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行的大學排名的標準
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會確定了大學排名的「柏林原則」,基本都是以學術論文產出的數量,加上期刊質量權重計算得出的。但是很多軟性的東西並未計算在內,比如校園環境、城市資源、受歡迎的講師以及校園文化傳統等,而這些軟性的人文環境更能薰陶人。
廈門大學在這一點上得天獨厚
2、大學真正的價值所在
臺灣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的吳英明老師曾經說:城市是大學的校園,大學是城市的宇宙。這句話某種程度上給出了university真正的意涵。
好的大學聚集的事有志於學術的聰明頭腦,用科學的方法和洞察力去為人類知識思想添磚加瓦。大學真正的意義不是用校名和文憑去成就人,而是用平臺和資源去成就人。
3、廈門大學的特殊性
我自己並非廈門大學學生,但是有蠻多朋友是廈門大學的學生或輟學生,也只去過廈門大學一次。
不過,那一次拜訪給我的衝擊還是不小的。在中國大陸的大學校園裡,廈門大學的風景是獨特的、讓人無比舒適的,非常適合讀書、思考、研究學術,尤其適合風花雪月的談一場戀愛
我自己是致力於教育行業變革的,但是廈門大學的美景太具備柔軟的力量,很削弱人的鬥志,當時我就想,幹嘛這麼累,讀個博士到廈大來當個老師,多逍遙。
而廈門並非教育重鎮,這所大學幾乎聚集了本地所有的精英資源。
「城市是大學的校園,大學是城市的宇宙」,廈大有這個條件,卻也囿於觀念和現實難以做到。聚集的知識價值沒有彰顯太多,倒是聚集了一群在開放時段在校園門口大排長龍的觀光客,以及在非開放時代在校園門口守株待兔的黃牛黨。
點評:排名和錄取分數線沒什麼太大關係,排名的因素很多,包括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等等。錄取分數線跟學校就業率就業薪資水平有很大關係。我們當年高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這種不上榜的學校錄取分數線比清華北大還高的多。再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成都,四所比較有名的高校,川大、電子科大、西南財大、西南交大。川大排名一直最高,但錄取分數線確通常是四所高校裡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