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唯一的一個擁有公平機會的門檻。
又是一年高考季,突如其來的病情讓面臨高考的孩子們不得以在家中學習、上網課。可是對於那些面臨高考的孩子來説,更是巨大的挑戰,我始終相信:心中有夢想的人,環境和困難並不能阻擋它們的發光。
高考不能決定一生,但可以決定之後的高度和價值。高考的最大意義對於每個人都各有不同,但是高考過後,你會明白很多人生道理。
高考,對有些人來說是錯過的遺憾,但卻不是停下前進的藉口
在講述高考的意義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則最近比較出名的新聞:
有一位奶奶名叫,李啟君,今年75歲。18歲的時候得了重病,耽誤了高考,當時也沒有復讀這一說,結果一耽誤就是一輩子。
前幾年,奶奶去城裡看病,路過了一個自考的考場,看到了學校門口的考試標語,心情很激動,決定重新開始,為實現自己少女時代的夢想,一個人的戰鬥。
李奶奶計劃自學12門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並通過考試、論文和答辯,目前已通過9門。這次疫情期間,李奶奶說自己趁這個時間在家安心學習,打算再過三門考試。
李奶奶說:如果這三門課今年沒通過,那就明年接著考。她說:「只要我有生之年,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人生就這一次,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
李奶奶老矣,尚能堅持當初的學習初衷,而年輕的你,更可以做到!
高考,會讓你理解生活的不容易。
我們從小吃父母的、穿父母的;零花錢父母也從未少給過一分,只會多給;所以更多的孩子無法真正體會掙錢的不容易,而當你面對高考,你就會發現,比高考更難的是生活。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先生在《朗誦者》中說過他能上大學的前因:那是他第二次高考失敗以後,他想去縣裡的高考複習班上課,那天下著大雨的夜晚,他的母親一個人從縣城裡走了回來,在路上摔了好幾次,當母親回到家以後,全身溼透,完全變成了一個泥人。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找到補習班的老師,讓老師同意他進複習班。
那一剎那:「我必須要考上大學,沒有退路!」他告訴自己。
從那以後,他的生活裡只有三點一線的宿舍、教室,食堂,甚至有的時候連吃飯都是在路上解決的,就這樣,他考上了北大。然而即使上了大學,在同宿舍同學的相處下,他發現別人所了解和知道的知識比他豐富的多,所以他在大學期間更加努力學習,最後甚至因為太用功而住院。
或許,高考真的不是那麼決定人生的最關鍵,但高考過後,你所面臨的人生也是不同的,或者你繼續求學的「苦」,又或者生活的「苦」,無論是什麼苦,都將是我們自己的決定,面對生活的不容易程度也將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未來有千萬種可能,無論哪種選擇,都是生活中的選擇。
高考,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整
知乎上有個問題:」高考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有人道出了高考學子的新生:有一種青春,叫高考。有一種回憶,叫高考。沒有經歷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對於高考,每一位學子做出的準備,都是成長。這或許是高考,給每位學子最大的影響。那些為高考流過的眼淚和汗水,那份努力付出的真實心情,才是餘生最好答案!
自己高考猶如昨日,依稀記得班主任每天晚上無論多晚,都會騎著他的自行車來教室看我們,同樣的還有年級主任趴在窗口偷偷地看我們。那時不懂,現在想起來老師這個職業的偉大,他們對於這群高考的孩子們付出了許多許多。
而那時的自己,和同學們一起相互鼓勵,在加完自習以後還要一起在教室學習,每次都是教學裡的燈被保安叔叔全部關掉以後才會不得已回宿舍,而宿舍的阿姨正在為了我們晚歸來的孩子留下那一盞燈。
在高考那一天,我們期盼的日子裡面,我們的老師父母在外面頂著大大的太陽等著我們,我們坐在高考的教室裡面刷刷地、全神貫注、謹小慎微地一遍遍審題,知道完成試題走出高考的考場。
高考的那一年仿佛就在身邊,無論高考過後的結局如何,我們高考學子們用自己最大努力結束那場令人緊張、謹小慎微地考試。驀然回首:我們的青春很完整了。
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跑下去就是意義。無論最後我們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松山,都要加油!
願每位高考的學子都能打贏高考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