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瑞典智庫「抬中壓俄」,中外專家解讀各異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中國的武器製造業首次被「捧」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上。當地時間6日,長期發布有關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研究報告顯示,有數據可查的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去年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為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其中,12家上榜美國公司的銷售額佔比為61%,仍然處於全球一枝獨秀的地位;中國有4家公司上榜,銷售額佔比約16%;6家西歐軍工企業銷售額加起來佔比18%;兩家上榜俄羅斯公司,銷售總額為139億美元。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斯德哥爾摩的報告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把中國作為第二大武器銷售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上還應該是俄羅斯。」他還說,報告把中國排在第二,其實與美國差距相當大,「但這種排名卻讓外界加深了『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4家中企榜上有名

據《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SIPRI的報告稱,過去5年來,中國武器製造業已「躍居全球第二」,銷售表現超過俄羅斯和一些歐洲主要國家,目前僅次於美國。而且,在這個武器銷售的年度報告中,SIPRI首次公布了單個中國軍工企業的數據。「德國之聲」7日稱,SIPRI說,可能還有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大到足以進入該榜單的前25名,但由於缺乏「可比較和足夠準確的數據」,無法將它們包括在內。

報告稱,中國4家公司的軍火銷售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為567億美元。它們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6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8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北方工業)(第9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南方工業)(第24名)。

牽頭進行上述研究的SIPRI軍費與武器項目研究主任蘇德洛7日告訴《華爾街日報》,牽涉中美貿易戰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去年銷售額增長11%,這歸因於中國政府努力減少自身對外國電子產品供應商的依賴。中國過去4年排名第一的軍工企業——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銷售額增長了0.8%,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去年銷售額下降了0.3%。蘇德洛稱,這符合中國政府的軍事優先事項安排,中國正大力發展航空航天和海事項目,坦克和軍車則不在優先之列。

SIPRI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和歐洲的軍工產品銷售比上年激增,中國小幅增加,俄羅斯出現下降。中國軍工企業收入未能跟上全球總體增長步伐(8.5%),中國4家軍工企業去年總收入增加4.8%。SIPRI報告稱,中國的數據尚不包括無法獲得的飛彈製造和造船領域主要公司的銷售數據。

世界軍火銷售版圖在變

SIPRI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前10大軍火商中6家是美國公司,而前5名都是美國公司,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和通用動力集團。其中洛克希德·馬丁的銷售額從2018年的473億美元增至532億美元,增幅高達12.6%。

法新社7日稱,最新的SIPRI排名顯示出,美中作為全球軍費最多的兩個國家,雙方也都擁有「與之匹配的」公司。蘇德洛說,美國佔據排行榜之首並非新鮮事,但「中國相關企業年收入增長近5%,這與2015年以來解放軍的現代化改革直接相關」。

至於歐洲軍火企業,蘇德洛稱「的確有點分散,但如果把歐洲公司匯總在一起,就能看到它們整體和美國與中國的製造商水平相仿」:歐洲的空客公司排名第13位,法國的達索集團得益於2019年「陣風」戰鬥機的出口,從前年的第38位躍升至第17位。

另據法新社報導,在本份研究報告中,來自阿聯的EDGE公司位列第22位,這是中東公司首次進入全球前25名。「這體現出中東國家對軍事產品與服務的高需求,並正在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

在SIPRI榜單上兩家最大的俄羅斯防務公司金剛石-安泰和聯合造船總公司2019年收入合計比上年減少6.34億美元。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因銷售額下降了13億美元,跌出SIPRI的前25名榜單。SIPRI研究員庫莫娃說:「國內競爭和政府減少在艦隊現代化方面的支出是聯合造船2019遇到的兩大挑戰。」莫斯科國立高等經濟大學軍事專家卡申7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上述研究沒有把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等俄大型防務公司列在內。該公司主要致力於太空探究,也生產彈道飛彈。不過卡申承認,這項研究數據「反映了主要行業趨勢」,符合俄羅斯國防工業目前的總體狀況。他說,俄羅斯內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外銷基本穩定,有更多的資源從其他領域轉至地面部隊,飛機的採購量正逐漸減少。然而,卡申當天在接受俄《消息報》採訪時表示,沒有被SIPRI項目統計的俄軍工企業起碼「佔俄羅斯軍工企業一半以上」,卡申還說,「這一報告結果毫無意義」。

中國武器口碑與日俱增

宋忠平7日也認為,中國的軍火銷售額應該不及俄羅斯。他說,在國際市場上,美俄在某些武器裝備領域已經形成壟斷,相對於美國武器出口的「全科」,中國的武器出口則有些「偏科」,出口強項包括察打一體的無人機、遠程多管火箭炮,火炮、榴彈炮以及包括坦克在內的一些陸戰裝備。

