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漆樹村1200餘畝蜜本南瓜喜獲豐收

2020-12-22 彭水快報

9月7日,記者走進龍溪鎮漆樹村10組李家灣生態農業產業基地看到,成熟碩大的南瓜藏在綠油油的藤蔓中,就像一個個金疙瘩躺在地裡。

此時,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正在基地忙活,有的在採摘,有的在忙著運輸南瓜。大家分工合作,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李家灣南瓜基地負責人李華超說,南瓜基地從8月17號開始採摘,預計整個採摘將持續到10月份。

李家灣生態農業產業基地位於彭水和黔江兩地交界處。這段時間,生態農業產業基地發展的1200餘畝蜜本南瓜正陸續豐收,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這個南瓜的發展前景很好,看到基地種了很多,我在家也跟著種了兩畝多,看下效益怎麼樣,好的話明年我就多種點。」正在採摘南瓜的村民周思昌告訴記者,除了自己種,他平時也在南瓜基地幹活,每天有七十元的工資,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元的務工收入。

記者了解到,漆樹村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南瓜的種植,而且南瓜是今年從外地引進的蜜本南瓜優質品種,單果一般重達3-7公斤,不僅產量較高,種植成本低,技術簡單,而且效益也很不錯。

「我們基地一共種了800畝南瓜,預計今年能夠收穫南瓜800噸,產值達到七、八十萬元。」李華超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基地的南瓜主要銷往山東、河北、山西等地,目前市場反響十分不錯。

據了解,漆樹村在南瓜產業發展中,採用了「基地+散種集收」的模式,通過租金、分紅等多種形式,建立產業與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機制,拓寬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除租金和分紅之外,村民們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每天70元的工資,季節上每天在基地幹活的村民有10餘人,最多的時候有20餘人。」李華超介紹,從南瓜的栽種、管理到採摘等環節,附近的村民都會來基地務工。我們會多選擇一些困難家庭的人員到基地務工,帶動他們共同增收致富。

「全村以兩個農業基地帶動農戶種植蜜本南瓜1200畝,帶動274戶農戶1200餘人,其中貧困戶57戶220餘人。」漆樹村駐村第一書記周林高興地說,今年村裡種植的南瓜長勢良好,迎來了大豐收,目前基地正在對成熟南瓜進行第一批採摘。

