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化學信息
中文名稱:呋喃磺草酮(特糠酯酮)
國際通名稱:Tefuryltrione
CAS登錄號:473278-76-1
化學名稱:2-(2-氯-4-甲磺醯基--3-((RS)-四氫呋喃-2-基甲氧基甲基)苯甲醯基)環己烷-1,3-二酮。
所屬類別:除草劑
相對分子質量:442.91
理化性質:熔點:113.7-115.4C ; 沸點:686℃;閃點:368.5℃;密度:1362g /mL;溶解度(mg/L);水0.106g/L(20℃,pH2.0)、64.2g/L(20℃,pH7.0)、57.5g/L(20℃,pH9.0);丙酮200—300g/(20℃),DMSO300--600g/L(20℃);穩定性:163℃左右分解。
二、專利概況
國內/外化合物專利
呋喃磺草酮由拜耳作物科學公司、北興化學工業和農業合作社協會全國聯合會三家公司於2003年12月共同開發,目前屬專利產品。
三、產品基本特徵及優勢介紹
1.優勢亮點:
呋喃磺草酮為HPPD抑制劑,作用機理獨特,與現有的磺醯脲類、激素類及醯胺類水稻田除草劑不存在交互抗性,適合抗性雜草的治理,殺草譜廣,對磺醯脲類產生抗性的雜草特效,除草作用迅速,雜草受藥後,雜草葉面迅速白化,繼而分生組織壞死,溫度越高,白化症狀越迅速,高溫有利於呋喃磺草胺藥效的發揮,對特殊雜草效果較好,如:水竹葉、田皂角、大狼把草、狼把草、鱧腸等雜草,對稗草具有超長持效期,施藥窗口寬,對從發生前到2.5葉期的稗草具有穩定的防除效果,且用量很低,6-8 g a i /hm2即對稗草具有很高的活性同時對稗草的生長具有持久的抑制。
2作用機理:
呋喃磺草酮屬於三酮類除草劑,為4-羥基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HPPD)抑制劑,可抑制植物生長中不可或缺的色素合成,通過根、莖、幼芽、葉吸收並迅速傳導,最終影響類胡蘿蔔素的生物合成,雜草受藥後,葉面白化,繼而分生組織壞死。
3. 主要應用作物及防治對象:
呋喃磺草酮主要用於水稻田和穀物田除草,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芽前芽後均可使用,對鴨舌草、陌上菜、雨久花、澤瀉、葉耳水莧等一年生闊葉雜草,螢藺、水莎草等芒碎米莎草屬雜草及近年來對磺醯脲類產生抗性的矮慈姑、野慈姑等闊葉雜草十分有效。此外,對水竹葉、田皂角、鱧腸、狼把草、大狼把草等特殊雜草及假稻、蓉草等水田雜草有廣泛的防除效果。
4. 毒性判定:
毒性級別:經權威文獻查詢,呋喃磺草酮原藥大鼠急性經口LD5o(雄/雌)>2500mg/kg,大鼠急性經皮LD50(雄/雌)>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雄/雌)>2000mg/kg。根據農藥毒性分級標準判定,呋喃磺草酮原藥屬於低毒農藥。
環境毒性:鳥類→低毒;魚類→低毒;水蚤→低毒;蜜蜂→低毒。
四、國內原藥和製劑首家登記信息及當前啟動產品登記情況
國內原藥及製劑首家正式登記產品信息
登記證號
有效成分
含量
劑型
防治對象
生產企業
PD20170002
呋喃磺草酮
97%
原藥
--
拜耳股份公司
PD20170001
呋喃磺草酮
27%
懸浮劑
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雜草
拜耳股份公司五、國外/國內優秀製劑配方推薦
1.國際性農化公司在國外登記優秀產品配方推薦
國家
有效成分及含量
劑型
防治對象
登記公司
美國
3%呋喃磺草酮
粒劑
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蘆葦/慈姑/香附子/眼子菜
北興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3%呋喃磺草酮+0.8%噁嗪草酮
粒劑
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螢藺/澤瀉/香附子/慈姑/眼子菜/香菜/菱角,直播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6%呋喃磺草酮+1.2噁嗪草酮
可溼性粉劑
