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賺錢指南:靠寫作月入10萬,走遍大江南北!

2020-12-09 易撰自媒體

斜槓青年,指的就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現在多數的年輕人轉頭開始追斜槓青年。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花心大蘿蔔」,往好聽的方向解釋,是一種喜歡探索新鮮事物的冒險人格。

有些人是因為工作不夠理想,所以才逼的自己在其他領域發展,總之,主業滿足不了自己,就往斜槓發展唄,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是純粹是養活自己,也是規避職業風險的一個好辦法,趁著年輕,去試一試錯也無妨。

身邊的一些斜槓青年,有部分人經營著奶茶店,一邊為顧客畫畫;也有平時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到周末就去兼職唱歌;也有白天上班,晚上擺地攤的。

總之,斜槓青年其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工作也好,夢想也罷,只要是能讓我們感受到愉悅,能帶給我們成就感的。

當愛好變成一種職業,就並不是興趣這麼簡單,也不能帶著玩的心態走下去。

小編認識一個朋友,想做一名職業撰稿人,但是並沒有想要中的這麼簡單,利用上班時間碼字,被領導發現被批。

他不思悔改,繼續一條道走到黑,提了離職,做一名專業的「斜槓青年」,他斷斷續續寫了很久,在許多平臺發布了很多文章,但是一直閱讀量平穩,沒有很高也沒有很低,不過他仍然一直堅持。

丟棄本職工作,只做自媒體,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而且那段期間收入平平,沒有目標很煩躁,也正因為這一點,他將自己的心聲寫成文章發表出去,沒想到,很快閱讀量破千,繼而破10w。

慢慢的通過約稿、廣告收入等方式,得到了可觀的收入,最高一次收入是月入十萬。

他從來沒有想過靠寫作維生,原本重新回歸本職工作,做一名業餘「斜槓青年」,但是沒想到依靠寫作,可以實現自己「雲遊四海」的夢想。

當你擁有高收入之後,第一件事想去做什麼?

他除了繼續每天寫作之外,就是去旅遊,走遍大江南北,從剛開始的窮遊東南亞,再到富遊歐洲。

如果說你對自媒體行業頗感興趣,可以去易撰了解,有爆文分析、文章質量檢測、短視頻下載等功能。

最後,想要在一個領域學有所成,不經歷長時間的磨礪是不可能成功的,多事情因為一時熱愛去做,其實就會像氣球一樣,一紮就破。

作為一名斜槓青年,時間管理很重要,懂得如何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才不會覺得生活太累,斜槓們要記住生活的樂趣遠不止此。

