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的確,世上萬物,各有特點,即便是同一棵樹上的兩片樹葉,其形狀、顏色、大小、筋脈也會有所不同。樹葉如此,人也亦然。所以同學們在寫寫人的作文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把自己筆下的人物寫的千篇一律,今天我們就針對於寫人的作文專門給大家進行一下講解。
1.首先要寫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徵,包括容貌、衣著、姿態、神情等等。可以用白描法簡單的進行描寫,切忌堆砌所有的外貌特徵,讓大家感覺你的人物描寫像尋人啟事。
2.抓住人物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可以從人物的年齡、外貌、語言、動作、興趣、個性、生活習慣等諸方面去考慮。一個人的特點是多方面的,作文時,我們應根據中心思想有所選擇地寫。
3.選用典型事例: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4.運用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就是對能充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情等細小環節作具體、細緻的描寫。
1.點明與「我」的關係。
如:我的***(家人、朋友、鄰居)
2.點明「品質、特點」。
如:一個誠實的人;媽媽的話多;桌球迷爸爸;
3.點明人物身份。
如:黑色的送煤老漢。我敬佩的看車人(清潔工)
4.點出人物別稱。
如:挑山工「萬人迷」老師、汽車上的「活雷鋒」。
5.以讚美人物,抒發情感為題。
如:叔叔,謝謝你;媽媽真好。
6.以人物特殊形象特徵為題。
如:爸爸的笑;媽媽的背;他,總是昂著頭。
7.以比喻為題。
如:引路人;我心中的星;小精靈
1.回憶式開頭:
《有這樣一位好班長》的開頭:
她叫王靜虹,是我讀四年級時的班長,儘管我們分別一看多了,但班長的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2.外貌描寫開頭:
(1)《我最喜歡的小夥伴》的開頭:
我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肉嘟嘟的小臉蛋上長著一對細而長的柳葉眉,眉毛下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玲瓏秀氣的鼻子下面有一張能說會道的櫻桃小嘴。總而言之,這是一張惹人喜愛的小臉。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告訴你吧,她就是我的好夥伴——曾雨舒。
(2)《小小音樂家》的開頭:
我的小夥伴——張夢瑤,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可愛極了。告訴你,她還是同學們公認的「小小音樂家「呢!
(3)《我的外公》的開頭:
我的外公六十來歲,中午身材,瘦瘦的臉龐,高高的鼻梁,兩鬢雖見斑白,但看上去挺精神。他的臉上總是帶著一絲笑容。我和表弟喜歡跟他調皮,也也喜歡逗我們。我給他起了下雅號——「老頑童」。
3.聲音描寫+人物特點開頭:
《忘不了你,王老師》的開頭: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一支悠揚動聽的歌曲飛出我家窗口。我正在學唱這首歌,準備在畢業慶祝會上獻給我最敬愛的王老師。
1.敘事抒情:
(1)《我愛爺爺》的開頭:
爺爺是我最愛的親人,我的童年是在爺爺那邊度過的。爺爺拉著我的手,教會我走路。是爺爺使我從小懂得了不少道理。我把爺爺看成自己幼年成長的拐杖。
(2)《謝謝你,老師!》的開頭: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6 年的小學生活悄然過去了。馬上就要離開哺育我 6 年的母校,離開和藹可親的老師,這怎能叫我捨得呢?
