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名副其實的「軍火販子」,其佔據了全球軍火貿易市場60%的份額,幾乎壟斷了國際軍火交易。憑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和定價權,美國對外出口武器裝備時,拿簡配充當高配是常有的事。
許多國家都在抱怨,美國軍火商帶病出口武器裝備,以次充好簡直害死人。美國不僅坑一般國家,就連最親密的戰略盟友日本和以色列,也沒有放過。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8號報導,這麼多年來,日本在和美國的武器貿易中吃了很多大虧。尤其是在戰鬥機研發領域,美國更是拿日本航空自衛隊當「小白鼠」。
比如F-2戰鬥機,原計劃是由美日聯合開發,但是在研製過程中,美國不僅不提供技術支持,反而盜取一些日本比較先進的技術。讓日本人氣憤的是,在戰機的研發和生產過程中,就算有什麼錯誤,美國人也不會指出來,這也直接導致了F-2戰機在服役後問題百出。
更為過分的是,美國人的這一做法延續到了F-35戰機的出口上。2018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斥巨資採購了一批F-35戰機,但是在2019年4月,這些先進的五代隱身戰機便發生了重大事故。
當時日本飛行員在高速飛行過程中因弄錯戰機上下方向的「飛行空間定向障礙」,導致操作失誤,最終戰機墜入大海。事後經過調查,事故的原因竟然是美國沒有為出口版的F-35戰機配備「防墜落裝置」。
除日本之外,以色列也是美國「帶病」裝備的受害者。當年以色列引進KC-46空中加油機時,美國已經知道該款加油機有重大的質量和設計缺陷,且美國空軍數次對其停飛。但在美國的脅迫下,以色列還是放棄了歐洲的產品,堅持上馬殘次的美國貨。
如今美國方面公開表示,KC-46的設計缺陷想要徹底修復,要等到2023年左右。想來以色列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還有諸如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國。
美國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出口簡配殘次的產品,不僅在第一次出口時可以狠狠賺一筆,而且後續的維修,又可以穩穩地賺一筆,售後才是美國軍火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美國不給其他國家出口原裝貨,就是怕有些國家獲取美國先進的軍工技術,威脅美國的軍工產業,動搖美國稱霸的根基。
軍事專家表示,美國的這種做法也給許多國家好好上了一課。在被美國三番五次坑慘之後,日本痛定思痛,決定自主研發製造武器裝備。如今日本已經開始嘗到甜頭,自己負責的項目不僅進展順利,而且花費的經費也比較低。這也給各國提了一個醒,像軍工這種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產業,必須要實現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