相關焦點

  • 不坐班的年輕人:一天寫100頁文檔、靠網文月入10萬、走遍大江南北
    紐約時報專欄一篇《「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曾一度火爆網絡,也炒火「斜槓青年」概念,被用來指擁有兩個以上技能的年輕人。幾年過去以後,這些「斜槓青年」到底過得如何?可以靠斜槓事業謀生嗎?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居家辦公和遠程辦公被大部分人所接納,也有更多年輕人開始重新考慮是否發展一份「斜槓」事業。
  • 斜槓青年
    有一陣子市面上特別流行斜槓青年,沒幾條斜槓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靈魂有趣。有些人的斜槓花團錦簇,比如我就見過「寫作/肚皮舞/品酒師/心理諮詢師/烘焙/收納」這樣的斜槓青年簡歷,看得作為面試官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這位朋友到底想來應聘什麼。斜槓本意是一個人擁有多重職業,收入多元,甚至能靠興趣特長賺錢。
  • 90後「斜槓青年」靠奇葩技能賺錢
    ◤ 90後「斜槓青年」白城在做娃娃。      網上向來多「奇葩」,而用自己的「奇葩」技能賺錢,玩成人生贏家的90後「斜槓青年」就讓人羨慕嫉妒了,玩偶娃娃玩家自己DIY娃娃就能賣出幾千上萬元;90後的美女設計師賣掉自己的房子去當民宿「包租婆」,月入數萬元……一些小眾技能成了90後新的賺錢術。
  • 你,是一枚純種斜槓青年slash嗎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擁有多重職業身份,2007年,美國作家埃爾博爾在《不能只打一份工》一書中創造出斜槓青年(Slash)這個詞,斜槓青年們用職位加上工作外的身份來定義自己,職位可以告訴他人你做什麼職業、靠什麼維持生計;工作外的身份則能體現你是誰
  • 成為「網絡寫手」也能賺錢,00後少女月入10萬,如何獲取這筆收益
    但你能夠想像到,僅僅是靠在網絡上寫文章,就能到達月入過萬的收益嗎?網際網路+新媒體時代使人們的生活也做出了改變,而有這樣一批「自媒體人才」正隨著自媒體平臺的發展而發展。成為自媒體人員,僅靠網絡寫作,就能實現月入過萬。
  • 如何靠兼職寫文章月入上萬?
    如何靠兼職寫文章月入上萬?大家好,我是攝影師YEDI,已經失業一年的我,依然沒有找工作的興趣,因為不上班並不代表我沒有收入。前幾天我分享了很多關於斜槓青年的文章,其中一項就是寫文章,那到底怎麼樣寫文章才可以掙到呢?
  • 《奇葩說》17歲少女月入10萬:賺錢,一定要趁早
    去年6月、7月的工資和獎金重點是,這群高收入的女人大多已婚,學歷最高的也就高中。從前不是在家務農,就是外出打工。現在,每個月在家寫幾篇文章,就能「躺賺」,真的太讓人羨慕了。辦公區的自媒體工人們無獨有偶。北京一個叫木汁的17歲女孩,也靠著寫文章月入10萬。
  • 讀《斜槓青年》:開啟副業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斜槓青年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身份的人,比如說你在本職工作外,還是個自媒體從業者,或者還是個畫插畫的畫家。斜槓青年這個詞是舶來品,因為很多人在介紹自己身份的時候用斜槓「/」來作為不同職業間的分隔,所以斜槓青年就成為了擁有多重職業和多元化生活的人的代名詞。
  • 「寒假在家,如何靠兼職寫作,月入5000?」
    而去年此時,當我被困在家中吃土時,我的同事小錢,卻靠在家寫自己的生活狀態,一篇稿費600,每周2篇輕鬆抵上工資。「從沒想過,隨便寫點自己在家的生活狀態都能賺錢。」小錢以前參加徵文比賽連前50都沒進,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就從小白進階到可以籤約接稿的寫手。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身份之間用斜槓進行區分,這就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幹好本職工作獲取正常的收入之外,另外拓展出收入渠道的年輕人。譬如,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人脈圈做微商,賣產品換取差價收入,他們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
  • 現在不斜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青年了
    斜槓青年是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的收入。斜槓青年85後居多,斜槓青年的出現,顛覆了單一僱傭制的勞動模式,讓人力資源流動起來,達到了充分、可重複的利用。
  • 進擊的「斜槓青年」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更加龐大。「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
  • 別人月入10萬,錢都是怎麼賺的?
    雖然大部分人都在喊窮,可是賺錢的人依然可以輕鬆賺錢。一個網紅主播隨便唱首歌就可以有幾千元的收入,有的人甚至輕鬆月入10萬+。作為普通上班族可能沒有那些月入10萬的人的資源與眼界,但是可以總結下過去的這一年中那些有錢人的賺錢套路與技巧,哪怕沒法一下子做到月入10萬,卻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慢慢變得富裕起來。這一年,有人靠人脈賺錢。我們從小就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個道理,認識的人多了,自己的眼界也就會因為周圍的人影響而打開,從而有更高的格局。因此人脈是每個人的隱形財富。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是:銷售/自媒體編輯,中間那條斜槓就是這個詞彙的來源。
  • 王一博成為斜槓青年代表,我們普通人如何成為斜槓青年
    這才發現,原來王一博還是斜槓青年呢,他的簡介是這樣的:歌手/演員/主持人。 什麼是斜槓青年 「斜槓」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 萬字整理:左手自由職業,右手斜槓青年
    這一期的話題是「自由職業對話斜槓青年」。 嘉賓是採訪接觸了近200名斜槓青年的社科院研究員牛天,我們進行了一場時長2個多小時的深入交流,聊了我們這些年採訪自由職業和斜槓青年的觀察和感受。 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平臺經濟與青年職業。 2017年至今,調查研究約100餘斜槓青年、自由職業者。 論文《嵌入、表達、認同:斜槓青年的自我實現研究》《在消解中反思:斜槓青年的自反性研究》《戴著鐐銬跳舞:斜槓青年職業身份認同雙重內捲化研究》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於《中國青年研究》《當代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
  • 他,副業過萬,標準的斜槓青年,我總結了這幾點
    斜槓青年的出現,顛覆了單一僱傭制的勞動模式,讓人力資源流動起來,達到了充分、可重複的利用。用共享經濟的話來說,斜槓青年就是「共享人才」呀,在同一時間段,能同時服務於多家企業。雖然當下很流行斜槓青年,但是還是很有必要區別一下「斜槓青年」與「兼職」之間的區別。
  • 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我想,這是第一次最真切地感受到,做一個「斜槓青年」是這麼幸運。斜槓青年,是近年來常被提起的一個詞。什麼意思?就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如何選擇第二職業,成為一個「斜槓青年」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以下兩點——1.你要有一技之長,一個方向。依然以我自己為例。從小學到高中,我最拿的出手的就是英語和寫作。
  • 聽說斜槓青年(自媒體)月收入十萬,你也想做斜槓青年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萊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師/演員/製片人,於是,「斜杆(Slash)」便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簡單來說就是一人擔任多職業角色,比如李笑來,擔任多個職位,作家/技術員/創業者/投資者等。
  • 月薪4500的斜槓青年,靠做小語種翻譯月入1萬+!
    不能接受:當身邊同事都有退路的時候,而只有我一個人在公司裸遊……  有個副業不僅僅是每個月多賺那麼一點錢,現在的90後,都希望在未來能夠做自己的話事人,不將生活寄予每個月固定的收入,也希望來一場能夠說走就走的旅行。  的確,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有一份工資收入,想要財務自由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簡直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