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外交」突破?民進黨重啟「駐關島辦事處」,向美國示好

2020-12-20 時代之聲V

編輯:池維

民進黨當局宣布將與索馬利蘭互設所謂的「官方代表處」,被綠營吹噓為「外交突破」,還宣布恢復設立「駐關島辦事處」,向美國示好。民進黨當局的種種行為都是在搞「臺獨」行徑,企圖把臺灣分裂出去,而這也把臺灣推向危險邊緣,讓臺海衝突不斷升溫。民進黨當局的做法,會破壞兩岸和平,也會讓其他勢力有機可乘,影響兩地發展。

「外交」新突破,實為謀「獨」

索馬利蘭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無邦交」的所謂「國家」。民進黨當局宣布,臺灣和索馬利蘭將互設「官方代表處」,以擴大兩地的互惠利益。此舉被臺媒諷刺為民進黨的「自嗨」,是兩個都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抱團取暖。臺灣並非是一個國家,不能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事務,民進黨所宣傳的「外交」新突破,實則是其單方面否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是謀「獨」行徑。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是雙方都應該堅持的原則,這也是當代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也是民進黨當局需要認清的事實。若有任何勢力企圖把臺灣分裂出去,觸碰中國的「逆鱗」,必將遭受中國的敵視。

復設「駐關島辦事處」,企圖討好美國

據悉,隨著所謂「臺美關係」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民進黨當局決定籌備恢復「駐關島辦事處」,明面上是加強臺灣和美國的貿易交流及合作關係,進一步增強雙方在各層面的互利關係。而民進黨當局的說法並不足以服眾。實際上,所謂的「駐關島辦事處」實則是為討好美國,催化臺美軍事交流的軍事平臺。民進黨當局不斷向美國示好,同美國建立「外交關係」。但對美國而言,臺灣不過是用來壓制中國的一枚棋子,美國不可能為了臺灣捨棄國家利益。