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教授埃裡克森7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軍售活動可能被低估了。他說,SIPRI較早前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2008年至2017年期間的軍工出口增長38%,表現僅次於以色列。SIPRI高級研究員魏澤曼7日表示,中國和俄羅斯軍火公司的「國際存在」受到了限制。他說:「對俄羅斯軍工企業的制裁,以及西方政府對中國企業採購的強制性限制,似乎在限制他們的全球影響力方面發揮了作用。」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國軍事專家7日則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武器裝備的國際競爭力「確實越來越強」,原來出口主要靠價格優勢,現在中國製造的防務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大提升,受到國際市場青睞,口碑越來越好,比如察打一體的無人機、潛艇、輕型護衛艦等,「未來中國的防務產品一定會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

這位專家還介紹說,美國對外出售武器裝備不是僅靠公平競爭,還有強買強賣,尤其對歐洲及其他美國盟友,美制武器裝備有附加的政治屬性,從而實現更大市場佔有率,為美國軍火商攫取更高利潤。在這種前提下,其他國家很難與之競爭。中國出售武器裝備則和美國完全不同,不會有苛刻的附加條件,交易雙方是公平的關係。除此之外中國出售的武器裝備以防禦性產品為主,不像美國通過出售武器裝備挑動地區矛盾,從中牟利,同時讓該地區變得更動蕩,美國以此為藉口強化自己的地區存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報導稱,針對SIPRI公布的名單中有4家中國企業進入全球25家最大軍事製造商,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卡緬諾夫指出,中國軍工企業位居前幾位主要與中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有關,不僅如此,「中國始終考慮到外國夥伴的利益,認真履行對外國夥伴的義務,在經貿關係、通信領域以及武器出售方面均享有可靠夥伴的聲譽。人們對中國及其武器的信心與日俱增,這促使中國公司躋身世界領先出口商行列」。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專家:瑞典報告可信度不足,俄才是第二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任重 柳玉鵬】中國的武器製造業首次被「捧」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上。當地時間6日,長期發布有關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研究報告顯示,有數據可查的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去年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為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
  •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專家:報告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
    文\唏兮瑞典當地時間12月6日,長期發布有關全球軍火交易數據資料的瑞典研究所於當天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中,據報告中稱,中國武器製造業的銷售總額佔據全球25家軍工企業中的第二位。這也是有史以來國武器製造業第一次被「捧」到如此地位。
  • 中國軍工行業銷售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瑞典一家智庫周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五年來,中國武器製造業已躍居全球第二,銷售表現超過俄羅斯和一些歐洲主要國家,目前僅次於美國。在對武器銷售的年度研究中,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SIPRI)首次公布了單個中國軍工企業的數據。
  • 中國超俄位居全球第二?宋忠平:加深「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近日瑞典智庫公布了一個數據,在軍工企業銷售額上面,美國一直位居第一,中國超越俄羅斯位居第二。中國武器銷售額僅次於美國在全球25家軍工企業當中,美國佔據了十二家,中國有四家公司上榜,銷售額佔比約16%。俄羅斯作為老牌強國,數據有所下滑,僅僅只有兩家公司上榜。
  • 中國擠掉了俄羅斯?瑞典智庫曝光各國軍火售額,卻有些不靠譜
    ,並成為了全球三大軍事強國之一。據環球網報導,瑞典智庫曝光了各國的軍火銷售總額,稱美國和中國分別位居2019年全球軍火銷售總額的第一和第二名,難道中國擠掉了俄羅斯?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進行了回應,認為中方並不了解瑞典機構公開的數據來源和統計標準,而且中國向來對軍品出口十分謹慎,這和美國等國家是有本質區別的。因此可能推測為,瑞典機構的這個數據報告,無法確定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個統計結果可能有些不靠譜。
  • 瑞典研究所公布全球軍火銷售額排名:中國第二,俄羅斯「落榜」了
    瑞典研究所公布全球軍火銷售排名,中國位列第二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此前對外公布了一份報告,而在報告中描述了全球軍火市場現如今的狀況,而在瑞典研究所發表的這份報告中顯示,目前中國在軍火出售方面的金額以及數量,已經上漲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俄羅斯卻「落榜」了但針對瑞典的這份分析報告
  • 瑞典智庫報告稱美國和中國分列2019年全球軍火銷售總額一二名,外交...
    問:據報導,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報告稱,美國和中國分列2019年全球軍火銷售總額一二名。在全球前25名軍火商中,美國佔12家排名第一。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我不了解有關數據的來源和統計標準。同時我們注意到,根據該報告,美國仍是世界上頭號武器出口國,在全球前25名軍貿企業中,美國12家企業銷售份額佔61%。
  • 全球軍售中國排名真的第二?究竟是「捧」還是「殺」
