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投身到教育事業,從普通中學教師到中職學校教師……彈指一揮間,濬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許永恆的教書育人路已經走了20多年。
1
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回家鄉教書
「我的父親也是一名人民教師,他也希望我將來有更好的發展,但他明白,家鄉的孩子更需要『讀書改變命運』。」在父親的影響下,許永恆做出了回家鄉教書的決定。他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是濬縣王莊鎮第一初級中學。
許永恆的到來,讓當時孩子們的心裡充滿了好奇:這個老師會主動找他們聊天、會注意到每一個人的變化,能及時發現他們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像一位熱心的大哥哥。
很快,許永恆在學生中有了一定的地位。也就是從那時起,許永恆的「兩訪一會」工作法逐步形成:「兩訪」,即每周休息時間堅持到學生家中走訪,周一至周五在學校接待家長來訪,與家長交流學生近期的學習、心理情況;
「一會」,即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現的問題等,在學校或家屬院不定時分小組開家長會,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2
不斷探索創新,提高教學效果
說到「兩訪一會」工作法的初衷,許永恆的回答很簡短:「確保每一個學生不掉隊。」許永恆在執教的前10年裡,走訪了300多個學生家庭,走遍了濬縣所有的鄉鎮,換過3輛自行車、3輛電動車……
從濬縣王莊鎮第一初級中學到濬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許永恆始終執教英語學科,潛心研究英語學科中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獨特的教學風格。「不要只做個簡單的教書匠,也要適當地提升一下自己的內涵……」父親彌留之際的一番話,讓許永恆有了新的思索,也開始了新的探索。
「學生們常覺得學英語是為了應試,我說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許永恆覺得,英語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因此常鼓勵學生通過英語了解世界。每次講課時,他總會挑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開場,加入生活元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並根據答題情況判斷課堂效率。
3
研有所用,獲得多項榮譽
從2001年起,許永恆先後參與國家級課題《誘思探究教學》《四字六步英語教學研究》《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教材編制策略研究》等,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使研有所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所執教的課被評為河南省優質課,2003年他被評為國家誘思探究教學骨幹教師,2006年被評為全國課題實驗先進個人,2012年所撰寫論文《胸中有理,心中有法》榮獲全國教育系統教育成果大賽一等獎,2018年被中共鶴壁市委宣傳部、鶴壁市教體局授予鶴壁市最美教師,2019年被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學研究室授予師德師風十佳宣講員。
來源|原載《教育時報》,記者:梁美玲,(本版圖片均由候選教師本人提供)
審核 | 陳 凱
責編 | 黃髮強
張甜甜
為教師的奉獻、探索精神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