民進黨當局向美國示好,試圖尋求美國的庇護的方式只是在與虎謀皮。同美國之間的軍事交流也會惡化兩岸關係,「臺獨」行為不可取、不能取,希望民進黨能早日看清現實。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灣涉外領域動作頻頻:被美方積極拉攏 要恢復「駐關島辦事處」
    最近臺灣在「外交」上有一些新發展,包括將在索馬利蘭設立具官方性質的「代表處」,恢復設「立駐關島辦事處」,以及美國將制定「臺灣防衛法」等,令人目不暇給。位於非洲亞丁灣南面的索馬利蘭共和國,靠近戰略要地曼德海峽,1991年趁索馬利亞內戰而獨立,人均只有600美元,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其貨幣索馬利蘭也不是國際間認可的貨幣。
  • 蔡英文「過境外交」求突破卻弄巧反拙
    由於這是美國頒布《臺灣旅行法》之後,蔡英文首次以領導人身份過境美國,因而她在過境的過程中,是否獲得華府的特別禮遇,是否能夠與過去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相比獲得較大幅度的「突破」,就成為各方面觀察關注的重點。實際上,蔡英文在啟程時聲稱她希望此行能向世界傳達三個重要訊息,其中第二個就是要堅定地走向世界,拓展 「外交空間」,因而對美國在這次過境安排上給予相當的方便及禮遇表達感謝。
  • 揭秘美國駐臺辦事處:插手兩岸30年的"另類使館"
    美國駐臺辦事處成立30年以來,已更換10任主管,始終不變的,是背後所代表的美國利益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獲稻發自北京 4月10日,是美國國會通過《與臺灣關係法》30周年的日子。這部企圖阻止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法律,專門就「美國在臺協會」(簡稱AIT)的地位、職能、機構、人員等作出明確規定,指出「總統或美國政府的任何機構同臺灣進行的計劃、交易和其他往來」,均由美國在臺協會來完成。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34巷7號的AIT臺北辦事處,實際代行美國駐臺「大使館」職能。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承認的稱謂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r」(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
  • 臺灣「外交」有「大突破」?蔡英文又來自欺欺人了
    7月1日臺外事部門就宣稱臺灣「外交」又有了很大突破,表示將會和索馬利蘭互設具有官方性質的「代表處」。毫無疑問,民進黨同索馬利蘭「建交」,完完全全是掩耳盜鈴的行徑。任誰都知道索馬利蘭並非一個「國家」,聯合國以及世界各國都不曾承認過其「國家身份」。這樣的尷尬處境下,索馬利蘭和民進黨當局持續炒作,就是在鬧國際笑話。
  • 臺灣「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自殺 是誰逼死了他?
    臺媒稱,颱風、強震連續重創日本,臺灣上千旅客受困日本,還遭「臺灣駐日代表處」冷言相待。針對外界批評,「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連日不斷反駁,引起網友怒罵。而不具名的綠營人士更為謝長廷抱屈,認為「臺灣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要負起責任。
  • 「外交突破」?蔡英文傳出「好消息」,成功確認自己的地位!
    文丨梁延 審丨暗藍7月1日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召開記者會,稱臺灣與索馬利蘭將互設「代表處」。這次與索馬利蘭的互設代表處被民進黨當局鼓吹為所謂的「外交重大進展」。然而這真是「外交突破」?蔡英文傳出「好消息」,成功確認自己的地,只不過是「國際社會邊緣人」而已。這不是民進黨當局第一次宣稱其有了所謂的「外交突破」、「外交進展」。此前蔡英文曾以錄播方式在「2020年哥本哈根民主峰會」發表視頻講話。今年4月至5月,民進黨當局向歐盟捐贈約690萬片口罩,「外交部長」吳釗燮計劃繼續捐贈2350萬片外科口罩,用來發展其所謂的「口罩外交」。
  • 蔡英文拋出「新南向外交」 活躍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22日公布「新南向外交政策」,同時承諾建立一個法律機制,使臺灣能參與國際社會協助難民的援助計劃。  蔡英文的「外交政策」主軸定位為「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關於「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稱,過去臺灣的南進政策主要是引導臺灣企業增加在東南亞的投資,未來在推動貿易多元化的同時,「強化對東協(臺灣稱東協為東協)和印度的整體關係,是我們理所當然的選擇」。她還稱,未來民進黨政府將推動成立國際NGO中心,讓臺灣成為亞太地區支持非政府組織工作的領航者。  《聯合晚報》稱,蔡英文同時針對南海爭議提出政策。
  • 揭穿民進黨「中華民國臺灣」的真正圖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應對疫情的每一個舉措,都帶有「以疫謀獨」的政治目的。而民進黨的圖謀,得到了美國明裡暗裡的支持。
  • 民進黨當局搞「臺獨」?「海峽中線不存在」才是最好的穩定器
    先是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接著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又來臺。美國高官接連來訪,讓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有點暈,連衛生部長在總統繼承中的排名順序也拿出來顯擺一下。至於副國務卿克拉奇來臺更是宣傳上了天,說他是1979年美臺「斷交」後美國務院訪臺最高層級官員,更有人說他是與1978年底來臺的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一樣大的官。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赴臺時機不對?朱立倫:臺灣恐陷入美國粉蒸
    臺灣可以幫助國際社會。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則認為,美國正處於政權交接最關鍵的時刻,「這個訪問到底意義何在?」他呼籲不應涉入複雜的美國政局紛爭,免得讓臺灣全民受害。    朱立倫認為,美國正處於政權交接關鍵時刻,眾議院將彈劾總統,重要的閣員、幕僚都已宣布辭職,美國國會又發生嚴重動亂,這個訪問到底意義何在?民進黨可能要向民眾說清楚講明白。