    近日德新社斯德哥爾摩報導,長期研究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軍售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位居第二,4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而SPIRI武器和軍事支出項目主任露西貝羅-敘德羅則說:"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武器支出最多的兩個國家,美國主導這一市場已經幾十年了,但中國公司的銷售總額在2019年增長了近5%,這種增長於2015年以來人民解放軍一直在進行的現代化改革是相對應的。"法新社7日就SPIRI研究報告稱美國和中國主導了2019年全球軍火武器市場。
  • 中國媒體聲稱「中國軍費世界第二」的說法不可信
    瑞典智庫的數據只是一家之言,並不能完全呈現各國軍力發展的現狀近日,瑞典智庫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出版的《SIPRI年鑑2009》發布數據稱,2008年中國軍費開支大幅度增長,當年的數額僅次於美國,已經位居全球第二。
  • 全球軍火銷售排名出爐,美國威脅:誰買中國武器就要準備被制裁
    近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了最新的《全球軍火市場分析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中國軍火的出售總量以及金額,都已經升至全球第二的位置,將傳統的軍售大國俄羅斯擠了下去。對於這份報告,俄羅斯軍工界的業內人士感到強烈不滿,認為這份報告中完全是故意漏掉了相當大一部分俄羅斯軍火的市場份額,完全不能體現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佔據的地位。不過這份報告對於美國而言卻是「及時雨」,美國現任助理國務卿克拉克就公開發出威懾,誰敢買中國武器就要做好被美國制裁的準備。
  • 網傳2019年度:中國成全球武器貿易,第二大出口國家
    2019年度,全球軍火銷售總額3610億美元,12家上榜美國公司的銷售額佔比為61%,意味著銷售了2202億美元軍火,絕對處於全球一枝獨秀的地位,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美國軍火出口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不會有任何改變。
  • 趙白鴿等藍迪智庫專家解讀G20峰會_中國經濟網
    我是主持人智宇琛,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三位嘉賓,他們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博士,趙主任您好。  趙白鴿:你好。這次G20峰會正在杭州召開,這次峰會可以說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反映了全世界對中國的期待。能不能請趙主任首先給我們解讀一下,這次G20峰會主要議題、國際背景以及中國面臨的重大機遇?  趙白鴿:這次G20杭州峰會,是在一個特別重要的歷史時期下召開的。大家知道全球經濟衰退,目前整個全球在安全發展等問題上都碰到諸多的挑戰。
  • 美國盟友為何紛紛購買中國武器,因中國用出了這招,美國卻不敢用
    資料圖:中國翼龍無人機媒體報導,據瑞典一家機構發布的報告,2012年到2016年,中國出口的武器在全球市場份額為6.2%,為世界上第三大武器供應商。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33%、23%。
  • 「星球大戰」利器——國外智庫稱中國太空作戰武器發展迅速
    雖然中國官方對太空作戰武器披露較少,但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和安全世界基金會等美國智庫近日刊文稱,作為崛起中的太空大國,中國太空作戰武器發展迅速,正在穩步推進共軌式和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的研發試驗工作,並且已經擁有先進的非動能、電子和網絡攻擊能力,能夠威脅美國的各種太空系統。
  • 美國挑撥離間,俄專家說了一句話
    據環球時報8月27日報導,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發言人近日公開表示,中國與俄羅斯正在聯合研製最新型常規動力的潛艇。俄媒分析稱,在全球局勢複雜化的背景下,中俄深化防務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威脅下,中俄間互利共贏、優勢互補的合作可以為全球樹立典範。
  • 美國武器公司自造AK47應對對俄禁令
    原標題:美國武器公司自造AK47應對對俄禁令  原標題:俄神槍遭禁美自造AK47   據新華社電這個7月,美國的槍械迷可以在 BigRockSports、EllettBrothers等戶外體育運動用品店買到本土製造的美版AK47步槍了。這是美國首次自行製造這種有「世界槍王」之稱的俄羅斯經典槍械。
  • 該國曾是戰敗國,如今軍力僅次於中國 俄專家:想超越中國不可能
    近日據英國媒體報導稱,中國不管是戰略性武器還是常規性武器在近年來都有跨越式發展,尤其是在海軍和空軍兩處突出尤為明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殲-20也是成為世界上一流的五代機行列,自此中國戰機也擺脫了俄羅斯戰機的影子,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最先進隱身戰機的2個國家之一。
  • 中外智庫外交的五維比較
    智庫外交存在三種形式:知識外交、二軌外交和公民外交。中外智庫外交在五個維度上存在差異:獨立性、知識、對象、戰略與機制。中國智庫外交的未來發展必須堅持獨立性,創造解決問題的知識,鎖定專門的服務對象,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以及創建合適的機制。
  • 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重大翻譯工作審評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周明偉、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陳雪亮等出席儀式,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於運全主持成立儀式,來自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智庫研究機構、高校等的各語種專家近60餘人參加活動。
  • 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
    本文通過分析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促進中國智庫為中國開展全球傳播,推進全球治理進程貢獻力量。  中國古代智庫型機構  現代智庫是公共政策的決策外腦。它起源於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美國,距今約有100年的歷史。但如果追溯智庫的雛形,中國在古代便已出現智庫型機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