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螢藺/澤瀉/香附子/慈姑/眼子菜/香菜/菱角,直播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韓國
7.2%雙唑草酮+8%呋喃磺草酮
直接塗噴劑
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農協化學會社
0.6四唑醯草胺+3.2%噁嗪草酮+8%呋喃磺草酮
直接塗噴劑
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2%嗪吡嘧磺隆+4%呋喃磺草酮
懸浮劑
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新建塔韓國會社
2.國內優秀產品配方推薦
有效成分
含量
劑型
作物名稱
防治對象
呋喃磺草酮
3%
粒劑
移栽水稻田
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蘆葦/慈姑/香附子/眼子菜
呋喃磺草酮+四唑醯草胺
3%+3%
可溼性粉劑
移栽水稻田
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螢藺/澤瀉/香附子/慈姑/眼子菜/香菜/菱角,直播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呋喃磺草酮+四唑醯草胺
7.5%+7.5%
粒劑
移栽水稻田
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雜草/牛毛氈/螢藺/澤瀉/香附子/慈姑/眼子菜/香菜/菱角,直播水稻田一年生雜草
嗪吡嘧磺隆+四唑醯草胺
2%+4%
懸浮劑
水稻田
一年生雜草
六、國內外市場概況
全球市場情況:
從1989年開始日本拜耳作物科學有限公司成東研究所開始探索,對水田雜草廣譜且防效優異,同時具有持效期長的高活性除草劑化合物。20世紀90年底早期,開始在三酮類化合物中優選高活性化合物,1999年最終選定了對水稻高度安全、除草效果穩定、物理性質穩定且持效期長的三唑啉酮類最優化合物呋喃磺草酮。2001年由日本植物調節劑研究協會進行了開發代號為AVH-301的試驗,2003年12月由拜耳作物科學公司、北興化學工業和農業合作社協會全國聯合會三家公司共同開發呋喃磺草酮,2010年2月18日獲得呋喃磺草酮的單劑及其復配劑的登記。目前與呋喃磺草酮復配的有效成分有:雙唑草腈(商品名 Get-star)、雙唑草腈+嗪吡嘧磺隆(商品名Comet)、噁嗪草酮(商品名A-one)、苯噻醯草胺(Possibble)、四唑醯草胺(商品名Bodygusrd) 、氟酮磺草胺(商品名Council Complete)。
2008年呋喃磺草酮在日本上市,2014年其與氟酮磺草胺的復配製劑Council Complete在韓國獲得登記。2013年呋喃磺草酮的全球銷售額為0.25億美元,2014年銷售額雖仍小於0.25億美元,但其2009--2014年的符合增長率高達20.1%。
國內市場行情:
拜耳公司的97%呋喃磺草酮原藥和27%氟酮-呋喃酮(9%氟酮磺草胺+18%呋喃磺草酮)懸浮劑,用於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雜草,使用方式為甩施法或藥土法,有效成分用藥量72~108克/公頃。2017年1月3日,兩產品獲準正式登記,這是呋喃磺草酮在中國的首次登記。呋喃磺草酮的處理適期寬、持效性長,可達45-50天。呋喃磺草酮屬於HPPD抑制劑,對磺醯脲類產生抗性的雜草(水稻田中的闊葉雜草和莎草)效果顯著,同時對雜草的地下球莖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有望成為磺醯脲類一次性水稻田除草劑的替代產品,它的開發對解決難防雜草和磺醯脲類抗性雜草問題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七、國內申報登記情況分析
原藥登記:
按第2569號公告《農藥登記資料規定》附件1中「化學農藥原藥(母藥)」中有關規定,呋喃磺草酮原藥屬於新農藥保護期內原藥,可按新農藥原藥或相同原藥的登記種類進行申報登記。
製劑登記:
製劑產品登記均應按照2569號公告《農藥登記資料要求》中的「化學農藥製劑」的相應登記種類完成全套登記資料。