  • 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這一稱謂美官方不承認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r」(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臺灣「聯想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媒9月20日報導,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最近在推特的簡介上改為「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引發關注,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被媒體問到此事。
  • 蕭美琴自封「駐美大使」?蔡英文:最好的溝通狀態
    文|快樂天使 審丨暗藍9月20日,據海外網報導指出,近期有臺媒爆料稱,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期將自己社交媒體帳號上的個人簡介由「駐美代表」改成了「臺灣駐美大使」,結果被島內網民們嘲諷和指責。蕭美琴簡介改為「駐美大使」惹眾嘲據悉,披露該消息的臺媒還表示,臺灣當局的駐外機構在「非友邦」的國家中,一般都是稱為「代表處」,或者是「辦事處」。而此次蕭美琴將自己社交媒體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後,甚至有綠媒將其無知行徑稱為「臺灣『外交』的突破」。
  • 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臺北?那決不是臺灣的好消息
    說它是家麵包店,倒不如說它是臺灣那段特殊歷史的見證者。上世紀50年代美軍協防臺灣,美軍顧問團和大批美國軍人進駐臺北。當時,美軍顧問團在中山北路一字排開。沿中山北路一路向北,中山北路二段18號那幢白色小樓,是當時美國「大使官邸」。捷運園山站旁的圓山公園和中山足球場,由於緊鄰松山機場,曾經是堆放美援物資的倉庫,後來成為美軍顧問團的辦公地點。
  • 日本盼明年再談駐日美軍軍費協議 美向關島與衝繩增派戰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首相菅義偉政府基本上已決定放棄在今年內和美國達成駐日美軍經費分擔協議。日方希望美方同意,延至2021年1月20日、也就是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上臺後,再重啟相關談判。日方政府認為,即使在年內籤署1年的臨時協議,隨著美國總統換人當,美方改變方針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希望與拜登政府談判。此外,適逢陸美軍事關係緊張,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米勒5日出訪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討論加強合作,併到訪美國印太司令部總部出席東南亞國協(ASEAN)防長會議。美軍同時向關島增派1架B1B超音速轟炸機,並調派F22隱形戰機到日本衝繩。
  • 臺擔心在柬埔寨遭「外交追殺」 被指打臉蔡英文新南向政策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日報導,洪森近日在柬埔寨中國協會的演講中表示,非常歡迎臺灣商人投資,但尊重中國主權意味要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因此「禁止在柬埔寨境內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即使是國慶節也不允許」。已領導柬埔寨30年的洪森還特別重申,柬埔寨不會做出任何可能影響中國主權與獨立的行為,這一向是他的政策;未來臺灣想在金邊或柬埔寨境內其他地區設立辦事處也不會被允許。
  • 美國擔心關島開戰第一波被秒,將在太平洋重啟二戰機場
    位於太平洋西部的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在西太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美國空軍最先進的B-2戰略轟炸機、F-22戰鬥機以及RQ-4戰略偵察機均在該基地部署,關島是美軍西太戰略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然而近年來,隨著關島成為洲際快遞的熱門目的地,五角大樓越發覺得關島在第一槍打響之後可能被秒,於是美國決定重啟二戰時期美軍在太平洋上建設的軍用機場。◎天寧島,2020年11月13日,北邊就是塞班島據《戰區》網站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在推進天寧島後備軍用機場的重啟計劃,為太平洋可能發生的潛在戰爭做準備。
  • 臺灣當局與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 趙立堅:病急亂投醫,絕不會得逞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非洲「國家」索馬利蘭(臺灣地區稱索馬利蘭)將派出一名「駐臺代表」,這讓島內一些人「樂瘋了」,不僅眾多臺媒爭相報導,有民進黨「立委」更是表示,若確有此事將是民進黨當局的一項「外交突破」。可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個索馬利蘭其實並非是一個國家,其「國家身份」在國際上並不被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所承認。
  • 美國防部長:部分駐衝繩美軍將轉駐關島和夏威夷
    新華網華盛頓4月5日電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5日宣布,現駐衝繩部分美軍將轉駐關島和夏威夷,並向日本歸還美軍駐衝繩部分設施及區域。哈格爾在國防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美軍眼下正在建設衝繩美軍基地的替代設施,建設地點在關島和夏威夷,建設完成後,原駐衝繩部分美軍海軍陸戰隊部隊將前往新設施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