作者:楊春燕

編輯:陳乾敏︱編審:黃智宇

彭水日報社出品

相關焦點

  • 綏陽「蜜本南瓜」走俏大都市
    「我種了6畝,每畝6000斤左右,5角錢一斤,總共收入有一萬六七千元。」8月20日,在綏陽縣洋川街道詩鄉門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周先進的話語,代表了50餘戶種植蜜本南瓜農戶的心聲。他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將整齊碼在「組組通」公路旁的,一堆堆黃綠相間的蜜本南瓜裝車,發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今年受疫情影響,該社區有不少外出務工人員,不能外出務工一直在家裡。
  • 岑鞏縣2.55萬畝「思州柚」喜獲豐收
    岑鞏縣2.55萬畝「思州柚」喜獲豐收特約記者 吳國明 姚琴「思州柚」是貴州省岑鞏縣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近年來,岑鞏縣緊緊依託山地特色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單品突破和產業提質增效上下足功夫,全力打造地標特色品牌,助民增收致富。
  • 黔西:優質蜜本南瓜種植忙
    陽春三月,春風正好,走進黔西縣文峰街道馬廠社區優質蜜本南瓜種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春分剛到,馬廠社區的農戶們在社區合作社的引領下,搶抓時機沿著一壟壟栽種南瓜的溝渠認真地勞作。他們分裝肥料、播灑種子、鋪設地薄膜、培土,春耕工作井然有序。
  • 尖峰村:蜜本南瓜「種」出甜蜜生活
    村民們採收蜜本南瓜。9月4日,善廣鄉尖峰村蜜本南瓜種植基地,田間地頭到處鬱鬱蔥蔥,南瓜藤蔓鋪綠大地。在綠色瓜葉遮掩下,一個個大南瓜顯得格外亮眼,七八名村民趁著晴好天氣在採收南瓜。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 密雲區洋槐蜜喜獲豐收
    密雲區大力發展綠色養蜂產業,採取多項措施助力蜂群春繁,適宜的氣候和自然條件使洋槐蜜粉資源充足,蜂農喜獲豐收。五月,是洋溢著槐香的季節,也是蜂農開始忙碌的時候。北京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社員楊新宇今年洋槐蜜大豐收,無論是從色澤還是口感都比以前要好一些,而且洋槐蜜的價錢要比荊條蜜貴一倍,所以洋槐蜜收成以後,大大帶動了我們蜂農的積極性。
  • 雲南彌勒:葡萄地內套種蜜本南瓜 一地生兩「金」
    今年這南瓜價,從八月份就漲到現在了,從每公斤0.7元漲到2.6-2.9元,漲到我都不敢相信了,創下自2005年以來我賣瓜的歷史最高紀錄,可惜今年我僅種了一畝多點,但也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雲南省東風農場21隊的張成忠說。
  • 「扶貧攻堅」清豐縣仙莊鎮萬畝辣椒喜獲豐收
    近日,清豐縣仙莊鎮3萬畝辣椒喜獲豐收,紅紅的辣椒成為田野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走進清豐縣仙莊鎮西陽町村辣椒種植基地,連片種植的辣椒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炫耀奪目,田野裡散發著辣椒的芬香。仙莊鎮西陽町村種植戶 於鳳錄:「我家種的辣椒一共15畝,有朝天椒,有這個新一代,有線椒,特別是線椒現在每畝地賣3000多塊錢,現在還長勢良好,看這個情況今年的線椒跟辣椒形式還是豐收在望,明年繼續再種。」辣椒是仙莊鎮農民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2020年辣椒種植面積達3萬畝,帶動農民增收1.5億元。
  • 蜜本南瓜帶來甜蜜生活
    「剛摘了750多公斤南瓜,準備送到貴港市林業局,他們訂了3000元的單子。」6月12日,平南縣大安鎮訂木村黨支部書記彭健付指著成堆的蜜本南瓜說。「300畝基地套種蜜本南瓜5萬株,今年南瓜個頭整體比去年大,收成肯定比去年好。」
  • 回鄉創業開果園套種2000畝南瓜冬瓜 如今豐收卻滯銷數十萬斤...
    「雖然豐收了,但家裡還有幾十萬斤的南瓜和冬瓜滯銷。」最近,四川渠縣的李先生很焦心,他回鄉創業,在老家東安鎮等地流轉土地3000多畝種柑橘,在疫情期間的空檔購買了南瓜和冬瓜種子套種在地裡,結果遭遇了滯銷。8月12日,李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預計南瓜還有30萬斤,冬瓜還有10餘萬斤沒有銷售出去。
