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2020-12-17 親子派

在微博上,刷到一條耳鼻喉科醫生的就診記錄,著實嚇了一跳:

一位媽媽發現孩子耳道被耳屎堵住,於是拿起掏耳勺幫助孩子清理。

結果耳屎越掏越深,耳朵越掏越疼,甚至連孩子的聽力也開始受影響,越掏聽力越差。

耳道連著鼓膜,莫不是鼓膜穿孔,影響了聽力?

媽媽擔心不已,匆匆帶孩子看了醫生。幸好,鼓膜沒受傷,是油性耳屎被推進耳道裡,堵塞嚴重,影響了聽力。

雖說是虛驚一場,可也令人後怕不已。

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猶如患上了強迫症,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幫助孩子掏乾淨。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欲,也會悄悄學著大人的樣給自己掏耳朵。

可耳朵不是隨便能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鼓膜穿孔,聽力受損。

廣東深圳,3歲男孩稱耳朵癢,於是6歲姐姐主動拿棉籤給弟弟掏耳朵。

不料,在掏的過程中,姐姐不慎摔倒,棉籤重重插進了弟弟的耳道。在送醫院的過程中,小男孩已經聽不到了聲音。所幸手術及時,孩子恢復基本聽力。

而另一名江蘇的3歲女童,則學著父母的樣子,用棉籤給自己掏耳朵,結果耳內流血流膿,鼓膜穿孔直徑達到3毫米,差點導致失聰。

「掏耳朵」看似是個小動作,卻會造成大問題。

孩子的耳朵,真的隨便掏不得!

1、

「掏耳朵」的危害知多少?

我們俗稱的「耳屎」,其實醫學上有另一個說法:耵聹。

它是由外耳道內壁的油脂腺分泌的,剛開始無色、透明、質軟,遇到空氣後慢慢變成黃色、質硬。

耳屎分兩種,一種在空氣中乾燥呈薄片狀,叫做乾性耵聹,俗稱「糠耳」;

而另一種則黏黏溼溼油油,猶如油脂,叫做溼性耵聹,又被俗稱為「油耳」。

「耳屎」帶了一個「屎」字,人總習慣想將它清理乾淨,不想一個「掏」的動作,卻成為孩子聽力受損的主要原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份資料顯示:

目前全球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超過3200萬是孩子,其中約有6成兒童的聽力損失完全可以規避,給孩子掏耳朵就是其中一種。

給孩子掏耳朵,主要有四大潛在隱患,各位家長一定要知悉:

①耳屎越挖越多,容易造成耵聹栓塞

經常掏耳朵,其實是對外耳道皮膚進行不斷刺激,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耵聹腺分泌出更多耳屎,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耳道中的耳屎量增加,容易和外耳道壁緊密相貼,積聚成團。

時間一長,耳屎容易堵塞整個外耳道,形成「耵聹栓塞」,造成耳悶、耳鳴、眩暈 、聽力下降等症狀。

如果這個時候不恰當地掏耳朵,只會將耳屎推到耳朵更深處,加重阻塞,進一步對聽力造成影響。

②損傷耳道皮膚,引起耳道發炎

倫敦大學學院分子微生物學高級講師Adam Roberts博士表示:耳朵擁有自己的生態環境和混合菌群,如果幹擾它,那麼可能會引起感染。

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九成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在用掏耳工具伸入孩子的耳朵時候,工具未消毒,自帶了細菌進入孩子耳朵。

與此同時,孩子的耳道皮膚嬌嫩,掏耳工具在來回搔刮時,很容易將孩子的皮膚劃傷,造成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等症狀,嚴重的甚至還會發生外耳道癤腫。

③刺激皮膚細胞增殖,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

經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膚鱗狀細胞或基層細胞增殖,從而增加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的機率。

耳道乳頭狀瘤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剛開始屬於良性,但若長期受到外界刺激,則會促使惡變,越長越多,最終堵塞耳道,造成耳痛、耳鳴,甚至暈眩。

在惡變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原因。

④鼓膜受損,影響聽力

耳道裡面結構複雜,家長在沒有專業掏耳工具的情況下幫孩子掏耳朵,常常難以掌握深淺。

一不留神,觸及鼓膜導致受損,影響孩子的聽力,造成一輩子不可逆的傷害。

掏耳朵事小,背後的危害卻不少。所以,家長們,當你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的時候,千萬忍住,謹慎出手。

2、

耳屎亦有道

作用也不少

孩子的耳屎不能掏,難道就任由它長嗎?

其實啊,家長們不必太擔心。

正常情況下,耳屎可以通過下巴運動。

比如隨著孩子張口咀嚼吃東西或說話,甚至是走路、跑跳等身體運動帶來的震動,都會令耳屎慢慢鬆動,自行脫落,最終排出體外。

孩子小,耵聹腺分泌相對旺盛,耳道內有少量耳屎,不會影響聽力。並且,耳屎還是孩子耳道天然的「保護屏」呢!