2.對比映襯,烘雲託月
自身對比式:
《粗心的好朋友》的開頭:
我的好朋友孫超,是我的同班同學。他的優點很多,比如:腦瓜靈,反應快,學習好,愛鍛鍊等等。記得每次上課,老師提問時,他總是第一個舉手,而且回答得十分正確;老師每次讓我們寫作文,他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寫出特別好的文章;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堅持遊泳鍛鍊從不間斷。但他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做事有點粗心。
(1)《鄉下母親》開頭:
多少年來,無論上學還是工作,遠在千裡之外的母親總喜歡託人帶些茶葉、餌絲、醃菜等家鄉特產來,而我總在信上或電話裡不斷重複著同樣的話:這既費心又麻煩人,這些東西崑明大街小巷都有賣的,價格也便宜。然而,她卻依舊三四月間帶春茶,七八月間帶酸筍,讓同學,同事和朋友羨慕不已。
(2)《一個粗心的小孩》開頭:
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在家裡,媽媽讓他上街去打油,他話還沒聽清楚,就提著瓶子出去了。結果,打回來的卻是醬油。在學校裡,老師讓他默寫「老大娘」這個詞,他卻默寫成了「老大狼」,鬧了個大笑話。難怪大家都叫他「馬大哈」。
(1)《我有一個這樣的朋友》開頭:
我筆下的這位朋友,成績一般,卻是一位具有頑強毅力的同學。他就是我的朋友——什啟程。
(2)《幽默的奶奶》開頭:
我奶奶快七十歲了,眼不花,耳不聾。她性格開朗,說話幽默,常常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少年作家班學員 王依霖
我的班主任沈老師在學校裡大名鼎鼎:做事認真,追求完美,她教的學生大部分都考上了好大學。但直到我成為她的學生以後,我才體會到了她的嚴厲。
在一節語文課上,沈老師要清查作業。只見她右手拿著一支紅筆,不時手腕一抖,在作業本上劃出一個紅勾,不時在作業本上畫出一個醒目的大紅叉,原本如月亮般的眉毛擰成了一個「川」字,美麗的臉龐上沒有一絲笑容。大家都摒住了呼吸,隨著老師畫下的每個勾和每個叉跳著。
正巧這天我忘帶作業了,心裡忐忑不安。突然,沈老師抬起頭,把擋在眼睛前的一縷頭髮別在耳後,目光掃視著整個教室,連角落也不放過。她厲聲說道:「誰沒交作業?!」我和另外幾個同學弱弱地舉起手,低著頭,不敢直視老師的眼睛。她目光如炬,瞪著我們:「就差你們這幾本了,真是拖後腿,好在你們誠實。」她瞄了一眼全班,「也許還有人在這裡渾水摸魚!」交了作業本的同學都愣住了:我們怎麼躺著中槍了?
「就一兩個作業本嘛,忘帶了又有什麼關係?」我心裡嘀咕著(犯嘀咕是疑慮、猶豫的意思,這裡是有點兒不滿的感覺),而沈老師卻仿佛看穿了我的心,在下課時把我叫到了講臺旁。她拉著我的胳膊,語重心長地說:「依霖,我明白你現在的心情,覺得忘帶一次作業沒什麼,但你知道按時交作業的重要性嗎?」我微微皺了皺眉頭,眼睛裡閃出一絲疑惑,沒有回答。「按時交作業很重要,這樣老師才能發現同學的錯誤,並及時講解、訂正,讓同學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依霖,你要記住,當天事,當天畢。」 聽了這一席話,我慢慢抬起了頭,正迎著沈老師嚴厲而期許的目光,我的心終於被徵服了。
從此,我再也沒有忘帶過作業本,一次也沒有。(最後這兩段都可以作結尾,如果題目和作業有關,這部分結尾扣題就很必要,但因為內容主要寫的班主任,題目也是「我的班主任」,所以這段挪到上一段或刪去會更好)
沈老師對我們的確十分嚴厲,但我懂得嚴是愛,松是害。
點評:
整篇文章都是圍繞沈老師的「嚴厲」展開的,因此開篇直接點明沈老師的這一特點即可,不用特意加上外貌描寫。但如果老師的外貌特點能更突出或反襯出她的「嚴厲」,加上會更好。
這篇文章開篇點明班主任的特點——嚴厲,中間幾段緊緊圍繞班主任的這一特點詳寫自己一次交作業的經歷,最後點題升華。文章中心積極明確,內容連貫有序,結構完整清晰,敘述通順流暢,無論是作為考場作文還是正常文章來看,都很不錯。
少年作家班學員 劉品卓
我的表哥今年22歲,又高又瘦,一張瓜子臉,高高的鼻梁上方,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透著一股機靈勁兒。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做事特別粗心。你還別不信,我講一件真事兒給你聽聽吧!
一天,我去表哥家玩,舅媽出去了,表哥說要給我做飯吃。中午11點多的時候,表哥在廚房忙了好一陣,我只聽見廚房裡鍋碗瓢盆的聲音叮叮噹噹。終於,表哥端著盤子出來了,他一邊走還一邊大喊著:「魚來咯——嘗嘗我的手藝!」然後,小心翼翼地把一盤紅燒大黃魚端了出來。我聞到了一股魚香味由遠到近飄過來,不由得脫口而出:「好香啊!」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夾起一塊魚肉往嘴裡一塞:「哎呀,這魚怎麼……」 我張嘴使勁地往外呼氣,「怎麼這麼好吃呀?」表哥沒等我說完,就接了我的話茬兒,「為了燒這條魚,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呀!」 我看了表哥一眼說:「哼哼,你自己嘗嘗你的『傑作』吧!」 接著,我把魚肚子扒開給他看,他伸頭一看,愣住了:原來魚肚子被我扒開後,露出了內臟。此刻,一盤紅燒魚,散發出一陣的魚腥臭,他下意識地捂住了口鼻。原來,表哥在燒魚時,只收拾了魚的外表,忘記了收拾魚的內臟,就把整條魚直接紅燒了!
