試不是重複閱讀同一段文字、就是漏看字了……這可能是腦部的特定區域有狀況,使得孩子無法好好處理這些訊息,並不是孩子故意粗心、不乖、懶惰。當我們理解孩子在反覆練習後仍無法進步,可能是有特別需要協助之處,可以利用策略與治療來幫助孩子,例如:孩子容易閱讀跳行,可以手指指字、或是以尺輔助。
  • 分享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導讀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自發地愛上讀書呢?聞是教育的黃文健老師在我們每周二的QQ課堂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父母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否有熱忱和意識。如: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相對舒適、安靜、獨立的空間。每次孩子選書或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在固定的位置進行,把它布置成適合孩子獨處或跟父母一起進行閱讀的一個小角落。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儀,訓練他們養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後適應社會規範。7、想像力關鍵期(2-8歲):這個時期,家長要讓幼兒多聽孩子喜歡的童話和科學幻想故事,多看圖畫,多看動畫片、科幻片,識字後多讀書。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後,可以讓孩子看畫編故事,或續故事,或與家長輪流講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 幼兒閱讀的好處及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挑選繪本應切合兒童生活的題材,採用朗朗上口、簡練易懂的文字,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如何給孩子挑選圖書:如何挑選適合寶寶看的書?不同年齡段看不同的書  1歲左右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也沒有識字能力,但是可以適當地「看」一些童話書,父母可通過朗讀的方式,與孩子度過快樂的親子時光。
  • 《閱讀手冊》:從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延伸到自己
    那麼,《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這本書的閱讀中,我們應該設置一個怎樣的閱讀目的呢?目的:培養孩子和自己閱讀的習慣和方法?從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開始,在知道原理和方法後,應用推廣到自己身上。
  • 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寶寶的閱讀習慣應該儘早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媽媽們可能想說:寶寶還小,理解能力有限,買了書也看不懂。我家孩子太好動了,看書根本看不進去!如何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就顯得難上加難。2、豐富孩子的表達,帶著孩子,去「識物」。繪本具有豐富情境性,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裡面還有無限想像和解讀的空間。
  •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必勝書單
    那不是他們不愛閱讀,只是還沒有遇到那本『知心』的書!」。那麼,身為家長或老師,如何引導孩子找到那本知心書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在孩子們的眼中,對於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大人們過於急切的告誡道理,太急於在閱讀後寫心得或問感想,想要立刻掌握孩子在閱讀後,學到了什麼、體悟了什麼。
  • 《幫助你的孩子愛上閱讀》:如何培養0-4歲的孩子愛上閱讀
    -----史斯克蘭·吉利蘭父母陪伴孩子讀書,幫助他們愛上閱讀,這種從小建立起來的習慣,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更是伴隨他們一生的財富。《幫助你的孩子愛上閱讀》是一本簡單易懂又實用的親子閱讀指導手冊,教會父母怎麼把閱讀引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愛上閱讀。作者愛麗森·戴維,通過大量的調研,並結合自己孩子愛上閱讀的親身經歷,編寫而成。書中根據0~16歲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告訴父母,如何在各個年齡段,有重點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沒有養成習慣的同學,可能他的一生,都無法和文字建立緊密聯繫,在閱讀理解上是非常弱的,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去形成專注度和耐心。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分享:四年級以前必須培養好閱讀習慣,四年級以後建立語文思維,否則你疏忽的,就是影響孩子一生閱讀能力的原因。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先弄清楚關於閱讀的三大問題再說
    美國的研究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兩組5歲的孩子,父母的學歷、社會地位等都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是:一組孩子的父母在過去兩年內每周5次與孩子一起閱讀,而另一組則沒有。研究者讓兩組孩子分別講故事,結果發現,有親子閱讀的那一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更強,所用的句子文法、結構都更好,更書面。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美國大選演講時曾講述自己從小就很愛看繪本故事,並且受益匪淺。
  • 再疼孩子也要幫他養成的閱讀習慣,一生受用不盡!
    讀書和不讀書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家長再疼孩子,也要幫助他們養成這5個閱讀習慣,孩子將受用一生。1讀書應趁早還記得班裡一個尖子生的周記。定時,就是保證孩子在那個時間段要閱讀。根據孩子的作息習慣,晚上寫完作業後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比較適合用來讀書。因此,與其讓孩子玩手機、看動畫片,不如讓孩子閱讀半小時,比做任何事情都有意義。定量,就是保證孩子每天都有足夠的閱讀量。之所以要求定量,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你首先要明白哪些因素影響了閱讀
    況且,孩子形成了閱讀習慣,就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閱讀上,也就更少的去刷手機看電視,孩子也就更不容易染上其他不良愛好。所以,任何家庭要想教育好孩子,閱讀習慣都是首先要考慮培養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人兒童閱讀的特點,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閱讀。
  • 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
    原創|酷寶寶媽一、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前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崔巒在《解析部編教材,把準語文教學趨向》中講到:l 語文高考的出題原則是要讓二十分之三的孩子做不完題,更不要提檢查!
  • 「親子育兒」如何有效地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安排親子閱讀時間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由於工作的繁忙,對於孩子的親子閱讀很多家長都有心無力,然而斷斷續續的閱讀時間並不能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 愛閱讀的孩子,將來不會差
    同事說,她的兒子在7歲前,都不會給他購買任何課外的圖書,「根本就沒必要去讀,好好玩就行,將來上學多苦多累,還不趁早好好玩。」有時會跟人說,「你沒看到,很多人讀書讀傻了,你看我們樓下那個保安,還經常捧著本書看呢!哈哈哈哈……」其實,閱讀的孩子真的苦嗎?也許錯過了閱讀的孩子,才真的苦呢。
  • 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
    導讀: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告訴廣大父母一件事,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關鍵的一點就是—適齡也就是不同年齡段,去做不同的事情 閱讀的習慣是隨著年齡增長,一步步慢慢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儘早盡多的給孩子朗讀閱讀是通向他們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途徑當孩子們愛上了閱讀,也就愛上了學習
  • 如何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打開通往知識之門的鑰匙,是滿足孩子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工具,也是家長送給孩子受益終生的禮物。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閱讀不僅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也是孩子鍛鍊語言能力的良好工具,而且將對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那如何才能更好的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 「乾貨」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十個小技巧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有些孩子不愛看書,是因為從小沒養成閱讀習慣。只有從小培養,它才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久而久之,書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也許你會說讓大點的孩子再愛上閱讀也可能更難一些,不過一旦開始就什麼時候都不晚。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成果:為什麼「九歲之壁」是孩子成績的分水嶺
    也就是確實有到了3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就有了分化現象。為什麼孩子到了三年級會有這種現象呢?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在跟蹤孩子們40多年得出了結論。發現孩子的成長模式是有規律的,在9歲這一年多數孩子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