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成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家長能否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2020-10-17 思呈說教育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以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作為,因此,培養孩子的品行習慣,都顯得非常重要,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不幫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讓他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實現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成熟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各方面的好習慣養成,這些好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用終生。

人的習慣有很多種,包括生活方面的習慣、學習方面的習慣、思維及行為方面的習慣,等等,養成一個習慣,像選擇了一條道路一樣,過不去可以加以改變,不會不自覺的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行進下去,這就是習慣的強大力量,他在潛移默化當中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發展軌跡,從而主宰他的人生,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會成為他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而孩子的壞習慣,如果不去儘早加以糾正,都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陷阱,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能否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幫孩子養成習慣的重要性。

1、習慣會影響性格。

至聖先賢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意思是說小時候養成的一些習慣,仿佛人的天性一樣,自然牢固很難改變,的確如此,孩子早期養成的習慣,會成為不假思索的潛意識,在不經意當中控制人的行為思維,讓人處於一種下意識的狀態,這會逐漸融入到性格當中,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以及人格發展。

2、習慣會成為自然。

孩子一旦養成了某個習慣,不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影響他,有句話叫三歲看大,7歲看老,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是,可塑性非常強,這也意味著孩子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就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孩子的生活當中,對孩子的一生都大有好處。比如說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需家人督促,就會自動自發的去學習。

3、習慣影響身心健康。

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律的好品質,就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也很有好處,比如說,飯前便後洗手、早睡早起、誠信、守時,等等都是一些非常良好的習慣,在習慣的約束下,孩子也很容易形成自律的好品質,不懶散,不放縱,對自己和家人負責,這樣的孩子,進入到社會之後,往往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在一次全球諾貝爾獎得主的聚會上,記者採訪了其中的一位科學家:

「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科學家回答:「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事物。」


這位科學家的答案出人意料,但是仔細品讀你就會發現,人生中,很多重要的習慣都是在兒時形成的,卻對人的一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孩子的嬰幼兒階段,我會養成好的習慣,真的非常重要。

那麼既然習慣如此重要,家長應該具體去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呢?

這裡給大家舉三個重要的習慣,父母要用心去培養。

影響孩子一生的三個好習慣。

1、堅持閱讀的習慣。

好的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閱讀的多與少,將決定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貧瘠還是豐盈。五大三粗,大字不識幾個的張飛只能是一介莽夫,而博聞強識、博覽群書的諸葛亮,則可以不出茅廬而定下三分天下的戰略。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10歲前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佳的時期,家長把握好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發自內心去喜歡圖書,愛上閱讀。

2、專注做事的習慣。

對於孩子而言,專注是影響學習的第一要素,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是記憶、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當我們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突然之間就發現天已經黑了,或者突然想起來自己忘記吃飯了。這就是我們的意識完全沉浸在了當前所從事的事情裡的一種狀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一個詞語:專注力。義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地去學習。」

3、獨立思考的習慣。

中國大多數孩子,他們學習更習慣於被動接受知識,很少有主動探索的意願,也不會獨立自主地去思考,這樣學到的知識,往往只停留在知道的層面,無法融會貫通,更難以運用到生活中。因此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家長需要明白,孩子是做事情的主體,引出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充分地動手、動腦。其次,教會孩子有效的質疑方式。家長引導孩子對問題的求真態度,在求真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從而縮短自己產生創造性問題的時間。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的重視,是很多家長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的習慣,想要收穫優秀的孩子,父母要做出積極的示範,同時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應該如何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1、藉助一些激勵的工具。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麼一定要促進孩子內動力的發展,榮譽感就是促進內動力的很好方式,尤其是對一些低年級的孩子,在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的時候,可以藉助一些激勵的工具,通過獎狀,證書,當眾表揚,等一些可以激發孩子榮譽感的方式,就能夠很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願意主動的去堅持某個習慣,經過反覆重複和強化,這種好習慣就會演化成積極的品質。

2、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一定要抱有足夠的耐心,習慣的養成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天-7天左右,是習慣的培養階段,這個時候需要刻意的練習,需要家長的督促。

第二個階段:7天-21天左右,習慣會初步養成,但是也會很容易放棄,所以需要家長及時鼓勵。

第三個階段:21天-90天左右,同一種行為會持續不斷重複,到90天左右的時候,基本上會成為自然行為,在堅持這個習慣,就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了,堅持的時間越久,習慣固化的力量越強大。

3、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不可能隨時隨地、方方面面的去管孩子,如果想讓孩子能夠足夠優秀,就需要不斷去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那麼家長一定要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那孩子懂得自己去約束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思維,來適應成長的需要,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孩子成才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優秀技能。