作為家長,我們要對耳屎要保持科學正確的認識。

①耳屎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

它包含油脂和水分,可以滋潤保溼耳道的皮膚,防止耳道因乾燥而發癢。

②耳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黏性。

它可以吸附侵入孩子耳道的灰塵,同時也能抵禦小飛蟲侵襲,將其拒之門外。

③耳屎含有豐富的脂肪酸。

能在耳道皮膚的表面築起一層酸性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的環境,這具有幫助耳道內起到輕度殺菌的作用。

④當耳屎藏身於耳道,會使耳道空腔變窄。

會對強聲波起到緩衝作用,保護孩子的鼓膜不易被振傷。

沒有了耵聹庇護,孩子的耳道赤裸在空氣中,反而容易造成各種傷害呢!耳屎亦有道,父母們可別小瞧了它!

3、

孩子耳朵癢,怎麼辦?

當然,凡事有度,耳屎也不能越積越多。

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突然「裝聾作啞」,家長話說得輕,孩子不回應;家長說話聲高,孩子卻被嚇到。

那麼有可能是耳屎積聚過多影響了聽力,家長則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清理耳道了。

那麼在平時,如果孩子耳朵癢,想抓耳屎,怎麼辦呢?家長做好正確護理,就能幫助孩子減緩瘙癢,以下幾個措施供家長參考。

家長可以用自己的手掌輕輕幫孩子揉一揉耳朵外部,減緩瘙癢。

家長也可以準備一條乾淨的溼布,卷在手指上,輕輕擦拭孩子的外耳部位。

然後用棉籤在外耳道稍微轉幾圈,不要太往裡,將水分和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即可。