  • 平南縣蜜本南瓜78萬斤滯銷,呼籲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2007年,平南縣已種植石硤龍眼2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石硤龍眼商品生產基地,1996年廣西平南縣被農業部評為優質石硤龍眼基地縣。從6月起,平南縣十幾個鄉鎮的各個產業扶貧基地種植的蜜本南瓜紛紛上市了,豐收本該是值得喜慶的事,可是伴隨而來的,亦是因大量上市而出現的滯銷局面,截止發稿時,平南縣各鄉鎮的扶貧產業基地收穫的蜜本南瓜,待銷產量已超過78萬斤!
  • 到青州東夏鎮,聽一曲豐收與脫貧的「二重奏」
    閒下來的史文科,算了一筆秋收帳:今秋種的6畝玉米喜獲豐收,按照每畝550元的價格,整體打包給了養羊大戶,賣出來3300元。成本裡面,用了6袋子複合肥,要是自己去買同樣牌子的,得花1200元,但化肥是上級政府部門免費發的,所以成本只剩6袋玉米種子的300元、兩次除草的500元和無人機撒藥的180元。
  • 赤水市官渡鎮5600餘畝紅心蜜柚喜獲豐收
    近幾日,正是紅心柚採摘的最佳時節,赤水市官渡鎮5620畝紅心蜜柚喜獲豐收。近年來,赤水市官渡鎮搶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發展經果林種植,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去年已採收20餘萬斤,今年預計可採收40萬斤以上。今年,天保公司除了對柚子進行套袋,避免蚊蟲叮咬外,還專門安排工人在掛果前後開展除草和根系培土,提前修枝、梳果,確保蜜柚營養充足。「今年雨水充足,蜜柚的水分也好。
  • 橫縣:甜玉米喜獲豐收 助力殘疾人增收致富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謝玲 攝廣西新聞網橫縣11月28日訊(通訊員 謝玲)「今年在基地的幫助下,我種植了5畝甜玉米,每畝增加經濟收入3500餘元。」 11月27日上午,正忙著在陽光助殘扶貧基地採摘甜玉米的青桐村委貧困殘疾人黃桂芬高興地說。
  • 洋縣5萬餘畝黑米水稻喜獲豐收 鼓起農民錢袋子
    「我與村上的合作社籤了種植協議,今年種了5畝黑米水稻,我只管把黑米水稻種好,銷售有保底價,1900公斤稻穀賣了9300多元,省心又省事。」10月29日,洋縣紙坊街道辦事處草壩村村民王建紅對記者說。今年,洋縣5萬餘畝黑米水稻喜獲豐收,目前各大收購企業紛紛上門搶收。
  •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常德武陵:火龍果掛滿枝 滿眼都是豐收景
    這一片承載著貧困戶致富夢的「火娃娃」基地,將在七月初迎來豐收。「火娃娃」紅心火龍果是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三星壋社區村民眼中的致富果。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三星壋社區基地的火龍果種植一年一般3-5季,眼下正值這季火龍果的結果期,7月初基本就掛果成熟了。紅肉火龍果汁多、果肉豐滿、味清甜而不膩,口感特別好,深受顧客特別是老人、小孩的喜愛。
  • 舟曲坪定鎮:千畝油菜喜獲豐收
    舟曲坪定鎮:千畝油菜喜獲豐收 2020-07-12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鳳凰竿子坪鄉500畝南豐蜜桔喜獲豐收
    紅網鳳凰站11月29日訊(通訊員 滕毅 宋雨菂)11月28日,筆者在鳳凰縣竿子坪鄉看到:一片片橙黃的果園裡,隨處可以見到橘農們忙碌的身影,一張張甜蜜的笑臉,透露著豐收的喜悅
  • 神木創業小夥段君奇喜獲620畝板藍根大豐收
    神木創業小夥段君奇喜獲620畝板藍根大豐收 索引號:6108210014/-
  • 百裡杜鵑百納鄉:蜜本南瓜變群眾致富「金瓜」
    8月下旬以來,百裡杜鵑管理區百納鄉百納社區南瓜基地裡,一個個色澤金黃的南瓜藏於綠葉之間若隱若現,10多名群眾正忙著採摘、背瓜、裝車、運輸,一派熱鬧喜悅的豐收畫面。楊能秀正在搬運南瓜據了解,該南瓜基地是返鄉創業的陳江榮和陳建兩兄弟建立的。陳江榮告訴記者,2019年以前他一直在外做南瓜買賣的生意,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他們覺得去市場收購南瓜來賣不如自己種植,這樣成本會更低,所以去年他們兄弟倆決定返鄉創業,成立了建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春季南瓜。
  • 洋縣這個村金絲慄瓜喜獲大豐收
    近日,回龍村村委會門前人頭攢動,車輛絡繹不絕,村民把豐收的「金絲慄瓜」拉到回龍村收購點,現售現結,場面一片熱鬧。僅收購第一天,就售出南瓜40餘噸,金額達10萬多元。我今年種植了3畝多,這是第一次摘瓜,摘了6000多斤,收入4200多元。而且我們在自己家門口就能出售並當場拿到現錢,這對老百姓來說是最大的實惠。」2019年,回龍村扶貧「四支力量」根據本村氣候、土壤特點,科學論證考察,選擇易於管理、耐儲存、種植期短、群眾增收快、市場前景好的「金絲慄瓜」進行試點種植,當年就喜獲豐收、形勢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