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督促孩子反覆、重複好的行為,堅持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良好的思維習慣,將給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成為他一生的財富。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這7個好習慣,父母要幫孩子養成!家長再忙也要重視
    習慣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從一個小小的習慣就能看出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如何,看出孩子的品質如何,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培養多少好習慣要比取得多好的成績重要得多。7個好習慣,家長再忙也要重視!尤其是到別人家做客或者在班級等公共場合時,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既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發現有人動自己的東西時也要及時阻止,幫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 家庭教育必看三十六計之第1計:好習慣養成篇
    其實,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也有三十六計,對於我們教育孩子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今天起,我就同家長朋友們每天交流一下我們家庭教育必備的這三十六計,那麼,筆者就先從第1計:好習慣養成開始講起。美國暢銷書作家傑克·霍吉撰寫的《習慣的力量》中曾提到:思想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源定命運。
  •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在於孩子聰明與否,在於家長能否明己身
    導讀: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在孩子聰明與否,在於家長能否明己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在孩子聰明與否,在於家長能否明己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利用暑假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哦,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學校建立的好習慣千萬不能放棄了。暑假是孩子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在輕鬆的環境中,孩子的良好習慣更易建立起來,我們的家長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哦。孩子好的習慣有哪些?生活習慣按時起居、定時進餐、合理膳食、積極鍛鍊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 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品德教育,5種方法培養好習慣
    良好的品格將決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品德問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讓孩子糾正做人的壞習慣,形成做人的美德,孩子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你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好習慣讓孩子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壞習慣讓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 家長必讀!新學期,請幫助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
    習慣,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所謂的運氣新學期即將到來,新的開始,家長需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
  • 家長學校講師團「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七)《低年級: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直面家校共育的新趨勢和新問題,聚焦學生和家長實際需求,豐富指導內容,優化指導方式,聚焦問題解決,提升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聯合合肥項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了一批精英團隊,製作了「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供家長們借鑑和參考。
  • 助力孩子好習慣養成,家長不可不知的3種方法
    前段時間,朋友吐槽說自家孩子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在學習上也有點跟不上同齡人的步伐,所以問問我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一些。讓孩子變得優秀,是很多家長的願望,那麼如何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呢?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3-6歲,請你幫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或許會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多出彩的機會。
  • 孩子長大前,助孩子養成的5個好習慣,是家長重要的責任
    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根據英國哲學家普德曼所說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習慣是有多麼重要,好習慣能夠成就大人才。
  • 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
    導讀: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有效的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建立規範意識?| 摩爾媽媽
    來自江西的護士媽媽發來提問:孩子到了「立規矩」的關鍵時期,但是教了好幾次孩子都不聽,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建立規範意識呢? 重要因素其實就是家庭氛圍的營造,孩子在0-3歲之間,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參照、模仿和參與、體驗去獲得的,優質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勝於結果導向的教育。 我們總結了這樣幾個關鍵詞,做好這幾個方面,再配合良好的家庭氛圍,會是非常利於孩子成長的。
  • 培養孩子好習慣捷徑有2點,第二點很重要,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身為父母,我們除了要教會孩子學習讓孩子掌握知識之,更要教會孩子做人,幫孩子養成諸多好習慣,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 上海家長學校在線課堂第十八講: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上海家庭教育大...
    暑假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好時段,家長該如何把握,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培養什麼習慣有益於提高孩子的學業?生活中又該引導孩子養成哪些好習慣呢?本次在線課堂為家長們答疑疑惑,指明方向! 7月5日晚,上海家長學校在線課堂第十八講暨上海家庭教育大講堂普陀專場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為主題,邀請上海教育電視臺主持人昕明對話著名社會學家胡申生、上海市德育特級教師王萍、全國優秀教師李巖共同探討好習慣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 家庭教育,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從中可見古人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極大,甚至可以令子女變成同父輩一樣的人。所以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富人的家庭教育觀念往往更加合理,能夠更有利於子女的發展。一個孩子的長大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在15歲之前心理的可塑性很大,父母在這段時期應該倍加注意。所有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模仿大人做事,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人類行為現象。在這段時期之前和之內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很重要,大部分培養在無意中就完成了。
  • 孩子不願意刷牙,不願意運動,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
    有一個媽媽說孩子的壞習慣特別多,比如說不愛刷牙,幼兒園裡面有很多小朋友已經開始有齲齒了。跟孩子講了很多遍不刷牙的壞處,他就是不配合就像要了命一樣。不就是刷個牙嗎,怎麼就變得這麼難呢?她說網上有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的說法,能不能夠在二十一天之內讓孩子養成刷牙的習慣?
  • 給孩子三樣東西,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習慣就好比在銀行存錢,好習慣就是存款,不僅有利息,還能用它換來很多其他的物品;而不好的習慣就像負債,你不僅要付利息,還要一直背負負擔。所以一個人的優秀是習慣,是品質,更是財富。我們的孩子就像小樹苗,如果要長成參天大樹,就要在幼苗的時候幫他扶直,這就是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 怎麼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分享一個我的日常,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是有規律可循的。每天早上我都會用圖中這個微信小程序制定我的每日計劃。慢慢的,我發現,這些我不用寫下來,這些小行為變成了自動化模式,到那個點,我就自動去做這個事兒,習慣就養成了。所以,對孩子也是這樣。我總結出下面幾點:1、行為不要太大、太難,讓孩子感到努力一下就可以達成的。
  • 家庭教育中,習慣養成是重中之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許多種不同的教育模式:自然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在孩子早期教育和學前教育中中尤為重要。因為在孩子處於幼年時期時,他的自控能力、自驅力、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未能發展起來。
  • 12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孩子12歲之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由此可見,學習計劃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學習計劃也會對他的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當然,自省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是靠一天一天培養起來的。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並讓孩子堅持自省,它才會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