表哥粗心大意是出了名的,大人們一說起表哥的粗心事,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常常對我說:「你可不要像你表哥一樣粗心啊!」至於那次做魚嘛,後來,我跟表哥一起合作,我打下手幫他處理魚鱗、內臟和魚鰓,他又重新做了一條紅燒鯽魚。等舅媽回來的時候,看到我倆開心地吃著魚,也嘗了嘗,連連誇我們首次合作,就做得一手好魚!
點評:
這篇文章恰如其分地寫出了表哥的一大特點——粗心。圍繞粗心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表哥做魚的典型事例,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在描寫的過程中,小作者善於運用語言、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表哥與「我」之間的對話讓人忍俊不禁,也讓表哥的粗心顯得笑果十足。小作者又增加了其他角色(如媽媽、舅媽)的行為,更加印證表哥的粗心,讓表哥這一顯著特點更加深入人心。如果能夠將開頭的外貌描寫再寫得有特點一些,再增加一兩件事例或者生活瑣事放在做魚事件之前進行簡要描寫,來突出表哥粗心的特點,這樣文章會顯得更有層次,人物形象也會更飽滿。
少年作家班學員 呂司哲
我的姥爺年近古稀,體格依舊健壯,習慣把上衣塞進褲子裡,走起路來,步伐強勁有力,一點也不像老年人。
姥爺只要一出門,必定會戴著帽子,春防風、夏遮陽、秋擋雨、冬禦寒,一頂「神仙帽」四季不離身。他還有兩件「法寶」也是出門必備,那就是保溫杯和老花鏡,幾十年不變的茉莉花茶,擰開杯蓋滿屋都是茶香。至於老花鏡,那是姥爺的「眼睛」呀。
我和姥爺經常在他的大院子裡玩耍,一起逗狗,一起算計香椿樹什麼時候長嫩芽兒,算計樹上的棗兒什麼時候成熟。掰香椿的時候,姥爺拿將近5米長的杆子,在南房頂上精準操作,只要我站在樹下,他掰下來的香椿就一定會掉到我手中的筐裡,或者砸在我的頭上。摘棗的時候,姥爺依然是手握他的「如意金箍棒」,從南房的頂子上躥到西房的頂子上,身手矯捷,一點兒也不輸給年輕人。姥爺一棒子掄下去,碩大的棗兒雨點子一樣地落下來,砸得我生疼,不禁哎呦地叫喊起來。趁姥爺這第二棒子還沒掄起來,我趕緊把用來接棗的筐扣在了頭上,這時房頂傳來哈哈的笑聲。我的姥爺呀,真是個老頑童。
如果說我是書蟲子,那麼,姥爺更得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子了。三天兩頭地和姥姥一起去圖書館不說,有一次他的老花鏡壞了,新的還沒有到手,就這都攔不住書蟲姥爺看書,他竟然拿起了放大鏡,彎著腰伸著脖子,透過放大鏡一字一字地看,頭都快扎進書裡了,那時真有點像老年人。
能讓姥爺彎腰探頭的,還有就是下象棋的時候,滿盤棋子都在他的掌控中,全神貫注,落子無悔。車、馬、炮、象、士、卒.就是姥爺的常勝軍團,他說,棋盤就是戰場,必須真刀真槍。這也就是姥爺從不讓著我的原因了吧。
年近古稀卻身手矯捷,一頂神仙帽、兩件法寶,坐擁四方大院,屋有書籍若干,手下還有三十二名官兵的常勝軍團,這樣的姥爺,你有嗎?
點評:
這篇寫人的作文處處透露出一種自然、灑脫的味道。作者將一位古稀老人描繪得如此形象生動,要歸功於流暢、自然、嫻熟的文筆。例如,在寫姥爺外貌時,作者抓取了典型特徵——「神仙帽、保溫杯、老花鏡」,這幾樣東西一出,姥爺的外在形象瞬間真實可感;在寫姥爺打香椿和棗子時,作者又將他的矯健身姿、頑童本色展現得淋漓盡致;寫姥爺愛看書、愛下象棋時,又將他的這些特點三言兩語間生動刻畫出來。可以說,作者十分善於抓典型特點來刻畫人物形象。另外,本文有些地方的用語值得細細回味,如「那是姥爺的『眼睛』呀」「算計」「真有點像老年人」等這些詞句,看似突兀,實則充滿了趣味和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