當然,如果做完以上措施,孩子仍然感覺耳朵瘙癢難忍,那麼,千萬忍住,把「動手」的機會留給更專業的醫生。

畢竟,孩子的聽力真的無比重要。

相關焦點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38歲女子,經常用棉籤掏耳朵,卻出現失聰?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
    這樣的情況,無疑讓她感覺到很煩惱。再一次地用棉籤掏耳朵,已經掏出血絲了,秦女士不敢耽誤,趕忙來看一下。發現秦女士的耳朵裡,竟然有鬆散的棉線,這樣的棉線,有的在耳朵裡已經有五年之久了,經過與秦女士本人,以及愛人的商量,把積累在秦女士耳朵裡的棉線取出來,但是,因為時間長,秦女士的耳朵已經收到永久性的損傷,出現了失聰的情況。秦女士懊悔不已。
  • 千萬要忍住 別隨意給寶寶掏耳朵!
    哎呀,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很多寶媽一看到這個就受不了,一定要馬上搞乾淨才行。你是這樣的媽媽嗎?其實,一般來說寶寶的耳屎不需要人工清除,會在其說話、發哈欠、吃飯時在皮膚汗毛的推動下自動排出。耳屎的作用其實,對寶寶來說,耳屎有很多好處。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對於很多人而言,挖鼻孔、掏耳朵和摳肚臍是自己人生中的三大樂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挖挖鼻孔或者掏掏耳朵,別提有多開心。詢問後得知,原來該小夥平時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而這些,都是其當時掏耳朵不注意的殘留物。一根小小的棉籤,在給我們帶來將髒物清理乾淨快感的同時,沒想到還潛藏著這麼大的危機。而這,並不是棉籤第一次「闖禍」了!據《7 news》報導,澳洲38歲的媽媽small在2016年開始出現左耳偶爾失聰的情況。
  • 全國愛耳日,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新手媽媽們要注意
    作為新手媽媽,關於家裡的小寶寶耳朵問題,你是否有細心的關注過嗎?新手媽媽們要注意,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耳朵是一個敏感的部位,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掏耳朵,而有的人也很喜歡給別人掏耳朵,認為清理掉耳朵裡的汙垢非常爽。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 結果卻把耳朵掏聾了
    付勇醫生說,到兒童醫院看病的都是18歲以下的孩子,而掏耳朵導致耳聾這個事件必須日積月累,所以在孩童時期還看不到這樣嚴重的後果,比較常見的就是中耳炎反覆發作。  「門診中,不少家長來問我,醫生,要不要給孩子掏耳朵啊?我的回答就是不要掏,如果實在需要掏,也要請專業的醫生來弄。」付醫生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 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
  • 耳屎是個「寶」,別亂掏!姐姐幫3歲弟弟掏耳朵,竟然穿透鼓膜!
    經常有媽媽留言:有沒有給寶寶掏耳屎的神器?看到寶寶有耳屎渾身不自在。寶寶的耳屎會不會堵住耳朵,影響寶寶的聽力呢?聽說給寶寶掏耳屎用棉籤比較好,是這樣嗎?千萬不要覺得耳屎很髒,這小小的耳屎,可是寶寶耳朵的「守衛兵」。耳屎具有溼潤耳道、殺菌的功能,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阻礙灰塵、飛蟲等異物進入耳朵,當周圍有很大的噪音時,還能減少對耳朵的刺激,保護寶寶聽力。二、寶寶耳屎,能不能掏?錯誤的做法有哪些?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一個行為了,但你們知道嗎?掏耳朵也是有講究的,掏不好的話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耳朵到底需不需要掏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寧宇:「從醫學上來說,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將耳朵掏聾 專家:無須特意掏
    付勇醫生說,到兒童醫院看病的都是18歲以下的孩子,而掏耳朵導致耳聾這個事件必須日積月累,所以在孩童時期還看不到這樣嚴重的後果,比較常見的就是中耳炎反覆發作。  「門診中,不少家長來問我,醫生,要不要給孩子掏耳朵啊?我的回答就是不要掏,如果實在需要掏,也要請專業的醫生來弄。」付醫生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
  • 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但娃總喊癢,醫院檢查才知真相
    但「挖耳」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過度的掏耳朵,也是在傷害耳朵。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東西但娃總喊癢5歲的樂樂月最願意被媽媽挖耳朵了。每次,媽媽說挖耳朵時,樂樂都跑著到媽媽身邊來。尤其是最近,樂樂天天纏著媽媽挖耳朵。這讓媽媽生疑,孩子怎麼了,為啥總要掏耳朵呢?媽媽在給兒子掏耳朵時,發現孩子的耳朵裡很乾淨,於是她只是象徵性的挖兩下打算打發孩子。
  •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千萬別隨便掏!正確清理方式是...
    無怪乎,有老師評論:「我希望有這樣的學生,但我不希望有這樣的孩子。」但相信我,你也絕對不想要這樣的學生、朋友、同事和伴侶!這孩子很聰明很現實,未來定能考上好的大學,假以時日也能功成名就。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下面給大家整理掏耳朵的四個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
  • 掏耳屎竟然耳聾了?醫生說很多人一輩子都無需掏耳朵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 前些天,很多人被某媒體的這樣一條消息「震驚」了:  文章還介紹說,這位姓陳的大伯,平日裡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晚飯後掏個耳朵,每天用棉籤掏耳朵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很是放鬆,這樣的習慣他竟保持了30年!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其實不光是國外,在咱們國內也有很多孩子因為掏耳朵而被誤傷,所以孩子的耳屎,不是咱們大人想掏就能掏的!寶媽給1歲娃掏耳朵,結果導致娃耳膜穿孔湖北一個寶媽,女兒剛滿1歲。寶媽發現,最近女兒總是用小手伸進耳朵裡面撓,寶媽就想著給女兒掏一下耳朵。
  •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
    ,那麼貓咪一定會又抓又咬,這樣給貓咪掏耳朵就沒法給貓掏耳朵了。其次,鏟屎官需要包住貓咪,讓貓咪的頭部側面朝上,這樣方便清潔耳朵。一開始,很多鏟屎官都不熟練,所以可能看不到耳內的結構,小編建議您可以準備好一個小檯燈或者手機燈對著耳道照著,調整好角度,看清楚在掏,等慢慢熟練了就可以了。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一直掏一直爽。「耳屎」在不少人眼中都屬於「不乾淨的分泌物」,他們不僅自己掏,更將手伸向了身邊的寶寶,想讓寶寶變得更加「乾淨」。但美國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該如何正確看待它?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於紅表示,耳屎,醫學名字叫「耵聹」,耵聹由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兩種。
  • 究竟要不要給新生兒掏耳朵呢?
    究竟要不要給新生兒掏耳朵呢?嬰幼兒的身體都非常嬌弱,我們是否應該給他們掏耳朵掏鼻子呢?會不會對傷害寶寶的身體呢?耳屎的學名叫「耵聹」,是外耳道,就是耳朵眼裡的分泌物,英文叫耳蠟。所以一般情況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不影響聽力,都不必特意去掏耳朵。一般耳屎都在軟骨部,很是表淺,經咀嚼等活動後,自然會排出來。相信成年人都有耳朵突然非常癢,然後就掉出耳屎的經歷,這就是耵聹自然排出的現象。而新生兒咀嚼等活動都比較少,耳屎有時無法正常排出,所以我們寶寶的耳朵要經常給他清理一下,不要不管,不然有可能結團,形成耳屎栓塞,影響寶寶聽力。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經常給寶寶掏耳朵會致癌?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覺得這樣會很乾淨,吃完飯坐在沙發上掏掏耳朵舒適愜意。非常多有這樣「強迫症」的寶媽,也把手伸向了寶寶的耳朵,一旦發現寶寶的耳朵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掏耳勺等工具給寶寶清理。寶寶到底該不該經常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