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教師E家(D:jiaoshiEjia)
有這麼一個故事:
3對父母有18年的時間教育孩子,18年後,他們不能再幹預孩子的生活。
第一對父母用錢給孩子擇校、買學位,勉強將孩子送上重點大學。
可孩子畢業後不工作,亂花錢,很快敗光了家業。
第二對父母選擇不管不顧,任由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孩子開始曠課、逃學,後來成了一個小混混。
第三對父母有下功夫輔導孩子,重點是讓孩子讀書,什麼都讀。
孩子愛上了讀書,也愛上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聰明。
讀書和不讀書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是不一樣的。
家長再疼孩子,也要幫助他們養成這5個閱讀習慣,孩子將受用一生。
1
讀書應趁早
還記得班裡一個尖子生的周記。
她說她小學時很討厭寫作文,直到班裡建了讀書角,她從班裡借了《紅樓夢》回去讀,才打開了新世界。
「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下午,默默學了其中的遣詞造句,覺得特別震撼。」
「自從愛上了讀書,就不怕寫作文了,腦子裡仿佛有源源不斷的字句湧現。」
如今上了中學的她既是語文課代表,還是班裡成績最好的那一個。
她說,現在的優秀,要歸功於小學四年級的讀書啟蒙。
讀書不是一種負擔,相反,讀書還是啟蒙工具。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不愛讀書的孩子,他不懂讀書與學習的樂趣,也不願意安靜下來好好讀書,玩野了之後,更加沒辦法好好學習了。
因此,讀書宜趁早。
當孩子對文字表現出興趣時,就應該給他們準備一些適齡讀物。
等到孩子積累了一定的識字量時,就可以讓孩子讀一些青少年讀物。
總而言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也要不斷調整給孩子的讀書計劃,滿足他們的閱讀要求。
閱讀改變人生,讀書務必趁早。
2
從興趣出發
近年來,白巖松一直做著閱讀推廣的工作,可他認為,閱讀並不需要推廣。
「閱讀就像吃飯一樣平常,不用推廣。」
讀書確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拿起書就能讀,讀進去了,就學到知識了。
可為什麼到了孩子身上,就這麼難呢?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顧及到孩子的興趣。
每次到購書中心,看到家長一摞一摞地買書,都會覺得費解:
孩子真的能讀完這麼多書嗎?
孩子真的喜歡讀這些書嗎?
曾經就有學生告訴我,媽媽天天逼他讀《十萬個為什麼》,他快崩潰了。
讓孩子愛讀書,首先就要讓孩子愛上讀書。
不要給孩子定太多條條框框,讓孩子自己去選,只要是健康有益的讀物都可以用來啟蒙。
萬事開頭難,孩子從閱讀中首先收穫的應該是快樂,其次才是知識。
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就是在做作業,就是一種負擔,只有讓他們願意讀書,才會真正愛上讀書。
從興趣出發,才是成功的真正源頭。
3
定時又定量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有科學方法的,最典型的就是定時、定量。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裡說,自己每天一定要寫10頁稿紙。
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哪怕沒什麼可寫,每天也會堅持寫5000字當做練習。
定時定量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習慣。
定時,就是保證孩子在那個時間段要閱讀。
根據孩子的作息習慣,晚上寫完作業後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比較適合用來讀書。
因此,與其讓孩子玩手機、看動畫片,不如讓孩子閱讀半小時,比做任何事情都有意義。
定量,就是保證孩子每天都有足夠的閱讀量。
之所以要求定量,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在讀書時,孩子很容易分神,有時候眼睛看著字,心卻跑到電視機上了。
為了保證閱讀效果,應該給孩子一點點壓力,布置一些任務,如今天看完這一章,或說說今天都看了什麼內容等等。
定時與定量是規範行為的練習,也是經過不斷嘗試之後的優化選擇。
4
解讀要靈活
我們都知道要陪孩子閱讀,至於要怎麼陪,就「見仁見智」了。
有家長僅僅坐在孩子旁邊打遊戲,有家長命令孩子到一旁讀書,還有家長生硬地問孩子都讀了什麼。
陪伴要走心,給孩子解讀書籍內容也要靈活。
據我了解,很多尖子生的家長在陪孩子讀書時,都會做到以下三點:
· 陪著孩子讀書,遇到精彩的地方還會大聲朗讀出來。
· 孩子讀不懂的,一步步引導孩子思考,直到孩子理解。
· 孩子表現好,就會得到家長的表揚,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親子閱讀的正確交流,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生硬提問,而是循序漸進地溝通: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你覺得這個故事哪裡最精彩?」
「如果你是故事裡的主人公,你會怎麼做?」
為了讓孩子享受閱讀,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5
有書一起讀
孩子成長中的很多行為,都是通過模仿父母形成的。
因此,孩子愛不愛讀書,歸根到底要看父母愛不愛讀書。
中科博愛心理研究院院長傅春勝說過:
孩子人格的塑造及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是在模仿認同和遊戲中完成的。
為了讓孩子成為閱讀的寵兒,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做一個愛讀書的好家長,營造一個愛讀書的好家庭。
最簡單的,家裡要多放書,讓孩子經常接觸到書,拿起書就能讀。
平時也要多抽時間陪孩子讀書,因為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從而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
把讀書變成一件尋常事,最好是讓孩子感受到,讀書和吃飯、玩遊戲一樣,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前,語文教育不斷改革,甚至有專家揚言「語文高考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為了應對語文改革,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家長一定要警醒:
懶得讓孩子讀書,你的孩子就會被時代狠狠拋棄。
— END —
版權說明:本文經「教師E家」(ID:jiaoshiEjia)授權轉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裡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願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
往期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