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章傑
本報訊牡丹文化節已進入倒計時,可近來不斷的陰雨天,牡丹花會不會受影響,我們還能如期看到牡丹花展嗎?
準確把握牡丹短暫的花期,在她最美時將雍容的風姿展現給世人,把天氣變化第一時間傳遞給相關部門,是洛陽市氣象服務的重要項目。昨日,大河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洛陽市氣象臺線管工作人員,為大家解疑釋惑。
12℃至18℃最適宜牡丹生長
洛陽牡丹繁盛的原因在於這裡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洛陽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陳紅霞說,洛陽的氣候基本與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同步,四季分明的特點符合牡丹的生長周期。
一直以來,陳紅霞與洛陽市氣象科技人員一起開展牡丹花期的氣象條件研究。據她介紹,牡丹開花與溫度關係密切。一般情況下,花蕾在氣溫12℃至16℃時膨大,花瓣迅速伸長;盛花期則需要16℃至18℃的氣溫。每種花的始花日都有一定的溫度要求,氣象工作人員把這一溫度稱為「臨界溫度」或開花的「指標溫度」。
牡丹對空氣溼度也有一定要求,開花時節尤其不能多雨。洛陽市氣象臺一負責人介紹,氣象部門要統計冬季平均氣溫,與歷年同期對照;要統計分析每一旬的氣候平均值;還要統計降水量、日照等氣象數據。這些統計數據和分析結論,將會決定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式定在哪一天。
積溫是牡丹開花的有效促進因素
洛陽市氣象局負責人介紹,牡丹花在哪一天盛開,這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極大的考驗。據介紹,因地形海拔差異,牡丹花期出現了早、中、晚階梯型開花的狀況,為延長洛陽牡丹花卉觀賞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由於每年氣候條件不同,早、中、晚品種的花期也年年有差異,經常出現遊客來了花未開或遊客來了花已敗的窘況。
每年的洛陽牡丹文化節氣象服務工作從春節後就會緊鑼密鼓地開始。洛陽市氣象局有專門的「花會氣象服務領導小組」,有詳細的花會氣象服務方案。氣象工作人員還會實地進行牡丹物候監測和氣象監測,每天定點定時拍攝、觀測記錄植株生長情況,積累花期預報經驗。
目前,在洛陽市牡丹研究院、國家牡丹園、王城公園和神州牡丹園等園區,都布設了多要素自動氣象站。
「積溫是牡丹開花的有效促進因素。」市氣象局業務科工程師馬進說,他們曾連續對400株牡丹進行了三年觀測,利用觀測資料開展氣溫變化對牡丹開花期影響的研究,制定出了控制花期溫度的公式,可以有效預報牡丹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